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熵减文学 > 灵异 > 地狱的13张契约 > 第929章 第一世

地狱的13张契约 第929章 第一世

作者:地狱中的废物 分类:灵异 更新时间:2025-02-11 00:47:58 来源:平板电子书

100天的时间……这三个多月的时间对于任何人来讲,都是说长不长说短不短的时间。

如果换做其他人,即便地狱房间里有可以幻化任何基本所需用品的房间,那也是不怎么好熬的过程。

物质方面是不缺了,但那份孤独感却是挥之不去的。

而对于经历过无数风雨的宋瑜而言,这点孤独算不了什么。

与那孤独相比,他的心思更多是去想那关于最后一张地狱契约的事情。

虽然任务提到等他进入里面之后,会像早期的定海市任务或是洪鑫的找鬼任务那样,忘记自己的执行者身份,也许会被替换记忆也大有可能。

但他还是想牢牢将过去与他关系要好的牺牲同伴记住。

比起在拉夫尔古堡成为人彘的百日地狱,这在地狱空间的百天生活可谓是天堂了。

80天……60天……40天……20天……

10天……5天……3天……1天……

算了算日子,在有一天就是进入那自己最后一次地狱任务的时间了。

不论成功与否,他真真切切是自己的最后一次任务。

成功的话,使大家复活一起回归现实世界,失败的话,那他就下去一起陪着他们。

现在现实世界的世界是2018年的10月中旬。

这天早上起床(其实他根本不用怎么睡觉),宋瑜幻化了一顿北方中式早餐,然后脑海里又想过电影一般回忆着过往的种种场景。

中午吃了顿中餐,晚上是幻化的西餐。

临睡前,他在浴室内洗了个澡。

“再有半天时间我就要进入最终地狱任务了。

我害怕么?兴奋么?都谈不上……

只盼望……可以依靠自己的能力,从那九世轮回中找出第十三张地狱契约……

其实说到底也用不着九世,如果运气好的话,我在第一世的时候就能想起来自己的身份,并找出地狱契约也说不定……”

边洗澡的时候,宋瑜一个人喃喃自语着。

等洗澡介绍后,他一个人如坐苦禅的高僧一般,盘膝坐在床上,等候任务的来临。

渐渐地,他通过自己的诅咒力量,让自己进入假寐状态,一直保持到了第二天……

………………

“哇哇~~哇哇~~”

70年代的中国某省万安市骏平县来溪村一处人家,那家村民中此刻想起了婴儿的哭喊声。

“哈哈~!这回是个男孩儿~!!真是老天保佑!祖宗积德啊!让俺宋老蔫家中终于添了男丁!”

一位40来岁的中年男人手舞足蹈地在自家的破平房里高兴着。

“老、老蔫呀……太好了……俺终于给你生了个儿子……”

看着接生婆怀中抱着的男婴,这名年纪在37、8即将步入中年的农妇,脸上满是汗水地同样高兴说道。

“好啊~!!这回俺终于有儿子传宗接代啦!让四狗、老栓、徐老六他们再敢瞧不起俺!”

中年男村民在见到男婴后,仿佛像是见到金子一般似的高兴道。

“老蔫……娃子的名字……”

“哈!这你不用担心!俺之前跟着老栓他们几个进城买菜的时候,通过徐老六一个曾经念过大学的文化人,给孩子起了个名字……就叫宋……宋……宋瑜来着!

人家念过大学,认字认的多,说这个‘瑜’字代表啥美玉的意思……”

现在的年代时间是20世纪70年代初,即1972年5月。

在1966年的时候,那时的中国废除了高考长达11年之久。

主要就是当时的升学制度是和某毛给我们制定的教育方针相违抗。

因为高考使得使许多青年不是为革命而学,是为考大学而钻书堆,不问政治。不少同学有严重的‘唯有读书高’、‘成名’、‘成家’、‘个人奋斗’、‘走白专道路’等剥削阶级的反动思想。现行的高考制度助长了这种思想。

使许多学校片面追求升学率,而造成许多“特殊”、“重点学校”、专收高材生,这种学校为一些只钻书本,不问政治的人大开方便之门,把大批优秀的工农、革命干部子女排斥在外。

对学生德智体的全面发展起到严重的阻碍作用。

某毛曾说过:“现在课程多,害死人,使中小学生、大学生天天处于紧张状态。课程可以砍掉一半。学生成天看书,并不好,可以参加一些生产劳动和必要的社会劳动。现在一是课多,一是书多,压得太重。有些课程不一定要考。如中学学一点逻辑、语法,不要考,知道什么是语法,什么是逻辑就可以了,真正理解,要到工作中去慢慢体会。课程讲的太多,是烦琐哲学。烦琐哲学总是要灭亡的………”

总之高考是暂时被废除了11年,直到1977年才恢复的。

而此刻号地狱空间队长宋瑜,正在经历自己的第一世轮回。

这第一世轮回他是出生在中国72年中国一处山村里。

虽然山村很穷,但是70年代初期那会儿大家都穷,又不止是他们一家。

以前在本山大叔的小品里曾说过家用电器是“手电筒”,可宋瑜这个一轮回的“父亲”宋老蔫,连个手电筒都不趁。

整个村子里,也就村长和书记家一家趁一个手电,而且传说那种东西还要配备一个叫“电池”的东西。

宋老蔫家总共加起来有6口人,如果算上刚出生的宋瑜,应该就是7口人了。

除了宋老蔫夫妻外,上面还要一个70岁的宋老太太。

当然了,老太太不姓宋,但当年既然嫁到了宋家,那就自然以男方姓氏称呼了。

那年头生活水平都不好,人活七十古来稀,在当时这种破村子能过到70岁数的,不多也不少吧。

不想现在这样,只要你到了7、80岁还没问题的话,就去跟着跳广场舞。

而在他下面还有三个闺女。

大闺女今年20出头,据说马上就要离开家,嫁给邻村同样种地的庄稼汉。

二闺女今年刚满18,跟着家里做农活。

三闺女今年不到10岁,在乡里念小学二年级。

那时候能有学上就不错了,宋家老三在8岁上的小学。

而这位“老四”,或者说是“老幺”宋瑜,就是最小的了,出生才不到一个小时。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