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熵减文学 > 玄幻 > 荨岩 > 第二百二十七章 篷中论天下

荨岩 第二百二十七章 篷中论天下

作者:曲十三朽 分类:玄幻 更新时间:2025-02-13 03:12:13 来源:平板电子书

北部山林疫病之源,多方势力一直畏如虎豹,那杀人于无形的手段,比之刀枪虎豹更为凶悍。疫病来时往往没有任何预兆,但发现之时已经全身流脓溃烂,如同遭受了诅咒一般。

多年前爆发的疫病中,以北部山林为中心,辐射向各个方位的广阔地域,患病者数不胜数,九府联盟为了避免沾染这种疫病,在几年间避而不战,似乎整个秦王朝都要陷入这种隐形的恐慌之中。

在经过了各方的严厉手段之后,疫病泛滥了一年多后终于消失,经过粗略统计,只是秦王朝死去的百姓兵士都足有三万多人,其中还不包括秘密被填埋、火焚的患病者,大明窟与卧华山葬送于灾难中的人,也有不知何几,可想而知这场疫病有多么可怕。

在若干年后,在北部山林的云隼山一带,疫病再次席卷而来,起初只是蒙阆五千兵马被围,后来一场绵延八百里的大火将任何疫病蔓延的可能都扑灭了,那场大火之中活下来的患病者只有蒙阆一人。

但是疫病远远没有结束,不知是何原因,北部山林的疫病突然开始蔓延,山林之中的村落首当其冲,短短几十天的时间里,北部山林的难民便开始向四周扩散,携带着各种隐患,进入了各个势力的辖属领地。

这一次疫病蔓延却没有取得原先的效果,有许多人都识得这种病状,并及时将那些患病者隔离处理,在卧华山地域、金辉城方向、交趾城一带虽然都有着难民的踪迹,但是疫病之火却在燃烧之前被扑灭。只有失去了城主的四海城,先后被大明窟与蛮人辖领,而这两方势力都对疫病置若罔闻,导致四海城的疫病开始扩散。

在得知北部山林出现了问题之后,梁津一早便派遣出了暗鹫前往探查,经过了多日的名擦汗方,总算是得到了许多蛛丝马迹。疫病之源在云隼山一带深处,若是没有人牵引,怎么会前往来到山林之中的村庄中?若不是自然缘故,那便是人为。

“禀告统领,据当地侥幸活下来的百姓说,在疫病出现的前几天里,曾经有人进入过云隼山一带,当地村民还曾好意告诫过他,但是他却没有回头,而是在那名村民的目光中走了进去。但是那人在当天晚上又从云隼山出来了,当地人不敢与之接触,他也很自觉地没有说什么,就在几日之后,便有了疫病传播的消息。”

“但是奇怪的是,疫病却不是由那人传播出来的,村民说最先出现消息的是靠东边的村庄,一个叫料峭沟的地方。在北部山林中居住的人,大多都是贪恋旧土,那里的老人也有很大一部分都是上一次疫病的幸存者,自然是知晓疫病的恐怖,那个山村便紧急做出了封村的决定。本想着隔绝村民与外来者的接触,就能避免感染疫病,谁知道那场疫病还是莫名其妙的来到了村子里。”

“起初只是一个小孩,后来便是许多户人家都出现了这种情况,一传十、十传百,一下子就不可控制了。患病的人被当地村民赶走,还有一些没有患病的人为了避免被感染,便远走他乡,这些人便成了难民,游荡在各个地方。在那个村庄中,疫病泛滥的第六天,有人又看见了那个进入过云隼山深处的人,但是他却并没有任何异常。”

暗鹫汇报完之后便隐去了身形,而梁津坐在案前深思。

“那个人,到底是谁?”

进入云隼山深处的人十有八九都会感染疫病,像是当初蒙阆被围云隼山,即便云隼山只算是那一带的入口,但仍然全军都沾染了疫病。而据说朱盖与金林为了防止自己的兵士感染疫病,特地命令兵士口中都含着一种药片,手臂上更是在一种特制的药水中浸过,如今看来就算金林他们不懂得如何治疗疫病,但定然已经研制出了预防之法。

在四海城中姜鸣与林寒也是动用了各种药草,配方是由周医师与一众弟子合力研制出来的,药并没有治愈之用,只有预防之效。而那些得了疫病,但却侥幸没有死去的人,大多都是意志力比较强的人,在多种恢复、消肿、疗脓、的药材齐齐作用下,并且经过了较好的环境的调养,才能恢复正常状态。但是这种人并不多,十个人里面有一个能活下来已经颇为不错。

暗鹫的消息中提到了那个不知身份的人,村民能一眼看出他的不凡,自然不会是附近村庄中的村民,但又能无视疫病感染,定然是有着一些难以捉摸的手段,如果这是药物的作用,那怕将范围缩小到了秦王朝的人身上,毕竟他们才有这种能够预防疫病的药物。

那人的身份仍然是迷,但是有着很大的可能,疫病的再次蔓延与他有着极大的干系,说不定这场疫病的侵袭,只是人为的灾难,而他们的目的,便是想让这场局乱起来。当然那人究竟是哪方势力,凭借着两言三句很难得出结论。

百思无果,梁津只得再次将这个问题放下,毕竟现在的交趾城与四海城都在他的掌握之中,而且疫病也并没有像预想的那样产生巨大的危害,这样的结果便是极好的,现在四海城的募兵也已经慢慢展开,想来不久之后他们便会有优质的兵源加入,对于卧华山来说无疑是最好的消息。

卧华山前日遭受蛮皇亲率兵马攻打,兵力也是损失巨大,梁津本来想着放弃交趾城撤回卧华山,但是这样的提案遭到了山主宗坤的拒绝,明言回去不能解开卧华山的困境,只有将秦兵击退,他们才能有壮大的趋势。何况现在难得占据了交趾城,能够在战略地位上遏制大明窟与秦兵来犯,若是撤退定然会招来更多的敌人。

这一夜,梁津思谋,无眠。

两日之期转瞬便至,梁津与罗湖等人商量过后,便决定让三名伤号留守交趾城,梁津、林寒、姜鸣三人带着骑兵前往交趾平原,四海城现在的情况外人很难看透,还需要少量甲兵留守,继续疗治患病者便好,并不需要担心会被人突然骑兵起兵占领。

一行五百人驰出城门,虽然算不得浩浩荡荡,但是看上去也是很有牌面,兵不在多而在于精,在他们镇守交趾城的这段时间里,因为招收不到新兵,所以只能将老兵训练得更加精锐。这支骑兵原先是第六营部下的,但是在经过梁津特别训练之后,竟变得格外勇猛。不客气地说,现在的这支骑兵已然不能用以往的目光来看待,若是小瞧他们,可能会付出难以估计的代价。

交趾平原上,一方兵马整整齐齐地矗立着,一座木台搭建在空旷的平原上,微风偶尔袭来,扑面而来的暖意却并不如八月那般酷热,即便是那五百甲兵,也觉得此刻很是舒适。

庞路发已如雪,但仍然精神矍铄,他坐在那敞篷之中,老僧入定,他未言语,身后的兵马也都没有声音。

梁津、林寒、姜鸣来到之后,见到这般景象,就像是哨探寻知到的消息一样,他们没有丝毫惊讶,将骑兵陈列在二十米开外,林寒与姜鸣分别立于两方,而梁津将捣马柝长槊交给一名兵士,孤身前往那敞篷之中。

他并不能肯定庞路是否有着其他准备,但是他对自己的反应力与战斗力很自信,即便是九段人位的武学宗师出现,也不可能将警备状态下的他一击杀死,而林寒与姜鸣也肯定会在第一时间赶到,他不会有生命之危。

真正的信任,便是将自己的性命交给身后的兄弟。

一张小桌,一壶清酒,两个小杯,在那半片阴翳下面,梁津走到庞路对面,拱手施礼,而后缓缓就坐。

近距离地观察这位名震秦王朝的老将,梁津察觉到他比自己想象中更为苍老,起码这个年纪的老人都已经回到家中调养生息了,即便他是一位武将,也不至于在这个时候再起战事。ok作文网

庞路为梁津斟了一杯酒,呵呵一笑,面容颇为和蔼,道:“二统领,是不是觉得我真的已经风烛残年了?”

梁津再次拱手颔首,道:“不敢。庞总督的军功足以与三大方位兵马大元帅相比,甚至在资历上超过那几位九段人位的武学宗师,我本是后辈,因为现在的立场才会来到这里与庞总督对坐。说起来我也已经对庞总督敬佩已久,但是看到总督这般白发,竟有些不忍谈论军事。”

庞路微微一愣,道:“二统领,你这番话倒是说的真诚,在后辈之中能有你这种人,确实是卧华山的幸事,秦王朝的不幸。我们确实是因为立场的缘故才坐在这里,我在秦王朝为将三十多年,见过很多的青年才俊,但是从来没有见过你们卧华山的几名将领,竟然能在二十多岁的年龄便达到八段人位。我起初只以为是稍有天赋的子弟,后来才发现,在交趾城的几位统领都有着能够独当一面的才能,若是让你们成长起来,恐怕真的能够撼动秦王朝的根本。”

梁津道:“庞总督谬赞了,我们兄弟几个自幼便相依为命,稍大些便勤练武艺游走江湖,将人情世故与是非黑白看得颇为透彻,在这片秦王朝的土地上,更多的是饿殍遍野,更多的是恶人行恶。我们曾经想要用游侠身份挽救百姓,但是多年努力才发现,这些手段根本就没有用。秦王朝的现状需要一场真正的改革,或者是一场血洗,将那些贪赃枉法的官员杀尽,将那些欺软怕硬的混蛋除灭,秦王朝才能焕发出新的生机。于是我们选择了观念与我们相同的卧华山,并帮助山主宗坤征战,这并不是因为我们好战,而是我们常怀怜悯之心。”

庞路顿了顿,道:“二统领见解颇为深彻,秦王朝现在的状况我们为官为将者最为清楚,或许比你们看到的更为可怕。你说的很对,改革或者流血的战争,我们都选择了后者,但是我的观念却与你们不相同,我主张的却是用自己的方式为秦王朝扫清山匪乱寇,而后便用足够的功勋与地位去强制皇帝陛下完成改革,等到战争结束,国内自然海晏河清。”

梁津道:“晚辈也觉得庞总督做的很多,当然我前番话并没有妄想能够将总督说服,总督在秦王朝为将三十多年,位列高位,能够站在国内武将的至高点上,自然是不会放弃现有的荣耀来帮助我们卧华山。但我可以很明确地告诉总督,你现在的做法对于恢复秦王朝民生并没有什么帮助,而卧华山地域却能包容更多的苦难,将那些百姓收容一方,安居乐业。”

庞路笑道:“真是一代更比一代强,你在这种年纪便知道用这些道理来说服我,足以见得你对政治也有很高的理解,若是在秦王朝为官,假以时日,必然能够成为股肱之臣。”

梁津道:“总督说笑了,我只是陈之以礼而已,若是有不恰当的地方,可以告知晚辈改正。”

庞路淡然道:“没有不当,你说的很对。不过我很想问二统领一个问题,听闻你与交趾城的几位统领都是以守卫卧华山地域的百姓为己任,所以你们就算是攻占下了交趾城也是秋毫不犯,你们要的不是扩张,而是安稳,对不对?”

梁津道:“是这样,只不过……”

“二统领既然说了是,那便表示你们的思想也应该只是为了守卫。”庞路含笑望着梁津,轻呷了一口杯中酒,道:“你们或许也很清楚,卧华山那位实力达到九段人位的山主,似乎并不只是想偏居一隅,他要的,可能是这真个秦王朝,你说对不对?”

梁津沉默片刻,竟然是有些迟疑,道:“我们只是山主的下属,按照道理来说,无权干涉他的想法,我们想要的是守卫卧华山地域,并且我们只会守卫卧华山地域,若是想要狼顾秦王朝,我们兄弟并不会参战。”

“你说的很好,你们能为了自己的观念与思想说出这番话,足以看出你们是性情中人,那么长时间的游侠身份所熏陶出来的性情,果然很纯粹。当然,也很幼稚。”庞路扫视过梁津,然后将目光投向梁津身后的骑兵,道:“只是啊,天下这场局很大,一旦入了其中,便很难脱身,宗坤的野心很大,大到能够将他自己吞没。”

梁津微微心悸,眼神一冷,道:“庞总督,你今日邀我前来,恐怕不是为了说服我投降吧?”

庞路道:“自然不是,你们几个都是少有的俊杰,若是凭老将这几句话便能说服,那我可真要舌灿莲花了。你看,整个交趾平原格外空旷,只有我们这两支军队,二统领带来的骑兵人数上与我的甲兵差不多,但是一旦开战,我的甲兵恐怕会被这支战法灵活的骑兵杀个精光。”

梁津道:“我现在人手匮乏,能找出这样一支队伍已然是不易,只是恰好克制总督的甲兵而已,并没有什么好炫耀的。何况,今日的目的也并不是开战,不是吗?”

庞路笑道:“你这话是在试探我,让我与你们早日展开决战吗?”

梁津道:“是,也不是。”

庞路道:“那就是了。你们一支孤军在交趾城中,兵源无法得到补充,卧华山中也对你们无法援助。自你们占领交趾城以来,就被各方势力盯上了,若你们不能尽快击败我们,恐怕也无法顺利班师?”

梁津额头上沁出一两滴冷汗,庞路不愧为将三十多年,对于这些军事上的东西洞若观火,似乎不管他说什么庞路都能找到一针见血的缺口,这令他处处掣肘,若不察言观色谨言慎行,或许便会落入庞路备好的言语锋芒之中。

庞路声音变得低沉,情绪悲切道:“今日一叙,用意在于通知我们决战之机,虽然这并不是我所期望的,但是我却不得不为,无奈之下遂了敌人的心意,多少让我有些不爽。不过,满头白发的人了,还有什么放不下,就算是死,也不过只是一瞬间的事情。”

梁津道:“不知总督有何无奈,晚辈洗耳恭听。”

庞路道:“你真是不放过任何一个捕捉消息的地方,不过这次你却扑了空,只是秦皇陛下对我催促的紧,大皇子那件事似乎让陛下很不安心,所以才想要快些结束战争,然后将军队撤回去守卫都城。”

那件事是指大皇子秋岭送上贺礼,笼中金鸥化黑鹰一事。

梁津思忖道:“看来总督没有办法达成自己的观念了,鸾来湖边的宅子似乎只能供权贵栖身,那些下层的贫苦百姓自然还是会像往常一样,重复着悲苦与死亡。”

“应该吧!”庞路轻叹了一声,似有不甘地望向杯中的酒水,久久凝滞,突然道:“老将有个想法,今日有许多事是不能说出来了,但是我却还能做一些事,不如贵军与我们比试一番。不为争物,不为夺权,只是堂堂正正地比武,如何?”

梁津目光微沉,但注意到庞路的眼神中那么悲恸之色,心不由得一软。

“好!战,便战!”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