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熵减文学 > 武侠 > 随波逐流之神龙传奇 > 第七章 绿水清清(六)

随波逐流之神龙传奇 第七章 绿水清清(六)

作者:随波逐流 分类:武侠 更新时间:2025-02-11 00:47:52 来源:平板电子书

第十四卷 第七章 绿水清清(六)

了这许多线索,绿绮对廖水清的身份已经心中有数,犹豫是否要继续说下去,毕竟廖水清的身份实在不同寻常,心中正在七上八下,无意中瞥见廖水清似笑非笑的眼神,心道示弱并无用处,沉吟片刻,绿绮缓缓道:“小女子不敢妄自猜测,只是观先生气度,绝非屈居人下之辈,听先生言谈,定是手握重权,位比王侯,先生既是女子,就绝不可能是汉王殿下,先生曾提过膝下有数女,但是绿绮素闻先生多年来跋涉江湖,终年不息,应该没有多少时间生育子女,想必是尊夫姬妾所出,以先生的人品才貌,尊夫竟然还要三妻四妾,那么就只有一个可能了。”说到这里绿绮俯身再拜道:“小女子绿绮叩见汉王妃殿下千岁。”

廖水清含笑起身,亲手将绿绮搀扶起来,摇头道:“你这丫头倒是会东拉西扯,还居然让你猜中了,不错,我便是汉王正妃,益州的主母,只是廖某过不惯养尊处优的日子,故而以在佛寺清修为名,改扮男装奔波江湖,虽然比不得禹王三过家门而不入,一年到头也只有几日在家,更是很少以王妃身份与人见面,所以天下人大都蒙在鼓里。”

绿绮见廖水清满眼都是笑意,胆子更大了几分,便轻笑道:“其实绿绮尚有旁证,那位古伯伯在王妃身边伺候,本是侍从身份,却与王妃殿下如此亲近,毫不避嫌。绿绮便猜到了几分,更何况以火凤郡主昔日的身份威势,家师尚且俯首称臣,先生却能够与她结交为友,只凭‘河伯’二字,只怕是不行地,先生既然并非西门前辈那般的宗师,那就只有可能是王妃身份了。”

廖水清闻言哭笑不得,伸出食指在绿绮眉心点了一下。道:“你这丫头,还真是心细如发,老古原本是前朝内宫供奉,因与拙夫有旧。国破之后逃到益州避难,后来拙夫见他武功高强,这才请他留在我身边侍奉,二三十年朝夕相处。我早已经将他当成亲人看待,想不到竟被你据此看出端倪。至于我与郡主的交情……”说到这里,廖水清一声长叹,黯然道:“你说的也不错。当年的火凤郡主侵掠如火,不动如山,虽非九五之尊。却已有帝王威势。我若当真只是一个会治水的贤士。只怕早就甘心情愿投到她帐下了,只可惜廖某还是汉王正妃。李家的主母,一言一行,都有可能牵涉到天下大势,所以就只能以友朋相待了,更可惜的是,为了廖某的一丝执念,双方终于反目成仇,廖某愧对郡主,愧对幽冀敬我重我地万千百姓,廖某至今忆起往事,仍觉汗颜无地。”

绿绮心中不禁生出疑惑,虽然与廖水清相处时间不长,却也觉得此人绝非冷血绝情、背信弃义之人,当年廖水清究竟做了什么,才会被火凤郡主视为背叛呢?还未等她想清楚,耳边已经响起廖水清略带疲惫的声音道:“当日郡主出兵之际,便遣使者前来见我,约定两家联手席卷中原,倾覆杨氏,到时候为帝为王,各凭本领,只是我却让她彻底失望了。”绿绮这才发觉,原来自己方才在不知不觉中已经将疑问说了出来,不禁有些尴尬,但是机会难得,谁知道日后是否还有机会向廖水清请教呢,所以她忍不住追问道:“据小女子所知,当日郡主起兵,汉王、王都曾起兵呼应,为何郡主还会失望,而且兵者,国之大事,纵然汉王与王妃都不愿擅动刀兵,这也是情理中事,为何郡主会认为王妃背叛盟约呢?”

廖水清冷笑道:“摇旗呐喊也是呼应,真刀真枪也是呼应,当日郡主起兵,惟有南宁、益州可以为翼助,只是王麾下的南疆雄兵虽然彪悍,一来道路艰险,二来不服水土,三来有唐家相阻,纵然拔城夺寨,势如破竹,也不能影响大局,不过是能够威慑唐家的后方,迫使他们不敢全力加兵河东罢了,只有益州地兵马才有可能威胁杨家的根基——关中。昔年楚汉相争,汉高祖据益州,出关中,终于成就帝业,东汉末年,三国争雄,魏汉相争,诸葛孔明六出祁山,姜伯约九伐中原,皆是为了夺取关中,益州若想夺取天下,必先取关中,才有一线可能,郡主与我约定一起出兵,她攻河东,我攻关中,这是两全其美的好事,郡主自然不会以为我另有想法。”

绿绮心中疑惑,迟疑着问道:“王妃殿下,小女子虽然不懂军略,也知道郡主之议的确双方得利,益州若能趁势逼取关中,成则可奠霸者之基,事若不济也可从容退兵,料想杨家为了大局着想,也不敢过分追究,为何王妃殿下竟然会觉得不妥呢?”

廖水清深深地望了绿绮一眼,淡淡道:“第一不妥,其时君臣名分初定,天下一统,虽有藩镇割据之患,黎民百姓却已经可以稍加喘息,民心思安,郡主于此时起兵,虽然是杨家挑衅在先,仍然是不合天时,一旦战祸连绵,天下苍生饱受荼毒,自然会对郡主生怨,幽冀虽然兵精粮足,二州之地也难以面对天下人地怨恨;第二不妥,郡主将杨家兵马逐出冀州,这是守土,兵出河东,却是侵掠,

风彪悍,归附杨家已久,郡主事先未能安排细作内应打,便失地利;第三不妥,幽冀虽然势强,却终究不如杨家根深蒂固,虽然连遭败绩,却并没有伤筋动骨,实力犹存,又有唐家可以相助,反观郡主,声势虽然一时显赫,却如无根浮萍,实则孤立无援,南宁劲卒不能过湘,益州兵马囿于山河,且彼此并无信任,难以戮力同心,天时地利已经不存,又失人和。纵然郡主精才绝艳,又岂能逆天而行。我既是汉王妃,就不能不考虑益州的利益,王上本无逐鹿问鼎地野心,益州偏安已久,经不起穷兵黩武,更何况纵然我益州全力相助,但是关中四塞,表里山河。易守难攻,又岂是轻易可破,时日一久,三方必然陷入苦战。谁也不能抽身,原本心存观望的南宁和唐家说不定也会趁势自立,战乱四起,山河破碎。倒头来难免是生灵涂炭。若是郡主有君临天下之势,纵然不曾相邀,我也愿助郡主一臂之力,既然郡主兴兵。只是为了报私仇,雪私怨,我又岂能让益州百姓无端淌入浑水呢?”

绿绮听到此处。不禁暗自点头。心道。莫非是汉王妃拒绝郡主出兵之议,幽冀君臣才因此怀恨么?可是据自己所见所闻。郡主与幽冀诸臣,都非心胸狭窄之人,若是汉王妃地拒绝有理有节,又岂会至今耿耿呢?心中千回百转,绿绮谨慎地问道:“莫非王妃殿下拒绝了郡主的使者?”

廖水清眸中闪过一抹奇异的光芒,淡淡道:“以你地聪明,怎会不明白,如果我当时拒绝了郡主,纵然郡主着恼,也会谅解我一番苦心,只可惜我却是当着使者地面信誓旦旦地答应起兵,甚至要求与郡主平分中原,这才令郡主相信我出兵地诚意,继而抛却辎重,轻兵突进,只因一旦关中战起,杨氏两面受敌,首尾不能相顾,郡主自信可以因粮于敌,便决意速战速决,免得杨家为了巩固根本,龟缩关中。只是当郡主深入河东腹地之后,我却偃旗息鼓,罢兵休战,杨氏趁机在河东深沟高垒,坚壁清野,又与幽冀内部某些反对郡主的势力两相勾结,断绝了郡主粮道,以致幽冀精锐,进退两难,兼且变生肘腋,岳秋心又挟持了郡主义子为质,这才有郡主被迫下嫁地屈辱,这一切都是廖某背信弃义的结果,你如今知道我是怎样一个人了吧?”

虽然早有预感,但是听到廖水清直言不讳,绿绮仍觉心中激荡不已,二十年前那段血泪交织、风云变色的往事早已湮没在风尘之中,事实真相以讹传讹,早已不为人所知,就像廖水清的背叛,在世人眼中,不过是汉王起兵呼应火凤郡主,却弄了个虎头蛇尾而已,或者会扼腕叹息,谁知道其中竟然有这样地隐衷呢?绿绮虽然是清绝先生的弟子,却因为师尊对当年之事讳莫如深,所知也不比寻常人更多,而今得知真相,一想到昔年的火凤郡主,在千军万马中陡然得知亲如姐妹的好友出尔反尔,背信弃义地消息,该是何等的痛心,何等的绝望,绿绮便觉得感同身受。恩断义绝,割袍断义,这样的事情说起来轻松容易,但是对于当年那个浴火凤凰一般美丽高傲地女子,想必会比剜肉剔骨还要痛上几分吧?只是绿绮心性通透,虽然廖水清说出了背叛的经过,她却心存疑窦,以廖水清的为人,为什么会选择那样愚蠢地方式呢,莫非其中还有什么缘由,想到此处,绿绮忍不住用疑惑目光望向廖水清,希望能够得到真正地答案。

似乎感受到了绿绮地目光,廖水清转头望向窗外滔滔江水,蜿蜒长堤,缓缓道:“其实方才那些理由不过是说给别人听的,我真正地心思实在难以告人,我一生所学都在治水上面,早已发下宏愿,只求海晏河清。黄河溃决,我得郡主之助,收拾了残局,郡主依着我的条陈,年年治水,纵然遭遇水患,也不至于措手不及,反而是眼前这江水,数十年来较少水患,故而堤防败坏,有许多地方都需要治理修缮,杨威登基称帝之后,天下名义上已经一统,我费尽苦心,说服了杨、唐两家,同意拨出钱粮修缮江水堤防,眼看万事俱备之际,居然出了这样的变故,杨威趁火打劫,自然是十恶不赦,郡主起兵报复,对我来说也是可恨至极,所以为了我一点私心,终于用这样的卑鄙手段背叛了郡主,郡主兵败之后,杨唐两家对我全力支持,才有了我今日的成就,当然进一步的治理仍是无能为力,大概要等到四海真正归一的那一天了。”话音未落,廖水清唇边已经浮现一缕略带嘲讽的笑容。

二十年来,廖水清还是第一次向他人提及生平憾事。当年地背叛对她来说自然是无奈之举,只是她原本以为最多不过是迫使火凤郡主困守于幽冀,等到治水的目标完成,即便刀兵再起,对她来说也无所谓了,想不到人心却是如此凶险,岳秋心竟然趁机发难,用尽令人发指的手段,迫使好友嫁入皇室。在她违约收兵之际。便已经有失去惺惺相惜的知己好友的准备,但是这样的结局仍然出乎她的意料,得知这个

那一刻,她便知道大错铸成。和喜讯一起送到她手火凤郡主一封书信,信封之内并无片言只字,只有一方碎锦,一柄断刃。意思相当明白,割袍断义,恩怨两消。之后地漫长岁月,午夜梦回之际。她常常惊悚而起,不能安眠,她不知道向洛阳写了多少封信。却再未得到任何回音。直到火凤郡主的死讯传来。她的希望才彻底断绝。无论火凤郡主是否死在那场大火之中,情形都没有什么不同。既然选择了死遁,以火凤郡主的高傲,便绝对不会再重现人间,而她这个背叛者,更是再没有机会得到昔日好友地谅解。

往事一点一滴涌上心头,其中种种辛酸苦辣,如人饮水,冷暖自知,不知不觉中,廖水清转头向窗外望去,一双眸子映出城池楼阁逶迤连绵的影子,只是那些景物根本没有进入她的心房,萦绕在心头的只有记忆中永远难以磨灭地火红倩影,恍惚如昔。其实她又何尝不明白,不论火凤郡主是生是死,都断然不会原谅自己,而自己又何尝需要她的原谅。二十年鸿雁传书,背约之事自己却从没有提过半个字,只因即使重来一遍,即使她当时就知道岳秋心的阴谋,结果也不会有任何改变,有愧于心,却绝不后悔,所以也不会违心谢罪,想必那个孤傲绝伦的女子也是心知肚明,所以不肯回信,不愿相见,覆水难收,昔年那一段友情早已不能挽回,既然如此,又何必惺惺作态,定要在人前演出相逢一笑泯恩仇地戏码呢?和那个女子相比,她廖水清还真是不干脆啊!

绿绮的目光深深凝望着廖水清的侧影,再也不能移开半分。廖水清地相貌原本是雌雄莫辨,坚毅中透着柔美,飞扬地眉梢眼角,虽然尽染风霜,却也溢出阳光气息,她地开朗诙谐,令人即使知道她的身份,也难以生出戒备提防。可是从侧面看去,廖水清地面容轮廓却如刀削一般清晰,站在绿绮的位置,只能看到廖水清右边一只眼睛,却已是宛若横波流泉,睥睨生姿,分明刚刚说出了平生憾事,周身上下却看不到一丝阴,从她眼底深处,绿绮只看到了决绝刚毅,没有一丝软弱愧疚,没有一分黯然无奈,更有那唇边一缕笑容,明明透出嘲弄滞涩,却是熠熠生辉,灿若朝阳,令人只消看得一眼,便觉目眩神迷。

看着这样的廖水清,绿绮只觉浑身战栗,这一刻,她终于理解了西门烈、吴澄这些人对廖水清的戒备忌惮,这样的决绝,这样的执着,谁又能够不胆战心寒?只是绿绮无论如何,也生不出怨恨,对于廖水清,她只觉得衷心敬畏,不知怎么,一个古怪的想法涌上心头,能够拥有这样一个奇女子为妻,不知道那位素有懦弱之称的汉王李子善,究竟是有季常之癣的老好人,还是一个扮猪吃老虎的可怕人物呢?

正在绿绮胡思乱想的时候,廖水清突然转回头来,方才那些阴暗的情绪似乎一扫而空,拊掌大笑道:“从前那些恼人的事情不必说了,你这丫头既然猜出了我的身份,也要给你一些奖赏才是,只是我离家在外,身边也没有什么好东西,这舱中你若是看中了什么,除了那张平头书案,你开口就是。”

绿绮惊醒过来,她虽然没有什么贪念,却也不禁心中一动,忍不住问道:“王妃殿下,这张书案可有什么珍异之处,让您这般爱惜?”

廖水清笑道:“这张书案用蜀中特产的红杉制成的,树龄大概有几百年了,入水不浸,遇火不焚,的确珍贵无比,只是对我来说还有别的意义,这是外子亲手雕成送与我的,若是给了你,只怕他那里说不过去。”

绿绮心中暗自惊诧,想不到汉王殿下竟然喜欢做木工,眼珠一转,她指着书案上的红玉狮子镇纸道:“王妃殿下,这个镇纸精巧可爱,不如给了我吧!”

廖水清的目光一凝,半晌才轻笑道:“这镇纸原本是我从别人那里抢来的,今日却又要被你抢走了,你这丫头倒是鬼灵精怪,罢了,这大概就是缘份,这个镇纸你就拿去吧,可要好生保存,不要随便丢掉了。”绿绮闻言大喜,虽然没有欢呼起来,却是立刻拿起红玉狮子镇纸,赏玩摩挲,爱不释手。

廖水清见她如此,忍不住摇头叹息道:“还真是个孩子,对了,还有一件事情,你也不要‘王妃’、‘王妃’的叫个不停,我在外边便只是廖水清,若真要以王妃身份相见,只怕我也未必肯出手救人了。”

听出廖水清言语中的警示意味,绿绮自然不敢违逆,连声应诺,廖水清微微一笑,便不再多说,又望了窗外一眼,淡淡道:“前面就到沙市了,上岸之后,我们先去江陵等候,想必最多明日午后,子静和青萍就可以到了,我在江陵有一处别院,料想无人敢来打扰,正适合用来疗毒呢。”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