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熵减文学 > 武侠 > 随波逐流之神龙传奇 > 第二章 暗结罗网(三)

随波逐流之神龙传奇 第二章 暗结罗网(三)

作者:随波逐流 分类:武侠 更新时间:2025-02-11 00:47:52 来源:平板电子书

集珍大会落幕之后,《簪花美人图》花落越国公府的消息不过几个时辰就已经传遍了金陵。当唐仲海和师冥两人志得意满地返回越国公府的时候,刚一进大门就有一个紫衣青年拦住他们躬身行礼。这青年是越国公世子的亲信侍从唐瑜,虽然身份低微,但是十分受到信重,唐仲海和师冥虽然因为身份的缘故没有回礼,却也是客客气气的。唐瑜虽然神态恭敬,眉宇间却尽是肃然之色,从容道:“二公子,海陵仪宾,世子爷在内书房等候,请两位回来之后立刻过去见他。”

两人都是神色微凛,下意识地交换了一个眼色,越国公世子唐伯山是越国公嫡长子,今年已经三十二岁,膝下有二子一女,相貌风采虽然不如乃弟,但是性情沉鸷,驭下手段高明,颇有青出于蓝之势。越国公塘康年常年在洛阳主持朝廷政务,唐伯山则在江东主持大局,甚得唐康年倚重,即使是唐仲海这样心存夺嫡异志的兄弟,在他面前也是唯唯诺诺,从不敢擅自作主,更不用说师冥这样的外姓人了。尤其是这一次唐伯山将参与集珍大会的事情全权交予两人,可是两人却因为种种缘故花费了超出唐伯山事先规定的银两,唐伯山从来都是无事不登三宝殿的,集珍大会之后立刻召见两人,说不定就是为了兴师问罪,虽然可以有辩驳的理由,但是仍然令两人心中慌乱不已。不过师冥和唐仲海终究不是寻常人物,不过片刻就已经镇静下来,毫不动容地跟着那紫衣侍从向内书房走去,当然心底的狂澜就无人知晓了。

这所谓的内书房是越国公府的机要重地,隐在层层回廊院墙之后,越往里走,环境越发庄严肃静,除了两侧外罩锦衣,内穿软甲的侍卫之外,很少看见侍女仆从的出现。两人走近内书房紧闭的房门,正要推门进去,却听见门内传来一阵低沉的笑声,那分明是唐伯山的笑声,但是什么时候沉稳内敛的唐伯山会如此开怀大笑了呢?两人面面相觑了良久,直到笑声消沉下去,师冥才扬声道:“大哥,我和仲海来了。”

门内传来一个低沉柔和的声音道:“是师冥么,你们回来了,那幅《簪花美人图》可带回来了没有,我这里可是有贵客想要欣赏一下呢。”

唐仲海听到那笑声,不知怎么打了个冷战,咬咬牙,自己推门掀起帘子走了进去,朗声笑道:“倾国倾城,佳人难得,想不到大哥也有心动的一日,若是我告诉几位嫂子去,只怕她们这几天都不会让你进房门了。”话音未落,唐仲海已经身形怔住。师冥心中奇怪,跟在他身后向里面瞧去,目光也是不觉微微一凝。

这间内书房是唐伯山自己最喜欢流连的地方,里面是宽敞的三间畅轩,迎面是两扇落地大窗,窗格上装着深绿色的琉璃,即使是正午的阳光透进来都带着几分沉静,这个时辰更是显得书房之内有几分阴暗。左侧窗前摆着一张光可鉴人的紫檀书案,上面堆放着些公文案卷,还有一具墨玉笔洗,几支各式各样的紫毫放在湘妃竹的笔架上,一方古朴典雅的端砚里墨迹未干,旁边放着一条切去了一小截的纤长墨条,隐隐散发出松香气息,一闻就知道是绝佳的好墨。在另一扇大窗前放着一张紫檀雕花的方榻,榻上放着一副楸木棋枰,下面铺着明黄色的织锦褥子,书房左侧紧靠着墙壁的是直抵屋顶的梨花木书架,上面堆满了各种各样的书卷,多是海内孤本,罕见的奇书,另外一边的博古架上琳琅满目,尽是青绿的铜鼎,细口的青瓷花瓶,阔口的五色琉璃盏,无不古朴典雅,令人赏心悦目。尤其令人印象深刻的是,整间书房都是纤尘不染,每一样陈设也都放得整整齐齐,就连书案上散落的纸张,也细心地叠在一起,没有一丝凌乱。

不过这些都是唐仲海和师冥司空见惯的景象,能够令两人都怔住的却是正和唐伯山对弈的那个白衣少年。那少年不过十七八岁年纪,容颜俊朗,丰仪秀美,此刻正捻着棋子在那里深思棋路,一双长可入鬓的剑眉紧锁,熠熠有神的凤目之中寒光暴射,若论气度风仪,就是唐仲海也稍有不如,更别说坐在他对面,一袭寥落青衫,大马金刀踞坐,容貌和唐仲山有五六分相似,丰仪却逊色三分的唐伯山了。只不过唐伯山虽然相貌略显平庸,眉宇间却自然而然地流露出尊贵气息,那种雍容自信的风采,却不是初出茅庐,锋芒毕露的白衣少年可以相提并论的。

见到两人怔住的模样,唐伯山微微一笑,伸手指着对面的少年道:“你们两人过来拜见一下信王九殿下,这可是当今天子的亲弟,出身最是尊贵的一位皇子,我等臣子可不能在殿下面前失了礼数。”

师冥是深知内情的,心中一动,已经知道这个少年正是杨唐两家合谋训练出来的一个替身九殿下,不过他却没有流漏出一丝异色,只是轻轻推了唐仲海一下,便上前施礼道:“海陵郡主仪宾,东阳侯师冥拜见九殿下千岁。”

唐仲海对这件阴谋一无所知,只当眼前的少年当真是信王杨宁,虽然心中奇怪为何这少年会在销声匿迹两年之后突然出现,却不敢有丝毫怠慢,也上前施礼问候。只是眉宇间疑虑重重,却落入了三人眼中。

杨影从棋枰上抬起头来,冷冷瞥了正在向自己行礼的两人一眼,嘴角露出一抹嘲讽的笑意,不过是李代桃僵,不过是换个身份,自己就从原本无人关心的私生子变成了身份尊崇的天皇贵胄。只是真正的九殿下现在也在江宁,如果他知道了这件事情,是漠视无睹,还是暴跳如雷呢?杨影心中虽然千回百转,表面上却不露出丝毫破绽,略一颔首,伸手虚扶道:“两位不必多礼,本王此番微服南下,不过是想增长一些见闻,可不像三皇兄一般有心明察暗访,既是私下相见,这些礼数能免则免吧。唐家虽然和本王并无血缘上的关系,但是这两年来太后殿下对本王这失怙孤儿视若己出,两位不妨就将本王当作自家兄弟看待吧。”

听杨影说出这番话,即使是唐仲海这样生性傲慢的人,也觉得受宠若惊,要知道这亲戚关系并不是随便可以攀扯的,按照规矩,他的姑母既然是当今太后,先皇正室,他和当今皇上是真正的表兄弟,那么先皇庶出的子女称呼他一声表兄理所当然,若是出身低微的皇子,甚至有攀附之嫌。但是九殿下杨宁却不在其列,他的生母火凤郡主生前被敕封为大皇贵妃,虽然地位在皇后之下,可是人人都知道终先皇一超,皇后虽然位尊,火凤却是最贵。若论出身显赫,皇后虽然是越国公之妹,却不及握有开府建牙重权的火凤郡主。所以杨影这声表兄,与其说是攀附,不如说是纡尊降贵,即使在火凤郡主墓木高拱的今日,情形依旧如此。更何况这几年来唐仲海经常来往于洛阳和江宁之间,也隐隐得知逸王身边有一个类似杨影相貌年龄的少年,误以为皇室和那位一向游离在外的皇子达成了妥协共识,唐仲海直觉地以为这位九殿下多半已经成了皇室掌握的利器,就连兄长对他都是礼敬有加,自己更是应该趁势拉拢此人,也好提高一下自己在家族中的地位。

想到此处,唐仲海笑容可掬地道:“信王殿下言重了,君臣分际森严,仲海怎敢妄自高攀,不过若是殿下当真看得起我们兄弟,在下也不顾冒昧,就称呼殿下一声九弟吧。方才大哥说有贵客想要一览名画,莫非是九弟有这样的雅好么?”说罢,将手中的盒子放到棋枰边上,眼中闪过得意之色,道:“这幅名画的确是绝世佳作,若是没有见过的人,可算不上真正的风流名士呢。”

唐仲海说出这番话的时候,师冥却是暗自好笑,他是实际上插手了这李代桃僵阴谋的主事人之一,自然知道唐仲海表错了情,不过师冥却丝毫没有阻止唐仲海出丑的打算。虽然对光明宗来说,志大才疏的唐仲海其实更适合当作傀儡主君,不过在眼前这种复杂的局势下,却只有唐伯山这样心机深沉的人才能够把握住前进的方向,更何况师冥也是当真服气唐伯山的心狠手辣的,至少他就没有唐伯山的决断,能够在出手救援杨影的时候,就设下了一个针对杨宁的毒辣阴谋,亲手造成了乌江柳林的血案。

瞥见唐伯山暗示的眼神,师冥微微一笑道:“谁说不是呢,若非看见这幅《簪花美人图》,只怕师某一生都是井底之蛙,这画上的女子可真是环肥燕瘦,个个都是绝色美人,其中还有一位和信王殿下有些渊源呢。”一边说着,一边上前帮着唐仲海一起打开盒子,将那幅价值连城的画卷缓缓展开,指着其中一个女子,眼中流露出赞赏之色。杨影早已经将自己代入到九殿下杨宁的身份里面,不慌不忙地露出微笑,向师冥点头示意,这才将目光移到了画卷之上,将所有人物一一看过,才瞩目在师冥特意指出的女子身上。

那是一个布衣荆钗的绝美女子,负手立在一株红梅之下,长身玉立,神色淡漠,足下清溪中梅花照影,映射着那女子的倩影,孑然傲立中透出无边的孤寂。杨影凝神瞧去,只觉那女子眉目灵秀婉约,宛若山川之秀丽,一双凤眼深邃如渊潭,令人不由自主地沉沦进去,几乎难以自拔。但是瞧得久了,不知怎么竟然令人心底生出寒意,只觉那女子周身上下都笼罩着一种淡淡的杀气,即使是再好色胆大的人,也不敢再正视那女子的芳容。

杨影目中光芒变幻,却是始终想不起自己和这个女子有什么关系,却见师冥朗声笑道:“信王殿下不知道也不足为奇,这世上除了在下之外,只怕再无人知晓这女子的身份了,她的名讳虽然早已湮没,可是她唯一的女儿却正是殿下的生身母亲——火凤郡主。”

杨影听到这句话,眼中寒芒暴射,虽然他早已经将自己当成了真正的信王,心中却依旧是百味杂陈,当下用心揣摩那画上女子,果然眉目和火凤郡主的画像有五六分相似,却多了五分婉约,三分深沉,若论姿容秀美,更是胜过火凤郡主数倍,容颜风华正如身畔那一株盛开的红梅,遇雪犹清,经霜更艳,而杨影见过的火凤郡主画像,或者炽如烈焰,或者冷若寒冰,那种卓绝的气度掩盖了容貌上的特点,这才没有发觉两人之间眉目的相像。说起来,自己的相貌似乎和这女子也有三分相似,只是总像是拓印的碑帖一般,粗糙模糊,难以容纳原有的气度峥嵘,反而是真正的九殿下杨宁,虽然容貌平凡,但那一双清澈如冰雪,幽深如渊海的凤目,却和这画上女子有七分相似,这想必是血脉传承的奇妙吧。想到此处,杨影只觉心中怒火熊熊,恨不得立刻将这幅《簪花美人图》撕成粉碎,但是手臂微动的瞬间,耳中已经传来唐伯山带着隐隐警告的轻咳声,心中一寒,只得强行压抑住了心中怒火,寒声道:“这就是我的外祖母么,果然是绝世无双的人物,怪不得画圣会将她绘入笔下,只是母妃生前对我甚是冷淡,从未提及和外祖母有关的事情,师侯若有所闻,不妨说出来,也好让本王减去心中几分孺慕之苦。”

师冥轻笑道:“血浓于水,大皇贵妃既然是殿下的生母,纵然表面上冷若冰霜,也压抑不住爱子之心的,其实殿下不知道这些隐秘也情有可原,就是火凤郡主本人,也未必知道燕王妃的来历,何况是殿下呢?说起来这件事情也和我们圣门有些关系,殿下想必已经听大哥说过,师某原本是圣门光明宗的弟子。我光明宗自圣门奠基以来就是中坚力量,虽然多次遭遇没顶之灾,却都能够东山再起,只因历代宗主都知道留下后路,正因为这个缘故,光明宗曾经分为两支,一支留在中原,乃是主脉,另外一支远遁西域,乃是分支。这桩隐秘即使是我圣门弟子,也多半并不知情,说起来还是在前朝开国之际,大约三百年前,乱世之中,诸侯争霸,各事其主,当时的光明宗主屡次和前朝太祖为敌,后来本宗受到前所未有的压制,继任的宗主一念之差,将本宗的一部分精英弟子派去了氐地,希望能够得到异族的助力重整旗鼓。其后岁月绵延,人事变迁,氐人因为种种缘故和中原敌对将近百年,留在中原的光明宗主脉也经过了数次权力洗牌,渐渐的光明宗在极西之地的分支就和中原断绝了联络。直到五十年前,有一个自称光明圣女的女子从氐地归来,我们才知道光明宗的那系分支如今已经在天山脚下奠基立业,别成一派。这女子在光明宗旧址留下讯息之后就销声匿迹,直到数年前一个偶然的机会,师某才得知这女子竟然成了火凤郡主的生母,燕王许彦的结发妻子。”

杨影心中惊诧,瞠目看了良久才道:“这怎么可能,世上谁不知道外祖母是燕地闺秀,就算并非实情,这画上女子不论是容貌体态都显然是中原人物,怎会是从氐地归来的女子?”

师冥耸肩道:“这也不奇怪,氐地虽然有千里黄沙,无边的荒漠,却也有沙漠中的绿洲,天山脚下的草原,这位光明圣女虽然是出生在氐地,父母却都是中原人士,耳濡目染,再加上天资聪颖,故而不论是相貌还是风姿,都和中原女子没有丝毫差别。”

杨影眉心不由轻轻一颤,问道:“原来如此,不过听师侯的语气,莫非外祖母远来中原竟有些什么蹊跷么?”

师冥淡淡一笑,道:“也没有什么特别,只不过光明宗旁系虽然在氐地设立了总坛,在氐人之间传达光明宗教义,甚得氐人拥戴,但是时间久了,不免被氐人渗入其中,最后成了氐人心目中的圣殿,得到了无上的权势荣耀,却也失去了本来的面目。如今的光明圣殿之主据说就是氐人,而这位光明圣女因为出身血统的缘故,一心想要让氐人融入中原,促成两族和睦。只可惜非我族类,其心必异,这位圣女愿望落空,又在内部倾轧中失去了权力地位,一怒之下索性返回中原,准备终老故土,再不去理会红尘闲事了。殿下不见您的外祖母眉宇间带着杀伐之气么?据闻这位光明圣女在氐地的时候曾经领军作战,灭国屠城,所以自然而然带有一种王者威势,若非人单力孤,凭她的绝世才华,只怕氐人早已统一建国了。只可惜这位圣女前来中原之时,本已经受了重伤,虽然以无上内功压制,却在生下令堂之后,终于不治而亡。令堂承袭了光明圣女的绝世才华,多年征战,建立了一番显赫功业,只可惜当时圣门已经衰落,本宗竟然无人前去接引令堂拜入宗门,若非有这样的变故,恐怕现在的幽冀已经是我光明宗的天下了。”

杨影听到这里已经明白了师冥的暗示,如果火凤郡主的生母果然是光明宗弟子,那么不论其中有什么恩怨纠缠,光明宗在燕王面前都有手段可以施展,怪不得自己要通过唐家和燕王取得联系,只是为什么师冥会将这些绝对的隐秘告诉自己一个棋子呢?心中生出无边疑虑,杨影却知道不是询问的时候,略一沉吟,他继续问道:“原来如此,本王明白了,怪不得外祖母的画像里面,眉宇间隐约带着淡漠生死的气度,想必绘制这幅画像的时候,外祖母就已经身负重伤了。只是既然知道了这件事情,光明宗可曾有意渗透到氐人中去,要知道氐人的力量虽然分散,不如胡戎那般凶残,但是自古以来都是西疆的威胁,而且氐地和西蜀相接,据有地利,若能够得到他们的助力,倒是可以一举征服西蜀。而且氐人不喜欢蜀地的湿热,必然会在劫掠之后退走,到时候朝廷就可以徐图恢复蜀中元气,这也是一劳永逸的谋略,不知道师侯认为可行么?”

师冥听到这里倒是心中微惊,据他所知这位假的九殿下多年来虽然习文练武,但是不论是逸王还是越国公,都有意无意地对他放纵,因此根基并不扎实,毕竟谁都不想让杨影当真具备割据一方的实力,以免尾大不掉,难以控制,想不到杨影却在转瞬间看穿了光明宗多年来的图谋,却也令师冥十分意外。

师冥忍住心中惊诧,故作黯然之色道:“这等谋略虽然可行,但是未免杀戮过重,有损阴德,我光明宗虽然是圣门所属,却也是忧国忧民之辈,怎能忍心如此,再说当年宗主又做错了一件事情,在得知光明圣女的讯息之后,疑心是西域的光明宗分支有意向中原渗透夺权,不仅没有刻意拉拢,反而派出高手追杀,以致圣女伤上加伤,疲于奔命,若非被当时的燕王所救,只怕已经死于非命了。虽然后来圣女传讯给宗主,表示并无怨恨之意,但是本宗也失去了控制光明圣殿的唯一机缘。这件事情燕王纵然不知真相,也难免有些耳闻,若非这个缘故,昔年光明宗本来可以依附辅佐燕王的,如今虽然因祸得福,得到家岳的赏识,也不免留下许多遗憾。所以殿下这次和燕王相见,我们虽然可以安排妥当,但是想要得到燕王的欢心,还需要殿下你自己努力才行,在这一点上我们若是插手,反而是弊大于利。”

杨影听到这里不由暗自冷笑,他可不相信光明宗不敢做那样的事情,恐怕另外一个理由才是真的,谁知道当初光明宗的人对那位燕王妃做了什么天地不容的事情,不过表面上他却是连连点头,更是露出欣然信服之色,似乎很是感慨师冥的仁厚之心,从容道:“外祖那边,本王自有打算,不过不知道能否设法将这幅画送到外祖手上,想必外祖如果见到外祖母的画像,必定会感慨万分吧,若是念及旧情,说不定立刻会认下我这个外孙呢。”

唐仲海闻言脱口道:“这怎么成,不是说要将这幅画当成聘礼送给锦绣郡主么?”

沉默了许久的唐伯山却在这时淡淡道:“原本是有这个打算的,不过送这幅画给一个女子的确是浪费了,昨夜听师冥说过这画上竟有一个女子是燕王亡妻,我就已经决定将这幅画送给燕王了,如今信王殿下也这样想,可见英雄所见略同,这件事情就这么决定了,仲海可有什么异议么?”

唐仲海听到此处,忍不住瞪了师冥一眼,想不到这人竟是左右逢源,平日在自己面前示好,这等隐秘只告诉兄长,却瞒着自己不说。师冥知道唐伯山有意挑拨,却只得苦笑道:“这件事情实在是我光明宗不可告人的隐秘,昔日见过这女子真容的弟子非死即伤,再加上岁月流逝,燕王妃又是红颜薄命,只怕已经无人记得昔日的光明圣女了,就是当初画圣落笔之时也不知道这女子的真正身分。如果早有传闻,只怕今日幽冀的人就不会放过这幅画像。在下知道这件事,还是因为在下昨夜见了画像之后,心有所疑,在书房里查找了半天,找到了昔日本侯临摹的一幅画像,才猜到那女子身分的。说起来那幅画像原本是当初本宗一位前辈为了追缉光明圣女而绘制的绣像,画风笔力虽然不如画圣,却也有独到之处,当日师某因为喜爱丹青,所以多次临摹这位前辈的全部遗作,想不到因缘际会竟然留了这幅摹本下来。只怕这世上除了我之外,还没有人知道画圣笔下竟然还有燕王妃的真容,就是燕王本人恐怕也不知道自己的亡妻在世上还有一幅遗像。”

说到这里,师冥露出憾然之色,深深地叹了一口气,才继续道:“正是因为这个缘故,在下虽然匆匆告诉了大哥,却来不及和二弟细说了,毕竟这件事情太过匪夷所思。而且二弟若是一时不慎,在集珍大会上透漏出一些端倪,只怕就是拼个鱼死网破,那位来自信都的凤台阁主吴澄吴先生,也绝对不会放过这个帮助罗承玉讨好燕王的绝好机会吧。”

其他三人听了也觉得心有戚戚焉,要知道现在幽冀的局势已经是一触即发,而燕王正是其中的关键人物,如果燕王坚决反对,那么纵然罗承玉继承了王位,也会根基不稳,虽然以他的强势和火凤郡主留下的班底,可以让他在很短时间内稳定幽冀的局势,但是这段时间已经足以让许多人趁隙而入了,反之,如果罗承玉能够得到燕王的支持,幽冀易主则会一帆风顺,如果能够用一幅画收拢燕王之心,纵然是耗资百万,想必也是一件极为合算的买卖吧。

想到这幅可以当作敲门砖的《簪花美人图》正在自己面前,杨影心里那一点忧虑竟然也渐渐淡了,眉宇间漏出一抹欣然之色,开颜笑道:“本王那位素未蒙面的义兄据说是个枭雄人物,若是他知道这个消息,多半会重金争购这幅画,就是买不到多半也会动手争抢,只可惜他棋差一着,不知其中隐秘,以致错失良机。倒是本王有了这幅画,正可以当作献给外祖的寿礼,想来外祖就是再顾忌本王的皇室血统,也会念着外祖母和母妃的情面认下我这个外孙吧。”说到此处,杨影突然冷笑一声,脸上露出森然之色,一字一句道:“不过有件事情不知道两位表兄和表姐夫有没有考虑过,就是本王得以认祖归宗,那罗承玉也是我们的心腹大患,本王若想顺利承继燕王王位,恐怕还要先剪除他的左膀右臂才行。不知道在这上面三位对本王是否有所教诲?”

唐仲海闻言皱眉道:“殿下莫非是指如今正在江宁的那位吴先生么?虽然都说此人是罗承玉的西席,才智高深,可是在下却是不信,不过是一个有目难视的瞎子,难道还能有三头六臂么?而且这一次在下和那位吴先生也见了几面,只觉得此人性情宛若清风明月,倒像是一个山林隐士,实在看不出有什么厉害之处,说不定他只是火凤郡主放在台面上的傀儡,我总是疑心罗承玉身后另有一位才智高绝的军师,说不定就是那位早已失踪的清绝先生。退一万步说,那吴澄果然是罗承玉的心腹股肱,他如今作为使者来到江宁,两国相争,尚且不斩来使,何况唐家和燕藩还是一殿之臣吧?”

师冥心中冷笑,他知道杨影心中忌惮的是另一个人,却故意露出犹疑之色道:“想要对付吴澄,也未必没有借口,只是总要等到求婚之后才能动手,要不然只怕还没有得罪燕王和罗承玉,就已经先得罪了汉王。”

杨影皱眉道:“那吴澄不过是个文弱书生,又是个残废之人,本王纵然无能,也不会忌惮于他,实话实说,本王担心的是魔帝许子静,此人心狠手辣,行事百无禁忌,却偏偏和罗承玉有着不清不楚的关系,私底下藕断丝连。那罗承玉虽然出身低微,却是心机深沉,最擅于收买人心,那魔帝多半已经为他所用,否则怎么解释他坐视行刺自己的敌人逍遥自在呢?以那魔帝的武功,若是投入罗承玉麾下,必定是罗承玉的左膀右臂,如果那魔帝有心效仿聂荆之行,替罗承玉排忧解难,只怕本王还没有到范阳见过外祖,就死在他手上了。何况师侯既然是光明宗弟子,如果那魔帝有心一统魔门,那么光明宗首当其冲。以在下之见,倒不如趁着魔帝身在江宁,我们聚集全部实力,行雷霆一击,除去这莫大的祸患,不知道几位意下如何?”

师冥虽然早有预料,可是仍然忍不住心中一颤,要知道历代武道宗魔帝皆是魔门之主,只是有的能够掌握实权,有的却只是精神领袖,但无论如何,魔帝都是令出禁止,顺我者昌,逆我者亡,这是武道宗历代魔帝赫赫声威所致。这一次他率众在赤壁拦截西门凛和杨宁,并且和西门凛联手陷害子静,却是寻了一个借口,就是子静还没有正式继承武道宗宗主之位,算不上货真价实的魔帝,否则只怕光明宗和**宗的内部,就已经有弟子要阳奉阴违了。总之,不管是对于江宁唐家还是光明宗,杨宁都是一个最大的祸患。只是想要公开围杀杨宁,师冥还没有那样的勇气,在赤壁的那一次,还可以推托是别人做的,这一次如果得手,只怕也是福兮祸所倚。谁知道魔门还有多少隐世不出的弟子,如果他们因此对自己不满,纵然光明宗可以一统魔门,自己也休想继承宗主之位,总之他这个宗子绝不能亲手沾染魔帝的鲜血。这还是说能够得手的情况,谁不知道武道宗有一门超越了轻功范围的绝世身法,若是杨宁一心脱身,千军万马也未必能够困住他。如果魔帝脱逃,那么接下来会发生的惨烈报复绝对不是任何人可以承受的。想到此处师冥不由暗自冷笑,这个冒牌货真是不知死活,居然想要利用唐家铲除他自己的心腹大患,别人不知道,自己还不明白么?一旦杨影以信王九殿下的身份出现在人前,那么处境最危险的就是杨影本人,魔帝杨宁纵然无心权势富贵,难道还会不介意有人冒名顶替么?

千言万语在心中流过,最后师冥却只是轻描淡写地道:“殿下不必担心,木秀于林,风必摧之,那魔帝年少功高,性情又是桀骜不驯,毫无上下尊卑之念,不论是任何霸主都难以驾驭,罗承玉纵然颇有贤名,也不可能将魔帝收为己用。至于殿下的安全,自然有我等尽心保护,纵然魔帝亲临,也有一战之力,殿下放心就是。”

杨影眼中闪过不虞之色,正要再说些什么,一直沉默的唐伯山却淡淡道:“魔帝固然要杀,我们却不能自己动手,纵然得手也是得不偿失,借刀杀人是个好主意,莫非你们还不知道翠湖的平仙子已经到了江宁么?”

师冥微微一皱眉,看了唐伯山一眼,他掌握春水堂,按理说江东发生大小事情,他都会最先知道,自然已经知道平烟到了江宁的事情,可是他自认没有把握说服平烟出手,也没有勇气直接去和平烟交涉,居重又行踪不定,多日没有返回春水堂述职,所以只能徒呼奈何,想不到唐伯山竟然主动提起平烟,以他的性子,除非是有了七成把握,否则是不会当众说出此事的。莫非唐伯山已经有了和平烟交流的渠道么?还是颜紫霜已经撇开了自己和唐伯山合作呢?心中疑虑重重,师冥灵机一动道:“虽然平仙子武功应该在魔帝之上,但是无色庵主都已经败在魔帝手上,平仙子也未必能够得手,以在下之见,倒不如别出蹊径,不如令人去联络三大杀手的其他两人——明月杀手和影子杀手,买通他们出手或可成功。这两人武功或者不如刀魔练无痕高强,但是一个才智高绝,一个无孔不入,有他们一旁窥伺,一旦魔帝负伤远遁,就可以趁机追杀,纵然魔帝武功再高,却不过是个没有经验的少年人,未必能够避开阴谋诡计的暗算。不知道殿下和大哥觉得我这个法子怎么样?”

唐伯山神色微动,轻轻颔首,却没有说话,唐仲海却按捺不住地道:“我听说三大杀手之中以练无痕名声最响,明月和影子比起练无痕来怎么样?罗承玉在练无痕保护之下仍然险些被魔帝刺杀,这两个杀手能够得手么?”

师冥目光一扫,除了唐伯山神色淡然之外,杨影也露出好奇之色,便笑道:“二弟有所不知,对于一个杀手来说,名声未必代表着真正的实力,那练无痕除了刀魔之外,还有一个绰号叫作‘白日刺客’,只因他杀人总是上门挑战,托身白刃里,杀人红尘中,纵然是千军万马之中,也可取目标首级,所以声名赫赫,一时无两。但是这等手段对于刺客来说却不足取,其实三大杀手之中,练无痕应该是最弱的一个,或者说,练无痕根本算不上杀手。明月杀手纵横天下已经有五六年了,可是世人都不知道此人形貌,只知道若是被明月盯上了的目标,都是生不见人,死不见尸,据说是明月不愿意被人发觉自己是如何出手,才会毁尸灭迹。明月的规矩极多,不像大多数杀手那样事后再收取半数酬金,从来都是一次收清,得银之后一月之内,目标必定消失无踪,只在闹市留下身份信物表明得手,而且足迹不离蜀中,一年最多接下三桩生意,这种种怪癖很是麻烦,所以若非十分棘手,很多人都不愿去寻明月杀人。三大杀手中最厉害的其实是影子杀手,此人轻功绝尘,神出鬼没,最擅长偷袭暗杀,被杀的目标多半是要害被匕首所伤,甚至有人在闹市中无声无息地死去,却无人发觉杀手来去,所以有影子之称,出道七年,杀人无数,只不过此人不喜欢张扬,许多被他杀死的人都没有留下标志,还是春水堂多方印证才判断出来是他动的手,所以名声反而最弱。可是在师某心目中,影子才是名符其实的第一杀手,若能收买他出手,纵然三年五载,他也绝不会放弃追杀,不是万无一失,也是十拿九稳。至于明月杀手,就要看魔帝是否回到蜀中去了,否则纵然请到了,明月也未必有机会出手。”

听到这里,杨影心中一动,若能将这样一个神秘莫测的影子杀手纳入麾下,那么自己就可以无声无息地铲除异己了,不过这样的心思只能暗藏在心底,除非继承了燕王王位,否则一个傀儡替身,哪里有可能招揽那样的高手呢?他却没有发觉提到影子杀手的时候,师冥眼中隐隐闪过一抹古怪的神色。

整理了一下思绪,杨影狠狠道:“若是去请杀手,事若不成,难免会泄露出去,不如这样吧,暗中将赏格发布出去,若是有人能够刺杀了魔帝,本王愿以五十万两银子作为酬谢。”

唐伯山目光一闪,似是十分欣赏杨影的想法,沉思片刻,意味深长地道:“信王殿下的确是英明果决,这实在是最好的法子,不过这赏格就不要用殿下的名义发布了,万宝斋天下各地都有分号,而且行踪隐秘,不惧有人存心报复,不如派人到万宝斋存上五十万两银子,然后在江湖上发出赏格,若有人能拿着魔帝首级前去万宝斋,就可以拿走赏银,只要做的妥当,自然可以神不知鬼不觉。”

师冥闻言低下头去,眼中却闪过一缕寒光,对唐伯山的深谋远虑他觉得十分惊心,一旦杨宁遇刺身亡,那么万宝斋就和这件事脱不了关系,等到杨宁真正的身份昭示天下,万宝斋就只有依附唐家这一条路好走了,对于早就想吞并万宝斋的唐伯山来说可算是一石二鸟,不过唐伯山大概不知道,万宝斋和魔门公输宗似乎有着千丝万缕的联系,如果万宝斋当真被迫依附唐家,那么自己就可以凭着先天的优势将这股势力收归己用,让唐伯山悔之莫及。

不过主意虽然不错,还要看能否实现,师冥神色犹疑地道:“单凭刺客终究是难以成事,若想杀了杨宁,还需要平仙子亲自出手才行,若是杨宁当场身亡,当然最好,若是杨宁逃走,那些刺客才能派上用场,却不知道平仙子什么时候可以出手呢?”

唐伯山听到这里淡淡一笑,目光透过琉璃窗向外望去,缓缓道:“这个我们就不用担心了,只怕有人会更加着急呢?”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