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熵减文学 > 武侠 > 醉饮江山 > 第五十三章 顿悟

醉饮江山 第五十三章 顿悟

作者:烦局神游 分类:武侠 更新时间:2025-02-11 00:47:36 来源:平板电子书

(昨天写好忘记更新了!!!下跪道歉!!)

正月初十,峨眉山。

背着书箱爬上近万阶的山道,即使对一品境界的赵无安来说,也累得够呛。

折腾了一番跑到锦官城,又折向这条通往峨眉山的路,只为了甩脱那些可能根本就不在乎他的眼线,连赵无安自己都有些怀疑这到底值不值得。

代楼桑榆倒是没这些麻烦心思。对她来说走路就是走路,和吃饭睡觉一样,反正是跟着赵无安,也不用自己找路。

赵无安从十年前就一度怀疑,只怕是找个人把这姑娘卖了她都不知道,还会傻乎乎地甩开卖主再跑回来找他。

不过说归说,赵无安也不可能把桑榆卖给谁,丢了个姑娘事小,要是让她心情不好毒死个人,麻烦可就大了。

刚过初五,尚在正月,上山拜佛求香的人依然不在少数。赵无安和代楼桑榆混迹在人群中,也算不得显眼。

将登山时,赵无安整了整身上衣物,神色肃然,双掌合十道:“万佛朝宗,阿弥陀佛。”

代楼桑榆睁大眼睛望着他。

蜀地十愿僧。

他们十个人,近年来分布在蜀中各地布佛,足迹难寻。也有如赵无安和段桃鲤在久达寺遗址前遇到的佛刹僧人那般,以双足丈量世间佛刹的远行僧,更是难在这蜀中遇到。

不过四方出巡,总要有人坐镇中庭。峨眉山乃是蜀地佛法发扬之地,万佛金顶亦是声名在外。

身兼蜀地这一代佛法传承重任的十愿僧,不可能无人坐镇峨眉。

听他讲完了远行至峨眉山的缘由,代楼桑榆满脸惑色。“你来就是为了找那些僧人?可是万一十个人都不在呢?”

“一定有人在。”赵无安笑了笑,“我之所以在锦官城等到除夕,就是为了确定这里有人在。”

“你在城里,怎么知道峨眉有人在呀?”代楼桑榆不解。

赵无安意味深长道:“我托了一位朋友。”

能让赵无安称作朋友的,四海之内一只手数得过来。代楼桑榆咬着嘴唇想了半天,也不知道他说的到底是谁。

峨眉金顶高达千丈,便是体力极好之人,一日之内也极难登顶。

不料二人刚走到半山腰的伏虎寺,便被人拦了下来。

拦路的是个不到二十的小沙弥,眉清目秀,双掌合十。

他浅笑着道:“只说来的是个背匣居士,特意强调了一身白衣裳,小僧差些便错过了。”

“那如今我换了黑的,你又是怎么认出来的?”赵无安奇道。

“衣裳难免更换,做不得数,所幸小僧记人脸的能耐还有。”小沙弥爽朗一笑,让出身后道路,平摊开一只手掌,“赵居士,这边请。”

在小沙弥引导之下,穿过百顷参天古木,步行过两侧皆为千尺深涧的虎浴桥,面前现出一座佛殿。

殿身建于一块耸起山麓上,岩势走向如猛虎精伏,四周密林掩映,不见闲人。

小沙弥在殿前十丈停步,低眉躬身道:“就是此处了。”

赵无安双掌合十,恭敬回礼:“多谢带路之恩。”

小沙弥笑道:“无妨。几位住持都候在殿内,施主径直入内便可。如此大的阵仗,小僧入寺来,还未见过呢。”

吃惊之余,赵无安慨叹道:“在下惭愧。”

挥别了带路的小沙弥,二人在殿前脱了鞋,徒步入内。

殿内气氛平静安详。菩萨像前焚着三根不断香,七块蒲团成弧形铺开,除其上闭目打坐的七位僧人外,再无一人。

赵无安在殿门处双掌合十,低眉闭目,万分恭敬道:“在下赵无安,见过诸位前辈。”

代楼桑榆也有样学样:“桑榆见过诸位前辈。”

七位僧人同时睁开了眼。居中那位淡淡开口道:“不必拘礼。空门虽空,尔等亦客,各自坐下罢。”

但闻佛声回荡,声虽不大,却自有禅意。

二人依言拣了一块蒲团,赵无安盘腿坐下,代楼桑榆则屈膝而坐。

赵无安率先坦言道:“诸位前辈能在此拨冗等候晚辈,感激不尽。”

右边第二位僧人开怀笑道:“你这后辈,礼数倒是尽得周到,只可惜我们都不太吃这一套啊。”

赵无安愣了愣,而后挠了挠脑袋,无奈失笑。

十愿僧中的七位,就坐在他面前,神态肃穆。

最中间那僧人又道:“我等十人之中,佛刹尚在中原远行,赶回不及;不苦不愿见你;大师兄安康则在绝道天石上,修持尚未圆满,无暇来见。我是二弟子无疾,想来你也已知晓。”

赵无安神色自若道:“能有七位前辈不吝赐教,已是大幸一件,不苦前辈不愿见我亦是情有可原,无安心中了若明镜,毫无介怀。”

蜀地十愿僧,顾名思义,自然是有十愿。

一愿山河安康,二愿人间无疾,三愿五谷丰收,四愿天下太平,五愿香火常在,六愿八百佛刹,七愿十万经书,八愿众生朝佛,九愿往生不苦,十愿我佛慈悲。

如今坐在赵无安面前的,就是其中的七位,无疾僧、丰收僧、太平僧、常在僧、经书僧、朝佛僧和慈悲僧。

剩下的其中两位都是因故缺席,不苦僧不到,赵无安也完全不意外。白马镇上若非他出手拦着,赵无安早杀了黑云会那两个使者,自此虽不至刀兵相向,但算是结下了梁子。

代楼桑榆好奇地望着这七个神态姿势都如一个模子刻出来的僧人,只听赵无安在那边道:

“在下的来意,想来先前那位朋友,已说得透彻了。蜀地十愿僧既然是以完全中立的身份,介入本次盟主重选,应该能制止其间发生任何流血冲突、刀兵相见之事。于在下而言,此事实在事关重大,甚而超过了盟主重选本身。”

无疾僧淡淡回道:“自然如此。我等因你的邀约而齐聚至此地,今日过后,自然也是要急忙赶回锦官城,裁定事务、确保公平的。”

“多谢诸位前辈。”赵无安叩首道。

常在僧撇了撇嘴:“还有别的事吧?”

“的确……”赵无安艰难道,“此行前来,还有两件事情,想求几位前辈。”

“但说无妨。”

“是。”赵无安直起身子,深深吸了一口气,又认真伏下头去,闭目道。

“希望七位前辈,能授我顿悟之法。”

七人皆是一愣,而后面面相觑,不明所以。

“顿悟顿悟,自是忽地一顿,而后便悟了,又有何可授的?”朝佛僧不解道。

太平僧也点头道:“我等虽将此理奉为圭臬,但如何理会还看个人,此非一朝一夕之事,也绝无何等法理能够传授给你的。”

这样的话语,赵无安不是没有料到过。

但他只是把头伏得更低,抿起了唇。

“望七位前辈不吝赐教。”

七人面面相觑。这一次,谁都没有再说话。

代楼桑榆鼓起腮帮望着伏地的赵无安。

“无安自知,天下大义之理,佛门中人自是听得多了,打动不了七位前辈。”

见无人说话,赵无安仍旧将头伏在地上,续说道。

“但我有别的愿望。

“十位前辈的愿望,皆是这山河太平,佛理传遍人踪能及之地,天下朝佛。相比之下,我的愿望很简单,甚至不值一提。

“我曾有一位崇敬的前辈,他正气凛然,义薄云天,有甘为天下苍生奉献的家国壮志。我将他奉为此生楷模,可他后来却变了样子。只手遮天、十恶不赦,他的名号在这两朝间,甚而可止小儿夜哭。

“我不愿他继续错下去,想要止住他前行之路,却也深知光凭自己,无力与其相搏。”

赵无安将头死死扣在冰冷的青砖上,坚定道:“请诸位前辈,赐我顿悟。”

七人沉默了许久。

半晌,无疾僧幽幽说道:“若是如此,则顿悟尚可如你所愿。放下执念,心有千千结,则一时得解。”

赵无安却摇了摇头:“不是这样的顿悟。”

无疾僧一愣。

“晚辈一颗愚心,万死不悔。”赵无安一字一句道,“若是如此,可得顿悟否?”

众人又是一阵长久的沉默。慈悲僧闭上双目,念起了佛经。

丰收僧忽然道:“确实是有的。”

他刚说完,便招来其他六人的一致冷目。

丰收僧苦笑道:“都已隔了足足两代人了,现在有个孩子来到我们面前,他都这样求了,你们还想藏着掖着?”

无疾僧肃容道:“毕竟是不传之秘,我等在中原宣佛至今,也没有能将这件事明明白白讲出来的道理。”

“罢啦……我早猜到他会这么提,我们也没什么别的了。”常在僧摇头甩脑,“就算是依师父师尊们所言,也到了该偿还的时候了吧。”

无疾僧沉默良久,双掌合十。

“阿弥陀佛。”

赵无安接连叩谢道:“多谢诸位前辈!”

无疾僧道:“这算是还了你那位朋友的人情。无他祖父,也无我等十愿僧的今日。这顿悟之理和那洛神传人乃是同源之水,切记住这点了。”

赵无安面上浮起复杂一笑。半带欣慰,半是苦楚。

七十年前埋下的一切伏笔,延展到今日,也许真的都是宿命使然。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