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熵减文学 > 武侠 > 醉饮江山 > 第四篇 伽蓝 第三章 好奇可杀人

醉饮江山 第四篇 伽蓝 第三章 好奇可杀人

作者:烦局神游 分类:武侠 更新时间:2025-02-11 00:47:36 来源:平板电子书

已然是午后时分,饭厅前头,却依然光头攒动。

赵无安为难地站在后头看了一会,直到宏宁师叔挤出人群,一把拉起他就往里挤,赵无安才勉为其难地拖着个大匣子从和尚堆里挤入饭厅。

虽然门口人多,但是厅中的僧侣反而稀稀疏疏,看着甚至有些冷清。五个身着破落缁衣的僧人坐在长桌旁,啜饮着清茶,并未因外界喧扰而感到丝毫不适,甚至连吞咽声都整齐划一。

赵无安不由叹了口气,这就是久达寺的六大住持啊,这份心性可不是随便抓个僧人就能比得上的。

不过,说是六大住持去蜀地辩经,如今厅中怎么只有五个人?

宏宁师叔凑在他耳边悄悄道:“你可别提人数啊,在蜀地辩经的时候,慈珑住持被对方的理法折服,已经成了蜀僧了。我估计住持们现在都为这事心烦着呢!”

虽然从外表上看不出来几位住持的想法,但是这萦绕在饭厅中的气氛确实显得有些沉重。

赵无安抹了一把冷汗,尴尬道:“慈珑师叔投敌,就是说久达寺在辩经中败了?”

蜀地十愿僧虽然威名远扬,但毕竟已销声匿迹二十年之久,如今重开经坛的是不是当年的老前辈,都难说得很。二十年来风生水起的久达寺落败,虽然情有可原,但却难免损害寺庙在尘世之中的声誉。

“何止久达寺啊,蜀地那十位高僧,不知在卯什么劲。”一向为人宽厚的宏宁师叔叹了口气,“我听慈恸住持说,十愿僧这一次开坛辩经,一共造了十坛,每坛仅答辩一句佛经,由挑战者自行挑选。各地佛寺二百多号人,就没几个闯过前三坛的。不过我们久达寺的慈玄住持厉害,辩了五天五夜,闯过前七坛,这才败下阵来。”

赵无安嘴角抽动:“蜀地十愿僧这么厉害?”

若放在二十年前,那十个老头子,自然是名震天下的得道高僧。凡人修行,自要发下宏愿,愿成则结出菩提,坐地成佛。十愿僧由十人组成,每人皆发下一道大愿,赵无安不知那到底是什么愿望,只听凡间传闻说若十愿皆成,则可令天下太平,地狱无人。

然而二十年过去,昔日的十愿僧,只怕有一半如今都已坐化圆寂。这个突然冒出来的新十愿僧,想必与当年那十个老头子不是一伙人。在蜀地开坛辩经,挑战天下佛学者,也绝不是当年的十愿僧会做的事情。

所以听闻到这批人居然辩赢了天下众僧,赵无安才觉得分外奇怪。

宏宁师叔低声叹道:“总之,现在别去戳师叔们的痛处了。我带你来,也只是是想让你和阔别已久的师叔们重见一面而已。”

话音未落,坐在桌边的五个僧人当中最年长的一个就放下茶盏,眯起眼睛冷冷道:“无安啊,听说我们下山不久,你也下山了?”

这正是久达寺七住持当中的最长者,也是目前寺中唯一与方丈同辈的济字辈师祖,济正。

久达寺僧人不少,他却是最亲近赵无安的一个。无论赵无安之前闯了多大的篓子,哪怕是方丈都要金刚怒目了,济正也一直对赵无安温言善语,从不曾有过半点隔阂。

如今重见济正,赵无安心中也有几分欢喜,点头道:“也是拜几位师叔师祖所赐,无安才有幸得以一览山下风光。”

济正笑道:“如此一来,你是更加不想入我这空门了。”

刚一说完,济正对面的中年僧人就猛然站起身,哼哼道:“不入也罢。埋首钻研十几载,还争不过几个小孩。这经书读它何用!”

济正肃容道:“慈清,勿生嗔念!”

已出家近十载的慈清站在桌旁,大口大口喘着气,顿了好久,才摇头道:“只是懊恼,何以钻研佛法至如此地步,也辩不过蜀中稚童。”

坐在桌侧,一脸安然地饮着茶水的慈玄淡淡道:“佛法亦有机缘。休说是你们,便是闯到了第七坛的我,也不明白那前六坛的坛主,怎么便就认输了。小小孩提便有如此慧能,难怪前任方丈曾说天下舍利,尽在蜀地啊。”

站在一边的赵无安愣了愣,合掌问道:“无安见过几位住持师叔。难不成,那夸下海口的蜀地十愿僧……竟然,只是孩子?”

赵无安身旁的济正缓缓点头,道:“开坛辩经的十人,尽数是不超过十二岁的童男,对佛法体悟却已到了天人合一的境界。他们自称是得了上一辈蜀地十愿僧坐化后的八百舍利,勤勉供养,因不满如今这佛法末世,才开坛讲经,度化天下众生。”

缁衣破得最厉害的慈恸住持大口喝着稀粥,感慨道:“什么佛法末世,大宋皇帝在各地广建寺庙,势头直追南朝,也就蜀地十愿僧才会生出这佛法末世的奇怪念头。不过他们修为确实不浅,这蜀地十愿僧,无论是早就圆寂了的老十愿,还是这初出茅庐的新十愿,都不简单啊。”

那厢,在五位住持中年纪仅次于济正的慈洪师叔双掌合十,喃喃颂着阿弥陀佛。

显然,蜀地辩经失败,对几位长途跋涉的住持打击都不小。尤其是慈珑师叔投敌一事,对赵无安而言简直是天方夜谭,也不知师叔们而今都作何感想。

但事已至此,多言显然无益,赵无安只得双掌合十,对着几位住持遥遥道了一声安,无奈地转身出门。

身后仍然传来慈清愤愤的咒骂声。赵无安并未觉得不妥,僧侣亦是凡人,怎可能如同佛祖一般,真正做到无悲无喜。

想起江南道那座被罗衣阁彻底掌控的寺庙,赵无安更加笃定了心中所想。

空门不空,如此而已。

走回自己禅房的路上,赵无安又遇到了寺中方丈,济玄。

“安家父女,今天住在寺里。”济玄的话语没有一丝波澜。

赵无安愣了愣,叹了口气,道:“方丈答应了?”

“有香客要住下,老僧哪有不答应的道理?”济玄淡淡道,“他们为何而留,你知道吗?”

赵无安转过脸。

济玄以手捻过六颗佛珠,才缓缓道:“山下既自在,亦有朱颜来。空门若不空,何避红尘外。”

赵无安苦笑,别过身子道:“我去后山,看看宏远师叔。”说着,绕过了一心想教育他的济玄。

今天跟安晴这么一吵,两人算是闹掰了。安晴是不刨根究底誓不罢休的性子,偏偏赵无安绝对不能让她知道伽蓝安煦烈之事。就算安家父女在寺中住下,赵无安也难以再与他们掏心掏肺。

不如说,赵无安本来就是这样的人。一个人身上秘密越多,意味着他越危险。

而当你了解他越多,就意味着你也会与他一样陷入越大的危机。

赵无安可不愿意拖安晴下这趟浑水。

提着一壶清水,赵无安在后山一棵苍松下席地而坐。

他面前竖着一块尚未经历太多风吹雨打的石碑,棱角分明,碑上字迹清晰。

宏远衣冠。

四个字都是阴刻,刻痕中的朱砂甚至都鲜亮得如同刚刚点抹上去一般。

但宏远已然坐化十月有余。听德炳说,此僧火化之后结出百零七颗舍利子,不算出奇,但却是妙理之数,只差一颗,便到佛家所言的无量数境界。

而宏远圆寂的日子,与赵无安下山刚好在同一天。

初冬的风已然有些萧瑟凛冽,扫荡着久达寺后山的荒草苍松、青茔孤冢。极目远眺,只能看见草坪之上几只麻雀起落,口中发出叽啾之声。除此之外,四野万籁俱寂。

赵无安把一壶清水洒在宏远坟前,轻轻道:“你为主卖命一生,最后葬于久达寺后,青山绿水相伴,想来也不甚寂寞吧?”

顿了顿,他又自嘲般地一笑,自顾自摇头道:“是我糊涂了。宏远师叔毕竟是空门中人,自涅槃道转入无漏寂静涅槃界,想来也是一份圆满,何有寂寞与否之说。”

一壶清水洒尽,赵无安将水壶搁在宏远坟头,背匣离去。

徒留一方矮小坟茔,躺在寒冬枯黄草地之中,似在诉说着什么。

————————

日渐西垂。每到冬天,太阳总是落山落得特别早,尤其是到了下半月,几乎一眨眼的功夫,整片天空就会昏暗下来。

夜晚的久达寺分外寂静,安晴撑着头坐在桌前,睁大眼睛望着夜里的寺庙发呆。这是她第一次在庙里过夜,会兴奋也是在所难免。

由于只有安晴这一个女儿,所以安广茂也没法不宠。她说要在久达寺过夜的时候,安广茂当然也拗不过,便在寺中租了间禅房住下。

房中的设施很简陋,被褥凌乱,地面也坑洼不平,只有东壁挂着的一副菩萨像被精心呵护着。常人当然住不惯佛家清净地,但安家父女向来是随遇而安的性子,也不太挑地方,这间禅房,也还说得过去。

“爹,你说久达寺里住着多少居士?我看这间房子的样子,也不像经常有人住着啊。”安晴蹙眉问道。

打理床铺的安广茂应道:“住在佛寺中的当然都是僧人,久达寺离城镇并不远,俗家居士到了夜里,自然是要下山回家的。”

安晴撅起嘴:“那为什么赵无安住在寺里?”

安广茂叹了口气。这个女儿,他还真是越来越看不懂了。

“你若是喜欢这位俗家居士,为父也是能出面与他详谈的。当爹的,没有一个愿意让女儿受这种委屈。”安广茂一字一句道。

安晴气得站起身子,愤愤道:“我不是喜欢他!”

这句话倒不似作假。以安广茂对女儿的了解,也知道她并不是口是心非之辈,如若真的对赵无安有情,反倒不会如此扭捏。

“那你为何非要在久达寺中过夜?”安广茂问。

安晴按住额头,很苦恼的样子,无奈道:“在清笛乡,在杭州,我都觉得他好厉害,什么都能看穿,什么都能解决。可是在柳叶山庄,他跟胡不喜,与许多正道中人为敌……而且爹知道一直以来,都有个组织在追杀赵无安吗?我觉得好奇怪,我想知道这是为什么。”

听着安晴的话,安广茂心下有了明悟。他铺平被子,语重心长道:“这次且容你任性一回。但晴儿,你得知道,很多时候,这江湖容不得你太过好奇。”

光是好奇,便足以杀人。

————————————

夜来,赵无安窗前玉兰无风自动。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