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熵减文学 > 武侠 > 醉饮江山 > 卷三 龙衔烛篇 第八十二章 佑安

醉饮江山 卷三 龙衔烛篇 第八十二章 佑安

作者:烦局神游 分类:武侠 更新时间:2025-02-11 00:47:36 来源:平板电子书

夜色深沉。

汴梁城万家灯火,至此时已熄去十之八九。

城外,青衫的少年手持宝刀,坐在两人高的机关人之中,绕着城墙疾步如飞。

“小黄,你说那家伙现在,应该多半知道了春意扣的用处了吧?”

少年面带着思虑的神情,跟自己身下的黄铜机关人说着话。

“唉……还真是个木鱼脑袋啊。印象那么深刻的事情,说忘就忘。不过还好现在回想起来了。”

他看着手里的百胜刀,心里忽然有些怀念那个为了家族大业,不惜双手沾染血污的老剑客。

今夜月朗风清,是个魂归的好日子,也不知他怎么样了。

闻川瑜低低叹了口气。

“聂君怀,你是个好剑客,应当使剑来着。人说剑者君子之器,刀者莽夫之利。至少,望岳在你袖中,不算亏欠。”

他轻轻扳了下面前的一根木柄,原本疾步如飞的机关人立刻止住了脚步,稳稳停在一处墙根。

“然后,就是赵无安了。”

遮天城墙的阴翳之下,少年清亮的眸中落入一缕月色。

“……算啦,都二十年了,当初也不能说我没做错。虽然到最后都没能杀了你,我也确实连累了许多无辜的人。按照你那套仁义逻辑,多半下次见面,还是会挥着剑把我赶跑吧……”

对着古旧的城墙,他比划了一下,举起了手里的百胜刀。

“那就把这当作礼物咯。下次见面,再好好比试一场吧,赵居士。”

———————

“赵无安,春意扣是先帝遗物,亦承载朕先父独一无二的遗命,一次机会过后,朕不会再给。”

少年天子似乎有些恼怒,冷着脸看向赵无安。

“你可确定,这就是你要向朕提的要求?抚恤金吾卫、释放孟乾雷、重惩罗衣阁主?”

“是。”赵无安毫不犹豫地回答。

知晓他身份的三人,此时都已震惊得不知该说什么好,就连始终蒙在鼓里的苏青荷,也知道赵无安的夙愿肯定不止这么简单。

“老大……”胡不喜努了努嘴。

“赵无安,何必为我的疏漏放弃这种机会?!”苏青荷大声喊道,“你应当尚有夙愿未竟吧?根本不必在此……”

“我意已决,无须再劝。”

伏在地上的赵无安语无波澜地打断了苏青荷的话。

“抚恤金吾卫家属,是为报那位统领,在万军之中,以命为我开出去往太安门之路的恩情。”

“释放孟乾雷,只因他本就无罪。我知道以观气师的预测,姑苏有反意,但若此时便抓了孟乾雷,姑苏孟家并天仙宗几百人的身家性命,却都将成无根之萍。我要救的并非孟乾雷一人,而是半个姑苏城。”

“至于罗衣阁主卫奉,他半生作恶多端,万死不辜,之所以要将他给蒋濂处置,也只是为了报答蒋濂其人的恩情罢了。”

他淡淡说完三个理由,头在地上伏得更低。

“唯望圣上体之切之,了民心愿。”

皇上沉吟了片刻,道:“平身吧。这三个要求,朕都答应你。”

“谢圣上。”

赵无安站起身子,低头拂去白衣之上沾染的尘土。天心月缺,映照他一身无暇长衫。

“不过……”皇帝踌躇了片刻,“朕本以为,你会求朕的,是伽蓝安煦烈之事。”

赵无安的脸上闪过片刻的恍惚。

他低下头,怔怔思索了一会,而后转过头去,看向身后的几人。

安晴正一脸关切地望向他,苏青荷的脸上仍然带着错愕之情。

胡不喜则早已收起了疑惑的表情,腆着肚子对赵无安挤眉弄眼起来。诸南盏看不下去,抬手给了他一个爆栗。

赵无安轻笑。

当初纵身闯入江湖,身怀着伽蓝安煦烈的决意。昆仑问道,苗疆死里逃生,久达寺一居十年。

而今汴梁城上,万家灯火如星点,夜风飒飒,白衣红匣依旧。

身随剑去十三年,我辈早非蓬蒿人。

“未能替伽蓝重振名声,确是我此生唯一大憾。”他淡然说道。

“不过。”

赵无安重又抬起头来,扬眉宣目。

“这一路走来,千难万苦,不负平生。”

此话音落之时。

整座繁华汴梁城。

四墙、九塔、十七门、四十六街、二百三十六楼。再加上太安门后,那座紫宸殿。

一同升腾起令人眼花缭乱的绚烂光华,跃入夜空之中,绽放为璀璨烟花。漆黑夜空,一时恍若白昼。

那一刹。繁华古城黯如永夜,天庭则有万家灯火,铺陈十里长空。

震耳欲聋的响声贯彻在空中。闻川瑜留下的十万斤琉火药在一瞬之间尽数绽放,却无一人为之受伤。

那眉眼温润的少年,并不是想要毁掉这座城市。

他筹划十年,只不过是,想用自己的天纵之才,为这座繁华都城献上一场贺礼。

五颜六色的烟花在天际绽放,明亮的碎铁自天空纷纷坠下,点缀在守城卫兵的肩头。

士兵们都怔怔抬起头,不解地望着这一切。城内青石长街两旁,老树挂银花。

银亮的烟花中,少年皇帝瞳子里也写满愕然。

赵无安愣了愣,旋即反应过来,回给他一个淡然的笑。

“无论是我曾后悔没做到过的事,还是那些我至今认为,与之相欠的人。”

南疆某座寨子里头,仰首大口灌酒的苗族皇子,他身边一脸不情愿地坐着的瓦兰公主。

子阳州口关隘前,身为当朝驸马、却仍自觉得欠了赵无安一杯酒的银甲将军。

还有此时正驭甲如策马,自认办了坏事就匆匆跑离汴梁城的温润少年。

“我与他们相遇,亦不负平生。”

赵无安俯下身子,伸手按在背后的洛神剑匣上,对当朝皇帝深深行了一礼。

“也望陛下,来日多思量。”

听闻此言,皇帝愣住了,深深地愣住了。

他从未想过,赵无安竟是这样一个人。

历尽千辛万苦走到他的面前,甚至在大相国寺中曾质问他何为君道的青年,他的意志本该早在荆棘密布的旅途中消磨殆尽,只剩下为故人而活的最后执念才对。

可赵无安居然能放下这一切。

他居然能坦然说出“无负平生”四字,居然能对与他所想之道截然不同的皇帝,说出“来日多思量”这样的话。

就如太安门前,这位白衣居士何以甘心拔剑守国门,也是令皇帝疑惑至今的问题。

但今夜,他似乎想通了些什么,又似懂非懂。

皇帝尚在犹豫着,赵无安却已站直了身子,双手递出去一样东西。

躺在他手心的,是早已被捏得变了形状的春意扣。

一旁的宫娥迎上前去,自赵无安手中取过春意扣,送回到皇帝面前。皇上尚自怔愣在原地,久久未动。

高台远楼阁。

他们头顶是万家灯火,他们脚下是万里河山。

曾有白袍皇子,放言要让天下无安。

亦曾有白衣居士,剑气镌于墙上,是“天下无安”四字。

这天下,从不曾安宁。

这天下,从不缺慷慨之士。

这一年汴梁城中,烟花满天。背匣居士布衣面圣。

万里人间殊途,不悔此行一路。

————————

六月热夏。

道两旁摆出两辆大车,一辆载枣,另一辆也载枣。

枣车旁边上儿,又置了一张大平桌子,摆满大瓷碗,每只碗里都盛满了清凉凉的山泉水,一文钱够喝三碗。

再隔三步路的小道儿上,立了间草房,房前五六张桌子,二十余只椅,竖着根高高的旗杆,上头飘一个龙飞凤舞的“茶”字。

两头树荫绿意盎然,小道尽头,一匹快马绝尘而来。

无论茶贩枣贩,遥遥见到尘埃,便知道来了不得了的人物。哪怕在离此地三十里外的汴梁城里,那车主人只是个无论到哪儿都抬不起头来的小人物,在这却也能当个两三天的大金主。

老枣贩一溜烟从车上窜了下来,督促对面那辆枣车上的小孩儿,赶紧把最甜的瓜拿出来。

小孩会意,连忙爬去车底下,抱了两个瓜上来,堆在摆满水碗的桌上,开口嚎道:“不甜不要钱!”

茶馆那边儿,也早就迎出了足足三个小厮,拦道喊道:“这位大爷,留步!留步!里头上好的茶!”

若是不知情的,还以为这是拦道的劫匪。

许是真的赶路乏了,也没等车里的人下什么命令,那车夫便猛地一拉缰绳,口中吁地一声,止住了骏马前蹄。

一袭白衣飘然下车。转过身去,撩开帘子,又牵了一位美娇娘下车。

“二位这边请,这边请!”茶馆小厮们乐开了花。几步路外,年老的枣贩啐了一口,把手里的瓢随手一扔,翻倒身睡觉。

白衣居士婉拒了入室的邀请,拣了张桌子坐下,笑道:“此地就不错。穿堂风凉快,还能听听江湖轶事。”

小厮们自然也是不敢多说,连声应好,一个嘴快的道:“这最近能有啥江湖轶事啊,京城里头闹事情,天下人都不敢有啥动作呢。”

“瞧你这话说的,怎么就没动作了,我前两天还听说皇上颁了条大旨呢。”邻桌上,一位夫子模样的人抢白道。

一同前来的那微胖车夫拴好了马车,也到白衣居士边上落座,咧嘴道:“那倒是说说啊,那皇帝干了什么?”

“前两天刚到手的消息——”那夫子拍了拍手上的书卷。

“当今天子颁布圣旨,追封十三年前失踪的造叶二皇子伽蓝安煦烈,为大宋万户侯,谥号是佑安将军!你倒是说说看,人都死了这么久了,是好是坏也没个消息,怎么忽然说封就封了?”

说完这话的夫子没想到,隔壁刚来的白衣居士,竟一时之间怔住了。连与他同桌的二人也怔愣不已。

“怎么了?”夫子不明所以。

红衣少女伸手,抹平居士那皱起的眉头。

十三年辛酸事,更与何人说。

“没什么,没什么。”

白衣居士说着,却忍不住热泪盈眶。

(龙衔烛篇 完)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