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熵减文学 > 武侠 > 醉饮江山 > 卷三 龙衔烛篇 第七十七章 闻川瑜

醉饮江山 卷三 龙衔烛篇 第七十七章 闻川瑜

作者:烦局神游 分类:武侠 更新时间:2025-02-11 00:47:36 来源:平板电子书

悠悠古城矗立百载,日升月落,城头亦走过无数身影。

佳人将相,游子老饕,俱在这江湖浮浮沉沉。人生不过百载,休说是亘古不变的天地,即便对这城墙而言,百种人生也并无什么不同。

汴梁环城一周,共有十七道门,俱是守备森严。其中唯有靠河四门,又唯有一道万胜门,附近一段城墙准许平民攀登。

门顶城楼中,亦有官家在此筑阁,分设雅间,供人闲游取乐。当然,珍奇之物向来有价无市,若非家境雄厚之人,也是这辈子都不敢想能在万胜门城楼中摆下一番筵席的。

赵无安白衣背匣,自万胜门边拾阶而上。

半座雄伟汴梁,也随着他的越升越高,而逐渐落向身体下方。回眸看去,喧哗街市如隔帷幕,其间行人渺如云烟。

城头人烟稀少,仅有几名驻守城头的金吾卫分开站立。

毕竟离大乱才过去了一天,汴梁此时仍是人心惶惶,百姓们大多选择躲在家中,与家人相守。若无必要,极少出门,更不用提远出外城,来这登高观景的城头了。

出乎他的意料,守城的几名陌生金吾卫见到他的脸,竟都不约而同地俯身行礼,面露敬重之色。

赵无安心中颇有些哭笑不得。说起来,能守住那座太安门,其实并不是他的功绩。

若非那些籍籍无名的金吾卫在前冲锋,替他开辟出一条前往太安门的道路,赵无安也绝无可能临阵晋入一品境,反来诛杀拓跋努。

如今大乱方平,紫宸殿内的皇帝尚有一堆事情要忙。若非得知闻川瑜的惊天计划,赵无安本来也该替这些金吾卫向皇帝求一份情的。

但在见到闻川瑜之前,他不敢做任何无关之事。

与金吾卫们打过招呼,赵无安径自走向了那座两层之高的城楼。

阁顶以金墨手书“金梁晓月”四字,悬在赤红木匾上,璀璨夺目。大门两边,又挂了一对楹联,上联是“满城八景,历春风秋月造化得万胜”,下联为“月挂双梁,数大厦楼宇天工夺百奇”。

此处已是外城,护城河水自墙下流淌而过,万胜门前的金梁双桥,每逢月出之夜,俱能闪映灿烂金辉。那亦是这楼中景色最奇之时。

这些事,赵无安本不知道,街头巷尾地打听了半天,才知道原来汴梁城还有这么个去处。

他轻敛眉头,推门而入。

楼内空无一人。阳光透过轩窗静静照进厅内,排排摆放的桌椅被擦得一尘不染。

赵无安在门口驻足了一会,走入楼中,顺着台阶直上二楼。

二楼的布景与一楼并无不同,但正对着城内方向却开了一面两人高的大窗,窗前隔出四尺见方的空间,无桌无椅,搭了个低矮的台子。

眉清目秀的少年,背对楼梯口,坐在窗边。眺望着如隔烟海的汴梁城,一袭青衫陈旧却干净。

看见他的那一瞬,赵无安心中沉重的一块石头终于落了地。

听见身后的响动,少年并没有回头,甚至都没有动一下眉头。他轻声道:“光凭这么点线索,就找到我了啊,不愧是赵无安。”

“一直以来,你为杀我不惜一切,行踪亦是诡秘难寻。我又非仙人,自然不知你在哪里。”

赵无安随手拉过一只椅子,毫不见外地坐下,面无表情。

椅子在木地板上刮出刺耳声响,打破了楼宇中的寂静。

“但我听说,你在这座汴梁城,待了十年。”赵无安波澜不惊道。

少年轻笑道:“是啊。要准备一个配得上你的死法和结局,可让我大伤脑筋。”

“人只要在一处逗留,无论时间长短,一定会留下痕迹。滞留的时间越长,痕迹也就越重。”赵无安淡淡道,“的确,从你身上看不出汴梁的痕迹,仿佛你从未到过这座城市。但汴梁不会说谎,它一定会留下你的痕迹。”

涂抹不去。

眼前的少年温润如水,眉眼都是恬淡的模样,让人很难知道他心中究竟燃烧着怎样炽烈的复仇之火。

那份炽焰几乎伴随了他的一生,一烧二十载,不曾熄灭。

“所以,你就靠着这个找到了我?”闻川瑜问。

“你不会在汴梁城中用你那些奇特的发明代步,这比轮椅更加显眼。所以我查了隐罗司关于身残之人的情报,知道了你这些年来都在汴梁做些什么。”

赵无安顿了顿。

“但今日已是五月初三,在汴梁撒网找你,无异于是大海捞针,我就直接来了这里。你不会去怀星阁,因为那里太高了,而且置身闹市中心。”

闻川瑜冷笑道:“你倒还记得那是他的忌日。不去怀星阁又怎样,你怎么知道我就一定在这里?”

“因为你的习惯。我说了,汴梁会诚实地留下你的痕迹。”

赵无安将手抬到与肩同高的地步,手掌翻转朝上,拉离自己的心口。

“你习惯的是这个视角。你习惯处在人世之外,离所有人都很远的地方,挑一个高处,但也绝不会是最高的地方,遥遥地看着所有人,仿佛隔雾看花。纵观整座汴梁城,只有万胜门城楼,能符合你的要求。”

闻川瑜怔愣了半晌,才笑道:“精彩。不愧是赵无安。”

面对少年的夸赞,赵无安没有露出任何多余的表情,语无波澜道:“所以,你为何要不惜炸毁这座汴梁城?若是与我的私怨,不必牵涉如此之多的黎民百姓。”

闻川瑜竭力克制着自己的表情,却仍是抑制不住身体的颤抖,隐隐发笑。

“方才我不是说了么?唯有这样的结局,才配得上你赵无安吧?唯有这样的结局,才配得上你洛神传人、配得上你这个造叶二皇子?”

赵无安沉默许久。“我不是造叶二皇子。”

“我知道,我当然知道……正如你也不是洛神传人!”闻川瑜的语气忽然激烈起来。

他猛地一转轮椅,身形便回转过来,凝望着屋内的赵无安,眼底迸溅出炽亮火花。

“……我才是。”他沉声嘶道。

赵无安默不作声,卸下身上的洛神剑匣,摆在脚边。

匣子被从侧面打开,七把长短不一的剑静静躺在其中。赵无安一把一把地将其取出,一字排开在面前的桌子上。

菩萨蛮。苏幕遮。采桑子。鹊踏枝。虞美人。白头翁。

拔出最后一把剑的时候,他站起了身子。

洛神赋出匣,伴随隐约铮鸣。

“这些都是你的剑么?”他问。

闻川瑜狠狠道:“当然都是我的。”

赵无安眸中闪过一道黯然之色。把持着洛神赋的手,在那一刻微微顿了下。

但紧接着,他抬起了头来,平举洛神赋,直直注视着闻川瑜。

“不。”他说道,“洛神七剑,唯有这把洛神赋我可以给你。其余六把剑,不是你的。”

“分明是在强取豪夺……”闻川瑜冷笑。

“但也不是我的。”赵无安道。

闻川瑜为之一愣。

“这七把剑,都是洛剑七的,后来转交给了林芸。”赵无安淡淡说着一些二人都心知肚明的事,“她是你的母亲,也是我的师父,待我如再生父母。”

“林大娘去世前,我在她身边,自她手中亲自接过这方洛神剑匣,并非我愿。如果可以,我也愿意就此丢下肩上的洛神剑匣,从此浪荡江湖,也好歹混个逍遥快活。

“但我不能。

“这方洛神剑匣,它不仅是洛剑七,也不仅是林芸。同样的,它不是你闻川瑜,也不是我赵无安。”

“……你这岂不是废话!”闻川瑜咬牙切齿。

赵无安垂下眉头,视线自面前长桌上的六柄飞剑上扫过。

“菩萨蛮,得姜入海道蕴。姜入海曾在雄刀百会上一人力斗七十余刀道豪雄,自此闯入江湖,刀酒相伴,豪放快意。

“苏幕遮,得严道活道蕴。初入江湖的昆仑仙姑,受尽伤痛,最终仍是在飞狐城外一剑问天,替身后数万黎民挡下一千六百骑。

“采桑子,得吴九灏道蕴。生于南唐书香门第,本该终日浑噩。但为李氏兄妹,他毅然孤身一人深入北辽,万军之中,立地破九境,为当世剑仙。

“鹊踏枝,得苏长堤道蕴。大宋开国十大雅士之首,运筹帷幄千里,高粱河毁于一旦,此后二十年不曾再见解晖。他虽倔强,却不无为幽州四十万户百姓日夜忧思。

“虞美人,得李荆道蕴。身为前朝皇室子弟,却身先士卒,关外吐血三斗,暴毙于幽州城下。”

赵无安的视线落到最后一柄白头翁,踌躇道:“解晖……”

“你说的这些我全都听过!那又如何!?”闻川瑜愤怒道。

“这天地可曾浊清明辨?故人之死,可有后人相追?大宋、造叶、契丹,尽数是一丘之貉!张目只见到这天地海清河晏,却不知闭目后横尸千里、骨血堆山!”

少年的瞳子里跳跃着怒火。

“做什么都是无济于事。”他幽幽道,“天下永无安宁之日,倒不如把一切都焚个干净。用这无明之火,换山河无暇。”

赵无安道:“你并非恨我,而是憎恶这天下,迁怒于我。”

闻川瑜微眯的眸子里,荡起一道残酷笑意。

“没错。那又如何?”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