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熵减文学 > 武侠 > 随波逐流之神龙传奇 > 第十四卷 第一章 手足情深(上)

第十四卷 第一章 手足情深(上)

冬之际,江水之南衰草依旧凝烟,黄河北岸却已经是天方欲曙,通往信都的驿道之上,一个黑衣骑士正在策马狂奔,虽然是天寒地冻,那匹铁青色的骏马身上却冒着蒸蒸热气,口鼻之间隐约凝结着丝丝白霜,身上并没有多少汗迹,显然最多不过跑了几十里路,倒是马上的那名骑士,不仅衣帽上覆盖着一层寒霜,就连鬓角发丝,都染成了雪色,显然是连夜赶路,一路上根本没有得到休息,才会如此形容。

幽冀的驿道这十几年来经过数次整修,黄土夯实的路面平整如镜,最适合骏马奔驰,这名骑士的马术十分精湛,节省了不少马力,虽然如此,天寒地冻,也难免人困马乏,幸而前面已经看到了驿站的影子,那名骑士心中一宽,又加了一鞭,向那驿站飞驰而去。

早在秦汉之际,驿道两边便开始设立邮亭驿站,前朝最盛之时,每隔十里就有一个邮亭,每隔三十里便有一个驿站,只是随着朝政的败坏,诸侯内乱,战事纷呈,邮驿早已经被破坏无余,直到二十年前天下略定,各地的邮驿才开始渐渐恢复。只是因为某种缘故,除了关中、洛阳之外,在汉王、王的藩地之内,邮驿恢复的速度十分缓慢,不仅残破的驿道依旧,就连原有的驿站邮亭,也往往被人为废弃损毁,甚至借口缺少钱粮,故意断绝通往洛阳、关中的驿道,这自然是两位藩王避免朝廷政令渗透地手段。一旦朝廷兴兵讨伐,也有反应的时间。只有幽冀,不仅将多次整修驿道,更将驿站邮亭一一恢复,对朝廷没有一点戒惧之心,反而是洛阳的皇室,对此忧心忡忡,将之当成燕藩“野心勃勃”的铁证,这也难怪。驿道平整,邮路通畅,只要燕王一声令下,邮冀铁骑就可以在数日之内集结到黄河北岸。发动渡河作战,这怎不令有识之士寝食难安呢?

到了驿站门口,那名骑士一勒马缰,飞驰的骏马高扬前蹄。稳稳地停在下马石前,不知是远远听见了马蹄声,还是在驿站顶部哨所里面监视的驿卒发现了这名骑士,四十多岁的驿丞早已经等在外面。这名驿丞相貌敦厚。身材魁梧,面上有隐约可见的疤痕,右臂手肘以下都已经不见了。以因伤而退的士卒为里正、驿丞。这是火凤郡主昔年定下地规矩。也是幽冀约定俗成的惯例,所以那骑士并没有丝毫疑虑。甚至并没有看那驿丞的断臂一眼,便将手中一块巴掌大小的银牌掷向那名驿丞,那名驿丞虽然一臂成残,却是反应敏捷,抬手接住银牌,只看了一眼上面刻地字迹,神色便是一肃,递还银牌,也不言语,一挥手,两名驿卒便牵过一匹鞍齐全的枣红色驿马,马鞍下挂着干粮饮水,那名骑士也不下马,双手一按马鞍,身形平平飞起,轻轻落到了枣红马上,信手一带马缰,便向驿道飞驰而去。

直到那名骑士消失在视力范围之内,一名年轻的驿卒才壮着胆子问道:“赵爷,我只记得传递军情王令可以使用八百里加急,这人是谁啊,怎么从来没有见过他用的那种银牌?”驿丞白了年轻驿卒一眼道:“不该问地事情就不要多问,等你当了驿丞,自然就知道那块银牌是什么了?”

年轻驿卒被抢白了回来,讷讷地牵着那匹大青马到后面刷洗喂食去了,那中年驿丞却是若有所思,站在门前呆了半晌,那块银牌他虽然从没有亲眼见过,却是并不陌生,那是信都郡主府凤台阁的信符。虽然身份低微,可是驿丞的职务让他消息流通,自然知道凤台阁是什么所在,只是这些年来,因为范阳和信都的不合,除非是极特殊地情况,凤台阁是很少通过驿站传递情报的,更别说像今天这样堂而皇之的使用八百里加急地驿传,说起来还真让他觉得有些委屈,自己一个重伤成残地废人能有今日安乐地生活,都赖郡主昔年的恩德,世子殿下既然是郡主所立,自己当然是拥戴世子殿下地,难道自己这些百战余生的老军,还比不上凤台阁那些年轻小子忠心么?

将那一缕委屈深藏心底,驿丞再度陷入沉思,凤台阁突然借用驿站传递情报,莫非中原发生了什么大事么?虽然早已离开军旅多年,但是驿丞只觉得满腔鲜血都沸腾起来,如果能够挥军南下,替郡主报仇,那该是多么美好的事情,即使自己不能再上阵杀敌,也可以让前年从军的长子代自己了却心愿,杀入洛阳,将那姓杨的皇帝从宝座上拉下来乱刀砍死。想到此处,驿丞忍不住一声轻叹,燕王殿下似乎早已经忘记了爱女之仇,这些年来只在范阳纳福,想要替郡主报仇,多半还要等到世子殿下继位,幸好这一天已经不远了,说不定明年秋天,自己就可以看到幽冀的铁骑,在自己面前奔啸南下吧。

那名黑衣骑士自然不知道自己离开之后,那名驿丞会有这样的复杂的心思,只是埋头赶路,原本不过将自己所见所闻循例禀报,想不到却突然得到世子殿下的严令,让自己在十日之内返回信都述职,不得已之下,朱雀司动用了黄河以北所有的力量,才让他在七日之内渡过了黄河,幸而接下来都是自己的地盘,沿途都有驿马可以骑坐,这才让他心里有了几分底气。饶是如此,一路上不眠不休,最多只能在车马舟船上合衣小憩,尤其是渡过黄河之后,根本是眼睛也没有合一下,早让他疲惫不堪,幸而刚刚学到的那门奇妙心法起了作用,无论是多么疲倦,只要运功调息一个周天,便觉得精神健旺,若非如此,他根本不可能支撑到现在。

也不知道换了几次马匹。黑衣骑士早已经累得无法思考,等他看到信都城高可入云的城墙之后,只觉得心中狂喜,正值正午时分,城门处车水马龙,行人如织,黑衣骑士却不放缓马速,一带马缰,便向城门中间地大道驶去。行人纷纷闪避,守门的士卒欲要上前拦阻,为首的军侯一眼瞥见黑衣骑士手中高举的银牌,

令放行。黑衣骑士入城之后。沿着大街中心的马道城中虽然不许奔马,但是马道上却时刻可能有驿马传令,所以并无行人。一路上畅通无阻,等他到达信都郡主府后,身躯已经是摇摇欲坠,跳下马踉踉跄跄抢到门前。手举银牌,用嘶哑的声音道:“凤台阁朱雀司何云秀,奉世子殿下钧令。前来觐见。请门上通传。”话音未落。便一头栽倒在地上,耳边只听见有人高声呼唤。心神却不由自主地沉向无边的黑暗。

不知过了多久,何云秀悠悠醒来,他原本以为,被疲劳和寒冷侵袭之后的肌肉骨骼,必定会感觉到一种放松之后的痛楚,不过出乎他地意料,周身上下不仅暖洋洋的,还有一种难以形容的舒畅,口舌之中犹有余芳,似乎在昏迷中有人给他服下了什么珍贵的药物。知道自己多半身在信都郡主府,所以何云秀毫无忌惮地睁开双眼,打量四周的环境。这是一间小小的耳房,虽然空间不大,格局却甚是明朗,除了身下的卧榻之外,室内只有一张紫檀木桌,旁边是一张花梨木地太师椅,桌椅和床榻中间放着一个黄铜火炉,红红的炉火上坐着一壶茶水,白色的水汽蒸蒸上涌,弥漫在整个房间之内,淡淡的茶水香气沁人心脾。卧榻对面是室内唯一地一扇窗子,并没有像寻常北方住宅那样糊着窗纸,上面镶嵌着深浅不一的淡绿色琉璃片,透过窗子,可以隐约看见飘扬的飞雪,鹅毛一般地雪片打在琉璃片上,可以清楚地看见玲珑剔透地六角形状。

掀开身上地锦被,何云秀拿起放在床头,已经被洗净烘干的衣衫,匆匆穿在身上,他心中明白,自己多半就在凤台阁之中,而世子殿下可能正在等待自己觐见,也不知道自己昏迷了多长时间,若是惹得世子殿下大怒,岂非是得不偿失。果然他刚刚穿好衣服,房门便推开了,走进来地是一个青衣少年,他看了何云秀一眼,肃容道:“何大人,请随我前去觐见殿下。”这个少年不过十六七岁年纪,容貌清秀端正,眉宇间英气纵横,唯一的缺憾便是神色有些苍白憔悴,显然是大病初愈的模样。

一看到这个青衣少年,何云秀便是一惊,这个少年他竟是认得的,并非是在演武堂见过,而是不久之前,就在赤壁江上,他亲眼看到这个少年和豫章乔长辕拼得两败俱伤,虽然不过是一面之缘,可是这个少年的勇烈英武却让他记忆深刻,想不到时隔不久,这个少年已经成了世子殿下身边的侍从。他知道罗承玉一向都有从演武堂选拔精英弟子担任侍从的规矩,只是这个少年明显还未到正式出师的年纪,而且重伤初愈,即使他非常出色,世子殿下何等尊贵,又怎会这么快就将他留在身边伺候呢?不过更让何云秀心中奇怪的是,虽然第一次和这个少年如此接近,这个少年身上却有一种难以言表的气息,让自己觉得分外投缘,好像他就是自己多年未见的兄弟一样。

不过何云秀并没有将心中的感觉表现出来,反而毕恭毕敬地抱拳施礼道:“属下失礼,竟然在府门前昏倒,想必殿下一定非常气恼,如果有机会,还请小兄弟多多美言几句,不知道小兄弟尊姓大名,如何称呼?”

那青衣少年微微一笑,道:“何大人言重了,您不辞辛苦,只用了九天时间,便从江南赶回信都,殿下十分欣赏,怎会无端怪罪呢?觐见之后,殿下多半还有恩赏,大人不必忧虑。小可林志恒,刚刚到殿下身边伺候,许多规矩都还不大懂得,还请大人多多教训。”何云秀再度施礼,然后跟着林志恒向外走去,不过更让他惊讶的事情出现了,走出房门,绕过一扇黑底白纹的织锦屏风,眼前顿时一亮。

首先入眼的便是十几架图书,锦匣玉佥,琳琅满目,房间正中,绣屏和书架之间,矗立着一张巨大的紫檀书案,四足撑地,光可鉴人。书案上面摆着燕山红玉精雕而成的九龙笔架,栩栩如生,雕有梅雪争春图的端砚,紫檀雕花的笔筒里面插着二十余枝紫毫、羊毫,还有一两只硕大的狼毫,形形色色,不一而足,红玉狮子镇纸下面压着一迭文卷,显然是青龙司呈上的各种文书案卷,尤其醒目的是书案一角,摆着一只青中泛黄的古朴花瓶,瓶中插着几根色彩艳丽的雉尾,和墙壁上高悬的龙泉宝剑相映成趣。书案后一张紫檀木高背太师椅,椅子上裹着一张雪白的虎皮,色泽如缎如绸,通体上下没有一丝杂毛。正对着书案的墙壁,却是空大半,装了一面近乎透明的琉璃屏,自内向外,可以看得清清楚楚,却是百余丈方圆的一座小湖泊,虽然是寒冬季节,湖泊却没有结冰,碧波粼粼,与天一色,漫天飞雪纷纷而下,落在湖上,转瞬消失不见,湖边积雪成冰,消溶冻结成千姿百态的模样。不知是下雪的缘故,还是因为此处是军机重地,湖面湖岸上看不到任何人影,看似沉寂,放眼望去,却令人生出天地寥廓之感。

不过何云秀对诸般陈设,窗外景物都只是浅浅瞥了一眼,目光落到窗前负手而立的蓝衣青年身上,便再也不能移开,雪光透过琉璃窗,映照在蓝衣青年身上,何云秀只觉得无法仰望蓝衣青年的形容,下意识地低头,想要避开那无所不在的光芒,但是那鲜明的影子却已经深深印在心房,将这些时日心头纠缠不去的黑影冲淡无遗。

直到此刻,他才明白过来,原来方才那间耳房竟然是罗承玉在书房中小憩的下处,自己一个寻常秘谍,竟然能够在世子殿下的书房高卧不起,这等荣宠即便是幽冀上下所有的重臣也未没有过,即使以他的聪明冷静,也只觉得感激涕零,再也生不出任何私心杂念,单膝跪倒在罗承玉身后,高声禀道:“属下何云秀叩见殿下千岁,千千岁。”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