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熵减文学网 > 青春校园 > 秦楼春 > 第五十八章 兄妹

秦楼春 第五十八章 兄妹

作者:Loeva 分类:青春校园 更新时间:2025-05-30 20:17:00 来源:平板电子书

秦含真很惊讶,她都快要忘记这件事了。

那对兄妹当初会不告而12别,确实让她有些不高兴。但当时她主要是迟迟没得到表舅吴少英的消息,担心他的情况而已,倒也不是很在意是否有两个新仆从到身边来。平时她有张妈在,已经习惯了。后来她又有了春红与夏青,更不缺人手。现在是不是要再添人,她完全是无所谓的。

不过,吴少英若真的觉得很烦恼,那把人留下也没什么要紧。张妈和浑哥与家人团聚,不会随他们到京城去了。她身边虽然还有春红和夏青,但到了京城后,肯定要把人还给承恩侯府的。其实夏青还好,她主要是受不了春红的性子。留一个撵一个太麻烦了,就怕说不清楚。必要的时候,她是打算两个丫头都遣回去的。这么一来,她身边就没人了。就算不留下吴少英的人,以后到了京中,也是要买人的。

在做出决定前,秦含真就先问了吴少英原委:“那兄妹俩当初为什么要逃呢?是遇到什么麻烦了吗?还是不乐意到我们家来做丫头小厮?他们是什么来历呀?”

吴少英道:“应该不会是不乐意做下人。本来他们兄妹也算是好人家出身,听说家中长辈还风光过,只是后来家道中落了。他们兄妹是同母,都是庶出,遇上了狠心的嫡母和嫡兄嫡姐,为了银子把他们俩都卖了。做哥哥的卖到了戏班,做妹妹的就……”

他顿了顿,觉得在小女孩面前还是不要提起妓院这种地方比较好:“总之,两兄妹去的都不是什么好地方。幸而当时年纪小,虽挨了些打骂,倒也平安长大了。那哥哥自幼在戏班里学武生,过了七八年,人长大了,有点身手,又比较机灵,戏班接不到活时,他就在外头替人跑腿办事,挣些银子帮补生计。我从京城回乡路上恰好遇见他,见他谈吐不俗,原也是读过书的孩子,不忍见他在戏班里蹉跎,便赎了他出来,收在身边做个小厮。后来他又求了我,把他妹妹给赎回来了,就在我身边端茶倒水,做些粗活。我见他们还算稳重可靠,性情也好,便想着送给你使唤,哪里料到他们会闹这么一出。”

至于这对兄妹为何忽然私逃,据那个哥哥说,是因为在米脂县城里遇上了以前他跟着戏班四处游走时认识的仇人,怕对方加害他们兄妹,又怕去了秦家,会为秦家人带来祸患,因此就逃走了。吴少英觉得这个理由非常牵强。他们兄妹的仇人能是什么了不得的来头?以秦家在米脂县当地的名望,以及跟县衙众官吏们的交情,还用得着担忧会受他们兄妹的连累?

不过那对兄妹咬紧了是这么一个理由,又说如今已经想明白了,知道当初做得不对,偶然在大同城里遇见吴少英,才赶来请罪,求他再度收留。吴少英便也不好多说什么。他对他们的为人倒还算是信任的,也就答应他们留下了,只是烦心要如何安置。

秦含真听完后恍然大悟,听起来这对兄妹的际遇还挺可怜。虽然他们私逃后又跑回来的举动怎么看怎么古怪,但谁没有点**呢?只要他们不是有坏心,以后不会再犯的话,她也不会追着非要问个清楚明白的。

于是秦含真便对吴少英说:“既然表舅信得过他们,那就让他们留下来吧。那个做哥哥的原本侍候过你,就让他继续做小厮的差使。要是做得好,大可以顶替了浑哥的位子。至于那个妹妹,也可以到我身边来。张妈如今走了,那两个侯府的丫头到了京城后就要回到她们的正经主人身边去,我总要再添个丫头的。”

吴少英笑道:“你这孩子就是豁达。既如此,我就叫他们过来磕头了。”

秦含真正想答应,却又顿了一顿,改口道:“还是让他们先到租的那个院子里落脚吧,暂时不要到我们这边来。赵陌表哥在我们家里,行踪最好要保密,家里人那么多,都未必能保证封口,暂时还是别叫外人来的好。”

赵陌本来一直站在旁边静静听着,闻得秦含真此言,惊讶地抬起头来,看了她一眼,目光闪了闪,心中隐隐有些感动。这位秦表妹小小年纪,竟如此体贴周到,可见是将他的安危真正放到了心上。

吴少英看了赵陌一眼,忙道:“是我疏忽了。原想着那两个孩子也算是侍候了我一两年功夫,还算可靠,方才顺嘴说来。桑姐儿想得确实周到,是不该叫他们马上过来的。就叫他们跟着车队上路,等到了京城,再安排二人差使也不迟。”

秦含真笑道:“那倒也不用。等离了大同城,就可以叫他们来了。那个妹妹要给我做丫头的话,正好趁着没到京城之前,跟夏青学点本事。将来到了京城,春红夏青走了,这个妹妹马上就能接手我屋里的杂事了。”说到这里,她又问,“这对兄妹叫什么呀?我总不能一直哥哥妹妹地叫他们。”

吴少英笑着回答:“他们姓何,那做哥哥的叫李子,做妹妹的叫青杏。自我认识他们起,他们就是叫这名儿了,倒也好记。”

秦含真心想这对兄妹倒是很巧,也姓何,不过天下姓何的人多了去了,也不算什么。

解决了这对兄妹的事,吴少英心下一松,就对赵陌说:“在下要往老师处禀报去,小公子不如也一道来,如何?”

赵陌微微一笑,客客气气地作揖为礼:“敢不从命。”

这一次,秦含真就没能跟着他们一起到秦柏面前听八卦去了。才进东厢房,她就被祖母牛氏叫进了里间,陪着堂弟梓哥儿认字玩耍。隔着一扇碧纱橱,她只能隐约听到外头的一点动静。

吴少英方才去温家,是打着送温绍阳一程,顺便向温绍阳的母亲唐氏问好的旗号。因他一进门,就摆出了承恩侯府秦家三老爷门生的身份,那温家也不敢仗着是皇亲就拿腔作势。承恩侯府与王家乃是姻亲,温家三老爷既然有心要投效王家,自不会得罪了王家的姻亲。

只是有一点,手下人方才向温三爷回报,说温绍阳拜访秦家时,他的马车原本停在秦家大门外的,遇见他们前去搜寻赵陌的踪影时,奇怪地避入了门内,不知是不是车里有什么不能让他们看见的人或者东西。温三爷见吴少英半句话都没提起赵陌,也不敢直接开口去问,便命人私下去探温绍阳与吴少英随从的口风。

温绍阳带在身边的三人都是心腹,知道事情轻重,自然不会泄露口风,只暗示说是看不惯那群人的行径,见他们跟秦家的邻居吵起来了,担心他们看见自己,会不知好歹地招呼一声,叫秦家人和秦家的邻居误会他们是一伙的,因此才避入秦家前院的。

对于这种回答,温三爷的人暗地里生了一肚子气,却又不好在公众场合里发作出来,只得忍了。

至于吴少英带去的随从,就更不必说了,只需要一问三不知就行了。他们当中有人机灵些,还反过来问温家是怎么回事,怎的纵容家中的下人在武官们聚居的街区里横冲直撞?还说好几家人都告到将军府去了,“好心”地提醒温家人小心。

温三爷得了回禀,也不敢再多加追问了,只能继续命人追查赵陌下落,但也交代手下,行事稍微收敛点。虽然他觉得自己一旦攀上了王家,就用不着顾忌将军府,可现在他毕竟还没攀上嘛。更何况,强龙不压地头蛇。将军府在大同城可是说一不二的主儿。若马将军真要看温家不顺眼,有的是法子整治他们。就算王家愿意回护,也没法派人天天守在王家门口吧?温家也不可能合家迁往京城去呀!

在温三爷命人去探口风的过程中,吴少英与温绍阳一直在客厅里陪温老爷、温二爷说话。吴少英绝口不提赵陌,话题也只围着温绍阳的外祖唐复与老师秦柏多年前的交情打转。这一方面是让温家牢牢记住,温绍阳母子与承恩侯府有一层交情在,不是可以随意欺辱的;另一方面,也是在向温家表示秦家与赵陌毫无关系,温绍阳拜访秦家,完全是冲着外祖与秦三老爷的私交去的。

对于吴少英的说法,温二爷一直都表现得很高兴。看得出来,他是真心在为侄儿攀上了这么一个靠山而欢喜。温老爷则一直有些心不在焉的样子。温三爷中途离场的时候,他几次欲言又止,不知是不是想要向温绍阳询问赵陌的事,但始终没开口。可他又总是自以为隐晦地打量着吴少英与温绍阳的表情,似乎想知道他们是否真的对赵陌的下落一无所知。

等到温三爷一脸懊恼地回来,他就好象松了口气似的,脸上也开始有了笑模样,不知是不是猜测到小儿子没有打探到外孙的下落,在为赵陌庆幸。

吴少英对赵陌道:“由此可见,温老爷对小公子,是保全的心思更多些。只是若你被温三爷带了回去,为了温家的利益,他可能就不得不舍弃你这个外孙了。这也不是坏事,至少温老爷不象温三爷那般,一心想将小公子赶尽杀绝。”

赵陌自嘲地笑笑:“如今我也只能说,自己的运气还不算太糟糕了。”心里却是难过更多一些。

秦柏便对他道:“广路,你且不必多想,好生休息一日。我命人修整车驾,争取后日一早便出发。早日离了大同,你我也好早日安心。等到了京城,你的安危怎么也能得保了。王家虽势大,但在皇城根下,还不敢太过嚣张。无论你父亲如何想,至少我还能保你一个容身之所。”

赵陌眼圈一红,郑重向秦柏下拜,秦柏忙将他扶起。

秦含真在里间听到这里,心中暗叹一声,忽然想起了一件事,便挨到祖母牛氏耳边说:“祖母,咱们后天就出发的话,陈家还没有回音,那不是赶不及看着章姐儿离开了?”(未完待续。)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