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熵减文学 > 武侠 > 随波逐流之神龙传奇 > 第七章 赤壁约战

随波逐流之神龙传奇 第七章 赤壁约战

作者:随波逐流 分类:武侠 更新时间:2025-02-11 00:47:52 来源:平板电子书

秋高气爽,江风阵阵,在石头口停舟过夜兼大开杀戒之后,第二日晨曦刚刚透过云层,西门凛就已经下令启程,他立在舷窗前,远远望着站在船头正在听林志恒指指点点介绍沿途风光的杨宁,杨宁似是毫无所觉,正全神贯注听着林志恒在那里舌灿莲花。西门凛眼中闪过一丝笑意,目光继而落到手中紧握的一叠纸上,眼神瞬间变得复杂无比,这是他昨夜回来发觉杨宁抄录的山海经,常言说字如其人,他自然不会错过这个机会,岂料一看之下,却是令他生出更多的不安。

虽然西门凛早已经决定不论杨宁的真正身份为何,都要将他杀死,可是毕竟说许子静就是九殿下杨宁,并没有直接的证据,不过是西门凛自己的判断和观感,就是武道宗弟子的身份,也可以有别样的解释,可是看到杨宁的笔迹,西门凛却是相信,凡是火凤郡主的旧部,如果看到这几乎可以乱真的笔迹,都不会再怀疑杨宁的身份。

燕王许彦性子严谨端重,所以书法学的是钟体,端整古雅,颇为知名,火凤郡主少时便是飞扬的性子,虽然燕王让她学写钟体,可是她却自行其是,先是宗法二王,写的一手潇洒俊逸的真书,闲来临帖,更喜卫夫人的流畅瘦洁,书法便如美女簪花,天然国色。若是这样下去,未必不会再出一位卫夫人。

后来燕王欲为郡主选婿,和传言不同的是,郡主当时虽然不愿,但是也没有违逆父命的勇气,只得违心赴宴。只是前来请婚的虽然不乏年少俊杰,可是火凤郡主心高气傲,看不起这些眼高于顶的世家子弟,而各家势力暗中的软硬兼施,前来请婚的少年子弟的钩心斗角,终于让这位性如寒梅冰雪般孤傲的奇女子动了真怒,盛宴之上裂碎霓裳,立誓要继承父业,驱逐胡戎。初时别人只当是个小女子的狂言,孰料郡主脱下罗裙,换上铁衣,便如脱出樊笼的火凤,百战百胜,算无遗策,在战场上成就了不世功业,更是凭着慷慨明决、不偏不倚的性情,成为了幽冀勇士心目中的无双统帅。

字如其人,火凤郡主既然出了闺阁,舍身沙场,她的书法便渐渐改变了风格,初时尚不明显,后来已经是独具一格,笔迹刚劲清瘦,疏朗俊逸,铁划银钩,曲金断玉,撇捺钩划之间如同金戈铁马,令人一见便觉满纸的杀气纵横。幽冀许多人也都临摹过郡主的笔迹,却都是得其形而失其神,就是像个五六分,也没有火凤郡主那种几乎破纸而出的惊天气魄。

可是西门凛看到杨宁抄录的《山海经》之后,第一个感觉就是再度见到了火凤郡主的墨宝,直到他定下神来,才渐渐发觉杨宁的字迹终究是少了几分威棱,却是越发的孤傲清冷,虽然也是杀气纵横,却不见金戈铁马,倒像是剑气刀光。只凭这一笔字,西门凛便可以将所有对杨宁身份的种种猜疑通通抛到九霄云外。惟其如此,从前尚可自我安慰,杀的不过是一个身份不明的危险人物,如今却是再也没有了一分余地,他,西门凛今日就要杀死恩主的亲生骨血,兄长的唯一传人。

这时候的杨宁却是全无所觉西门凛心中澎湃的杀意,他遵从娘亲教训,为了不让西门凛动摇他的心志,所以强行将此人摒除在心门之外,却又着实难以忘怀这位师叔的亲厚和好处,为了维系心灵的坚忍空明,竟是故意不去想有关西门凛的任何事情,孰料过犹不及,却是疏忽了对西门凛的神态举止的观察,若非如此,西门凛情绪激荡,颇露出一些痕迹,以杨宁的直觉敏锐,是断然不会没有发觉的。

杨宁身上已经没有了束缚,所以站在船头丝毫不觉拘束,听着林志恒在那里给他将昔日的典故,听到入迷之处,终于忍不住问道:“你是说真的么,周郎真的就在这里将曹操的八十三万大军都打败了么?”

林志恒昨日破去心魔,加上晚上出去大杀一场,战绩卓著,所以面上神采飞扬,纵然是对着心中崇敬的杨宁,也全然没有了顾忌,奉了西门凛之命陪着杨宁欣赏沿途风光,只是几句话就套出了杨宁的深浅,知道杨宁对典故全然无知,所以便万分得意地将赤壁之战讲给杨宁听。

赤壁之战本就是以弱胜强的经典战役,凡是学习兵法的人没有不知道这一战的,林志恒出身幽冀将门,又是文武双全,自然是知道得极为详细,他又是善于言辞的人,竟是将这一战讲得天花烂坠,不论是正史野史,不论是真是假,什么蒋干盗书、借东风,统统都讲了出来。这一带本来已经接近赤壁山,江水两岸到处都有孙曹两家作战留下的遗迹,林志恒更是一一指点,哪里是吴兵立营处,哪里是曹军水旱两寨,哪里是两军交战之处,虽然是千头万绪,却是一一如数家珍,毫无疏漏之处。杨宁听得十分认真,他可分辨不出哪里是真的,哪里是后人牵强附会,只是全盘接纳,也是听得眉飞色舞,哪里还有半分桀骜不逊的神态。

连说了将近一个时辰,林志恒说得口干舌燥,虽然见杨宁仍然是心驰神往,却也顾不得了,拿起腰间的一个精美的酒囊,仰头朝天,连喝了几大口,脸上露出一丝酩红,举起酒囊笑道:“公子爷,这是我昨天杀了一个探子的时候顺便从他身上取得,想不到一个寻常水寇竟有这样的好酒,这可是三十年陈酿的杜康酒啊,我只喝过一回,是永和三年郡主娘娘赏赐给世子殿下的。那一年是世子殿下十六岁生辰,郡主娘娘令人千里迢迢从洛阳送来十车杜康酒,其中就有十坛三十年陈的佳酿,世子殿下令人将三十年的杜康赏赐给军中有功将领,又令将剩下的杜康酒掺在幽冀所产的烈酒里面,遍赏军中将士。我大哥骑射一向军中闻名,也得到一壶三十年的杜康酒,爹爹让大哥将酒放到祠堂里面,我偷偷进去喝了一杯,那滋味至今都还记得,哈,虽然给大哥揍了一顿,又给爹爹罚跪了三天,可是真的是很值得啊。我一向胆子小,只有那一次不知怎么勇气十足,说来也是难怪,那时候我可是嫉妒死了大哥,总觉得自己没有用处,一辈子也不会有这样的殊荣,得到世子殿下亲自赐酒,所以就豁出去了,哈哈!”

杨宁却是听得心中不是滋味,永和三年的时候,他还只有十三岁,练功正在紧要的时候,他不知道杜康酒的事情,可是却还记得娘亲亲自酿了一坛梅花酿,令人送给罗承玉贺他生辰,他也记得娘亲微笑着对身边心腹侍女说道:“承玉已经十六岁了,只见他行事,已经落落大方,颇有他父亲昔年的气魄,想来我也可以放下一些心事了,传讯给吴先生,让他今后可以彻底放手让承玉主持军政了,看来再过几年,我就可以不用担心幽冀的事情了。”

那时候他只是因为娘亲那罕见的温柔欣慰的神色而生出恨意,从那一刻起,他就开始恨着那个从未见过面的义兄,甚至在不久前甚至冒着违背娘亲严命想要杀了罗承玉,可是今日听到林志恒娓娓说着他昔日不知道的事情,他虽然心中不乐,可是就是凭他的见识,也知道罗承玉的行事果然是大度恢弘,自己是万万想不到,也做不出的,越想越是气馁,虽然他已经对罗承玉不存杀意,可是却依旧存了争胜之心,此刻觉得自己气度行事不如罗承玉,杨宁只觉心情黯淡,就连欣赏风景和听林志恒讲今说古的心情也没有了。

林志恒却是有了几分酒意,竟是没有留心杨宁的沉默,再度喝了一大口,正想说话,突然觉得手中的酒囊突然劈手夺去,不由吓得惊叫起来,回头看去,却见是凌冲抢过酒囊,立刻止住喊声,肃手站到一边,低头做忏悔状,一双眼珠却是转个不停。演武堂未出师的弟子偷偷喝酒,给燕山卫的任何一个护卫看到,都可以光明正大地教训他们一顿的,虽然凌冲恐怕回去之后就会离开燕山卫,可是现在依旧是堂堂正正的副统领,林志恒自然不敢冒犯,更何况他心中对凌冲也是十分敬重,虽然凌冲效忠的是王爷而非世子殿下,但是在他的心灵里面其实并不在意,他父亲就是燕王一系的宿将,而他大哥却是世子殿下的心腹将领之一,所以凌冲效忠何人,都不影响他对凌冲的尊重。此刻他一边想着如何逃过惩罚,一边偷偷向杨宁望去,希望杨宁给自己说几句好话。

只是杨宁却不能理会林志恒的心思,只是淡淡看向凌冲,对于这个一心效忠外祖的高手,其实杨宁心中颇有好感,要不然也不会费心替他去除身上的后患了。

凌冲仿佛感觉不到杨宁的目光一般,也不顾心口隐隐的疼痛,仰面朝天,鲸吸虹饮一般,一口气将一囊美酒喝得干干净净,然后用衣袖擦去溅落在胡须上面的酒液,笑道:“好酒,多年没有喝过了!”

林志恒却是看得心痛,忍不住叫道:“副统领,那一年赐酒,你可是也得到了一壶呢,后来统领大人知道你喜欢喝酒,将自己的那一壶也送给了你,前年您奉命去洛阳,都没有忘记买了两坛杜康酒回来,这可是我听山大哥说的,可没有虚假吧?哼,什么好酒您没有喝过,还抢我的酒!”说到最后已经义愤填膺的模样。

凌冲听了却也不恼怒,微笑道:“原来是山骏这小子说给你听的,这小子平日最喜欢和你们这些孩子胡闹,哪有个前辈师兄的模样,好了你别争了,想不到你这小子一旦放肆起来,倒是不拘形迹,也是爱酒的行家,罢了,回去之后,我家里那丛ju花下面还埋着还有一坛上好的桑落酒呢,原本准备今天重阳节赏菊的时候挖出来的,只可惜偏偏今年重阳却没有这样的心情,你回去之后若是有机会就去那里取酒吧。”

林志恒本是聪明之人,听出凌冲语声虽然爽朗依旧,但是却隐隐有心灰意冷之意,想到凌冲如今左右为难的处境,便是他年少无甚历练,也觉得心中黯然。

重阳前后正是罗承玉遇刺的消息传到信都的时候,想必凌冲那时候就已经想到了局势会发展到今日的地步,冰冻三尺,非一日之寒,随着世子冠礼的临近,王上和世子之争已经是迫在眉睫,世子遇刺这件事情便如火种一般,将要引发了幽冀两大势力的内讧,而凌冲身在局中,自然是忧心忡忡,哪里还有喝酒赏菊的心情呢?

如今虽然已经踏上归程,回到信都之后,凌冲最好的结局也不过是遵从世子殿下的命令去迁西赴任,否则多半会成为世子殿下和王上相争的牺牲品,哪里还会有品味美酒的心情,否则也不会将密藏的美酒抵给了自己。

但是这些事情,却没有林志恒说话的余地,便是想要劝慰几句也觉唐突,在想到父兄二人如今也已经隐隐生出分歧,竟也觉得感同身受,思绪万千,却是再也说不出一句话来。林志恒这里默然不语,杨宁却是听得眼中一亮,笑道:“*金橙桑落酒,霜螫白醋茈芽姜。时节近重阳。(注1)你也喜欢赏菊的时候喝桑落酒么?”

林志恒闻言第一个反应就是嚷道:“呀,公子爷你也会念诗么?”

杨宁神色有些怔忡,喃喃道:“我从前学习厨艺的时候,听别人念过的,娘亲也喜欢在赏菊的时候饮桑落酒,我亲手做的霜螫娘亲很喜欢,还赐了我一樽桑落酒,原本娘亲和师尊都不许我喝酒的,那天娘亲很开心,还——”说到这里杨宁的声音却突然停止了,突如其来的心痛让他再也难以说下去,不由想起那日娘亲微醺之后将自己抱在怀中,呢喃地说着些自己不懂的话语,那罕见的温柔疼惜令得他至今仍觉恍惚如梦。

凌冲对杨宁并不熟悉,听得林志恒的问话先是奇怪地望了他一眼,在听到杨宁语焉不详的话语,听得一头雾水,却是深深望了杨宁一眼,才继续道:“是去年九月,凌某得知王上闻知郡主噩耗之后,年来一直郁郁寡欢,凌某受王上养育之恩,一心一意想为他老人家排忧解愁,所以亲自带了一坛美酒去见王上,王上被在下的诚意感动,所以允许在下相陪赏菊。王上虽然是幽冀之主,却是每多掣肘,平日里也多有为难之事,只是王上这样的人,是绝不肯向人倾诉心事的,那一日或者是有些激动吧,再加上王上不曾将凌某当成外人,所以说了许多心事,总之,王上颇为欢喜,最后喝得酩酊大醉,凌某辞别之时,王上跟我说‘坐开桑落酒,来把ju花枝’方是人生乐事,所以凌某就想法子弄了一坛上好的桑落酒,想等到去年重阳献给王上。只可惜一别之后,凌某就再也没有机会去范阳了。今年凌某原本想既然已经没有机会向王上献酒,不如就等到重阳之日自己赏菊的时候喝掉吧,只是没有想到凌某终究是没有这个福分了,难得志恒你也爱酒,那坛酒送给你也算是物有所值了。”

林志恒听得心中恍然,虽然知道还不应自己多口,却仍然忍不住问道:“副统领你不回去信都了么?”

凌冲摇头道:“不回去了,世子殿下虽然是一番好意,但是凌某身受王上大恩,不能独自逍遥去,若是世子殿下放心不下,也不用费心,不到万不得已,凌某不想和兄弟动手,随便殿下派个人来赐死也就是了,凌某自是不会抗命的。好了,你也听明白了,去告诉统领大人吧,他若是想有什么决断,一路上尽管动手就是,凌某是不会反抗的。还不快去!”说到最后一句已经是疾言厉色。

林志恒一直神色怔忡地听着,直到那一句声如雷霆的断喝才将他惊醒,他连忙转身向舱内跑去了,却是踉踉跄跄,还差点在甲板上绊了个跟头。

凌冲回头看了一眼,失笑道:“我还以为这小子有些长进呢?原来还是这样毛毛躁躁。子静公子,你的一番苦心都白费了。”然后才转过头来,看向杨宁,神色却是一动,他做出这般决定,别人看来定是愚忠愚孝,不懂得良禽择木的道理,所以他早已准备迎接叹息或者鄙视的目光,可是杨宁的目光却是分外的明晰,一双凤眼幽深沉静,竟是没有一丝震动,仿佛自己所做的选择乃是天经地义的一般。凌冲只觉得这少年古怪,看向他的眼神也开始莫测起来。

杨宁丝毫不觉凌冲回去效忠外祖有什么不对,此刻见凌冲神色古怪地瞧向自己,还以为他想要问明舒廉等人被杀的真相,但是那件事情的原委他是不愿说的,若是真相泄漏,有违他成全明舒廉的心意,但是他还记得明、贺两人提及过的事情,当初是似懂非懂,如今却已经明白是有人正在挑拨离间,斟酌了一下,杨宁冷冷道:“你见到燕王,告诉他小心一些,有个叫于巍的,行刺是他主使的。”

凌冲身子一震,忍不住凝神搜索四周是否有人,却是没有发觉,杨宁似乎是发觉了他的心事,淡淡道:“西门大人不在附近。”

凌冲闻言心中一宽,若是西门凛不在,那么方才的说话绝没有旁人可以偷听到,他低声道:“子静公子是在杀死明、贺二人之前得到的口供么?”

杨宁神色淡漠,冷冷道:“不关他们的事,他们是我杀的。”只说了一句话却再也不肯开口,他自知不会说谎,所以便一言不发,只是站在船头默默望着两岸的风光。

凌冲虽然没有得到答案,可是他也是聪明之人,从杨宁的语气中已经隐隐猜出了几分真相。而且不管真相如何,西南郡司牵涉到行刺之事已经是板上钉钉的了。就是凌冲,虽然怀疑罗承玉借此机会打击忠于燕王的部属,却也不会相信西南郡司上下当真是清白如纸。可是无论事情真相如何,杨宁的说法已经可以将明舒廉和贺丙可能背负的叛逆罪名洗清了,在这种死无对证的情况下,想必也没有人定要追根究底吧?毕竟王上和世子殿下应该还没有撕破脸皮的打算,纵然从此以后,两人隔阂更深,幽冀各大势力之间也要开始泾渭分明。可是无论如何,这一次的事情不会损及王上的颜面了,毕竟明司马乃是被刺杀世子殿下的刺客杀了,世子殿下和西门凛对这个少年十分看重,想来不会定要说明司马是被灭口的吧,那样可就和这心狠手辣的少年反目成仇了。想到此处,凌冲不由十分开怀,再向杨宁看去的时候,突然觉得杨宁看起来十分顺眼。

凌冲已经作出了最后的决定,虽然西门凛还没有回话,可是根据他对此人的了解,再加上想起了罗承玉平日的行止气度,倒是觉得自己回去范阳的希望很大,这样一想,顿觉心中爽快,便又生出了喝酒助兴的念头,只是那酒囊里面却已经涓滴不剩,叹了口气,他将那精美非常的酒囊丢到甲板上,便倚在船边,仿佛想要消除心中多年积压的块垒一般,他引吭高歌道:“对酒当歌,人生几何?譬如朝露,去日苦多。慨当以慷,忧思难忘,何以解忧,唯有杜康。青青子衿,悠悠我心。但为君故,沉吟至今。呦呦鹿鸣,食野之苹。我有嘉宾,鼓瑟吹笙。明明如月,何时可辍。忧从中来,不可断绝。越陌度阡,枉用相存。契阔谈宴,心念旧恩。月明星稀,乌鹊南飞。绕树三匝,何枝可依。山不厌高,海不厌深。周公吐哺,天下归心。(注2)”他的歌声虽然粗哑,却是别有一种苍凉韵味,歌声远远飘去,仿佛和江风liu水节拍呼应,更是隐隐有金戈铁马意境,虽然没有魏武的踌躇满志,却将自己心中的悲愤忧苦表现的淋漓尽致。

杨宁不懂词中真意,却是听得入神,待凌冲唱到尽兴处,忍不住高声喝彩道:“好!”这一声犹如冰玉相击,虽然声音不高,平平淡淡,但是纵然在凌冲的高歌声中也是听得清清楚楚。

凌冲一曲唱罢,向杨宁点头致谢,两人相视而笑,都觉得意气相投,正要继续说话,突然江面上传来一个响亮的声音道:“胡说八道,这样烂的曲子,也配称一个好字,要老子说,那就是两个字,狗屁,纯粹是狗屁!”

这声音响彻云霄,杨宁和凌冲两人都听得清清楚楚,凌冲脸色已经变得铁青,杨宁神色却是淡漠依旧,只是一双眸子已经是幽冷非常,仿佛是暴风雨前的模样。

就在这时,从方才传来辱骂声的地方突然响起一缕清越激昂的笛声,笛声如裂石,宛若异军突起,曲中尽现慷慨本色,不似是江南音调,凌冲最爱这般激越的曲子,听得那人曲中意境高远,竟是连心中怒意也减了几分。笛声三转,继而有人随着笛音高歌道:“水绕苍山固护来,当时盘踞实雄才。周郎计策清宵定,曹氏楼船白昼灰。五十八年争虎视,三千馀骑骋龙媒。何如今日青山下,江东子弟除强凶。(注3)”

前面正是江水转折之处,青山遮目,江流湍急,一时之间却是看不到奏笛唱曲之人,只是凌冲听到那虽无章法,却是雄壮豪迈的歌声,也知道来人必然是豪杰之士,他虽然是武人,却是颇通文章,只听了两句已经是微微皱眉,他方才一时性起,临江高歌《短歌行》,不过是因为喜欢这首乐府的悲凉苍劲,再加上那句“何以解忧,唯有杜康”一句颇合眼前情状,一时间却忘记了此地乃是昔年赤壁大战的古战场,他在这里唱魏武的诗词,当真是自寻没趣。一年及此,虽然明知那人借着唱曲讽刺自己,却是无话可说,尤其是听到最后的两句,神色更是一动,知道乃是东南的高手名宿前来挑衅为难自己这一行人了。

一曲唱罢,那个粗豪的大嗓门再度响起道:“服气了吧,别看那曹操胁天子以令诸侯,威震四海,可是在我江东周公瑾的面前,纵然有百万大军,还不是在赤壁被一把火烧得干干净净,只落得仓惶北逃。什么北方霸主,不过是个跳梁小丑罢了,只可惜有人总是不知道什么是教训,你们燕山卫在幽冀关起门来耀武扬威,那与老子无关,什么时候,燕山卫的手竟然伸到东南半壁江山来了,可是小觑我江东无人么?”

随着雷鸣也似的叫喊,只见一叶轻舟从江边山矶之后驶了出来,虽然江流折转之处江面狭窄,水流湍急,可是那艘小舟却是不急不缓,那种悠然自得的模样,不像是在滚滚江水之中逆流而行,倒像是在波平如镜的湖面上荡舟采莲一般,江水之上不知何时已经是舟船绝迹,唯有这一叶轻舟迎面而来,便是再蠢笨的人也知道定是那上面的人出声辱骂。

这时候楼船的水手早已经知机的在江心下锚停船,两船相距不过三丈左右,杨宁和凌冲都已经将舟上两人看得清清楚楚,只见那舟上共有三人,船头立着一个虬髯大汉,黑面黑须,生得猛张飞一般相貌,而在他身边却站着一个青衫书生,手中拿着一支黑色的铁笛,那书生大概三十多岁年纪,相貌气度宛若临风玉树,神采飞扬,眉宇间丝毫不见风霜之色,想必至今仍是闺阁千金梦里思慕的情郎。而在船尾扶舵的则是一个头戴斗笠的船夫,斗笠压得很低,却是看不清容貌。

凌冲看清楚这三人之后,忍不住微微皱眉,他毕竟是燕山卫副统领,可以查阅许多机密文件,尤其是这次南下,他将在南方可能会遇到的棘手人物都一一记在心中,见到那两人相貌,已经是心中微动,目中闪过警惕的光芒,正想着如何措词对答,身后却传来一个清朗的声音道:“普天之下,莫非王土,率土之滨,莫非王臣,燕山卫乃是燕王殿下亲卫,奉了世子殿下之命前来江南公干,东南早已纳土归陈,何言半壁天下,这句话若是听到朝廷耳中,只怕越国公也要担上几分干系。想来越国公大人精忠体国,听到两位的放肆言辞定会勃然大怒吧!无论如何,江水滔滔,皆是天子所有,就连朝廷都不管燕藩和滇藩的私下交往,就是越国公身为当朝权相,辅政重臣,也没有权力在江水之上独行其事吧?更何况你们这些江湖草莽,因人成事之辈,竟敢冒犯本统领的座舟,莫非却是看不见这船上高悬的烈焰旗么?还是诸位根本就看不起世子殿下,更是看不起手制烈焰旗的火凤郡主?”

西门凛说到最后已经是字字诛心,他本是地位崇高之人,自然威仪极盛,那两人为他的疾言厉色所摄,只觉心中冰寒,竟是一句也不能辩驳,不由互望了一眼,交换了一个眼神,已经达成共识,千万不能被西门凛话语套住,半壁江山的口误若是真的认了也没有什么大不了,现在谁不知道越国公才是朝廷百官的真正核心。可是却不能默认了瞧不起烈焰旗,这可不是得罪燕山卫而已,而是得罪了整个幽冀,到时候若是燕王或者世子传下追杀令来,凤台阁的玄武司若是一旦出手,就是当今天子也庇护不了他们,更别说这次的主事人东阳侯师冥了。

想到此处,那青衣书生向着楼船深深一揖道:“西门统领言重了,我东南豪杰最是敬佩昔年郡主血战边关的赫赫战功,怎会轻视烈焰旗,怠慢世子殿下威仪,只是今次阁下南来,一路上作威作福,未免太不将我们江南人瞧在眼里,只是昨夜,大江上下,就有数十位黑白两道的英雄死在贵属下的手上,更别提这些年来,阁下在幽冀主持燕山卫,多少北上游历的江湖朋友,都因阁下的心狠手辣,以致陨命他乡,今日阁下途径江水,若是我江东豪杰不趁此良机讨还公道,只怕天下人都要将我们瞧轻了。今次江东黑白两道,就在前面十里的赤壁山歃血为盟,要向燕山卫这过江强龙公平挑战。在下铁笛书生靳长空,和滚江龙隋祥隋首领乃是受盟主之命,前来邀请阁下往擂台相会,双方不拘生死,定要分个胜负高低,只是不知道阁下可有这个胆量前往赴会?”

西门凛微笑道:“师冥倒是不怕死,前些日子吃的亏只怕都忘记了,既然江东群雄都忙着拍春水堂的马屁,那么本座怎会不赏脸呢?只不过东阳侯既然堂堂正正的遣使约战,这比斗的规矩应该有所指教吧?如果是一拥而上,来个群殴,本座自认属下不多,没有前去寻死的理由。”

那一直憋闷着怒气的虬髯大汉闻言嗤笑道:“老子还以为燕山卫的大统领有多大的胆子,原来也是这般瞻前顾后,胆小如鼠,看来师侯爷当真是多此一举,若是依着老子,直接拦江约战倒好些,西门统领才没有避战的借口,若是你怕了,就老老实实偃旗息鼓,夹着尾巴滚回幽冀去吧,只是别忘了途中到信陵拜祭一番,向圣烈大皇贵妃请罪才是,谁让你这燕山卫大统领丢尽了她的面子。”他这番话说得刻薄无比,别说西门凛,就是凌冲等人都已经是怒形于色。

这大汉就是辱骂西门凛也是应有之意,毕竟双方敌对,激将本是常事,可是他万万不该提及“信陵”和“圣烈大皇贵妃”这两件事情,这本是幽冀众人心中的最大忌讳,火凤郡主薨逝之后,燕王也曾上书要求迎归郡主遗骸,但是皇室以尸骨难以分辨,且郡主已为大皇贵妃为由拒绝了此事,此后燕王便不再强求,因此皇室在邙山之上建了火凤郡主的陵寝,称作信陵,而“圣烈大皇贵妃”便是郡主的谥号。郡主生前死后都未能重返信都,这是幽冀上下心中最大的耻辱,所以信陵这两字是万万不能在他们面前提及的。而郡主生前就不喜欢别人称她“大皇贵妃”,除了正式的诏书之上,就是皇帝对她,也是尊称为郡主的,“圣烈”谥号乃是杨氏所加,更是为幽冀中人痛恨。事实上,有人以为幽冀根本就是准备将来起兵谋反,等到大获全胜,占了洛阳之后,再堂堂正正地供奉郡主陵寝,所以才没有继续据理力争。

这大汉连犯两桩忌讳,怎不令西门凛等人义愤填膺,就是他的同伴,铁笛书生靳长空也是吓得出了一身冷汗,完全不知道隋祥为何突然胡言乱语,此人一向粗鲁,什么信陵,什么“圣烈大皇贵妃”,只怕他跟本就不知道这两个词句,怎会脱口而出呢?

就在靳长空从呆愣中清醒过来,想要替隋祥致歉的时候,只见西门凛仰面大笑数声,然后指着隋祥厉声道:“隋祥此人,乃是汉水之上的盗匪,素来劫掠行商,无恶不作,如今又敢当众辱及郡主,哼,郡主的陵寝和谥号也是你这等盗匪可以随便提及的么!给我取了他的首级,待本座设香案祭祀郡主在天之灵。”

随着他的命令,站在他身后的八个少年同时扬手,八柄飞刀脱手飞出,疾如星电,向隋祥招呼过去,这八柄飞刀有的直飞,有的盘旋飞掠,有的划过一个弧线,截住隋祥后路,上下高低更是截然不同,八柄霜刃,似是交织成天罗地网一般,将隋祥和靳长空笼罩在其中,竟是没有一丝空隙。隋祥刚刚拔刀出鞘,那些飞刀已经到了身前,将他避让的方向全部封住,隋祥一惊非小,却也不躲闪,手中长刀挥洒,化成铜墙铁壁,想要拦阻这些飞刀,靳长空也是以铁笛拨打,他知道这些飞刀主要的目标是隋祥,甚至不顾自身安危,定要护住同伴,若是隋祥因此给人杀了,那么江东豪杰的面子可就丢尽了。

两人同心协力,八个少年的暗器虽然高妙,但是毕竟年轻,手法不够老练狠辣,而且原本距离数丈,所以虽然船上不便躲避,两人还是将八柄结成的阵势的飞刀全部拦下,只是靳长空手臂被一柄飞刀划破了个口子。即便如此,靳长空也是大大松了一口气,瞪了隋祥一眼,连忙深深一揖,正要请罪的时候,眼睛余光瞧见碧光一闪而逝,耳边传来一声短促的铮鸣,然后便是长刀坠落在船板上的声响。靳长空骇然抬头,只见隋祥双手正抓向咽喉,而喉咙要害上面却是露出一支男子使用的寻常绿玉发簪的头部,而隋祥咽喉里面嗬嗬作响,两颗眼珠几乎要跃出眼眶,眼看就是不能活了。靳长空只觉得头晕目眩,伸手搀住隋祥,眼光一扫,只见那落在船上的长刀刀身上面竟是有一个小孔,显然那根发簪先是射穿了隋祥的长刀,然后才射穿了隋祥的咽喉,这般速度力量,当真是惊世骇俗。

眼睁睁看着隋祥没有了声息,靳长空长叹一声,将隋祥的尸身放到舱内,站起身来,向楼船甲板上看去,目光一一掠过众人,只见一个青衣少年也立在船头,却是避在阴影里面,他虽然和幽冀众人都保持着一段距离,但是一来相貌寻常,二来年龄服饰也和西门凛身边的那些少年随从区别不大,所以靳长空原本竟是没有注意到他,只是此时看去,唯有这少年发髻散落了下来,不问可知那根玉簪是何人出手的。

凝视了杨宁片刻,靳长空叹息道:“请问西门统领,这位少年英雄是哪一位,想必是幽冀后起之秀吧?”

西门凛微笑不语,他早料到杨宁必不会容忍,所以自己才没有出手,如今听到靳长空动问,他也不正面回答,却是笑着对杨宁说道:“你就自己告诉他吧。”

杨宁神色丝毫不变,却是上前一步,让阳光照射在他清秀冰寒的容颜上,他淡淡道:“武道宗许子静,幽冀阶下之囚。”靳长空身子一震,只觉得那少年的一双眸子流光溢彩,分外的刺目,他避开了目光,冷冷道:“原来如此,听闻阁下血洗听涛阁,原本江东豪杰还将公子当成是英雄好汉,想不到阁下已经投靠了幽冀燕王,也罢,赤壁约战,算上阁下一份就是。盟主下令,在赤壁山下江水之中设下擂台,双方交战十阵决,最后赢了六场的一方就是胜方,不知道西门统领和许公子可有胆量赴会么?”

西门凛闻言笑道:“十阵决胜负倒也不差,东阳侯却是将本座身边有几个人都摸清了,只不过我这些随从都还没有成年,莫非江东豪杰想和这些孩子一决生死么?”

靳长空已经恢复了冷静,寒声道:“侯爷能够将他们带在身边,想必个个都是少年高手,昨天他们就很厉害么,杀了我方许多兄弟,所以十阵之约是不能少的,不过统领若是不想他们出手,自然可以多接下几阵,如今有了许公子相助,想必区区十阵,在两位统领和许公子眼里不过是轻而易举的小事罢了,当然若是统领有异议,就是混战也是可以的,只是在下有言在先,江水上下已经被讨生活的好汉封住了,就是三位可以逃走,也要付出一些代价的。”

西门凛朗声笑道:“岂有此理,燕山卫所到之处,无不俯首听命,今日不过是小小阵仗,本座怎会胆怯逃走,就请阁下引路,让本座见识一下师侯爷精心安排的场面吧。”

靳长空放眼望去,只见西门凛左右众人,就是十几岁的少年,也都是跃跃欲试,丝毫没有戒惧之意,好像不是要去和江东无数豪杰厮杀一般。饶是以他心中怨恨交加,也不由生出敬意,便拱手施礼道:“如此,那么在下就为统领大人引路,请。”说罢一挥手,那坐在船尾闷声不响的船夫也不见多大动作,轻舟已经调头过去,如飞驶去。

西门凛下令催舟跟在后面,自己却是笑着对凌冲说道:“凌兄,你我今次要并肩而战了。”

凌冲笑道:“统领放心,不论你我之间有什么仇怨,大敌当前,也断然没有内讧的道理,只不过子静公子并非幽冀所属,为何也要插手呢?”他虽然感激杨宁,却是仍然将心中疑惑问出。

西门凛却是微笑不语,杨宁更是仿佛没有听到一般,只是淡淡瞧向远方,只是眉梢眼角,却尽是兴奋之色。

——————————

注1:丁宁《望江南•旅窗杂忆》

注2:曹操《短歌行》

注3:陆龟蒙《算山》改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