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熵减文学 > 武侠 > 随波逐流之神龙传奇 > 第一章 滇王吴衡

随波逐流之神龙传奇 第一章 滇王吴衡

作者:随波逐流 分类:武侠 更新时间:2025-02-11 00:47:52 来源:平板电子书

宁素道疾步走向郡守府的后园,刚刚得到燕王世子遇刺的消息,虽然心中早有准备,可是他仍然难以平息心中惊异。昨日罗承玉令人传信,说是要推迟一日和滇王相见,来人语焉不详,隐隐透漏将有大变。宁素道乃是吴衡心腹,自然知道这一次吴衡拒绝了唐仲海的联盟之请,可能会带来的腥风血雨。如今天下太平,虽然朝堂上面暗流汹涌,可是毕竟还没有公然兵戈相见,各方势力之间的矛盾常常以江湖手段解决,若是皇室或者唐家派来杀手,行雷霆一击以儆效尤并非什么不可理解的事情。

燕王属下人才济济,和皇室、唐氏又是多年敌对,必然是费尽心思探听两家的机密,得到自己一方不知道的情报也不出奇。在宁素道的判断下,燕王世子既然得到消息有人行刺,却不说明的缘故,多半是为了显示自己的实力,此举虽然有些狂妄,但是却也可以接受,毕竟燕王世子身份尴尬,就是宁素道也在暗自怀疑,在失去了火凤郡主的鼎力支持之后,罗承玉是否能够顺利继承王位,所以他也有试探罗承玉实力的意思,不过为了稳妥起见,他还是增派精兵护卫听涛阁,又派出族中高手暗中监视。他倒不担心罗承玉的安危,燕山护卫的声名天下皆知,只想趁机擒住几个漏网的刺客,迫出皇室或者唐氏在岳阳暗伏的力量罢了。

不料事情的变化却超出了他的预料,当宁素道得知那刺客竟然凭着一人之力杀尽了自己派去的护卫,更在燕山护卫的重围之中杀出,几乎是瞠目结舌,若非是看到自己属下的惨况,他都会疑心是否罗承玉的实力太弱了,可是如今看来,却是那刺客过分厉害。负责监视的一个亲卫也曾在岳阳楼随侍,远远看见子静的容貌,便认出了那刺客的身份。得知出手之人竟是子静之后,宁素道越发惊诧,在他想来,若是有人行刺罗承玉,多半是皇室或者唐氏的人,而子静既然与双绝姐弟相称,和幽冀先天上已经有了渊源。也之所以宁素道没有公然派人去延揽这难得一见的少年高手,并非是顾及颜紫霜和唐仲海的面子,拥有一名绝品高手的诱惑足以让他忽视这些威胁,只不过因为清绝先生之故,宁素道早已隐隐将子静看作是幽冀所属。怎也想不到此人竟会出手刺杀罗承玉,此举令他再也不可能被幽冀延揽。得到这样的消息,宁素道心中丝毫没有考虑到幽冀和滇王之间的盟约是否能够达成,反而立刻下令军士严守道路关隘,捉拿“胆大包天”的刺客,当然下的命令是定要生擒。宁素道心知此事若是传开,那少年子静必定名扬天下,若是此子被别的势力延揽,可就太可惜了,当今天下,各方势力正是处在彼此掣肘,分庭抗礼的情形之下,这等高手的归属将会破坏各方的平衡,是万万不能掉以轻心的。

心中盘算着如何招揽这古怪的少年高手,宁素道对守在园门的几个滇王侍卫微笑示意,那几个侍卫也都凛然还礼,毫无阻拦之意,宁素道走入后园,便见到园中那株郁郁苍苍的橘树之下,布衣宽袍的滇王吴衡正在和一个秀丽如仙的女子对坐弈棋。

滇王吴衡今年已有五十四岁,有着质朴冷肃的容貌,少年贫寒的岁月,更是在他的形貌上留下了深刻的痕迹,虽然如今已经是一方诸侯,可是他依然维系着朴素的生活习惯,袖口卷起,露出古铜色的手臂,布履粗服,乌黑的长发胡乱挽了一个懒汉髻,若是换了一个地方,只怕外人多半会将他看成一个平凡的农夫,最多是性情古板严肃一些罢了。可是当宁素道的目光落在吴衡平凡的面容上时,却是从心底涌起尊崇和敬意,能够以寒微之身,跻身王侯,当今天下更有何人?

前朝末年,民不聊生,各地有异心的门阀世家纷纷趁机起事,割据地方,曲靖大族宁氏因为不满南宁州总管巫节的制约,悍然起兵谋反,将朝廷委任的官员清洗一空,阀主宁万生自立为南宁州总管,一时之间,气焰嚣张无比。可是巫节治滇十四年,勤政爱民,颇有盛名,而宁氏素来飞扬跋扈,此举大失民心,其后宁氏更是垄断西南夷道,将茶马交易尽收囊中,令南宁州的商贾平民几不聊生,终于纷纷揭竿而起。吴衡出身寒微,却少有大志,趁势而起,凭着武艺本领,用了六年时间终于一统南宁。

吴衡自知出身不高,难以慑服世家门阀,依附于他的势力不过是仰仗他的军略武功,忠心很难保证,若是没有宁氏的威胁,只怕就会有人想要夺权,就是众人依旧奉他为主,也会渐渐将他架空。这样的结果吴衡当然不会接受,所以他一方面笼络世家门阀,一方面竭力加强自己的实力,更是在最后关头,对宁氏网开一面。吴衡麾下可以分为三大势力,宁氏和其旧部虽然昔年惨败,损伤惨重,但是毕竟百足之蛇,死而不僵,支持吴衡的中小世家虽然势力庞大,但是人多口杂,纷争不休,反而不如宁氏精诚团结,两股势力针锋相对,吴衡所掌握的精兵便成了足以控制大局的杀手锏。就是凭着这样的手段,吴衡不仅渐渐稳定了在南宁的统治,更是在数年之内将势力发展到了牂牁、黔中、沅陵、武陵、长沙诸郡,甚至将触角深入岭南郁林、始安诸郡。洛阳会盟,吴衡受封滇王,割据南疆,滇王府便设在南宁,更是趁着永和五年的宫变之机,一举夺下巴陵郡,至此吴衡才有了中原争雄的根基,若是时机一至,便可北上荆楚,以向中原,也正是为了这个缘故,唐氏和幽冀才会各自遣使结盟。

只不过唐氏之意,是希望吴衡放弃巴陵郡,唐氏愿以庐陵郡交换,一个是荆楚重镇,一个是偏远荒凉的所在,这是漫天开价,吴衡自然不肯,故此唐仲海失意北返,比较起来,幽冀结盟之意甚诚,双方疆土不接,彼此没有恩怨纠缠,如今杨氏、唐氏占据关中、河洛、东南诸般精华之地,幽冀一隅之地,不免相形见拙,纵然据有并州和青州大部分疆土,也是颇有不如,远交而近攻,自然意诚。

宁素道乃是宁氏嫡子,当年宁氏兵困粮绝,族主战死,宁素道的父亲临危受命,继承族主之位,却是无计可施,便是宁素道挺身而出,说服族中长辈,白衣素服步行入吴衡大营请降,其时宁素道早已盘算妥当,若是吴衡要斩尽杀绝,必会将自己斩首示众,这样一来宁氏就可成为哀兵,死命一战,虽然身死族灭,但是他事先留下的暗棋却可蛰伏以待天时。可是吴衡的器量心智果然不同寻常,不仅接纳宁氏的请降,更是暗中扶植宁氏的力量,令宁氏有了东山再起的机会,虽然有着平衡势力的考虑,但是宁素道依然十分感激吴衡的恩德,又钦服他的气度本领,所以甘心相事。建平十三年,宁氏族中一些野心勃勃之辈被人挑唆,看不清局势,竟然想要夺回失去的权力,密谋发起叛乱,身为宁氏嫡子的宁素道得知之后,亲自执行了族中清洗,更是将自己的父亲幽禁废黜,至此宁氏才真得成为吴衡的左膀右臂,宁素道更是因此得到了吴衡的最大信任,不到两年的时间,宁氏便重新夺回了南宁第一世家的地位。

耳中传来沉稳凝重的足音,吴衡知晓是宁素道来了,却是没有回头招呼,只是将一粒黑子打入白子腹地,倒是那仙姿秀丽的少女明眸流转,在宁素道匆匆走入的身影上停驻了一下,然后展颜笑道:“王爷赢了。”说罢伸出纤纤素手拂乱坪上棋子,按剑起身道:“王爷想必有政务需要处理,晚辈先回馆邑去了。”

吴衡微微一笑,原本沉郁黯淡的双目中射出寒芒,便如破云而出的闪电一般犀利,却是转瞬即逝,温和地笑道:“紫霜既然倦了,就回去休息吧,尊师的意见吴某会仔细考虑的。”

青衣少女闻言肃容道:“此事关系重大,家师也知皇室此举颇有负义之处,然燕王世子与皇室本有血海深仇,为人又是英明果决,一旦正式掌握军政大权,多则十载,少则三载,必定兴兵反叛,到时候生灵涂炭,中原父老皆将骨肉成泥,太平盛世将遭兵燹之灾,家师每每思之,都是坐立不安。若能釜底抽薪,可保天下太平,黎民安康,幽冀变乱不生,则帝藩之间可保平衡,一旦战乱再起,必是皇室与幽冀两败俱伤,一旦胡戎趁机南下,大好河山将沦入蛮夷之手,若能消洱祸端,不仅王爷可以安然经营南疆,也是天下之幸,此等利国利民,利人利己的两全之策,还望王爷慨然应诺,家师素知王爷有体念天下苍生之大志,想来王爷定会做出明智的决定。”

吴衡神色微动,却未答言,那少女躬身一礼,缓缓向浓荫道中走去,穿过这片橘林,走出后园的侧门,便是岳阳接待贵客的馆邑,只是若非得到宁素道首肯,是万万不可能有人穿越那森严的守卫的。宁素道凝眸望去,只见那青衣少女身形被橙黄橘绿的满园橘树掩住,不由低声轻叹,世人只知唐仲海黯然北返,却不知道颜紫霜却转了回来,便是自己,也没有料到王上竟会在今日召见此女,要知道本来今日本来应该是王上和燕王世子罗承玉密会之日,莫非王上早已料到今日得见面会被推迟么?心中有着无穷疑问,宁素道走到橘树荫下,施礼道:“王上,燕王世子听涛阁遇刺,刺客已经逃走,臣已令人搜捕刺客,请王上示下,应该如何向世子解释此事?”

吴衡似乎并不关心罗承玉遇刺一事,目光彷佛想要透过重重云雾,犀利而冰寒,他淡淡道:“素道可知道当初为何本王会同意拥立杨威称帝,而不是闭关自守,称孤道寡?”

宁素道对此事早已想了千回百回,只是吴衡不言,他也不敢谈及此事,此刻精神一震,道:“臣以为王上此举意味深长,当年会盟之时,王上虽然有南疆之险,却无进取中原之径,若是不肯拥立杨氏,一旦引起各方不满,只需杨氏和唐氏两方发兵讨伐,汉王李子善也不会放过夺取南宁领土的良机,便有国破身亡之险。反而向杨氏称臣之后,不仅可以名正言顺的立足云贵,更可以徐徐发展,伺机而动,中原群雄自相残杀,王上冷眼旁观,正是上上策。如今杨氏虽然三代为帝,可是除了杨威之外,杨侗和杨宏都是平庸之辈,而幽冀厉兵秣马已经将近二十年了,燕王世子罗承玉即将继承王位,到时候必然起兵反叛,王上正可蓄势待发,纵然不能称霸天下,占据半壁江山当非难事。”

吴衡微微一笑,道:“素道这却是抬举我了,本王昔日会盟之时,却没有想到这许多事情,当年本王起兵和令祖相抗之时,本是激于义愤,并无多少雄心,纵然日后割据南宁,也是抱着有一日过一日的想法,哪里有什么天下之志。本王和岳宗主结识之时,正是兵败下关,四顾茫然之时,若非岳宗主激励,本王早已心灰意冷,更得岳宗主指引,才令本王有机会东山再起,当日本王便立誓相报,更以佩刀相赠岳宗主,见刀如见人,纵然是要吴某性命,也无不可。所以在本王平定南疆之后,受岳宗主相邀前往洛阳会盟之时,虽然你等都唯恐本王一去不回,可是本王仍然一意孤行,去了洛阳。”

说出心中所想,吴衡嘴角再度露出缅怀的微笑,仿佛再度回到了少年之时,若在岳阳,那一日也应是秋高气爽,洱海却是四季如春,波平如镜,自己兵败到了下关,却有随时覆顶的可能,自己为了安稳军心,带着将士在山下围猎,可是在将士们在水边清洗猎物,高声欢笑的时候,自己却是心冷如冰,便在这时,湖面上传来清丽动人的琴音,自己生出好奇之心,闻声寻去,便在山海之间,见到了令自己终生铭刻在心的红颜知己,洱海之上,一杯清茗,一席深谈,令自己豁然开朗,定下了连纵对敌的策略,奠定了平定南疆的根基。再次见面,却已经是十年之后,洛阳会盟之时,那风姿如仙的绝丽女子,就那般谈笑宴宴,挥斥方遒,说服了五方诸侯停战立国,那种无以伦比的风姿令吴衡至今难忘,虽然他向杨威称臣多半是因为宁素道所说的缘故,可是若非是岳秋心的要求,他断然不会轻易应允。到如今若论权势地位,吴衡已经是十指之数,但是每每想起昔日的湖上仙子,心中仍是感激非常。

宁素道眼中闪过忧色,肃然道:“王上可是有意考虑放弃巴陵郡么?”

吴衡一愕,巴陵郡乃是他窥伺中原的北上通道,怎可能轻易放弃,宁素道为何说出这样的话来,目光落到宁素道面容上,见他眸中满是忧虑,不由心中一亮,笑道:“素道多虑了,岳宗主从无私心杂念,更不会提出什么不合情理的要求,这一次紫霜随唐仲海南来,非是为了替唐氏谋夺巴陵,不过是希望本王答应一件事情罢了。”

宁素道心中略宽,却又担忧地道:“岳宗主胸怀日月,素以四海升平为志,所谋不为己身,为天下事不惜一身,若有所求,必定不是小事,还请王上仔细思量,莫要步火凤郡主后尘才是。”

吴衡微微皱眉,转瞬却是一叹,他与岳秋心结识在先,心中对她钦服,故而虽然明知道岳秋心有负火凤郡主,却也不愿有人提及,忆起昔日洛阳会盟之时,火凤郡主英姿飒爽的形容,叹道:“若论谋略军机,气度胸怀,别说是天下女子,就是我辈男儿,却也无人可以胜过岳宗主、火凤郡主,只可惜火凤郡主死于宫变,若是她至今尚在,怎会有人敢于窥伺幽冀权柄?”

宁素道心思灵透,啊呀一声道:“莫非颜仙子此来,是希望王上不要干涉皇室谋夺幽冀王位的举动么?”

吴衡叹道:“紫霜有言,燕王世子罗承玉虽然是火凤郡主义子,却与许氏并无血缘,如今幽冀内部纷争已经浮出水面,罗承玉以世子身份执掌信都郡主府,燕王依旧驻驾范阳临朔宫,表面上幽冀的大权仍在范阳,但是有识之士皆知道信都已经重于范阳,这本是火凤郡主一手策划,如果火凤郡主能够重回幽冀,自然大权一统于信都,再无异议。只是郡主却已经殁于洛阳,这局势就难以揣测了。按照岳宗主的意思,郡主虽殁,却有九殿下杨宁尚存,九殿下虽然年幼,却是仁厚聪慧,皇室欲令九殿下归宗范阳许氏,承继燕王王位,此事有违帝藩之间的盟约,所以岳宗主希望本王能够谅解此事,素道以为如何?”

宁素道骇然道:“万万不可,当初洛阳会盟,相约皇室不得干涉三藩王位承继,燕王世子乃是火凤郡主亲立,更是早已上书朝廷,天下尽知,如今皇室想要出尔反尔,不传檄相责已经是有失道义,如果再任由杨氏侵吞幽冀权柄,更是错上加错。事若不成,幽冀必然起兵讨伐皇室,天下大乱,一旦事成,天下将再没有能够和皇室对抗的势力,到时候我南宁也不能避过削藩之祸。天下甲锐以幽冀第一,关中第二,南宁第三,唐氏第四,蜀中第五,当初诸位诸侯拥立杨威称帝,一来是因为杨威已得中原,二来却是因为幽冀许氏只有火凤郡主一脉,没有继承之人。杨氏最忌的就是幽冀铁骑,若非如此,怎会冒天下之大不韪,趁着火凤郡主赴雁门郡御寇之时侵入幽冀,致令两家结下血海深仇。如今火凤郡主虽然已殁,但是幽冀权柄皆在她旧部掌握之下,罗承玉乃是火凤郡主亲自指定的继承人,多年来早已深得幽冀军心民心,王上可以想一想,火凤郡主那般人物,怎会没有伏兵后手,只怕皇室多半会偷鸡不成蚀把米,我们绝对不可支持此事,免得大大得罪了罗承玉。”

吴衡若有所思,沉默不语,目中寒光闪烁,宁素道见状心一横,道:“王上也应留心,七殿下乃是王上亲甥,王上诸子皆年幼,若是王上有何闪失,皇室故技重施,想要利用七殿下夺取南宁权柄,王上今日若支持皇室拥立九殿下为燕王,那么日后又如何拒绝七殿下入主南宁?”

此言一出,吴衡眼中顿时寒光暴射,此事乃是他的心病,吴衡虽有四子二女,却都未满十岁,皇室不论,东南唐氏、汉王李氏的下一辈都已参与军机,就是幽冀,也有一个素有贤名的世子罗承玉,却是吴衡,子女尚未成人,自身又无多少亲族,颇有后继乏人之感。再想到如今正在洛阳的裕贵太妃表妹,以及素来宠爱的外甥七皇子杨邛,心中生出战栗之感,垂首望向那早已纷乱的棋坪,吴衡突然伸手将坪上棋子尽皆拂落,淡淡道:“明日本王亲往听涛阁密会罗承玉,素道随本王前去即可。”

宁素道知道吴衡已经意动,大喜道:“臣遵命,王上,燕王世子遇刺之事,颇为蹊跷,臣原本以为应该是皇室得知世子离开幽冀,故意在岳阳境内刺杀暗算,纵然不成,也可挑拨王上与幽冀的关系,可是如今看来,那刺客与皇室绝无关联,反而和幽冀有些瓜葛。”

吴衡眼中露出疑问之色,宁素道连忙将详情一一说明,吴衡听后沉思良久,道:“火凤郡主若在,幽冀自然是铁板一块,如今郡主已死,燕王是否也有意立九殿下为世子?无论如何,他们毕竟是血缘之亲。清绝先生对火凤郡主忠心耿耿,如果有心辅佐郡主之嗣,也未必不可能,那少年行刺燕王世子,是否和幽冀的内部纷争有关呢?素道,你认为罗承玉是怎样的人?”

宁素道斩钉截铁地道:“燕王世子年纪虽轻,气度心胸已是不凡,更有王者气象,臣昔年也曾见过火凤郡主一面,燕王世子颇有郡主之风,且深得属下之心。据闻罗承玉十四岁已经主掌信都军政,如今就连范阳权柄十之八九也在其掌握之中,火凤郡主为了此子必定费尽苦心,杨、唐、李三家后人,无人能及此子。若非如此,臣也不会坚持王上与幽冀结盟,与此人为敌,必定得不偿失。”

吴衡眼中闪过饶有趣味的神色,此刻他已经不再沉浸在回忆之中,平凡刚毅的面容上神采飞扬,顾盼之间,便有凛然之威,这方是割据南疆的滇王的真面目,他站起身来,在橘树之下缓缓踱步,龙行虎步,身姿傲然,可见多年的富贵荣华并未让他壮志消磨。宁素道肃手而立,等待吴衡最终的决定。

良久,吴衡停住步伐,淡然道:“若是本王还是昔日的吴衡,或许会答应岳宗主的要求,可是如今我却不能不为部众后人考虑,幽冀若亡,皇室声威大震,只怕下一个目标就是汉王和本王了,最好的结果莫过于北方两雄相争,那么本王就可以坐山观虎斗,罗承玉乃是火凤郡主亲自选定的继承人,据闻多年来洛阳与信都驿马不绝,罗承玉只要有郡主七成才能,幽冀就会屹立不倒,本王已经决定和幽冀结盟,素道以为如何?”

宁素道虽然是支持两家结盟,但是此刻身为滇王重臣,却不能不考虑周详,正色道:“王上此意,臣深表赞同,但是颜仙子透露皇室意图令九殿下入主幽冀,王上以为应如何应对,无论如何,九殿下杨宁都是火凤郡主所出,莫非郡主真得绝情至此,毫不顾惜母子之情,若是她心意不坚,难免会留下空隙,一旦杨宁真能承继燕王之位,王上也要考虑今日之举的后果。”

吴衡点头道:“火凤郡主虽然是天纵之才,心志果决,但是她终究是女子之身,若是全然没有母子之情,也殊不可能,本王之意,虽然要和幽冀结盟,但是也要心存警惕,本王虽然希望幽冀和皇室相抗,却也不想看到幽冀取代杨氏,罗承玉既然是王者之才,若是他君临天下,必然不容本王割据南疆,若是他败落也未必不是一件好事。本王之意,我们不妨做两手准备,一方面和罗承玉结盟,牵制皇室不能擅自以武力干涉幽冀内务,一方面也不能和皇室撕破脸皮,那么即使九殿下登上燕王之位,却也无妨。”说到此处,吴衡突然冷笑道:“其实九殿下乃是火凤郡主亲自教养,说不定也是惊才绝艳之人,皇室纵然想要利用此子,又岂知不是落入了火凤郡主的圈套呢?”

宁素道心中钦服,道:“王上所言既是,臣也不信火凤郡主之子会甘心被人当成棋子傀儡,杨氏和许氏都是当世枭雄,虽然杨侗暗弱,但是就是没有火凤郡主这样的母亲,孙常肖祖,说不定那九殿下也是一个厉害人物呢。”

吴衡眼中光芒一闪,道:“既然皇室想要利用九殿下夺幽冀权柄,就不会将九殿下雪藏,我当日便疑心九殿下非是失踪,而是皇室将其控制起来,免得许氏名正言顺地将九殿下接到幽冀,看来应该让七殿下在洛阳多多探听九殿下品性为人,如今没有了火凤郡主翼护,一旦此子在人前出现,杨邛应该能够看出一些端倪才是。”

宁素道笑道:“此事七殿下定能办妥,王上,既然燕王世子遇刺,那么知道他来到岳阳的已经不止我们,何不光明正大地设宴款待贵客,将罗承玉行踪传扬出去,这样一来,我方就可顺理成章地沿途护送世子返回幽冀,不会给人可乘之机,而且原本王上准备和罗承玉听涛阁密会,不过是为了掩人耳目,既然事情已经泄漏,也就不必移樽就教,有失王上身份体统。”

吴衡摇头道:“什么身份体统,这种时候哪里还顾得上,燕王世子在岳阳遇刺,本王便担了无数干系,还是让本王亲自去探视一下的好,也免得有人趁机兴风作浪,挑拨幽冀和本王的关系。而且这种情况下去看望罗承玉,应该能够看到燕王世子的真正锋芒吧,当初火凤郡主二十芳龄便统率大军,裂土分疆,受封信都,乃是冠绝当世的英杰,如今本王倒要看看这位燕王世子,气度风采可否和当年的火凤郡主相比?”

想了一想,吴衡接着说道:“你就不用去了,亲自主持缉拿刺客,一定要生擒活捉,本王身边的侍卫分给你一半,在岳阳布下天罗地网,绝不能放他逃走,至于双绝么,”犹豫了一下,吴衡又道:“如果寻到,便交给幽冀处置,不要为难她们,她们毕竟是清绝先生的弟子。”

宁素道凛然承命,虽然吴衡分散了身边侍卫,他却丝毫不为吴衡担忧,若论武功,天下之间除了四大宗师之外,再无人可以稳胜吴衡,事实上,如果吴衡肯抛开世俗权力,专心武道,数年之内,未必不能晋身宗师之列,有了吴衡亲手调教的侍卫相助,宁素道再也不会怀疑是否能够生擒那古怪少年——子静。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