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熵减文学网 > 仙侠玄幻 > 我在天师府苟到无敌 > 第四百八十五章 记游西?这个版本有点诡异(4000字)

燃灯上古佛洞悉了如来佛祖的变化,便以参禅之由请如来佛祖赶赴须弥山,不料如来佛祖早已在无数年前就已经转化为了诡如来,燃灯上古佛纵有无穷佛轮加身,也架不住诡如来有心算无心,被其残忍杀害。

之后,诡如来以燃灯上古佛寂灭的消息将九天之中的大能者汇聚到了大西天中,尔后,他大施神通,引诡道源流倾注于大西天中……

初次接触这种体量的诡道源流的大能者顿时吃了一个暗亏,再加上诡如来在大西天本就执掌了天域权柄,更能够不断压制神佛。

关键时刻,弥勒佛祖与金蝉子师徒四人站了出来。

弥勒佛祖以佛门神通大金刚瑜加法血拼诡如来的神通梵屠界灭,为师徒四人撕裂了诡道源流的一角,换取来了一个反击的绝佳机会。

金蝉子便以九世修为催谷九环锡杖,打崩了灵山、毁灭了梵屠界灭的诡道领域,然而诡如来早已达到了众相唯灭、梵鬼同悲的无极诡境,纵然金蝉子战力无双、纵然金蝉子关键时刻将杀意佛果推入了无杀无意的杀意极境,但在绵绵不绝的诡道源流之前,依然不够看。

弥勒佛祖与诸仙深知大西天危矣,便以最后的佛法打开了大西天的天域壁垒,将火种们丢出了大西天。

但天域壁垒的破碎,让诡道源流得到了从大西天渗透到碧落九天与无数的太无元中的机会,金蝉子便穷尽九世之力,用九环锡杖撑开了最后的天宇,反手打崩了天界与人界的通道。

而这一手绝地天通,虽然让诡道源流无法入侵人界,但同时,人界生灵也很难再正常飞升仙界。

自大西天脱身之后,除却拥有着洞真三玄如意身的斗战胜佛,其余所有的大能者均沾染了不祥和诡异,净坛使者、金身罗汉以大毅自斩己身投身轮回。

然而,净坛使者于转世之际被紫微大帝发现,后者便从混沌星海之中挖掘出了他曾在数个纪元之前留下的本我真灵,将其转交给了前者。

于是净坛使者从轮回中归来,脱离猪胎重回人形,回归北极四圣之列,重掌尊号“天蓬”。

但由于绝地天通,碧落九天与方仪十地之间便多出来了一片时空,这一片时空上依天河,下附银河,被称为“天地之间”。

三清道祖敕命门人建立天庭,在天地之间与人界的极尽处设置十二万九千六百座天门,其中以正南门为主,名曰南天门。

尔后,天地之间出现了一个来历不明的神秘生灵,自称“太一仙府东皇太一”,他建立了古天庭的雏形,又将法旨颁入碧落九天,敕令碧落九天遣门人共建天庭。

东皇太一欲以天庭之能,向上,则监察大西天诡道源流,向下,则能够想办法沟通方仪十地,寻找接引凡人之法。

说到东皇太一时,杨戬的脸色明显有些古怪,但由于这里涉及另外的事情,他便没有深谈此人。

但周玄的心中且并不平静,若是只说“东皇太一”那就算了,可这东皇太一的名字之前,却加上了“太一仙府”的前缀。

太一仙府这个势力,不是他不久之前才开创出来的吗?

既然他是开创者,甚至为此还承受了天劫的洗礼,为什么在那个遥远的时代,就已经有太一仙府了呢?

就算没有,那个尊名“东皇太一”的古天庭建立者,为什么非要留下“太一仙府”这个前缀呢?

这里面的因果纠葛,周玄完全捉摸不透。

而杨戬还在继续讲述,当东皇太一颁布法旨之后,三清四御尊列竟没有对这个来历神秘莫测的东皇太一产生半点意见,反而选择了遵从法旨。

于是,碧落九天除大西天外,其余八天——大赤天、清微天、禹余天、勾陈天、紫微天、长生天、后土天、碧海天,先后遣天域内弟子赶赴天地之间,齐聚于东皇太一麾下,于是古天庭彻底成立。

古天庭成立之后,与斗战胜佛和净坛使者分道的金身罗汉便在几经轮回之后,成为了古天庭的一员将领,名号“卷帘”。

至于斗战胜佛,他乃混世石猴,不受诡道源流影响,几经波折之后去往了灵台方寸山斜月三星洞中,从师菩提老祖,参悟破诡之法。

那菩提老祖根源神秘,传闻乃是天地初开之时便存在的生灵,对于诡道源流也并不陌生,因此的确掌握了一些能够与诡道抗衡的道法,首当其中的,便是一部唤作《大品天仙决》的仙法。

《大品天仙决》,据杨戬所说,开头的那四句心法其实广为流传,但九天十地之间,除却菩提老祖之外却没有任何生灵能够参悟一二。

但斗战胜佛却参悟了,非但参悟,更以极端的时间便将其掌握,而后将其与《斗战胜法》相结合,洞彻三千大道中的大无极术,在佛号“斗战胜佛”之外,将尊号“齐天大圣”烙印在了时光长河之中。

在之后的一段漫长岁月里,大西天成为了九天之中鏖战诡道源流的战场,尽管诡道源流还有所渗透出来,但都被古天庭与镇守天河的天蓬元帅他们阻截消灭。

但好景不长,大西天的诡道源流虽然被遏制了,但诸天水系之首的碧海天却遭逢变故,古龙重演了如来佛祖的悲剧,致使碧海天沦陷,诡道源流融入了诸天水系之内,在极短的时间内就流经了无数个世界,让九天逐渐被蚕食。

余下七天,有三清四御五老镇守,诡道源流难以渗透,但碧海天却成为了巨大的突破口,诸多神兽陨落,为诡道源流提供了源源不绝的诡道之力。

那是一场巨大的灾难,无数的神兽、瑞兽饮恨于诡道源流之下,肩负斗战胜佛果位与齐天大圣尊号的孙悟空从灵台方寸山离开,杀入了碧海天中。

但孙悟空水性颇差,纵有洞真三玄如意身与无上神通在手,却也战斗得有些乏力,于是大赤天太上道祖道德天尊将曾经“收藏”的一段不周山体投入了八卦炉中,为孙悟空炼制出了一条趁手的兵器。

那兵器乍一看是一条乌黑的铁棒,两端有着两道金箍,与孙悟空那混世石猴的石胎根本同源,因此能够完美贴合洞真三玄如意身的施展,被命名为“如意金箍棒”。

因其出炉之际,在道德天尊手中掂量得一万三千五百斤重,故而被烙印铭文:“如意金箍棒重一万三千五百斤”。

但这一万三千五百斤,乃是对于道德天尊这般位格的神祇而言的,若是放在大罗之下,那分量可是要命得紧。

得到如意金箍棒后,孙悟空直接从碧海天的诡道源流杀入了诡道源流的源头!

诡如来感到了威胁,将自身真身之上的一条臂膀切下,化作五指山,打向了诡道源流源头的孙悟空。

为了不让自己功亏一篑,孙悟空用真身硬抗了五指山,同时借机填补了诡道源流的源头,将其源流一下子堵截了大半!

感应到了孙悟空遇难的菩提老祖,直接从灵台方寸山杀出,命所有能够腾的出手的大罗金仙都想方设法为孙悟空保留下一份道种,而自身则以《大品天仙决》硬生生地撕开了大西天壁垒,为他们创造了绝佳的机会。

那一战,漫天神佛如鹅毛般陨落,古老的体修喋血、悲悯的梵修坐化于西天尽头……而他的真身也是在那时杀入的大西天,从诡如来的手中截走了斗战胜佛宝刹的一角,到来了这清澜江灌江口来,改名大圣庙。

“……这就是当初的那一段历史了,个中细节,由于历史太过于厚重,说起来便太复杂了。”杨戬说罢,仰望星河尽头,那是曾经的战场,也是战友们如今尚在战斗的地方。

周玄闭上眼睛,花费了一些时间消化了这样的一部《西游记》,接着问道:“那小白龙、咳,我是说……八部天龙怎么样了呢?”

杨戬摇头道:“你觉得碧海天的灾难是怎么来的?”

周玄一愣,旋即,面色忽然有些难看了起来,果然这又是内部出了问题。

杨戬接着道:“八部天龙身为鳞虫之长,自然是去往了碧海天。”

“但碧海天……”

碧海天山高海阔,人迹罕至,其中的生灵,绝大部分乃是诸天之灵,乃是各种神兽、异兽、魔兽之居所,这里面的神兽们,在远古时代曾经统治着碧落九天,但后来被压迫到了只能“屈居”于碧海天一天之中。

他们对于其余八天的生灵,其实一直心怀芥蒂,因此见到八部天龙身上携带的诡道气机时,第一时间就将八部天龙镇压了起来,然后研究起了诡道气机。

它们自古心高气傲,觉得自己乃天地杰作,更觉得天赋根骨一直都在“人形生灵”之上,如来佛祖失败了,它们只觉得那是如来佛祖天赋不行,但它们却未必不行。

于是,碧海天重蹈大西天覆辙,从侧面成了诡道源流能够入侵碧落九天的最大内鬼。

周玄听罢,只能咬着牙叹息:“九天十地之间,万族林立,哪有生灵能够一直站在巅峰,退居碧海天也是历史淘汰的结果,但它们却妄图走捷径赶超别人,这才落得这般下场,真是哀其不幸、怒其不争。”

杨戬叹息:“百因必有果,任何事情一旦做错,就需要付出代价,但这一次碧海天让其余天域帮他们一并承担了后果,对于九天来说,它们真的是不折不扣的罪人。”

周玄点头,这里面的因果对错,不管从哪个角度来看,都是碧海天的错,只可惜了无数生灵因此遭了殃。

“这是孙悟空他们的故事,但这之后,后来的故事又怎么样了?”周玄问道,“古天庭就是九天银河之上与碧落九天之间的世界吧,如今怎么也被诡仙们占领了?”

杨戬道:“碧海天陷落之后,诡道源流侵入了天域与诸多的太无元中,导致古天庭的力量无法集中进攻一处,再加上随着时间的推移,越来越多的人参诡见诡,古天庭中也逐渐被诡仙渗透。”

“东皇太一神通广大,以一己之力便能够镇压古天庭全部的诡仙,但随着诡仙的不断增加,天道气机失衡,诡道源流入侵古天庭,东皇太一手持一块令牌,便杀入了诡道深处,自此再也没有归来。”

“失去东皇太一之后,古天庭逐渐沦陷,成为了如今的这副模样。”

周玄听罢,不禁眯起了眼睛,这个东皇太一真的太过于神秘了,宛如从时光长河之中跳出来的一尾鱼,在长河之上惊鸿一现,留下了一片水珠,接着又消失不见。

“那轮回呢?轮回又是怎么回事?”周玄问道。

杨戬便解释道:“六道轮回,掌管世间生灵轮回转世,位于地界之中。”

“但地界不知为何崩塌了,六道轮回崩溃,以至于世间生灵死后因果自行消散,一些怨念深重者长久漂流在世,也在一定程度上为诡道入侵埋下了祸根。”

“若是能够以因果神通清算部分因果,或许便能够缓解诡道的入侵势头。”

听到“清算因果”四个字,周玄心底大吃一惊,暗想这六道宝鉴该不会就是六道轮回所化吧?不然谈何清算因果,收归六道?

他思考之后,又道:“也就是说,哪怕是在天道规则之下,诡道也能够凭借诡邪怨气渗透到天道大世界里来?”

杨戬看向周玄,意味深长地问道:“你觉得‘诡’是什么?”

“不正之证,即为诡。”周玄道。

杨戬点头,道:“诡者,极于己,克于物,消极惫怠,灭生助己也……因此,诡道无处不在,与天道互为表里,不然天道何异将天道大世界转化为诡道大世界?”

“天道大世界与诡道大世界的最本质区别,则是天道大世界内诡道只占了微乎其微的一部分,人心的阴暗、诡异的事物、妖邪的气源……这些一直存在。”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