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熵减文学 > 武侠 > 随波逐流之神龙传奇 > 第五章 战无常形(二)

随波逐流之神龙传奇 第五章 战无常形(二)

作者:随波逐流 分类:武侠 更新时间:2025-02-11 00:47:52 来源:平板电子书

第十一卷 第五章 战无常形(二)

萍虽然用言语激使素娥接受了挑战,但是到了这时心起来,她方才出言助阵一来是心中不忿,二来是那一种莫明其妙的信心,总觉得不论发生了什么,这个少年都是自己最可靠的倚仗。可是杨宁的陶是她教的,她自然知道杨宁的深浅,平日能够和自己笛相合,一来是两心如一,二来是自己曲意相从,要是想和素娥或者琴室中其他人斗琴,可就是痴人说梦了,这可不是学习吹奏陶不到一个月的杨宁可以办到的。想到此处,青萍忍不住回头看向杨宁,欲言又止,入鬓的一双黛眉不禁微微蹙起。

杨宁心中了然,却没有解释,目光在青萍面上凝注了片刻,一双眸子蓄满深情,忍不住伸手想去抚平青萍微蹙的眉梢,可是手指刚刚触到那凝脂温玉一般的肌肤,只觉得指尖微微一麻,仿佛有一股强烈的电流传来,下意识地缩回了手指,眼中闪过迷茫的神色,转瞬又变得一片清明,转头看向帘内端坐的雪色身影,淡淡一笑,从衣下取出一具古朴的青黑色六孔陶,略一点头,示意可以开始了,冰寒幽深的凤目中已经是一片淡漠,没有丝毫情绪流漏,但是有意无意中已经表现出了强烈的自信。

帘内的素娥微微皱眉,不知道怎么,帘外那个相貌平常,神态异乎寻常冰冷的少年无意中展现出来的那缕温柔,让她心中蓦然生出一种古怪的感觉。略一凝神,擅长地曲目在心中一一掠过,明星般动人的眸子闪过一缕狡黠的神采,纤纤玉指在琴弦上缓缓滑过,一缕柔和至极的琴音从指下流出,宛若风和日丽的明媚春光,琴音透出和煦柔美的意味,琴音描绘出万物回春的动人景象,古琴平和中正、清雅澹然的特点在这一曲中表现得淋漓尽致。

青萍听出曲目。忍不住紧咬银牙,她自然明白,声和秋声相近,凄楚悲怆。苍凉深远,和这一曲春意盎然,和风涤荡的《阳春》毫无相融之处,素娥选了这一曲。乃是有意为难,这虽然是斗琴题中应有之意,但是青萍仍然忍不住怒火中烧。

杨宁静静听着柔美缠绵地琴音,只觉琴音越发轻柔和煦。仿佛春风一般吹散了心中愁苦,就是心如铁石的自己也几乎要在这样的春光和风中沉沦下去了,不过就在琴音柔和到了极致地步的时候。杨宁将陶放到唇边。敛眉吹奏起来。凄凉萧瑟地声宛若乍然卷起的西风一般,毫不犹豫地迎上了柔情万缕的琴音。仿佛在春光满园中突然飘起了漫天黄叶,琴声和声正是势如水火,琴音是春风春雨春花春柳,极尽春光绚烂之景,声却是秋风秋雨秋叶秋霜,蓦拟出深秋萧瑟之态,截然不同的音色却矛盾地糅合起来,琴音如春花之灿烂,声如秋叶之静美,相映成趣,水乳交融。

青萍不由喜笑颜开,她自然也有这样地本事,想不到杨宁也能够将深秋的萧瑟演绎得如此完美,心中明白正是因为前几日两人经常笛相合的缘故,才能达到如此境界,一抹红云掠过白玉一般的脸颊,更添了几分娇羞美艳,忍不住低下头去,唯恐被人瞧见,她原本倚在杨宁怀中,这样一来越发贴近了杨宁地身体,只觉得少年男子阳刚的气息将自己包围起来,只觉神思渐渐恍惚起来。

素娥微微扬眉,她虽然没有学过陶,却也知道杨宁吹奏的正是名曲《湘妃》,这几乎是陶必学地曲目,正因为如此,她才特意选择了《阳春》,就是为了引出杨宁这一曲,见杨宁已经入彀,明眸流漏出一偻得意地神采,指法一变,一种蓬勃地生机从琴音中溢了出来,好像是雨后春笋迎着阳光奋力伸展着枝叶一般,琴音渐渐丰美澹然起来,宛若春笋已经长成了一片竹林,在春风中摇曳逍遥,随着曲调的变化,柔美地琴音渐渐多了几分清冷高洁的意味,宛若春去秋来,萧瑟秋声渐起,琴音好像被声引了过去,没有压过声悲怆的音色,反而将凄楚的声烘托得越发苍凉深远起来。

杨宁将一曲《湘妃》吹奏得越发荡气回肠,陶吹奏的技巧并不复杂,最要紧的就是气息绵长,杨宁内功精湛,刻意卖弄起来,声宛若钱塘潮涌一般,一层层无休无止,其中曲折变化无不如意。杨宁虽然出身尊贵,但是心中之苦,却比无父无母的孤儿更加深沉,心境正

暗合,此刻没有了青萍的笛音相合,更是少了那一缕越发的悲凉婉转,不过片刻,已经将素娥的琴音淹没。众人听到这里,都只觉无尽的哀愁秋思扑面而来,都是暗自赞叹不已,只觉得这一曲《湘妃》吹奏到了这种地步,已经是绝无仅有了。

熟谙音律的青萍这时候却已经皱起了眉梢,所谓将欲取之,必先予之,以素娥的琴艺不应该这么快落败,必然有古怪,感觉到了隐隐的危机,她忍不住伸手轻轻扯了一下杨宁的衣襟。杨宁还没有来得及回应,素娥的琴音蓦然铮铮作响,瞬间透过了声的缝隙高扬起来,琴音转瞬间已经攀到了最高处,如同悬在半空的一缕钢丝,高亢不绝,清冷孤洁的琴音奏出了《白雪》的曲调,泠泠琴音宛若雪中翠竹,雍容高贵中透出皎皎不群的孤傲意味,而杨宁的声正到了最低沉的时候,若想强行拔高,必定十分为难。这正是素娥的打算,她早已看出杨宁并非精通音律之人,若是换了青萍或者别个吹高手,或者还有转余地,但是杨宁却多半只能俯首认输,唇边不觉漏出一缕嘲讽的微笑,只不过给蒙面白纱遮住,即使是她身边的侍女也没有发觉。

杨宁眼中却闪过一缕耀眼的寒芒,在竹帘上一掠而过,即使是帘低垂,白纱覆面,也遮不住他可以洞穿金石的目光,素娥的那一缕得意并未瞒过他的灵觉,他性子孤傲,最是不能容忍他人的轻视,神色越发冷漠,声蓦然一变,萧瑟秋声中又多了几许乡愁悲苦,曲调已经变成了《楚歌》的旋律。自古以来若论描述乡愁的曲目,最负盛名的正是这一曲《楚歌》,昔日楚汉相争之时,留侯张良以一曲洞箫吹散了十万楚军,吹奏的正是《楚歌》。时光飞逝,到了现在,不管是琴筝琵琶,笛箫笙,几乎都有《楚歌》这一曲木,其中曲谱虽然各有变化,但是宗旨却都如一,除了表现思乡之情,还可以抒发心底深处的思古幽情,陶的音色和曲意最是暗合,就是洞箫也比不过声的苍凉凄楚,所以杨宁才会选择了这首曲子。另外一个原因说来好笑,却是因为杨宁学时间不长,他根本只会两首曲子,一首是《湘妃》,另外一首就是《楚歌》,根本是没有其他的选择。当然杨宁选择这首曲子不是因为可以和琴声相合,事实上《楚歌》和素娥弹奏的《白雪》的意境并无相合之处,可以说是南辕北辙。

若是换了别人,此刻只能黯然认输,但是杨宁从一开始就没有想过在音律上取胜,在他心目中早就将这场斗琴当成了另外一种厮杀交手,他与人交手的时候,从来喜欢先发制人,此刻也是如此,哪里会任凭素娥控制局势,所以才会选择了《楚歌》,《湘妃》情意缠绵,他多半用来和青萍笛相合,难免少了些锋芒杀气,而《楚歌》苍凉深远,满怀愁思,正适合他当作媒介和琴音相斗。将内力渐渐渗透到声当中,杨宁一曲《楚歌》吹奏得千变万化,众人只觉千丝万缕的声在空中飘荡飞扬,折转回旋,在他精湛内力的控制下,仿佛从四面八方潮涌而来,宛若水银泻地,无孔不入,渐渐生出十面埋伏,四面楚歌之势,竟是强行将素娥的琴音压制了下去。

素娥措手不及,琴音不禁一乱,转瞬便恢复了正常,明白了杨宁的心意,她拨动琴弦,转而弹奏其他的曲子,可是无论琴音如何变化,不管是雍容深远,还是平和清雅,声都是始终如一,凄凉的声连绵不绝,搅得不成曲调,这分明是凭着内力欺负人,素娥虽然心知肚明,但是却无能为力,只能眼睁睁听着声后浪叠前浪,将琴声湮没其中。她虽然依旧固执地拨动琴弦,但是失败的阴影已经笼罩在心头,两道如烈焰一般的目光透过竹帘凝注在杨宁清秀冰冷的面容上,一瞬也不愿离开,强烈的怒意透过支离破碎的琴音渐渐渗透开来。

正在素娥无可奈何的时候,一缕铮然明朗的琴音加入了进来,替素娥分担了声的压力,素娥顺着琴音望去,只见豫王杨钧神色肃然,正在抚动面前那具叫做“海月清辉”的古琴,只觉心头一暖,立时轻松了许多。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