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熵减文学 > 武侠 > 醉饮江山 > 第四篇 伽蓝 第十章 来世再为师徒

醉饮江山 第四篇 伽蓝 第十章 来世再为师徒

作者:烦局神游 分类:武侠 更新时间:2025-02-11 00:47:36 来源:平板电子书

赵无安其实并非没有猜到凶手的动机。若说行凶者是寺中僧人,那么原因只怕太过显而易见。

蜀地十愿僧,一直都是中原佛门的领航者。纵然他们常年闭门不出,纵然久达寺建成不久就接待了瓦兰国王,成天下名刹,纵然新任蜀地十愿僧只是些毛头小子——这依旧动摇不了蜀地十愿僧在天下人心中的地位。

天下熙熙,皆为利来,天下攘攘,皆为利往。

佛门亦不例外。请香驱鬼超度做法,哪一样不得花钱?说着出家人手不经铜银,但天下间哪有一间寺庙,是不花钱能撑得下去的?空门并非无根之萍,纵使超脱红尘,也必立足世间,否则,便是无了生存之道。

唯有蜀地十愿僧,孤穷一世,投身于佛法经文间,穷则手持木钵祈求四方供养,达则开坛讲经普度天下众生。在天下人心中,大宋数万僧尼,再无一人,能比蜀地十愿僧,更近菩萨心肠。

天下众僧何能心悦诚服?他们何尝不是憋着一口气,要与蜀地十愿僧论佛辩经,以证自己亦是虔诚之人?

六位住持就是这样,承担着久达寺所有出家人的希望,踏上行途。

然而在蜀地,发现所谓的蜀地十愿僧不再是那十个发下过宏愿的老人,而是十个少年时,他们心中又是作何感想?

更甚者,当他们竭尽全力依然辩不过这十个少年,又是作何感想?

为何我会败在第一坛,而慈恸却能连闯七坛?为何慈珑投身蜀地僧人,身为他的至交好友的慈玄却不出言阻止?为何我久达寺枉为天下佛门领袖多年,却连区区蜀地少年的禅机也接不上?

憎恨、后悔、嫉妒之心,悄然滋长。

所以,六位住持之中的任何一人杀了慈玄、慈恸,赵无安都不会惊讶。

让他惊讶的,是慈洪的眼神。

那如同求死一般的、修罗鬼众般的眼神,何以会出现在一个僧人身上?

赵无安猛然撤回匣中剑意。

数十柄鸣声清冽的飞剑在触到慈洪衣衫的前一刻,刹那间飞散为万千水珠。慈洪衣衫尽湿。

赵无安嗓音凝涩道:“慈洪师叔……”

慈洪睚眦欲裂,大吼一声,一振手中禅杖,向着赵无安冲杀过来。

赵无安飞身后退,但已然来不及拉开距离,身陷入慈洪禅杖掀起的疾风之中。慈洪起手皆是杀招,禅杖直朝赵无安当胸戳来,被赵无安侧身闪过之后,又举过头顶,欲对其当头劈下。

赵无安甩出匣中剑气,临时阻住慈洪动作,险险地自禅杖之下逃窜出去,脚后跟已经抵到了小院的门槛。

花苑小得很,池塘就已占去大半面积,赵无安若是再退,必然离开这个偏院,暴露于他人视野之中的可能性大大增加。

赵无安握紧剑匣的挂绳。直至此刻,他仍然不愿不由分说对慈洪出手。

因为慈洪的眼神实在过于可怖,以至于让他——这个曾从地狱边境挣扎而回的人,都感到困惑。

但若此时退出此地,无异于让他或慈洪师叔成为众矢之的,再也无颜在久达寺待下去。

心意已决,赵无安不退反进,御起全身气劲凝于头顶。赤手空拳向着那只沉重禅杖迎击上去。

慈洪眼底神色此刻终于松动。先前以池水对敌也就罢了,而今,竟是要以赤手空拳对上精钢禅杖?

此子当真不怕死吗!

慈洪怒喝一声,手中禅杖犹如锋利刀剑,全力劈下!

赵无安眉眼恬淡。双掌带起自身汹涌气劲,如若七佛如来握起桶中放生锦鲤一般,向着慈洪掌中禅杖合握上去。

“赵无安你疯了!你就是个疯子!”慈洪声嘶力竭。

吉祥禅杖缠上万千气劲,紫电崩裂已然到了肉眼可见的地步,密集气劲犹如青蛇般四方游移开去,袭向赵无安头顶。

赵无安则逆流而上,全身白衣轰然鼓起,掌中迸溅曙光。

我以此身为剑,肉身溯雷光。

砰!

二者还未相触,手掌与禅杖间的空气已然被压缩到了极致,直至距离逼近至三寸之处,彼此的接近几乎骤然停止。

禅杖每下一寸,都犹如以指钻冰,不仅疼痛难忍,进展更是缓慢。

慈洪脸色已然灰暗了不少,只是这一杖上头他可谓是花了毕生横练功夫,如今是不由分说,都要将这块铁锤般的禅杖砸到赵无安头上去,为此拼得个气断身死,也尽无所谓!

慈洪睚眦欲裂,赵无安脸色则更差。纵然身后有洛神剑匣剑意相助,要想赤手空拳接下这一杖也是困难非凡,而赵无安调动全身气劲集于掌心,实则已是凝聚在了手掌外三寸出,与操控气机离体,隔空驭剑,是换汤不换药,底子里一个道理。

只不过而今,并无神剑给他借力,一身内力,等于是直直打到了空中,如果不能将慈洪这一杖彻底弹回去,只怕自身内力便会耗散于空中,短时间内气力枯竭,再无还手之力。

天仙宗宗主肖东来因内力枯竭而死正是前车之鉴,而今赵无安又如何敢在与人生死对阵之时贸然用尽全身内力?

不过是为了问清真相罢了。

全身内力尽数凝于双手之外,赵无安艰难问道:“慈洪师叔……为什么?”

“为什么?”慈洪仿佛听见了一个笑话,怒睁的眼瞳里倒映着赵无安惶惑不安的脸,“你何苦问我为什么,去问慈玄,去问慈恸,去问济玄方丈啊!”

赵无安心中一震:“方丈他……?!”

慈洪阴阴地一笑,忽然加大力道,手背上青筋暴起。

“我知道你会来这里的,慈恸一死,以你的能力,一定能顺藤摸瓜到这片池塘,我早就等着了。”慈洪的声音阴沉得不属于人间,“我一定要杀死你,不是因为你害了别人,而是因为……”

吉祥禅杖似乎已经承受不住这样的力道压制而开始弯曲,慈洪却依然没有停手的意思,拼命加大着手掌上的力道,显然是对赵无安不杀不休的架势。

赵无安眉头皱起:“是因为……”

“是因为……我的徒儿,他就是死在你的手里啊!!”慈洪怒吼着,吉祥禅杖砰地一声,从中间拦腰折断。

杖头猛然倒飞出去,砸在檐角,发出轰然巨响,一只蹲兽坠于地面,粉身碎骨。

慈洪已然到了不拼出个生死决不罢休的地步,手上持着半截断裂禅杖向着赵无安直戳过来。

绕是赵无安气劲浑厚,也不敢如此托大,手接锐器。他侧身闪过慈洪的直刺,又马不停蹄拖着剑匣飞退数步。

但慈洪总是很快就能追上。一退一进,速度总归有所差别,更何况慈洪的内力只怕在四品之上,而今更是已入癫狂之境。

“还我徒儿宏宁命来!”慈洪以断裂禅杖作剑,凛然直刺而来,已然是不顾生死,但求一战的架势。

赵无安别无他法,驭剑出匣。

修长苏幕遮握于手中。赵无安持剑轻喃:“断情。”

一道清冽剑鸣自苏幕遮体内传出,清澈剑光涤荡一池昏红血水。

慈洪狰狞道:“你果然会武!一直藏掖武艺,混迹于久达寺中,意欲何为!”

内力已所剩无几,如果赵无安不想被慈洪在这里耗得气竭而亡的话,就只有还击。

赵无安手持苏幕遮飞出,与慈洪对过剑招。

当年北斗七贤之中,若说洛剑七是对剑道理会最深之人,严道活在剑招上的理解,则是当仁不让的第一。

持苏幕遮在手,解放此剑剑意,纵然赵无安并未认真学过剑法,但也能恣意砍劈扫撩,点斩刺回,手中剑舞出万千纷繁招式。

纵然胸膛气机已经近乎枯竭,赵无安还是试图平复下这位师叔的情绪,开口道:“慈洪师叔,宏宁师叔他并非是我所杀……”

“住口!凭你也敢提我爱徒名字!”慈洪厉声狂呼,“我不管慈玄慈恸是不是你杀的,也不管为何有人要诬陷于你,但我徒儿的遗书中已然指明了你就是凶手。赵无安,拿命来罢!我慈洪今天拼了这条性命不要,也要你去到九泉之下,给我徒儿做牛做马!”

宏宁留下了遗书?!

赵无安心神狂震。恰逢慈洪挥扫而来,仓促之间抵挡不及,唯有倒身飞出。

一招占得上风,慈洪未有丝毫留手,猛然提气追上,一身佛家武技尽数使出,以断去禅杖为除魔利剑,毫不留情地向赵无安身上扫来。

慈洪的剑技其实说不上多出色,但赵无安实在不愿与这位一直以来尊敬有加的师叔刀兵相向,所以过招之间,一直有所保留。更何况,而今的久达寺中,指不定何时便会隔墙有耳,贸然驭剑而出,定然有害无益。

而今被逼无奈,虽是驭出了苏幕遮,也仅是持剑在手。但正是因为如此,与癫狂的慈洪相斗,几乎难占上风。

慈洪一步接一步地逼近,手中断裂禅杖挥舞得虎虎生风,几乎是要以禅杖直接捅破赵无安的喉咙。

赵无安挡得艰难。

慈洪面目狰狞道:“拿命来,拿命来,拿命来!后山那座衣冠冢我已毁了,你有何资格去我徒儿坟前祭拜!”

赵无安强抑心中愤怒,怒吼道:“宏宁不是我杀的!”

“住嘴,黄口小儿!!”慈洪高举起断裂的禅杖,睚眦欲裂。

赵无安眼中流露出悲悯神情,松开握着苏幕遮的手。

清冷长剑悠悠悬空。

慈洪脸上有豆大的汗珠滚落,满脸新生虬曲毛发,显然已成疯魔。

“受死受死受死!去给我徒儿做牛做马,做牛做马,做牛——”慈洪高昂的声音戛然而止。

赵无安看着仍然悬在自己身前未曾刺出的苏幕遮,微微怔愣。

一柄尖刀自慈洪心头刺出,一身玄黑缁衣,逐渐从心口开始染上血色。

他的面色已然发白发青,青黑色的嘴唇翕动着,想要狂吼些什么,可是喉咙却像是被撕裂了,连声音也发不出来。

高举着的禅杖,已然断去一截,断口锋利得就像剑,就像他那个年轻时固执却又锐利的徒弟。

徒弟走的时候,其实已经不年轻了。不过在慈洪眼里,他始终长不大,始终背不下华严经的最后一段,始终会在开春的时候染上风寒。他走的那个春天,似乎病得比以往还要更重些。

慈洪放不下他,但他知道他必须放得下,因为他就要远赴蜀地,他承载着整个久达寺的一线希望,要为全寺上下,在中原佛门挣一个脸面回来。

败退而返时,他其实并无多少遗憾。已然尽到为人至力,这一生如若在佛法上无法再有精进,也只能算他天资使然,怨不得外人。

只是等他回来之时,他最深爱的徒儿,却已只剩青绿坟茔。坟头一罐清水,散发着那个白衣居士的味道。

他在宏宁的房中找到了遗书,便暗中发誓,就算是死,也要为徒儿讨一个公道回来。

以其人之身还治其人之道,他要亲手杀了赵无安,他要让自己的徒儿含笑九泉!

你四岁而孤,在这世上,能为你报仇雪恨的,也只有你的师父了。

断裂的禅杖自慈洪手中脱落,坠落在地,发出一声脆响。

慈洪闭上了双眼,陷入一片黑暗。阳光照在身上,可是身体仍然冷得发颤。

今生不能替你报仇,为师问心有愧。

来世,再为师徒。

慈洪的身体慢悠悠地倒在赵无安面前,暗红的鲜血汩汩溢出,浸润了原本就已湿透的布鞋。

在倒下的慈洪身后,站着瑟瑟发抖的杨虎牢。他像是如梦初醒一般,把手中的刀一松,身体向后缩了三四尺。

随着挂刀当啷一声落地,赵无安定定看着他,暗叹一声。

“你……你没事吧?”杨虎牢面色发白,胆战心惊地问,“公主让……让我们来分头找你,我看到你遇到危险,就……就……”

赵无安挥了挥手,脸色有些灰暗,沉声问道:“你有见到方丈吗?”

杨虎牢愣了愣,道:“方丈上午就说要闭关,到现在为止,无人见到。”

赵无安面色一阵发白,背身将苏幕遮送回剑匣,低低道:“我去见他。”

杨虎牢咽了咽唾沫,用不太标准的中原话劝道:“居士,最好还是先休息一下……”

却被赵无安粗暴地打断:“闭嘴!”

五大三粗的杨虎牢吓得往后头又缩了半尺。

赵无安瞳中焰火燃烧,犹如天降佛莲。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