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熵减文学 > 历史 > 锦衣长安 > 第一卷 故人归 第六十九回 不服管

锦衣长安 第一卷 故人归 第六十九回 不服管

作者:沐华五色 分类:历史 更新时间:2025-02-11 00:47:33 来源:平板电子书

韩长暮思量片刻:“等我先见一面此人再说。”

王显笑着点头应是。

韩长暮转眸望向顾辰。

这人可长了张刺儿头的脸,若没有真本事,可轻易降服不了他。

顾辰连看都没看韩长暮一眼,却望着姚杳笑了笑,懒洋洋道:“卑职没什么可说的。”

姚杳低头忍笑。

刺儿头碰到冰块,可有热闹看了。

韩长暮涵养极好,并没有当场发作,转头去看陈珪。

陈珪圆滑,即便心中对韩长暮再不服气,脸上也不露分毫,虽是笑着,但总归是客气有余,恭敬不足:“程校尉和王友已经在敦煌落脚了,婆娑也留在了沐春身边。”

简单一句,只说了结果,但已经足够了。

韩长暮点了点头:“沐春精明,应当已经与婆娑坦诚布公的谈过了吧。”

陈珪道:“是的,沐春已经和婆娑谈过了。”

韩长暮淡淡道:“那么,传信给婆娑,不论什么事情,只要事关万亨等人,都可以告诉沐春。”

陈珪笑了笑,应声称是。

韩长暮最后望住了姚杳。

姚杳愣了一下,尴尬的一笑:“那个,卑职也没什么可说的。”

韩长暮神色一僵,郁结的吁了口气,转头看了姚杳一眼。

顾辰嘿嘿直笑,冲着姚杳挤眉弄眼:“这才是共同进退的好哥们儿呢。”

姚杳觉得韩长暮的脸阴沉的厉害,而刚才看自己的眼神,也太过深邃了,她不禁唏嘘。

她真不是有意让韩长暮难看的,不过,她也真的是没啥可说的。

总不能让她瞎编吧,她不擅长编瞎话的。

韩长暮揉了揉突突直跳的额角,冷声吩咐王显:“明日前查清楚那赫连文渊的情况,一点一滴都不能放过。”

王显平静的点头称是。

韩长暮又道:“好了,你们都先退下吧,孟岁隔留下。”

孟岁隔是韩长暮的亲随,有这一层关系在,韩长暮待他自然亲善,许多机密之事,也只交给他去做。

三人对韩长暮这话没有丝毫异议,不让听不让插手,正好省劲儿了呢。

一边下楼,顾辰一边撇嘴发牢骚:“哼,有了个靠山,就什么阿猫阿狗都能混个校尉当当了。”

陈珪扑哧轻笑:“老顾,你这话说的可不对,阿猫阿狗也得看谁养的,人家可是少使养的,校尉怎么了,总旗也是当得的。”

顾辰嘁了一声,他最是心高气傲,又着实有几分真本事,从来都是瞧不上那些靠裙带关系上位的子弟。

他这般瞧不上孟岁隔,还有一层缘由,便是每年内卫司晋升校尉都是有定额的,原本那个校尉是他的,却半路杀出个孟岁隔,他又要生生等上一整年了。

他早就不愿做这个见不得光的老鼠一般的暗桩了。

他想堂堂正正的走在阳光下,堂堂的做个内卫司的人。

姚杳起初看到这几个人时,是极度震惊的,她在京兆府中许多年,东西两市和平康坊中的人头是最为熟的。

那顾辰在东市北街底下摆了十几年的算命摊儿,素有半仙儿之称,长得又极好,这十几年不知道哄骗了多少大姑娘小媳妇芳心错付。

姚杳常在东西两市行走,亲眼见到顾辰一句话还没说,只是微微笑了笑,就引得对面银楼里的小娘子们蜂拥而至。

王显在平康坊里打更时,见谁都是笑眯眯的一团和气样,谁知道办起事来,竟也有这般缜密滴水不漏的时候。

至于那圆滑玲珑的陈珪,她曾在通化坊一户富贵人家里见过,也不知他是有怎样的舌灿莲花的本事,那户人家也是瞎了眼,竟请了他做西席。

几年下来,公子们的学问虽长进不小,可小姐们的芳心也拨动起来,西席自然是干不了了,他卷铺盖卷儿走人,在延康坊设了私塾。

姚杳很钟情的那家羊肉汤饼就在陈珪的私塾旁边,两个吃货常在汤饼铺子里碰面。

她看着这三人,真是唏嘘不已。

什么才叫深藏不漏啊,这三块料才是啊,原以为是沧海一粟,谁料想竟是鱼翔浅底,只待一个时机,便要鹰击长空了。

陈珪那话,越听越不像话,姚杳忙打了个哈哈:“顾大神仙,来来来,给我看个手相,看看我最近是不是犯太岁了,怎么这么倒霉。”

顾辰知道姚杳的意思,他如今在韩长暮手下讨生活,怎么样都是要低头做人的,他乐的哈哈直笑:“你啊,不是最近才犯了太岁,你是一直都在犯太岁。”

四个人在院中坐着,饮茶说笑,很是热闹。

楼下气氛闲适,可楼上却有些紧张了。

韩长暮慢慢啜了一口茶,大叶子的茶水,滋味并不如往日那般香醇,却也别有一番苦涩滋味。

他慢慢品着,抬了抬眼皮儿:“说吧。”

孟岁隔换了个称呼,条理清楚道:“公子,属下从凉州,甘州,一直查到肃州,都没有找到神医的下落,只是隐隐得知,他数月前就启程,去往高昌国了。”

韩长暮的额角有点疼,他想了片刻,叹了口气道:“出了莫贺延碛,就是高昌国了,先找到杨幼梓那一队人的下落吧。”

孟岁隔也只能按下不提,毕竟公事要紧,但韩王妃的情况一日不如一日,从前三五日中,还能有一日半日情形的时候,可现如今,却是已经完全认不得人了。

他心里有些不祥,却又不敢说出来惹韩长暮伤心,唇角嗫嚅,终于把话咽了回去,递过去几页薄纸,沉声道:“京里传来消息,冷少尹已经在所有祆祠里都安插了自己的人手,只等少使回京,便能一网打尽了。”

韩长暮点头,冷临江面上看着纨绔,办事却是最周密不过的了,又有霍寒山在边上相助,万事没有不成的。

他继续往下看。

孟岁隔接着沉声道:“汉王殿下擅自离京,圣人大怒,命沿途驿站烽燧一旦发现汉王殿下的踪迹,马上遣送回京。”他从袖中抽出一份信笺,递给韩长暮:“这是属下誊抄的,公子看看。”

韩长暮一目十行的看完书信,放在灯上燎了,看着信纸慢慢卷了边儿,化为一捧深浅不一的灰烬。

他闭目静了片刻,波澜不惊的缓慢道:“太子被废,秦王分权,这是意料之中的事,汉王又出了这样的事,若圣人不再如往日那般刻意维护,他渐渐势微是必然之事。此事不是我能左右的。”

孟岁隔低语:“公子,汉王生母是王爷的嫡亲妹妹,您的亲姑姑,世人天然就会以为韩王府与汉王是一派的,若汉王倒台,咱们韩王府,该如何自处。”

他欲言又止,其实他还有一层意思没有说,这也是他始终想不明白的,韩长暮入仕内卫司少使,乃是秦王举荐的,可韩王府分明与汉王是血脉至亲,若依常理来论,秦王应当是拼命打压韩王府才对,又怎么会举荐呢。

韩长暮只是一笑,笑容有几分苍凉:“韩王府从来都不涉党争,只替大靖镇守剑南道,抵御吐蕃人,没什么自处不自处的,汉王和秦王,没有不同。”

孟岁隔没有再说下去,换了个话头:“大人,兵部职方司郎中房宽死了。”

韩长暮陡然抬头,目光一寒:“这倒是奇了,布防图刚丢的时候,他没死,怎么这会儿死了,怕是圣人下旨让内卫司察查此案,吓着他了吧。”

他摩挲着杯盏,眉心微蹙:“他是自杀,还是他杀。”

“京兆府到了府房府,房宽就挂在梁上,仵作验了,确凿无疑的他杀后,挂上去的。”孟岁隔道:“冷少尹传信过来,大理寺和刑部都嫌此事烫手,并没有过问,他已经查到房宽最后去的地方和见得人了,着人监看起来了。”

韩长暮点头,终于露出一丝笑来:“云归是个有主意的,此事我鞭长莫及,就让他先查着吧。”

有一句话他并没有说出口,区区一个职方司郎中,翻不起这么大的浪,没有那么大的能耐勾结外贼,做出劫走饷银和布防图这惊天一案来。

他的脸上阴霾不散,这桩案子背后,定然牵扯到朝中大员,这个雷,不知道最终会劈到谁的头上。

“还有别的事吗。”韩长暮面露疲累之色,揉着眉心道。

孟岁隔想了想,捋了一遍楼下那三个人这一路上的行径,顿觉简直罄竹难书,不吐不快,他也没什么避讳的了,他们做得出,他就说得出,告状谁不会啊。

他急切道:“公子,顾辰那三人实在太可恶了,这一路上对您冷嘲热讽,差事上也是懈怠的很,公子您过来了,可要好好收拾他们,立一立威才好。”

这委屈的语气,这愤恨的神情,看来这一路上,孟岁隔没少受顾辰他们的气。

韩长暮扑哧一下笑出了声,一扫心中沉重的阴霾,奚落道:“看你这样,不知道的,还以为被他们仨给怎么了呢。”

孟岁隔摸着后脑,嘿嘿直笑,他也确实是急了些,他受点委屈没什么,说到底还是担心自己公子受委屈。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