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熵减文学 > 武侠 > 侠武无敌 > 第415章 华山之险

侠武无敌 第415章 华山之险

作者:清风淡菊 分类:武侠 更新时间:2025-02-11 00:47:41 来源:平板电子书

半月之后,各种拜访、各种接待、各种结交、各种切磋,俱都缓缓落幕。

在华枫和姜瑶瑶两人不辞辛劳之下,共收获“信徒”九百余人。其中二流高手甚少,不足一百人。大多为三流,甚至不入流的青年一代。

至此,加上之前在湘江收服的三百,临安的上千,华南的八百,华枫手下“信徒”已足足有三千之众。

收获可谓相当之大!

战力可谓相当惊人!

因此,华枫等人的东北之行,收获已然远超预期。

……

“天下无有不散之宴席”。

各路英豪心满意足的离开之后,为满足随行人等心愿,华枫一行又足足盘桓了三日之久。

期间,众人无视天寒地冻、大雪飘飞、寒风凛冽,兴致勃勃领略了一番北国风光,深入体验了一把异域风情。

三日后,华枫一行方才在一片依依不舍的目光之中,告辞而去……

出发时,天依然阴沉。

呼啸的北风,仍在不知疲倦的怒嚎。

漫天的雪花,仍在你追我赶的飞舞。

世间万物,皆已静寂。

入眼所见,全是一片白色的世界。

北国风光,竟美妙如斯!

……

华枫一行的下一站,乃是“大漠孤烟直”的西北地界。

主要目标,华山派。

主要目的,有三个。

其一,解决刘猛、史武远两人的终身大事。

其二,武学交流切磋。

名闻天下的华山剑法,当然为交流之首选。

此外,华山派内功更有其独到之处,势必也要讨教一番。

其三,领略华山之险峻风光。

听完华枫的三点打算,刘猛、史武远二人不由大喜过望。

顾不得回击众人的善意调侃,只是一味的嘿嘿傻笑。

除刘猛、史武远两人外,剑法高手任勇、张坤等人,也是兴奋异常。

任勇内心大笑:哈哈,又有得战了!特么东北之行,竟然被那曾龙秒败,委实太过无趣,这次必须大干一场!

其余久未出手的诸人,无不摩拳擦掌、蠢蠢欲动。

……

距华山尚余两百里左右,华枫一行逐渐放慢速度,开始沿途打听华山,以及华山派的相差事宜。

三日后,当他们抵达华山之时,已是大有收获。

华山。

远在大周时期,有极其有名。

因其在东周王国之西,故称“西岳”,雅称“太华山”。

华山源远流长,早在春秋战国时期,就有“华山”之名。是中华民族之圣山,乃中华文明的发祥地之一。

“中华”和“华夏”之“华”,就源于华山。

因此,华山又有“华夏根”之称。

……

统一六国的秦始皇,是祭拜华山的第一位皇帝。

而自汉唐以来,封号递增,愈演愈烈。华山逐渐成为道教主流全真派之圣地,名为“第四洞天”。

共有半悬空洞七十二个,当真蔚为奇观。

在多代庙堂支持下,前前后后建有道观数十座。

其中,玉泉院、都龙庙、东道院、镇岳宫最为著名。

当地民间,与华山派一样,亦广泛崇奉华山君神。

……

华山南接秦岭,北瞰黄渭。

自古以来,就有“奇险天下第一山”之说法。

然而魏晋南北朝时,整座华山,并没有通向山巅之路。

直到唐朝时期,随着道教日渐兴盛,隐居华山的道徒才开始傍山建观。并在北坡之地,沿溪谷而上,克服重重困难,历经艰难险阻,终于开凿了一条狭窄的险道。

因此,才有“自古华山一条道”之说。

到得大明王朝,在明太祖朱元璋梦游西岳之后,遂定华山之名号。

……

仰望华山,悬崖断壁,尖峰沟壑,着实险峻异常。

而山巅被云雾层层笼罩,竟不得一见真颜。

众人见猎心喜,哪里还能忍耐得住?迫不及待的就要弃马登山。

华枫不忍拂了大家的兴致,只得改变计划,先行登山赏景,再议其他。

在山脚农家寄养了马匹之后,众人开始兴高采烈的拾阶而上。

此时正值寒冬。

今日暴雪刚歇。

满地白雪皑皑,谷间寒风呼啸,山巅冷锁链冰。入眼可见,除了华枫等人,再无其他游客。

……

见四下无人,任勇不由得有些得意忘形,兴奋的大声吼道:“西岳华山,你任爷爷来也!”

刘猛也紧跟着大叫道:“天下第一险地华山,乖乖的等着我刘大侠来征服你吧!”

两人声如猛兽,震得银树上的白雪嗖嗖而落。

阵阵回音,在山谷盘旋不去。

……

随着上行,路越陡、山越峭、风越急、雪越狂。

千尺幢、百尺峡、擦耳岩、鹞子翻身等处,更是险中之险,众人即便武功高强,亦不由有些胆颤心惊、望而生畏。

遥望东、西、南三峰,呈鼎状相依,即为华山主峰。

而中峰、北峰相辅,周围诸多小峰环卫而立,层层叠叠的扩散开去,如巨石投湖之后所荡起的圈圈波纹。

众人一路行来,感觉西、北二峰,景观颇多。

印象最为深刻的,则要数玉女窗、焦公石室、长春石室、仙油贡、神土崖、倚云亭、老君挂犁处、铁牛台、白云仙境石牌坊、莲花洞、巨灵足、舍身崖等。

其间,还有一个美丽的神话传说:尤为沉香劈山救母。

只是所劈之山,具体位置何处,众人却并不知晓,毕竟只是道听途说而已。

……

一日之后。

华枫等人,终于来到华山最高主峰——南峰。

对于南峰之高,大宋名相寇准曾有诗为证:“只有天在上,更无山与齐。举头红日近,俯首白云低”。

身处其间,细品此诗,委实贴切无比。

不知疲倦、不畏严寒的众人,一鼓作气登上南峰绝顶,顿感天近咫尺、星斗可摘。

极目远眺,但见黄河渭水如丝如缕,漠漠平原如帛如绵,云遮雾绕如歌如泣,山峦叠嶂如琢如磨……

此情此景,让人真正领略到了华山高峻雄伟的磅礴气势,享受到了如临天界、如踏浮云的神奇情趣。

众人心旷神怡之余,一番赞叹,诸多感慨,几声长啸,均觉不虚此行。

可惜大都胸中墨水不多,无法留下些许脍炙人口的动人传说……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