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熵减文学 > 历史 > 锦衣长安 > 第一卷 故人归 第八十一回 渡河

锦衣长安 第一卷 故人归 第八十一回 渡河

作者:沐华五色 分类:历史 更新时间:2025-02-11 00:47:33 来源:平板电子书

般弱低着头,没敢多看谢孟夏一眼,只扫了一眼,隐约觉得他长得还不错。

她低着头,听着楼里教习婆子的教导,一脸娇羞状:“奴叫般弱。”

“啥玩意儿,般弱。”谢孟夏头疼欲裂:“哪个般弱,般若波罗蜜那个吗。”他伸手揉了揉眉心:“听你这个名儿我就头疼,我给你改个名儿。”

谢孟夏书读得不多,而且读的时候都当菜码就饭吃了,剩下的那点儿起个能上口的名字都勉强。

他想了又想,道:“就叫惑芸,对,你以后就叫惑芸了。”

般弱险些呕出一口血来,这是个什么名儿,但还是柔柔弱弱的行了个礼:“奴多谢公子赐名。”

谢孟夏哈哈大笑,大手一挥,让改了名的般弱,现在的惑芸,伺候他洗漱。

夜深人静中,一行驼马队走过寂寞冷清的月色。

冷风吹过荒凉大地,星光月华筛的地上满是斑驳的暗影。

葫芦河距离石盘城十里左右,说近不近,说远不远。

这一队驼马队没人说话,只有哒哒哒的马蹄上,清脆的落在深夜中。

葫芦河两岸的胡桐树长得粗壮,春夏两季,树冠阔大成荫,微微壮观。

可是这个时节,胡桐树掉光了叶子,只剩下空荡荡的树冠,抬头远望,圆月星辰一览无余。

河滩上稠密成林的芦苇也枯了大半,枯黄的倒伏在地上,踩上去咯吱作响。

潮湿冷冽的薄雾从河面上升腾起来,笼罩着高耸伫立在不远处的烽燧。

领头的人打了个手势,身后的驼马队顿时停了下来。

众人翻身下马,安抚着驮马卧在地上,神色凝重的望向远方。

一个男子躬身赶到领头人身边,取下腿上的箭囊,弯弓对着远方比划了一下。

手一松,那箭矢如同淡白的星芒,飞快的冲天而去,一头扎进芦苇丛中。

芦苇丛中一阵剧烈的摇曳动荡,几只养的肥硕的水鸟怪叫声声,发疯了一样扑腾羽翼,掠过低矮的河面,又飞到夜空中,窜到对岸去了。

与此同时,不远处的烽燧上灯火大作,噗噗噗,数枚箭矢如同雨点,激射到了河面上空。

箭头上突然燃起亮光,将那片河面照耀的亮如白昼。

片刻过后,箭头上的亮光才熄灭掉,箭矢纷纷落入河中,被冰裂的河水一激,散出一缕白烟。

男子低语:“萨宝老爷,这个时节河水极冰,两岸又没有遮挡,动静稍稍一大,就会惊动了烽燧上的戍军。”

此人的呼吸绵长不绝,说话声断气连,是个练家子。

领头的人身形矮胖,蹲在地上时像个圆溜溜的球儿,他的汉话生涩蹩脚,声音低幽:“李兄弟,还有别的法子吗。”

男子仰头望天,想了想:“再过一个时辰,子初一刻,正是烽燧换岗,会有一炷香的功夫,我们快些过河,切莫耽误,进了常乐山,就万无一失了。”

萨宝点头应下,男子忙招呼众人原地休息。

月色下,浅浅的河水波光粼粼,细微的哗哗声流淌在夜色中。

过了半个时辰,众人都有些松懈下来,男子却突然转头,望着来时的小路,双眸中精光闪现。

他低低招呼了一声,众人都警醒过来,拉开架势,望向来路。

马蹄声飞快的逼近,细细碎碎像是来了不少。

气氛突然变得凝重肃然。

又是一队驼马队到了近前,看到这地儿已经被人先占了,后来者俱是一愣,显然没有料到这个情景。

这驼马队正是韩长暮一行人,熬到了夜深人静,赶到了葫芦河边。

打头的赫连文渊跳下马来,警惕的望了望面前这些人,没有过多的言语和动作,退到韩长暮身边低语:“公子,看来也是要渡河的。”

看这些人的样子,应当是哪个商贾人家偷运违禁品,还请了护卫。

韩长暮不以为意的点头,翻身下马:“不管他们,子时换岗,咱们先走。”

他可没有功夫深究这些人的细枝末节,更没有把这些走马的护卫放在眼中。

他知道身家丰厚的大商户,譬如周家,走马行商时,请的护卫往往不俗,多是镖局和军里下来的人。

而眼前这些人,显然只是寻常的护卫,会些功夫,走马经验多一些罢了。

赫连文渊神情凝重:“好,公子,那咱们先到前头去吧,也就不到半个时辰,就换岗了。”

看着韩长暮下马,孟岁隔姚杳等人也纷纷下来,相互之间没有交谈,却很默契的跟着赫连文渊往前走。

萨宝一行人愣住了。

萨宝口中的李兄弟原本想要上前,阻拦一二,不想这一行人逼近了,他才发现,这些人虽然看着散漫,可踩上枯枝却毫无声音,一路走来都安静的吓人,别说脚步声了,连呼吸声都听不到。

这群人是个顶个的好手,得罪不得。

他低头跟萨宝说了一句。

萨宝脸色一变,忌惮的望向韩长暮一行人,带头向后退了一步。

众人面面相觑,纷纷识趣的向后退去,留出一条窄窄的道。

韩长暮一行人牵着马,目不斜视,走到河边,找了个避风背光的地方,纷纷盘膝而坐,静静等着。

这一路走过来,姚杳意外的看到了两个熟人,正是在船上献了一舞,装聋作哑,被人称作圣使的哑女,而另一个则是那个弹胡琴的老者。

不知道这两个人是真的忘了韩长暮二人,还是故意装作不认识二人,在看到二人时,两个人的脸色连变都没变,都没有多看他们一眼。

姚杳神情一滞,警惕心大起。

她想了想,不动声色的挪到韩长暮旁边,轻轻抬了抬下巴。

韩长暮挑了下眉梢,意思是他也看到了。

夜渐渐深了,星芒越来越明亮,月色反倒暗淡了几分,只有几缕若有若无的微光。

眼看着时辰差不多了,赫连文渊冲着韩长暮微一点头。

韩长暮冲着孟岁隔等人打了个手势。

几人齐齐起身,脚步轻快,而驮马行走时,竟也没有发出声音。

萨宝和李兄弟仔细一看,却见那驮马的蹄子上,不知什么时候都裹上了厚厚的毡毯。

二人对视一眼,这些人看起来像是很有经验的样子。

水声哗哗,在远处看起来细细流淌的葫芦河,走进了一看,月光下竟是水流如练,奔腾湍急。

河水冰裂刺骨,虽然几个人都穿了长到膝头的革靴,踩在河里久了,寒意还是渗了进来。

几个人紧紧抓着缰绳,安抚着战战兢兢的马匹,一步一步稳稳当当的往对岸走去。

那被称作圣使的哑女看着这一幕,微微上挑的双眸眯了眯。

她显然认出了韩长暮二人,只是故作不识罢了。

她看着韩长暮这一行人走到了河中央,却只听得到河水一如方才的流淌声,并没有水鸟被惊动,她不禁眉心紧蹙。

这是怎样的一群人,功夫怎么会如此之深,在水里这样走着,带起的水花都格外细碎微弱。

葫芦河河面窄,水深也不过刚刚及膝,若赶上两岸芦苇茂盛之时,驱马过河是最不易被人发现的。

韩长暮等人动作极快,没有惊动烽燧中的戍军,便已经到了对岸。

来不及整理湿透了的衣裳,几人就翻身上马,往常乐山赶去,他们要在天亮前,躲进常乐山中,才能不被烽驿中的戍军发现。

萨宝这一行人见状,眼看着换岗的时间快要过去了,也不再犹豫,紧随其后过河。

一路都是无遮无挡的荒野,芦苇枯萎倒伏在地,胡杨枯槁,红柳干枯,星辰微光和清冷月华落了下来,恍若清波荡漾。

催马飞驰,冷风像刀子一样割在脸上,又冷又疼。

可几个人都不觉得冷,担惊受怕的赶了一路,脊背上早就满是汗了。

姚杳伸手一抹,额头鬓角全都是汗,把扑在脸上的灰尘和成了泥儿。

身后突然传来马匹的嘶鸣声,韩长暮顿觉不妙,回头一看,竟是萨宝那一行人中,有人惊了马。

这一下子可坏了事,自然惊动了烽燧里的戍军,几支照明用的箭矢射入高空,将这一群照了个明明白白,无处藏身。

赫连文渊大声疾呼:“走,走,快走快走,进山,快。”

声音刚刚落下,长箭如雨,不停的激射而来。

韩长暮这一行人,虽不是枪林箭雨里杀出来的,但个个百里挑一的好手,纷纷一手握紧了刀剑,挡开飞射而来的长箭,一手攥紧了缰绳,催马疾行。

身后的马蹄声越来越急促而凌乱,间或有人惨叫,有人坠马掉进河里,砸的水花四溅。

韩长暮这一行人连头都没有回,一味的向前赶去。

别说他们没有想过相救,这样的情况下,即便想救也是救不了的。

就这样片刻不得喘息的疯狂前行,总算躲过了这一波犀利的箭雨,钻进了连绵不绝的常乐山中。

刚刚停下来喘了口气,不远处也传来了一阵嘶鸣声。

萨宝这一行人也非寻常马队,竟由李兄弟护卫着,也渡过了葫芦河,跑过无边荒野,藏进了常乐山中。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