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熵减文学 > 武侠 > 醉饮江山 > 第三十章 又见青鬼

醉饮江山 第三十章 又见青鬼

作者:烦局神游 分类:武侠 更新时间:2025-02-11 00:47:36 来源:平板电子书

逼近年关,唐家堡中的气氛,愈发压抑起来。

东方连漠整日坐在主座之上蹙眉沉思,任凭那及地的白发添上一根又一根。除了岳知书,任何胆敢在这时候打扰他的人,都会被一袖子驱出堡去。

久而久之,即使是内门弟子,在经过幽长主厅之时,也不由自主地放低了脚步声,屏住呼吸。

只有一个人不受此影响。

取得第五把刀之后,莫稻整日在唐家堡的一处露台上习武,试图将五把刀融会贯通,以一操五。

这无疑是异想天开的刀法。即便是对由九品不入流升入一品只用了一年的莫稻而言,也绝非易事。

他不仅要挑战自己的极限,更是对往来几百年中那些刀道大能引以为傲的平生道法发起质问。

唐家堡中一样有不少杰出的刀客,却无一人敢对莫稻的行为发出半句评论。原因很简单,因为如今终日待在露台上习武的莫稻,已经成为了武林盟主除了主厅之外唯一的去处。

每逢日落,东方连漠都会如梦初醒般,自主厅中迈开步子,去往露台。

在那里,他屏退诸人,只与莫稻单独相处,似是对其所修的刀道指点有加。

莫稻每日早起晚歇,自露台回房时,往往已是精疲力竭,岳知书却无论多晚都打好一盆热水等着他,亲自服侍其洗脸歇息。

开春便是盟主大选,瞎子都看得出来,东方连漠在打什么算盘。

在如今的唐家堡,上至库房总管,下至最低贱的灰衣看门弟子,但凡去问,无人不确信,四十年来的下一任唐家堡主,定是莫稻。

整个唐家堡弥漫在改朝换代的压抑阴云中,人们看上去欣欣向荣,却又彼此顾忌。

所以,即便是一些唐家弟子在漆黑的夜里接二连三地消失,也无人在意。

“这个月是第十一个了。”

库房总管小心翼翼对来到库房取药的岳知书说道。

“上个月还有九个,再上个月是四个,转眼已近有二十多人不明不白地失踪了。我想把这事上报给盟主,又担心激怒他老人家……”

岳知书笑意嫣然。“您的意思,是怀疑这些弟子的失踪,是有人刻意为之?”

“这……”老总管叹了口气,“我在这儿干了快三十年了,近来这种情况可还从没发生过。以往就算有弟子失踪,过个把月的,也总能在山涧里找到尸体。如今这活不见人死不见尸……”

岳知书犹自笑着,声音却冷若冰霜:“堡中无人提起这件事情,我也希望它不要以什么别的方式,落到盟主的耳朵里。”

老总管一下子噤若寒蝉,哆嗦着连连点头。

岳知书将药材收入怀中,冷笑着转身离去。

当天夜里,唐家堡中又有一人消失了。

不过这一次,失踪的不是那些无人记得姓名的灰衣弟子,而是在唐家堡当了几十年账房的老总管。

冷月无声。

一抹寒风吹过幽冷山巅,半边白发的东方连漠负手背后,望向幽深山涧。

岳知书在他身后恭敬地跪下身子:“盟主大人。计划已然完备,时机也快要成熟了。”

东方连漠将冰冷视线投入深不见底的寒渊之中,沉声道:“中原二十一家,都到齐了?”

“只到了十一家。据说有三家还在路上,五家大抵是一出门便被黑云会截杀了,剩下两家消息不明。”

东方连漠沉默半晌。“不管怎么说,这到了的十一家,应当都是顺从我东方连漠的。”

“诚如义父所言。”岳知书乖巧道。

盟主大选,究竟是怎么个选法,目前还不得而知,不过应当是听蜀地十愿僧定的规矩。一来这里是蜀地,二来十愿僧心系天下,断无偏倚的可能,所做决定也颇能服众。

既然要服众,那就不得不服多数。如今天下九庄十三山,已有十一家齐聚至锦官城,心向东方连漠。无论如何,他黑云会都难以翻身了。

虽说颇有点不自量力的味道,不过东方连漠仍然觉得不简单。解晖多年的筹划,而今一朝猝然发难,绝不会仅限于一场毫无意义的选举。

所以他自然也备了后招。

在东方连漠与岳知书身后,三个月来失踪的灰衣弟子与库房总管,都好端端地站着,一动不动。

他们的皮肤泛着诡异的青色,双目外凸,嘴唇乌紫。

这个月的十二人,上个月九人,再上个月四人,一共二十五个人,一个也不少地站在他们身后。甚至,还多出了一个。

“先派柳停雷去吧,杀杀他们的威风。”东方连漠转过身,走到多出来的那个人面前,眯起眼睛打量着他。

“杀谁?”岳知书的问询一贯清晰而简略。

东方连漠停顿了半晌。

“百胜刀。”

他一字一句道。

————————

过一线天,再连走九天九夜,翻三座大山,又自飞梁栈道中蜿蜒行上百里,剑门便在眼前。

过剑门,便如入锦川。

浩荡剑门关开在剑阁道中,两座冲天飞梁对弯而成,其间夹一奇石,上书龙飞凤舞的“剑门关”三字。

大剑关外小剑连,绵延七十二峰险。

剑门关前,是景谷道。出景谷则入马鸣道,顺马鸣道再向前百里,过送险亭,至石牛道而下,眼前便是蜀中腹地,不远处则是号称天府之国的锦官城。

自千年前开始,这条栈道便是入蜀的最佳选择。无数人马往来,皆从这至狭处仅通一人的剑门关过。

是为一夫当关,万夫莫开。

虽然曾赤手空拳攀登昆仑险峰,不过如今面对这难如登天的百里栈道,赵无安还是收紧了心神,手握剑匣背绳,亦步亦趋。

他在前开道,身后诸人也是步步艰难跟随,无人出声,所有人都全神贯注于脚下。

石子自山坡滚落,跌进脚边的万丈深渊里。

一行人正自前进时,远处那剑门天石顶上,忽然传来一声佛号宣响。

抬头望去,却见一位瘦骨嶙峋的僧人,合缁衣端坐于天石之上,口中念念有词。

佛声响彻十万大山。

陡峭山道上的疲累行人们,在听见这声佛号后,皆不由自主地抬起了头,驻足聆听。

也有一些人,像是从佛声中得到了力量一般,迈开步子,毅然决然地继续向前走去。

段桃鲤望着那宛如端坐云中的僧人,怔怔出神。

“那也是蜀地十愿僧吗?”

赵无安默不作声地点头。

诸南盏自言自语般道:“又是这群人啊。去年在蜀地开坛讲经,他们以佛法勤修苦持却仍需顿悟之说辞,辩赢了好些中原禅学宗师。”

“还有这回事?”安夫人惊诧道。

赵无安愣了愣。尽管早知道蜀地十愿僧不同凡响,不过听到关于他们的正面评价,这倒还是第一次。

他也明白诸南盏评人论事从不绕弯子,往往一语中的,便留了个心眼问道:“大相国寺也派人去了?”

“这是自然。不过无论是谁,也都没办法辩赢这些蜀地僧人。”

诸南盏抬起头,仔细观察了一番那个坐在天石之上的僧人,道:“那应该是十愿僧中最老的一个了。十愿僧的首愿便是山河安康,他也自号安康,在这剑门石上,坐了有十多年了。”

“十多年来一直在这里么?”段桃鲤讶异问道。

“是。他不仅祈求这山脉安康,更以佛祖之大愿力,佑入蜀之人平安无事。”

胡不喜哼哼道:“看起来是个好人。”

“十愿僧从来不是坏人。”诸南盏顿了顿,“……只是他们那顿悟之说,实在有些难以为中原佛法所接受而已。”

赵无安沉默不语,久达寺中慈清师叔的话又在心头响起。

之所以天下禅宗尽皆在蜀地十愿僧面前落败,原因无他,只是中原佛法仍有缺数而已。

“这顿悟之说,具体是个什么意思?”赵无安问。

“中原所论佛法,皆需刻苦修持,勤勉求佛,方能得智往生。这也是天下皆知的道理。”诸南盏道,“可这些僧人不这么认为。他们觉得,纵使十恶不赦,纵使目无世理,烧杀抢掠歹事做尽,只消一刹心中生佛,便是有慧心之人。”

赵无安愣了愣,皱起了眉头:“若是这么说,那岂非天下之人……”

“天下之人,无分善恶,悉有轮回。这却又恰恰自证了我佛慈悲。”诸南盏道,“然而最令人难以置信之处,还是这顿悟之说,彻底否决了刻苦修持之道,方不能为中原佛法所接受。”

代楼暮云点头道:“的确如此。如若不论走错多远,稍一回头便可清白无罪,那天下又何有法纪可言?”

赵无安微微吃了一惊。这个问题上,代楼暮云居然也和他们达成了一致,倒是令人意想不到。

然而令他意想不到的事还在后面。

剑门佛声宣响下,众人缓步踏道前行。前方行者并不算少,却也远未到摩肩接踵的地步。

人群中却忽然间起了一阵喧嚣。

赵无安愣了愣。

一道人影跃出人群,在险峻栈道上向他们飞奔而来,手持冰冷长刀。

青灰色的肌肉如水纹般涌起。

似是那年清笛乡中,青鬼再现。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