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熵减文学网 > 都市现言 > 替嫡姐与权臣洞房后 > 第一卷 第459章 你确定是亲笔?

青芜擦了擦眼角的泪水,紧紧抓着徐望月的手,动了动唇,好像有什么憋在胸口堵得她什么都说不出来。

徐望月轻轻拍了拍青芜的手背,又抬头看了一眼哭哭啼啼的三个小丫头,忍着眼眶发热:“好了,谁要是再让我瞧见掉眼泪,这身契我可不还她了。”

豆蔻早就哭成了小泪人,听着徐望月这句话,两只手在脸上不停地胡乱抹着:“不哭了,豆蔻没哭,夫人说好的事可不准耍赖······”

见她这小女孩心性,红玉忍不住笑出声来。

她脸上还挂着泪珠,猛地一笑,看着倒有一些好笑。

她又转过头去看向了青芜:“青芜姐姐,你什么时候和小裴大人成婚?我们可都要帮忙的。”

听到这个问题,青芜脸颊微红,清咳了咳嗓子:“他如今还要跟着世子爷有许多事要忙,我既然回了夫人身边,也要帮着夫人。”

“我们这婚事不着急······”

“怎么不着急?青芜姐姐,我听红玉姐姐说了,你虚长我们三岁呢。我姐姐在你这个年纪,已经生小娃娃了······”

沉香口无遮拦,说完这番话,才意识到自己犯了忌讳,忙伸手捂住了嘴,可已是来不及了。

她有些尴尬地笑了笑:“青芜姐姐,你大人有大量,切莫怪我。”

青芜虽然刚见到这两个小丫头,可也觉得这二人倒是有些可爱,脾气率真,到底是世子爷精挑细选到徐望月身边伺候的,应当不会错。

她摆了摆手:“无事的,在夫人院子里,只要把夫人伺候好了,和我说笑都可以。”

青芜起身,站在徐望月身边,方才她如姐妹一般和她叙旧,但此刻徐望月已是夫人,而自己是她身边的大丫鬟,必须得分主次。

徐望月瞧着青芜,不由自主地感叹,到底是赵氏身边养出来的一等大丫鬟,懂规矩守礼仪,有她在自己身边,沉香和豆蔻都不敢随便造次。

青芜眉眼间虽然是笑意,但却隐隐透出一股掌家大丫鬟的气势。

沉香和豆蔻脑子里的弦绷紧,乖巧起身:“青芜姐姐,红玉姐姐,我们先去忙了。”

在徐望月院子里活并不多,平日红玉跟在徐望月身边,外头的杂事打扫,便都是这两个小丫头做的。

如今青芜来了,徐望月把这院子的管家权都交给了她,红玉依旧是徐望月的贴身丫鬟,两个小丫头还有两个小厮负责外院的事。

如此一来,徐望月和裴长意讨论什么也方便了许多。

连红玉都不由自主地感叹:“还是得有青芜姐姐来,这院子一下子便井然有序起来。”

听到她自己这么说,徐望月嘴角微微一勾:“你在我身边跟了这么久,我还以为你想做这大丫鬟呢?”

红玉吐了吐舌头,亲昵地挽住了徐望月的胳膊:“我但凡有青芜姐姐那本事,可就当仁不让当姑娘这院子里的大丫鬟了,可我哪有这样的本事……”

红玉嘴角勾起,挑眉望了一眼远处正在吩咐小厮做事的青芜:“我可聪明着呢,姑娘给我算着大丫鬟的身份。活呢,都让青芜姐姐做了,这不是占大便宜了?”

知她在逗笑自己,徐望月伸手点了点她的额头:“好大的志向,就占这点便宜。”

徐望月由衷觉得青芜回到自己身边,心里便踏实有了底气。

待青芜熟悉了这院子,徐望月与她二人留在房中说话。

没有旁人在,青芜这才能详细说起她与裴钰经历的事。

听她一条一条仔细说来,徐望月心口也跟着抽紧。

她知道这一路定是凶险万分,却不知青芜和裴钰几乎是死里逃生。

徐望月揪紧了手中帕子:“你是说,太子的手下追杀了你们一路?”

青芜点了点头,眉眼间也掠上一抹忧愁。

自她救下裴钰之后,两人一路上都十分地小心。

当日裴钰摔下悬崖,太子党以为他已经死了,也没有继续追杀裴钰。

只是她陪着裴钰追查军需案,只要他们触碰到核心,就会引来太子手下的追杀。

青芜见徐望月神色紧张,轻声说道:“夫人不要怕了,现在我回到夫人身边,裴钰也见到了公子,不会再有事了。”

徐望月点了点头,这才有时间,慢慢将自己发生的事告诉青芜。

听到赵氏和裴长远竟想强娶徐望月,青芜脸色一变,她跟在赵氏身边时日已久,一直对她非常尊重,却没有想过她会因为溺爱裴长远,竟会做出这么离谱的事。

青芜皱了皱眉头,从前定远侯夫人在汴京城的夫人之中,也算是明事理,知书达礼的典范。

想不到年纪大了,还是昏庸起来。

又听得裴长意为了求娶徐望月,放弃世子之位,青芜眼眸一亮。

她早就知道她不会看错他们家世子爷,只是可惜侯府没了裴长意这个世子,怕是连定远侯府都要走下坡路了。

徐望月说完自己的事,又将老侯爷死了之后,府里发生的事细细说与青芜听。

青芜越听,这眸子就瞪得越大。

她从小在定远侯府里长大,未分家时,也见过大爷三爷和四爷。

从前瞧着那三位夫人都端庄得体,听闻刘氏和孙氏在甲板上吵起来,差点动了手。

青芜瞠目结舌:“依夫人所见,刘氏和侯爷不会真的……”

她不敢说下去,这事实在让她难以接受。

按孙氏所说,刘氏爬床的时候自己就在侯府里,但当时青芜年岁尚小,自然是不会知道这些事的。

但她还记得侯爷和赵氏十分相敬如宾,情深似海。若他真和弟媳有这样的关系,还生下裴长远······

青芜不住地摇头,不知该怎么说。

徐望月说了半天,口干舌燥,抱着一盏桂圆茶喝了好几口:“此事,四叔母也说不清真相究竟是什么?”

“眼下老侯爷已经死了,除非刘氏自己说出真相,旁人都不得而知。”

徐望月轻轻拍了拍青芜的手:“过去的那些往事倒也罢了,眼下还有更棘手的事。”

她将赵氏昏迷一事说出,青芜有些紧张:“夫人可否让我去看看老夫人?”

她自小在赵氏身边长大,自然是有一些感情的。听说她老了许多,又病了,心里头也有些焦急。

徐望月点头:“你先不要着急,过一会儿我便让你去陪着母亲。你不光要去看看她,还得看她好一会儿。”

青芜有些吃惊地看向徐望月:“夫人想要青芜做什么?”

徐望月轻轻放下茶盏,桂圆茶汤泛着淡淡的红色,远远看去倒是有些像血色。

她一字一顿地说道:“原本此事我和郎君商议,也不知谁去才合适。如今你回来了,真是我的及时雨,来得刚好。”

“此事便交由给你。”

徐望月抬眸认真地看向青芜,眉眼凝重:“我已经给鱼下了鱼饵,只等着她今晚上钩。”

“我猜想刘氏应该坐不住。你今晚便留在母亲身边守株待兔,看看这狐狸会不会自己钻到套里。”

对着聪明人说话,不需要将话说得太明白。

青芜已然听懂了徐望月的话,用力点了点头。

在她的记忆里,三夫人刘氏温柔得像是一只小兔子,平时总是娇滴滴,怯怯的,好像谁说话声大一点都能吓到她。

这样的人,真能做出下毒这种事吗?

青芜虽然心中有疑惑,但徐望月让她去做的事,她一定会尽力去做。

一方面是她相信,以徐望月的聪慧。她既然有这样的猜想,一定是有道理的。

另一方面,青芜从小便知道知人知面不知心。刘氏表面看着柔弱,谁知道内心是什么模样?

她们二人正说着话,听外头沉香的声音响起:“夫人,青芜姐姐,出事了!”

沉香小跑着进屋,徐望月皱起了眉头:“谁出事了?是老夫人吗?”

沉香摇了摇头:“是三爷和三夫人,他们召集所有人上老夫人院子去,说是有要事要公布。”

徐望月和青芜面面相觑,后者立马扶住徐望月,微微蹙眉:“夫人,您怀着身孕,再着急也要慢慢去。”

徐望月点头,抬头看向沉香:“公子那边有人去通知了吗?”

裴钰回来了,和裴长意自然有很多大事要商议,方才就已经去了书房。

沉香点头:“已经有小厮去通知公子了。”

此刻老夫人赵氏的院子里站满了人,裴家三爷和三夫人刘氏,正一脸春风得意地站在中间。

云嬷嬷站在赵氏房门口,面色难看,也不知这两口子到底有什么大事,老夫人还病着,他们非要到这院子里来说事。

裴家大爷和大夫人蒋氏着急赶来,气喘吁吁,有些紧张地问道:“怎么了?到底有什么大事?弟妹她有没有事?”

云嬷嬷冷哼一声:“大夫人谨言慎行,我家夫人好得很。”

这个蒋氏惯会溜须拍马,实则没有半点真心,云嬷嬷平日里就不太瞧得上她。

她这番话说得蒋氏面色青一阵,白一阵。

她好歹也是这府里的夫人,怎么连个婆子都敢这般对自己说话?

可蒋氏再不高兴,也不敢对赵氏的婆子发脾气。

毕竟云嬷嬷是赵氏的陪嫁丫鬟,连裴长意见了她,都要给她三分面子。

蒋氏受了委屈,转过头瞪了一眼他们家没出息的大爷。

就是因为他在这侯府里毫无地位,自己才会连个婆子的气都得受着!

蒋氏在这儿皱着眉头不高兴,裴家四爷和孙氏缓缓走了进来。

孙氏好像正在睡午觉,睡眼惺忪,打着哈欠有些烦躁:“到底有什么要紧事?怎么连个午觉也不让人睡?”

裴家三爷几次想开口,都被刘氏拉住。

直到看见裴长意和徐望月缓缓走进来,刘氏这才转头看向三爷,用眼神示意他可以开口了。

见所有人都看向自己,裴家三爷清了清嗓子,举起手中的书信,朗声道:“今日我们夫妇请诸位过来,是有一封二哥的亲笔信要请各位过目。”

见他缓缓抬高了那张书信,孙氏抬了抬眼皮,冷嗤了一声:“三哥,你把这信举得这么高,是怕我们抢走?”

“你抬得这么高,我们怎么看得清这信上的内容?”

听出自家夫人语气不好,裴家四爷赔上笑脸,开口说道:“三哥,不如你把信读出来吧。”

裴家四爷和孙氏互相对视一眼,心里大概知道今日三房这么大张旗鼓是为了什么。

多半是和世子之位有关。

他们家长恕年纪还小,对这世子之位没有这么渴求。再加上四房生意做得很好,对此事看得很轻。

但孙氏私心里,还是希望坐上这世子之位的人能是裴长意。

毕竟裴长意比起大房裴长瑞和裴长远,要更合适的世子之位。

裴长意和徐望月是在赵氏院子外头见到彼此,两人互相对了一个眼神,便一同走了进来。

看刘氏脸上强压着的笑意,徐望月压低声音对裴长意说道:“狐狸好像要露出尾巴了。”

裴长意不咸不淡地“嗯”了一声,视线一直落在三叔手上。

听到裴四爷开口,裴家三爷笑了笑:“既然四弟这么说,那我就恭敬不如从命,把这信读出来。”

他展开了书信,一字一顿地读起信来。

这信写得文绉绉的,大伯母蒋氏有些听不明白,几番在旁询问大爷。

这信大抵是说老侯爷知道裴长意推了这世子之位,心情非常复杂。在万分悲痛之下,打算将这世子之位交与次子裴长远。

听清楚这封信的内容,孙氏眼底露出一抹诧异的眼神,怎么可能呢?

裴长意这个儿子和裴长远这个儿子,还有人不会选吗?

就连赵氏这般疼爱裴长远,在选世子这种大是大非的问题上,她也未曾含糊过。

她分明就是想好将世子之位交给裴长意的。

想到这,孙氏冷哼了一声,看向裴家三爷的眼神里透出一抹同情。

她的这种眼神,深深刺痛了裴三爷。

孙氏分明是在同情自己,这是什么意思?

定是她觉得,在二哥心里,裴长远就是他的儿子,他才会留下这么不合理的书信。

裴家三爷转过头去看了一眼身旁的刘氏,见她仍是往日柔柔弱弱的模样,可眼底却透出一股子得意。

她究竟在高兴什么?是在高兴他们二人的儿子能当上世子?

还是高兴,裴长远终于能拿回属于自己的东西?

也正是在这一刻,裴家三爷心底里那颗怀疑的种子彻底长成了参天大树,疯狂生长。

任凭他的理智,如何克制,都无法压制。

一旁的裴家大爷和大伯母蒋氏依然是嫉妒地快疯了,看向三房的眼神都冒着火。

蒋氏心里不服,她家大爷明明是长子,长瑞也是长孙,只因为他们大房乃是庶出,就永远要低人一头?

她越想越觉得生气,可她骨子里就不是什么强硬的人,哪怕生气却也不敢说些什么。

倒是四房,裴四爷冷静多了,他抬头看向自家三哥,开口问道:“三哥确定这书信,当真是二哥手写?”

不是裴四爷要怀疑三哥,实在是此事有太多破绽。

当初赵氏把他们兄弟几人叫回侯府,就是因为老侯爷已病入膏肓。

他还记得,回来见到二哥时,他颤颤巍巍,几乎连下床的力气都没有。

这样一个人,如何能提笔,工工整整地写下字来?

而裴长意推掉世子之位,那时老侯爷更是几乎瘫在床上,连意识都很少有清醒的时候。

他如何能在那个时候做出决断?

裴家各房向来交好,平日里很少有争抢,三房和四房兄弟更是关系不错。

见四弟这般问,三爷又低头看了一眼手里的书信,这一看,便觉察出一丝不对劲。

的确,二哥病入膏肓,如何能把这信写得有条有理,用词还如此文绉绉?

不只是这字迹,还有这纸,摸起来倒像是江淮老家的纸。

汴京城侯府的纸乃是圣上御赐的,江淮老家的则是江淮本地出品的上等纸品。

这两种纸张很难看出区别,可裴家三爷是热衷于书法习字之人,他摸在手里,便能摸出区别来。

这纸更像是江淮老家的纸。

他有些意外,转头看向身旁刘氏。

刘氏恰好也转过头来,两人四目相对,刘氏压抑着眼底欣喜轻声问道:“三郎,怎么了吗?”

裴三爷在一瞬之间,脑子里闪过无数种念头。

这件事当真和他夫人有关吗?

可刘氏虽识得几个字,但却没怎么读过书。写封信都有些勉强,更何况是写一封文笔上佳的信?

这信中字字句句,倒的确像是二哥的口吻。

就算这信是有人伪造的,也该是每日陪在二哥身边,最熟悉他的二嫂赵氏。

裴家三爷紧蹙着眉头,压低声音问道:“夫人,这封信当真是从二嫂书房里所得?”

刘氏不明所以,见裴三爷的表情,心口一震,本能地点了点头:“对啊,二嫂书房有问题吗?”

裴三爷继续问道:“你确定,她当时刻意把这封信藏起来了?”

刘氏仔细想着当时自己对裴三爷的说辞。

说谎之人,最辛苦的并非是说谎当时,而是日后圆谎之时。

只要说出一句谎话,就要编出无数句谎话来圆第一个谎话。

非但如此,你还要将自己说过的每一句谎话,都牢记在心里,永远不能露出马脚。

此刻刘氏有些慌张,手心里渗出一丝丝冷汗。

她嘴角勾起一抹笑意,用力点头道:“不错,正是因为这封信被压在桌底,我看着有些奇怪,才会将信纸抽出来。”

这样便不符合常理了,裴家三爷的心又沉了沉。

若这信真是二嫂伪造,她没有必要特意藏起来,早就应该拿出来公诸于众。

若这信不是二嫂伪造的,长远又早早回了汴京城赴考,那伪造之人就只有可能是将这信送到自己面前的刘氏。

想明白这一节,裴家三爷的心沉到了谷底。

那些在心口浮沉的怀疑,也好像在这一刻得到了答案。

刘氏这些年来对他的欺瞒甚多,多到他简直怀疑,这当真是他救下的那个弱女子,是他深爱多年的夫人吗?

刘氏是认得字的,还能写出如此文绉绉的字句来。

不止如此,她还会模仿二哥的字迹。

若非是两人极为亲近,她如何能把这字迹模仿得以假乱真,连自己这个嫡亲弟弟都看不出来。

裴三爷又记得,当年他与刘氏刚成婚时,刘氏的确不认识几个字。

今日她这一手好字,或许正是二哥所教……

他们二人之间必有苟且。

裴家三爷心口涌起一股怒火,喉咙口有一股腥甜,差点便要喷涌而出。

他这一生待刘氏极好,捧在手心里怕碎了,含在嘴里怕化了,可她为何要如此待自己?

对,自己没有出息,虽然是定远侯爷嫡子,非但没能坐上侯爷之位,官职也只是芝麻绿豆的小官。

无心上进,只求陪在夫人身边,赏花作乐。

从前裴三爷总以为刘氏温柔体贴,根本不会在意这些事。有自己陪在她身边,她不会想要那些功名利禄,富贵荣华。

可直到刘氏对他说出,一定要他们的儿子当上定远侯世子那一刻,裴家三爷才发现他并不了解这个一直陪在他身边的女子。

他将这封书信收回手中,转过头看向大哥和四弟,微微摇了摇头:“我身子有些不适,想要回房休息。”

大房有些莫名其妙地看向裴家三爷,蒋氏紧紧蹙着眉头,硬是把他们都叫来,这话却只说了一半就走了,这又算是什么?

她抬了抬眉眼,正想要发作。

四房走上前来,一向泼辣性子的孙氏开口:“大嫂,三哥既然不舒服,你就不要为难他了。”

“大家都累了,各回各的院子去,也给二嫂一个清静点的环境养病。”

孙氏说着话,抬眸看向蒋氏温婉一笑:“大嫂不是一向最关心二嫂吗?怎么这会儿到站在她门外大呼小叫?”

“我叫什么了?”蒋氏瞪大了眼睛。

这个孙氏!

他们四房非但是庶出,连个长子都没轮上,凭什么连她也能爬到自己头上来耀武扬威?

孙氏自然知道蒋氏生气,可她丝毫也不在乎。

她可不像大房,要倚仗着侯府想要分一杯羹。

他们四房在外头生意做得极好,若非是老侯爷快死了,她才懒得回这侯府。

孙氏不再搭理蒋氏,挽住四爷的手:“走了,我们回去休息。”

她抬了步子走过徐望月身边时,眼眸微阔,颇有一些责怪地看向裴长意:“长意,你怎么不知道心疼媳妇?”

“这么毒辣的日头,就让她这么站着,伤着望月和孩子怎么办,还不快把他们带回去?”

裴三爷突然收起了信,不再继续说下去,定是发现了信中端倪。

孙氏也不想让四房介入这其中,便想要快些离开。

徐望月知道四叔母是好意,微微颔首:“多谢四叔母关怀,那我们便一起走吧。”

她笑盈盈挽住裴长意的手,四人一前一后出了赵氏的院子。

他们都走了之后,刘氏难压心底怒火,转过头看向裴家三爷,实在压不住火气,发了脾气:“三郎,你究竟想要做什么?”

“我们明明有二哥亲笔所写的信,为何四弟只是质问了一句,你就把信收起来了?”

“难道在你心里,这所谓的兄弟情谊比你的亲生儿子还重要?”

听到亲生儿子这四个字,裴家三爷蓦地抬起头,冷冷地扫过刘氏一眼:“夫人今日可否对我说一句实话,长远究竟是谁的儿子?他当真是我的亲生儿子吗?”

听到裴家三爷问出这句话,刘氏不知为何,心底隐隐有松了一口气的感觉。

她等了一辈子,终于等到了这一日。

可她不会对裴家三爷说实话的,这辈子她都不会说。

刘氏缓缓眨了眨眼睛,眼眶红红的,眼泪不断地在眼眶里打着转。

她一会儿哭,一会儿笑,看起来受了极大委屈的模样。

裴家三爷见她这副样子,有些于心不忍,想要伸手去拉她。

可他一碰到刘氏衣袖,她反应极大,迅速甩开了他的手:“三郎既然不信我,就不要碰我,你嫌我脏我立刻便回娘家去。”

裴家三爷皱了皱眉头:“我何时说过你脏,何时要赶你回娘家?我只是······”

“你都已经问出这样的问题了。”刘氏抬头,目光里满是愤怒:“你对自己的夫人问出这样的问题,分明就已经不信任我了。”

“你如此亲近四房,他们所说的话你都当圣旨一般来听。你当真信孙氏的话,相信你自己的夫人会去爬二哥的床,你将自己置于何地?将我置于何地?将我们的儿子置于何地?”

“我对你太失望了。”

刘氏眼中恰到好处地掠过一抹痛心疾首,她摇了摇头,往后退了一步。

“你既然已有了怀疑,那长远便是二哥的儿子吧。”

“从此以后我不会再回答你这样的问题。你若是想得到答案,大可以带长远去滴血认亲。”

“若是对这个结果也不信任,那我也无话可说。可这封信你必须拿出来,这是属于长远的未来,你没有理由将它收起。”

见刘氏提到了信,裴家三爷收起心口汹涌的情绪,将信缓缓递给了刘氏:“我并非是因为怀疑你,才没有将此事继续说下去。”

“而是因为,我发现这信是假的。”

“假的?”刘氏压着心口恐慌,努力演着吃惊的模样:“三郎为何说这信是假的?”

裴家三爷仔细观察着刘氏的神情,缓缓抖动了一下这封信:“信纸。”

“造假之人的确将二哥字迹模仿地惟妙惟肖,却忽略了一点,二哥是死后才到的江淮老家。”

“他如何能用老家的纸写下这封书信?”

裴家三爷缓缓凑近了刘氏,看着她的双眸,一字一顿地说道:“难道这封信,是死人写的?”

刘氏被突然凑近的裴家三爷吓了一跳,往后退了半步,差点摔倒在地上。

见她身子不稳,裴三爷立刻伸手扶住了自己的妻子。

刘氏轻轻拍着胸口,低垂着眉眼,不和裴三爷目光对视,努力让自己心境平缓下来。

她尴尬地笑了笑:“三郎为何要吓我?青天白日的,吓死我了。”

裴家三爷神色仍是淡定,缓缓摇了摇头:“夫人也说青天白日的,有什么可吓人的?”

“死人怎么可能写信,这封信分明是活人伪造的。”

“我把这信藏起来,便是怕旁人以为是我们为了长远能得世子之位,刻意造假。”

“如此一来,对长远只有坏处。”

刘氏装作认可地点了点头,抬头,语气温柔地说道:“还是三郎想得周到。”

她不敢再多说话,心里大抵明白为何裴家三爷会问她裴长远究竟是谁的儿子。

他心里怀疑的,定是自己。

刘氏又想到方才他突然问自己的那几个问题,是为了要排除这封信会不会是赵氏作假。

想明白这些,刘氏现在恨不得给自己一巴掌。

她有一些着急了,就是因为这一着急,才犯了这么大的错。

她怎么忘了,裴三爷是个书痴。

之所以在朝堂上毫无建树,便是因为日夜沉迷于书法习字吟诗作对,这些文人之事。

如今可好,这信已经写成,再没有回头路了。

刘氏低垂着眸子,不断地在心里想着,这一局她该如何破……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