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熵减文学 > 武侠 > 随波逐流之神龙传奇 > 第三章 血浓于水(下)

随波逐流之神龙传奇 第三章 血浓于水(下)

作者:随波逐流 分类:武侠 更新时间:2025-02-11 00:47:52 来源:平板电子书

第十卷 第三章 血浓于水(下)

几乎是在杨宁手掌将要触及小腹的刹那,杨钧突然低声嘶喊道:“九弟!”和原本雍容亲切的语气不同,这一次他的语声充满了绝望和恳求,他的声音并不高,事实上除了两人之外,别人都无法听到这声恳求,并非是无力高呼,虽然咽喉上的压力刚刚散去,混合着檀香的空气直撞入胸腔,让他一时间根本难以高声说话,但是只要他愿意,仍然可以惊动外边的侍卫,只是这已经是他的底线了。若是眼前之人是仇敌,纵然千刀万剐,杨钧也万万不肯示弱,这是身为皇子亲王的骄傲,惟有对着这个血肉相连的弟弟,杨钧头一次低下了头颅,祈求着杨宁的宽恕原谅。

心中一颤,杨宁的掌势停住了,那一声呼唤硬生生印在了他的心底。按照他的性子,对人对事一向是遵循着公平的原则的,杨钧无心杀害自己,只是想要废了自己的武功,所以他也不杀杨钧,只要夺取他的武功做为惩罚,可是杨钧的一声呼唤,却让他记起无论眼前这人对自己是真情还是假意,却毕竟还是自己的兄长,而且也是过去十几年来唯一对自己表露善意的手足,自己当真要废了他么?

一向以来,杨宁在外人面前都表现得狠毒无情,可以随时随地翻脸无情,所以能够毫不手软地杀了照顾自己两年的陈氏夫妇,不知道罗承玉的真正身份的时候,他已经可以毫不犹豫地对刚刚相识的朋友痛下杀手,可以在转瞬之间和师叔西门凛反目成仇,毫不顾念同舟共济的情谊,可以对陌路相逢的越氏主仆心存杀机,不管这对主仆的热诚厚谊。可是杨宁自己却清楚,他的残酷狠辣不过是因为信奉以血还血的准则,他的喜怒无常不过是因为不喜欢压抑天性,而他所有的软弱情感并非消失殆尽,而是被多年修习的密宗心法冰封住了。若是天生无情,他为何还要对娘亲孺慕至深,若是当真绝情绝义,他又何必放过唯一可能将罗承玉置于死地的机会,只不过他的情至深也至纯,只有别人的真心才能换取他的真情,容不得一丝瑕疵的存在,情到浓时情转薄,如此而已。

心思千回百转,良久,杨宁终于轻轻一叹,收手而退,原本冰封的容颜有了些许解冻,别过脸去,他冷冷道:“你我兄弟之情,今日一刀两断,今次留手,全当抵偿昔日三哥对我的情谊,从今而后,你若再敢冒犯,别怪我心狠手辣。”

杨钧抹去一头的冷汗,绝地逢生的强烈喜悦从心底涌起,果然眼前这个稚嫩的少年虽然外表冷酷无情,但是内心深处仍然是十年前那个渴望亲情的孩子。有着这样一颗柔软的心灵,难怪火凤郡主要费尽心机将这个弟弟教养成现在的模样,只可惜冰川之下仍有泉流,岩石深处不乏璞玉,无论何等神奇的功法,还是后天的训练,都不可能彻底改变一个人的本性,杨宁心中终究有一线破绽可寻。将满腹心机隐藏起来,杨钧站起身来,走到杨宁面前深深一揖道:“九弟,这件事情是为兄的错,虽然为兄的确是一片好意,但是不曾顾虑到九弟的心思,又给人利用,几乎损及性命,为兄在这里向你谢罪,从今之后,断然不会再有这样的事情发生。如若再犯,九弟尽管取我性命就是,至于那下毒之人,为兄必定查出来,也好给九弟一个交代。”

杨宁自然不知道刚刚逃过一劫的兄长仍然在盘算着如何对付自己,可是方才收手之时,他已经将这份从前在心底深藏的兄弟之情抛开,没有了亲情的障目,直觉自然灵敏了起来,虽然因为杨钧善于隐藏心事,并没有察觉多少端倪,但是杨宁仍然感觉到杨钧并非真心诚意,但是他没有揭破杨钧的心思,只是略带嘲讽地道:“这是你的事,也不必给我什么交待,不管是谁下的毒,都是弄巧成拙,那所谓的缠绵之毒,想必很有些效力,说不定我的真气当真会被废掉也不一定,幸好有人换了毒药,要不然我可就麻烦了,你若查出来是谁,不妨代我谢谢他吧。”

听到杨宁满怀讥讽的一番话,杨钧只觉得玉面如火烧一般,想起那换了毒酒之人,当真是切齿痛恨,若非那人多此一举,自己又怎会陷于如此窘境。按耐住心中羞恼,杨钧诚挚地道:“九弟如此说话,当真令为兄无地自容。这样吧,九弟到江宁来,想必有什么事情要办,如果有为难之处不妨说出来,为兄竭尽所能,也要助九弟心愿得偿,就当是我向九弟谢罪。”这几句话却是真心真意,杨钧心知这一次得罪了杨宁,可谓后患无穷,自然希望通过这种方式表示歉意,免得将杨宁推向了幽冀一方。

杨宁本来无意索取赔礼,但是听到杨钧这番话突然心中一动,想起来今日青萍和雷剑云谈了几个时辰的事情,他虽然只是旁听,但是仍然记住了其中梗概,知道两人有心计算前来参与集珍会的诸侯,尤其是师冥、杨钧和吴澄,只是力有未逮,只能见机行事。此刻杨钧自动将把柄送到自己手上,怎能不利用一下呢?想了片刻,他含含糊糊地道:“我与青萍有意参加万宝斋的集珍会,青萍十分喜欢集珍会上将要出售的一些珍品。”

杨宁虽然言辞模糊,杨钧心中却是豁然开朗,他也知晓杨宁和青萍的传闻,不论两人是否如传闻一般亲密,但是少年人喜欢讨好美丽的女子却是常事,想必杨宁想要买些东西送给剑绝,这不过是花些银两的小事,倒也不算为难,还可以消除兄弟之间的芥蒂,当真是美事一桩。当下,杨钧失笑道:“没有问题,这样吧,九弟若有中意的珍宝,只要传个消息给我,为兄一定买下让九弟送给青萍小姐,好让她心中欢喜。”

听了杨钧大包大揽的回答,杨宁也没有露出什么欢喜神色,只是淡淡一笑,便走向殿门,丝毫没有留恋之意,杨钧自然随后相送。殿门一开,两人这才发觉夕阳早已被重重阴云遮掩,暮霭沉沉中不知何时飘落了如丝如雾的雨线下来,秋风中斜斜地飞舞着,如泣如诉仿佛心头垂泪。雨雾中那几个侍卫正忧心忡忡地立在殿前,丝毫不顾及衣衫被雨水浸透,死死地盯着殿门,直到看到两人出现,才松了一口气,但是仍然毫不松懈地监视着杨宁,唯恐他暴起出手的模样。

杨宁旁若无人一般走下玉阶,迈入雨中,几乎是转瞬之间,冰凉的雨水已经顺着他的脖颈向衣衫里面流去,缕缕雨丝带着初冬的阴寒,即使是以杨宁精深的内力,也不禁想要打几个冷战。丝毫没有运气抵御寒雨的打算,杨宁回头望了杨钧一眼,目中尽是疏离之色,也不行礼告辞,就这么从容离去,身影刚刚离开廊前灯光的范围,只见青影倏然闪动,就已经消失在雨幕之中,宛若鬼魅一般,无声也无息。

直到杨宁离去之后,杨钧才彻底松懈下来,剑眉一轩,寒声道:“云兰,云秀,你们奉命上酒,可是按照本王的吩咐行事,从箱子里取出那壶酒的?”

两个侍女互视一眼,诚惶诚恐地走出廊下,在阶前跪倒,不顾地上的雨水浸湿了双膝,齐声道:“启禀殿下,奴婢不敢有违殿下钧令,两壶酒都是按照殿下事先吩咐摆上的。”

杨钧冷冷道:“是么,那又是何人竟敢在魔帝的酒中下了剧毒,以致子静误会本王好意,更险些因此害了本王性命。”

两个侍女大惊失色,她们虽然是侍奉杨钧多年的心腹侍女,仍然不知道杨钧在酒中下了“缠绵”的秘密,更不知道有人将酒换成了内含鹤顶红剧毒的毒酒,吓得连连叩首,胆子稍大一点的云兰鼓起勇气道:“殿下明鉴万里,奴婢等实在不知酒中有毒,若是有人动了手脚,想必是九公子做的,奴婢开锁取酒之后,路上就只撞见九公子,并没有见过别人。”

杨钧闻言心中一动,继而佯怒道:“胡说,你们不知道就说不知道,还敢陷害九公子,他的短长也是你们可以胡乱议论的。本王令你们取酒待客,这是何等的信任,你们枉费本王宠爱,竟然在酒中下毒,若非本王解释明白,只怕早已经死在了魔帝手中,本王虽然素来宽容,但是也容不得你们这样欺主,如今又以下犯上,攀污他人,本王当真宠错了人,罢了,苏守义,将她们拉下去重责二十杖。”说罢打了一个手势,苏守义见状神色有些惊讶,却不敢怠慢,连忙吩咐侍卫将两个侍女拖下去。

两个侍女花容变色,连连叩首恳求,杨钧拂袖而走,丝毫不理两个侍女的苦苦哀求,不多时,殿外传来两个女子被堵住嘴后哭泣之声,和刑杖落在人身的声响,两个侍女都是不懂武功的弱女,行刑的侍卫却都是臂有千钧之力的男子,这二十杖可以轻而易举取了两女性命,不过十余杖,殿外已经只能听见行刑之声,两个侍女已经再无声息。

杨钧沉着脸坐在椅中,仔细想着是何人将缠绵换成了鹤顶红,是有心杀害杨宁还是存心陷害自己,那人是否知道“缠绵”之事,越想越是头痛,直到苏守义走进来才被惊醒。只见苏守义垂首道:“启禀殿下,云兰和云秀已经昏迷过去,不过守义冒昧,示意他们手下留情,只是皮肉之伤,修养几日就可恢复如初,请殿下示下,是将两个丫头送回房里,还是逐出门去?”

苏守义心中洞若观火,杨钧方才已经动了杀机,不是因为两个侍女送上了毒酒,而是因为两女牵扯到了那位昨夜刚到行宫的九公子,九公子的身份讳莫如深,就连他这样的心腹侍卫都不敢多说,这两个侍女却说出这样的话,不管是真是假,都是大忌,若非杨钧最后改变了主意,用手势示意他不要下杀手,两个女子现在已经芳魂渺渺了。他在杨钧身边多年,知道这位殿下虽然性子宽宏,但是一旦事关紧要,杀伐决断之处不逊古今名将,所以反而疑惑杨钧为何留下两女的性命。

杨钧自然将苏守义的神色看在眼中,不过以他的御下之道自然不会全盘托出,所以他只是淡淡道:“罢了,本王一向赏罚严明,既然刑也受了,就不要为难她们了,告诉她们,不是本王无情,她们都是本王心爱的侍女,如今犯了大错,若不受些惩处,本王日后要如何管教他人呢?让她们好好养伤,伤好了之后也不用再到本王身边伺候,九公子房中还没有人,就把这两个丫头送给他侍寝吧。”

听到这里,苏守义已经心领神会,知道杨钧不知不觉间已经将两个眼线放到了九公子身边,九公子无论有没有在酒中下毒,为了避嫌都不得不容下这两个女子,而这两个女子因为九公子的事情受过责罚,心中必然有怨,再加上殿下的不杀之恩,自然成了最好的密探,不动声色间可以覆雨翻云,这等手段不愧是当朝重臣,天子亲弟。

就在苏守义准备下去安排的时候,殿外却传来一个骄纵的声音道:“好啊,这主意不错,云兰、云秀两个丫头平日眼高于顶,几乎不将小弟看在眼里,这两个丫头姿容不俗,我可是早就看中了,如今心愿得偿,可要谢谢三哥美意呢。”话音未落,已经走进一个白衣少年,仪容秀美,玉冠佩剑,风度翩翩,虽然面色苍白憔悴,但是仍然可以算得上是个丰姿如玉的美少年,这人正是柳林和杨宁发生冲突的杨影,却原来他无牵无挂,一路狂奔,居然赶在杨宁前面到了江宁。

挥手让苏守义退下,杨钧忍住心头惊诧,他万万想不到杨影竟敢来见他,便冷冷问道:“你为什么要在酒中下鹤顶红?”

杨影冷冷道:“自然是要杀了他,这世上有他一日,我就只是他的影子,只是名不正言不顺的九公子,他若死了,我杨影就是当今皇上的九弟,信王杨宁,我与他势不两立,有这样的机会自然要杀他,只可惜这鹤顶红竟然徒具虚名,根本不管用。”

杨钧怒道:“岂有此理,你的名字虽然不在宗谱上,但毕竟也是皇室血脉,怎可手足相残,作出这等大逆不道的事情,何况我已经下药准备将他制住,你为何多此一举,用鹤顶红害他,‘缠绵’是天下奇毒,还有几分希望,鹤顶红虽然毒性剧烈,但也算不上什么稀罕的东西,别说杨宁这样的绝顶高手,就是一个寻常一流高手,也未必不会发觉鹤顶红的味道气息,你,你真是成事不足,败事有余。”

杨影冷笑道:“那又如何,你当我不知道么?你用缠绵要废去杨宁的真气,不就是想要用一个废人取代我,既可以如臂使指,达成你削藩的心愿,又可以保全杨宁的名位权势,成全你们兄弟之情,可是你这样做又将我置于何地,我这些年所学的东西都是为了冒充杨宁,这个真正的帝室贵胄,天之骄子,若是被你得逞,我这些年的辛苦牺牲又算什么,你让我如何甘心?”

杨钧愣了半晌,叹息道:“你这又何苦,其实我现在想起来,纵然废了杨宁的武功,保全他的名位,对他来说也是一件残忍的事情,一个武功堪比四大宗师的少年,若是因为本王而变成一个手无缚鸡之力的废人,从此再也得不到他人的尊重信赖,这样的损害只怕比杀了他还要残忍。而且到时候虽然本王可以用他代替你,但是你也可以名正言顺的列入宗谱,岂不是胜过现在这般只能做杨宁的影子,你,唉!”

对杨钧的诚意置若罔闻,杨影眉宇间浮现出戾气,寒声道:“那又如何,父皇列名宗谱的子女四十七人,没有名分的私生子女也不止我一人,我的生母早已经死了,又是没有位分的宫女,纵然成了皇子,恐怕就连一个郡王封号也未必到手,若是我取代了杨宁,先不说到手的信王爵位,将来若能成就大功,纵然不能当真裂土封疆,也可以凭此大功威震朝野,我除非是疯了,才会放弃这样的良机。明白告诉你,如今他来了江宁,就是来到了我的地盘上,我会尽我一切力量,取他性命,你若顾念大局,不如助我一臂之力的好,也免得坏了你苦心经营的大事。你最好想想清楚,杨宁不仅仅是你的九弟,他还是心狠手辣的魔帝,你当他是手足,他未必还当你是兄长。”

杨钧冷然道:“不行,这件事情牵扯极大,你只要清楚一件事,我们可以控制杨宁,甚至也可以废了他的武功,将他囚禁起来,但是绝对不能伤害他的性命,否则这后果你我都承担不起,这件事情你不妨去问一下越国公世子,我猜他也会拒绝你的。”

杨影听到此处心中激怒非常,越国公世子唐伯山知道他私自南下的消息之后,带着亲卫将他救下,又帮他杀人灭口,陷害杨宁,但是即使如此,却坚决不肯答应帮他围攻杨宁,若非如此,他何必要用下毒的手段对付杨宁呢?想到此处,他愤然转身向外走去,心头的怒火迅速将理智淹没,想起了那两个遍体鳞伤的女子,心中生出邪念,要将满腔的愤怒在这两个女子身上发泄出来,就当作是报复身后这个满口仁义道德的贤王吧。

杨钧在他身后欲言又止,只看杨影的神色,他就猜到了一二,只是他方才已经将云兰、云秀两女送给了杨影,此刻虽然已经失去了作用,但是要是反悔也是得不偿失,他终究是顾念大局的人,所以只是轻轻一叹,并未阻止杨影离去,毕竟对于他来说,现在既然不可能掌握杨宁,那么杨影就是最重要的棋子,为了削藩,别说是两个侍女,就是心中倾慕的女子,不也是必须放弃么?

尽量不去想杨影此刻的所作所为,杨钧用心去想着多年筹划的大计,如何一举两得,将虎踞幽冀的燕王势力瓦解,如何趁机让有心谋夺青州的唐家赔了夫人又折兵,如何重振朝廷威仪,如何收服幽冀人心,想到心中期望的太平盛世,杨钧的目光仿佛凝结在寒雨烛光的深处,久久不能自拔。他少读经史,最向往的就是文治武功冠绝历代的秦皇汉武,可是也每每扼腕叹惜大秦二世而亡,汉武穷兵黩武。可是看到如今如今天下四分五裂的局势,却觉得犹有过之。大陈侥幸而得天下,虽然三代经营,但是景皇帝刻薄寡恩,父皇软弱不能,皇兄也是唯唯诺诺,只听外戚摆布,以致皇位不稳,藩王观望,更有幽冀这样的强敌虎踞北疆,局势凶险,历朝历代闻所未闻,天下暗流汹涌,眼看刀兵再起,恐怕还不如大秦崩溃的形呢。汉武穷兵黩武,却也逐退匈奴,开疆扩土,可是现在天下的诸侯都是虎视眈眈神器所在,厉兵秣马,皆是对着自己人,早已忘记了胡蛮的威胁,若是再有十几年的战乱,军民死伤无数,国力大损,纵然天下一统,也会难免胡马渡江的旧事。想到百年来胡蛮南侵的惨状,他便觉得不寒而栗,他既然是大陈的皇子,就一定要力挽狂澜,荡平天下,御敌于外,甚而开疆拓土,为了这个目的,就是自己的祸福安危都可以不顾,又何况那血浓于水的兄弟之情呢?

只觉心中疲惫至极,杨钧长叹而起,透过殿门向外面看去,灯光掩映下,细雨斜飞,遮掩了视线,却也涤清了人心。良久,他沉声道:“纵然千夫所指,本王也要削藩平叛,一统天下,让天下百姓再不受战乱之苦,九弟谅我,为兄只能利用你的名义对付幽冀了。”

————————————————

注1:曹植《七步诗》(网友淘太郎更新,在11。11祝光棍们节日快乐)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