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熵减文学网 > 玄幻 > 食仙主 > 第二百四十九章 中丞

食仙主 第二百四十九章 中丞

作者:鹦鹉咬舌 分类:玄幻 更新时间:2025-08-13 16:08:24 来源:平板电子书

杀死仙君的理想不是他加入命犬的阶梯,加入命犬是他杀死仙君的手段。

来到大唐的中心,习剑、追逐仙权、了解这个世界,全都是为这个目标所做的准备,

自从那个雨夜中茫然醒来,此后发生了太多烙印在心里的事情,但至今没有一个敌人、没有任何一幕比那日他奔跑在奉怀小城中,天上倾落幽蓝的雨来得令人恐惧。

人世的一切是那样脆弱而无意义,祂轻易将一切化为掌中之物。

每回裴液从这场梦里醒来就心想……怎么能令这样的东西存在于世界上呢。有祂在,人世不是永远不得安宁吗?

李缄没有说话,他瞧了少年许久,才轻声道:“可敬的愿望——请吧。”

他语气没什么波动,似乎对这个理想也没有任何话说,只一抬手,示意少年可以离开了。

裴液是希望这位老人能提供一些言语的,但他既然没说,无非也就出于两种原因——要么他也对这个名字全无了解,无话可说;要么他认为少年的认知离某个真实的世界差得还太过遥远,言说没有意义。

无论哪种,都难以向下问询,于是裴液离开这方天圆地方的空间。

一路下行,从入口出来,邢栀已经去公干了。不过她此前已和自己说清了这座衙门的布局,裴液照着记忆登上了那座看起来最繁忙的西楼,脚下的木阶色深而光滑,踩起来还会吱吱呀呀,全是时间的腌制。

裴液一口气登上了十一楼。

喧嚷的声音都落后在下面,这一层只有零散经行的身影,裴液辨了辨方向,看见了邢栀所说的那条老廊道,一直往深处延伸,侧壁上还半开着一扇窗户,高空的风正呜呜地往里钻。

廊道尽头确实只有一个房间。

裴液低头检视着手中案卷,一边朝那房间走去,行经廊道窗户时那高风险些吹得他口鼻一窒,他顿了下步子,嘎哒一声合上了它。

然后上前叩门,里面传来一声“进”。

裴液推开门,室内也没有生炉火,简直比外面还冷些,他反手合上门,躬身行礼:“见过中丞大人,在下雁检裴液。”

很开阔的房间,摆满了书壁与案卷,正对门是一张长而大的案桌,案后的老人正眉头微挑地瞧着他,其人生就一副很犀利干练的样子,好像头颔上的斑白须发永远不会影响他思维的精准敏捷,此时眼眶里箍着的那双眼珠望来,裴液不禁下意识挺了挺腰背。

“确实有礼貌些。”老人讲了句有些莫名的话,“不枉我千里迢迢把你调来神京——初见好,我是现任中丞张思彻,他是长史付在廷,是来归案吗?”

“裴雁检好。”旁边沉稳的男人起身,端正一礼。

他一讲话裴液却怔住了,拧头看去——这个声音他听过的,就算已过去四五个月还是足以辨认出来,在他刚刚入京,从南衙重狱里醒来时,那位代表仙人台前来的男人,就是这个声音。

付在廷也没有遮掩的意思,朝少年一笑,轻叹道:“裴少侠比传闻中更加敏锐,若做少侠的敌人,恐怕有无所遁形之感。”

裴液连忙抱拳:“多谢长史当时搭救。”

他直起身道:“我刚从李台主处过来,有三件事情要中丞过手。”

“拿来吧。”

裴液走上前:“其一,是李台主给了我块‘丙一’牌,要在中丞处立档。”

张思彻倒也并不很惊讶,只抬头多瞧了瞧他,接过牌子:“现下你是最年轻的了。”

“其二呢?”

“其二,是先前所领的明月之刺一案,现已结案,要在中丞这里归档。”裴液将旧案卷与新的结案笺一同搁在案上。

这次张思彻倒是着实久看了一段时间,一页页细细翻过,然后递与了身旁付在廷:“先做梳理吧——此案中诸多细处,一会儿还请裴鹤检与在廷仔细聊过。”

“是,中丞。”

“其三呢?”

“其三,是这张纸笺。”裴液把从李缄处取来的手令交在案上,“台主说,【明月之刺】一案既然落成,那么以此为基,就可以新立一个案子了。【朱镜殿刺长公主案】,说要把‘蜃城’掀起来。”

张思彻取来,笑了笑:“我们等的就是这个——好,这案子我即刻立成。还有别的事情吗?”

“有,这案子我已接了,来中丞处做些了解,问些安排。”

“……你刚刚高升,这样闲不下来吗?”

“闲不下来。”

张思彻没有说话,向后倚在靠背上,沉思地看着他。裴液立在案前一动不动,接受着这双利眸的打量,半晌,张思彻轻轻一叩案桌:“有了,刚好,你去做件最擅长的事情吧。”

“什么?”

“刺杀。”

风呜呜地撞在窗叶上,张思彻说寒冷会使人头脑清醒,因此这么些年来从未生过炉子。

廊道的门锁了,禁止了第四个人的进入,裴液坐在案前,翻看着张思彻递来的几份卷宗,脑海里渐渐勾勒起京北的形貌。

“从大约三十三年前开始,一些异事的痕迹开始隐现在神京附近八百里的水系之中,不少水宗船帮陆续受到影响,那时国乱事繁,只有很少一部分以传说流传下来,难以追溯;

“从大约二十五六年前开始,这个隐在背后的阴影渐渐成型了,八水及周边水系基本纳入掌控,后来震荡神京的明月之刺一案,足可证实他们当时的成熟。在那之后它的形貌渐渐露出来,不再如之前那样彻底遮掩自己的威名,凡长安水系之中有头有面的水上帮派,都知晓‘宁可刎颈死,勿违青风使’一语,并且讳莫如深。不过还是没人知道他们在什么地方,又有多少人,总是倏忽而来、倏忽而去,行踪诡秘是留给所有人的印象。”

“从大约**年前开始,他们开始走私鲛人。这案子也是你办的,你应当清楚。据城外鹤检回报的推断,他们有办法掌控这些鲛人,应当是为了在蜃境中有所动作。”张思彻看着桌案对面翻页的少年,“但整个城外的蜃境,于我们而言依然是一个庞大的黑匣子,他们用了三十年来摸索它,但我们对里面近乎一无所知。”

裴液这时顿了下:“他们掌控鲛人的法子,我觉得和仙权【鹑首】有关。”

张思彻手指顿了一下:“什么?”

“我觉得,他们有一些掌控心神的能力,在皇宫的蜃境里我遇到那些鲛人当时就令我产生一种感觉……就像在少陇里遇到戏鬼一样。”

张思彻先是讶异,但片刻后神情又缓下来,自语道:“那倒也合理,与台主所言一样了。”

他没再继续这个话题:“你可以记在脑子里,不过不必太在意,神京是不会有欢死楼的。”

他说得很笃定,很理所当然,言罢把话题拉回来:“但从十天前开始,我们注意到整个八百里水系都动了起来。”

“什么叫都动了起来?”

“凡长安周围水域,黄河、八水、六座大湖,无数支流深潭,林林总总一十八总坞、七**小帮派,全都被调遣聚集,千里走江的大船,穿苇越河的小舟,都在水系之间来来去去。”

“做什么?”

“打鱼。”

“打……鱼?”

“打鱼。据所有的线人回报,那就是近十天他们主要做的事,成千上万斤的水货,小船运给大船,冒着雨也在停不下来,但那些帮派人的言语中又确实有一句共同认可的话,据说是跟祭祠拜庙一样。”

“什么话?”

“说是千百年一次的湖海盛举,共迎‘水君’登位。”

“……”

“常在水上讨生活的人,总要更依托天意些。要我来说,这当然是蜃境在背后推动的事情,至于他们的目的为何,尚且不知。”张思彻道,“但他们情绪上有些急切,大约两点缘由,一是他们大概不易承受朱镜殿之刺的失败,二是这几个月来我们的巡检一直在逼迫他们,你既然接了此案,那就也从此处切入吧。”

“您刚刚说,刺杀?”

“是的。”

“杀谁?”

“不清楚。”

“不清楚?”

“从这间屋子出去后,你有三个时辰的时间进行整备,我们会变换你的容貌,邢紫绶会给你配备一些需要的东西。在这段时间里我们会递送消息,令那边应当知晓你的人知晓,以做配合。”张思彻道,“然后今夜你可以休息一晚,明早寅时,你按照我们的准备离京,向北三百里后,会有一艘小船在那里等你。”

“那艘小船上会有五到七个人,你们互相都不认识,因为你们都是被青芦帮调去帮忙的壮丁。这是件挺平常的事,水帮寄居当地,和村落都彼此相熟,渔事不忙时,你们常常接些水帮差事贴补家用。”

裴液轻轻点头。

“按江湖规矩,青芦帮算是雁坞下属,雁坞底下共五支不大不小的水帮,掌一艘四十丈的大舰。明天,是他们准备阶段的最后一天,第二天,也就是后日,这些水帮船坞将真正开始行动。你可以如是理解:前面这些天他们在杀猪宰羊,预备贡品,到了后日,祭祀就开始了。”

裴液再次点头。

“开始后的两天之内,你要登上这艘大舰——这是件比较容易的事——然后你会见到雁坞坞主,记住他。再之后,在第二天的夜里,你会见到一个雁坞坞主对之诚惶诚恐的人。”张思彻道,“那就是你的目标,杀了他。”

“……我对他一无所知?”

“极少、极有限的信息。”

“他是什么境界?”

“很小的概率是谒阙。”

“我如何保证成功?每一环都可能发生意外。”

“早已在其中的人会配合你的,你不必知道他们的样貌身份,甚至不需要感知到他们的帮助。”

“我做这件事的意义是什么?做完之后呢?”

“因为他们需要一个足够强的出剑的人,并且为你铺好了路。”张思彻道,“等你进去之后,你对事态的了解会比我更新更真实,每一位羽检都知道自己该怎么做,我说的话无意义。”

“……好。”

张思彻又瞧了瞧他,点头:“那么很好,仙人台新晋的锋不可当的宝剑,第一刺就由我递出了。”

裴液笑了笑。

“还有什么疑问吗?”

“没了。”

“好。”

屋中安静,过了一会儿,张思彻忽然道:“我倒有个疑问。”

“嗯?”

“我前些月见许馆主,闲聊了两句,听她说,祝高阳在外面常常冒充我的名讳。”老人转过头看着少年,“她说这信源来于你,是么?”

裴液沉默一下,目光坚定地看着他:“千真万确。”

“好,不错。”

张思彻表情没什么变化。

“那,那个,还请中丞为我保密。”

“这是自然,保护证人,是仙人台应做的事。”

裴液敬佩地一抱拳。

大约一刻之后,旁边付在廷理好了手中案卷,请了裴液过去详细问询,这案子里有无数细节,细节中又有无数处可供质疑,鹤检的结案笺可以凭习惯和喜好写,扎扎实实的案件报告却总是厚厚一沓,须得文书仔细整理。

而能接触这个级别案卷的,也就只有中丞与长史二人了。

付在廷一句句问,裴液一句句答,不时长长描述一段细节。对待这样的案子,往往需要往后许多次的整理与补充,只一次描述显然是不够的。

不过也足以让它初步完成归档了,大约一个时辰后,付在廷终于搁下了笔,压上自己的印。封好后又交予张思彻,分别压了“照世仙人台”与“仙人台中丞张思彻”两枚印信。

【明月宫刺皇后案之卷】终于合上,裴液也把自己的结案笺留在了里面。

他最后瞧了一眼,这份案卷的卷头是【锁鳞四年三月初九·明月宫寝殿·鹤字甲一越沐舟】,卷尾的落款是【锁鳞二十八年二月廿六·朱镜殿·雁字乙上裴液】,一枚新鲜的结案印压在了上面。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