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熵减文学 > 灵异 > 地狱的13张契约 > 第972章 重生之?

地狱的13张契约 第972章 重生之?

作者:地狱中的废物 分类:灵异 更新时间:2025-02-11 00:47:58 来源:平板电子书

“哇哇……哇哇……”

1985年定海市的某座医院妇产科产房内,传出了常见的婴儿大哭声。

听到此声音后,守候在产房外的数名中青年男女,心中交织激动和担心。

随后实施接生的手术从产房走出后,拉下了脸上的口罩,示意病人家属可以去探望一下患者,但是时间不能太久。

80年代中期的国内医疗水平比之现在2018年,可以说非常落后了。

那时候一难产或一大出血,大夫基本上没有什么好的抢救措施。

所以说,即便到了改革开放的80年代中期,生孩子还是一件极其危险的事情。

不想现在那样,可以用“有惊无险”这词来形容。

1985年那一年,中国正式成为国际原子能机构成员国。

中国足球队1:2负于中国香港队,比赛结束后球迷情绪激动发生骚乱,是中国足球的第一次球迷闹事,称为“5.19”事件

春节联欢晚会在北京工人体育场举行

不少孕妇都死在了难产或大出血上。

“啊~!是个男孩儿~!太好了媳妇儿~!我宋家有后了~!”

“儿媳呀~你给我们宋家生了个小子,真是争气~!”

“哈哈~!不是闺女是小子~!好啊~!”

其中一位50岁岁的中年人,一见到婴儿后,就直接用手去掐婴儿下面的地方,发现右腿的左边以及左腿的有边有那只鸟后,老脸上当即露出了满意的笑容。

这个中年人就是我这一世的“爷爷”么?

看起来应该是吧?

如果是“外公”的话,就不会有这种反应了。

刚出生10分钟左右的宋瑜,虽然无法开口说话,但是头脑和内心倒是十分清楚。

这一世轮回的宋瑜,是带着自己的执行者记忆而来。

中国人基本上不管什么时候都是重男轻女的。

宋瑜之所以确认对方的“爷爷”,而不是“外公”,是因为从对方中男轻女的态度就能得出结论。

如果是外公的话,之前应该不会说出以上那些话。

对那些外公外婆而言,自己家闺女生男生女都一样,反正也不算是给自己家传宗接代。

当然了,上门女婿另说。

不过随着21世纪10年的房价飞速上涨以及二胎开放政策,大家都开始喜欢要女孩儿了。

“哇哇……哇哇……哇哇……”

虽然记忆是有的,但身为小婴儿的他,该哭也得哭,不然一见自己家的“亲戚”就乐,那得有多渗人。

但是,宋瑜体内的诅咒力量,以及在上一次轮回中彻底消失了。

不过,这一次轮回是在没有鬼物存在的任务世界,即便是有诅咒力量,对付的目标对象也是人类而已。

若是有了那股力量的话,那他就是这个世界的主席、总统了。

由于失去了诅咒力量,因此宋瑜由于现在身为婴儿的阶段,身体需要大量的睡眠。

无法抵御人类这个周期的身体生理机能,所以他一天到晚基本上都在睡觉。

然后在婴儿哺乳这段期间里,宋瑜都是一直喝着“母亲”的奶水。

这让宋瑜这个活了……旁白君算算啊……活了连现实世界加八次轮回的350多岁执行者,着实感到不好意思。

年龄大约355岁的宋瑜,都能去玄幻小说当一名修真者了。

他想起来自己在第七世的时候,恰巧成为了一名以“苏不凡”为主角的玄幻网络小说家。

春去秋来,2年时间过去了。

1987年的宋瑜已经2岁了,他在不到1岁那年,已经学会开口说话(废话),2岁的时候甚至都能小跑了。

宋瑜感觉此刻,他就好比某些以重生之XXXX的小说主角一样,都快要将自己代入到那里去了。

但随后他很快有将自己拉回了现实。

这是最终地狱任务的最后一次轮回,不是让他去演《重生之官商之路》的。

即便你在这一次轮回混得再出色,找不到最后那张地狱契约也白搭。

2年时间里,由于父母和爷爷奶奶、外公外婆一直抱着自己到处蹿亲戚,宋瑜也大概摸清了这一世的家庭情况。

虽然87年那会,不少人都已经下海经商了,但这些宋家人脑子里却没有那些概念。

和绝大多数人一样,还是在原本的单位踏踏实实工作。

宋瑜的父亲是定海市某厂的基层职工,母亲是事业单位的职员。

那年头,在工厂里上班要比在事业单位的铁饭碗工作,工资要高出些。

宋瑜的这一世也算是出生在普通工薪,或者说比工薪家庭强点的环境。

不过对于找回记忆的4号地狱空间队长宋瑜来说,即便是生活在贫困村也无碍。

至于他父亲家和母亲家,生活条件都差不多。

1988年的时候,宋瑜3岁了。他同不少大城市的孩子一样,都进入到了幼儿园去生活学习。

可是88年的定海市,当时还属于一座国内中等二线城市。跟政治、经济中心的北京、上海,以及从80年代改革开放后,发展成经济开发区域的广州、深圳等珠江三角区无法相提并论。

那年也是第24届韩国汉城奥林匹克运动会举办的一年。

这世,宋父每天都要蹬着26轱辘的“红旗”牌儿自行车,将宋瑜固定在后车架上,上下班时接送他。

由于这回有了记忆,宋瑜在寻找最后一张地狱契约的同时,能够好好欣赏一下自80年代中期开始,中国那时的城市风景了。

什么有轨电车、无轨电车、两截大公家车,老式的绿色单位所用的小吉普,高楼大厦不多,有那么两三做正在建设的,其余家家户户不是什么老住宅,就是一排排的平房。

只得一提的是,宋瑜他家住的是老式楼房。是母亲的单位分配的,似乎还多交了几百块钱。

那时候,每个普通岗位工作者,每个月的收入大致在60块钱左右(85年)。

伟大领袖邓xiao平提出的“万元户”,即便是在定海市都没有多少。

一台12寸彩电,就要2000-4000块钱。

宋瑜他家自然也有一台。

而家中还在宋瑜父母结婚后,先后购买了录音机、电冰箱、电风扇、照相机、电动刮胡刀等物件。

父母人手一辆26自行车。

记得从70年代中后期,随着和日本恢复建交,大批的日本品牌电器,开始流入到我国。

尤其从80年代还是,家家户户有经济条件的,都要买点日本货。

也就是从那时候还是,中国老百姓对于过去“鬼子”的印象,开始发生转变。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