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熵减文学 > 历史 > 锦衣长安 > 第一卷 故人归 第六十六回 又一个赫连

锦衣长安 第一卷 故人归 第六十六回 又一个赫连

作者:沐华五色 分类:历史 更新时间:2025-02-11 00:47:33 来源:平板电子书

谢晦明深知霍士奇是个最善装糊涂的老狐狸,他也不再兜圈子了,手指微曲轻叩食案,言语平静,却有着不容人拒绝的威严:“东宫属官挑唆皇兄擅自离京,陷皇兄于危难之中,皇兄此番回京,也少不得被父皇训斥严惩。”他微微一顿,沉沉望住霍士奇:“霍大人如此犹豫,是想包庇一二么。”

霍士奇暗自叹了口气,汉王刚刚遭了贬黜,又擅自离京,两件事加在一起,秦王终于忍不住了,可现在就对东宫属官出手,是不是太急了些。

他觉得做一个吏部尚书,能够安安稳稳的熬到二品荣休,就很满足了,他打心眼儿里不想卷进这些事里,但宦海沉浮,能够独善其身也是一种本事。

沉凝片刻,霍士奇思量着慢慢开口:“殿下,此事东宫属官自然罪责难逃,但微臣以为,如今当务之急是找回汉王殿下,至于罪责。”他欲言又止,最后还是直言道:“微臣以为,至于东宫属官的罪责,当缓缓图之,若是处置急躁,恐惹人非议。”

头一次听霍士奇这般直白的说话,在座的这些人都愣住了。

霍士奇说话,从来都是兜兜转转,说一半藏一半,要人花心思揣摩才能猜得出大概意思的。

谢晦明也同样愣了一愣,转瞬就笑了,笑容简单而舒畅:“霍大人此话,也正是本王所想,本王的意思,霍大人应该也明白,皇兄回京前,大人要拟个条陈出来,先呈给皇兄。”

这下子轮到霍士奇愣住了,拟个定罪的条陈出来,不应该是直接呈给圣人御览吗?

这可是个折断汉王臂膀,肃清政敌的大好时机啊。

谢晦明神色不变,淡淡道:“霍大人拟个条陈出来,呈给皇兄看过后,如何定罪,如何惩处,皇兄心里也能有个数,父皇问起来,皇兄也好奏对自如。”

霍士奇转瞬就明白了,微微颔首,应声称是。

问罪东宫属官这件事,是无论如何都跑不了的,与其秦王自己跳出来得罪人,那倒不如让汉王忍痛挑选,自断臂膀。

当然了,按照汉王那个混不吝的性子,极有可能撒泼打滚儿的不愿意。

若真是如此,圣人也不会容他,那他又凭空添了一桩罪过。

而秦王还能落个贤王的好名声。

一举数得,一石好多鸟,实在是妙。

霍士奇低头,慢慢用饭。

他早知道秦王不是池中之物,又这般的心思深重,汉王危矣。

幸好他从来都持身中正,既不是汉王党,也不是秦王派,从来不干损人利己,更不干引火烧身的事。

即便有一日汉王倒台,秦王上位,那把火也烧不到他身上,大不了就是解官归乡,反正家里那只母老虎早看不惯他做官做的战战兢兢的模样了。

用完了暮食,第二遍暮鼓敲了起来,四人齐齐起身告辞。

深沉的夜色中,大雨丝毫没有停歇下来的意思。

一匹马,两个人,催马疾行穿过雨雾,浑浊的水花在泥泞的路上四散飞溅。

雨幕深处,半截坍塌的黄土墙在风雨中飘摇。

韩长暮抹了一把雨水,大声喊道:“前头就是黑泉驿了。”

姚杳已经被大雨浇的睁不开眼,张不开嘴了,只囫囵着点了个头,心里郁闷不已。

说是天黑时便能赶到的黑泉驿,硬生生的被这场雨给折腾的,后半夜才到。

眼看黑泉驿就在眼前,韩长暮催马更快了几分,说话的功夫,小驿那塌了一半的门就落进了二人眼中。

韩长暮嘘了一声,勒马而立,解开困在腰间的麻绳,翻身下马。

黑漆漆的小驿荒废久了,黄土被雨水浇成深深的泥泞,一脚踩进去就没过了鞋面。

二人没有燃火折子,摸黑进了小驿,借着明亮的雨丝,丝毫没有在前头完整的房舍里停留,反倒摸进小驿后头。

小驿后头是个马厩,旁边枯槁的胡杨树被雨水冲刷的油亮,有些倒伏下来,将马厩的茅草顶子砸倒在地,枯枝散落满地,掩埋在黄土里。

二人对视一眼,把马匹赶进马厩中,从泥泞中扒拉出干枯的枝丫,堆在前头,稍作掩盖。

韩长暮看了看,淡淡道:“你也进去,外头我来收拾。”

姚杳愣了一下,想到自己的力气,想要帮忙的念头转瞬偃旗息鼓了,依言钻进马厩,靠着马匹蜷缩起身子。

顶子上的茅草稀疏,雨滴从缝隙中砸下来。

姚杳踩了踩边儿上的小水洼,暗自叹气。

这可真是外头下大雨,里头下小雨了。

这样淋上一夜,非伤风了不可。

正发愁呢,姚杳眼前一暗。

韩长暮拖着粗壮的胡杨树干过来,横在了她的面前。

喘了口气,缓了半晌,他又拖了些树干过来,交错着堆放起来,在姚杳和马匹面前,堆砌出一堵简陋的墙,那容身之所,成了个不易被发觉的缝隙。

韩长暮歇了半晌,又扔了许多枯枝进去,才浑身湿淋淋的钻进去。

姚杳看了看韩长暮,弓着身子,把枯枝填在他钻进来的地方。

韩长暮愣了一下,摇头忍笑:“那些枯枝,是拢一堆火取暖的。”

姚杳抬头看了眼顶子,又看了看堆在眼前的树干,抿唇道:“还是算了吧,拢火太招眼了。”

其实她是言不由衷,前世培训的消防经验告诉她,在这里拢堆火,无异于自焚。

雨势减消,四围寂静,两个人在潮湿的马厩里坐着,因为地方狭小,挨得极近,湿漉漉的水气直往脸上扑。

冒雨跑了这么久,韩长暮也确实累坏了,靠着卧在地上的马匹,双眼沉甸甸的闭上了。

姚杳身上一阵阵发寒,湿漉漉的衣裳贴着皮肤,冰冷刺骨,

她叹了口气,怕是真的要伤风了,伸手拧起衣裳上的水。

刚拧了一只衣袖,她双眼一眯,猛然转头。

雨停了的深夜里,格外的安静,细微的声音就如同惊雷。

韩长暮也醒了过来,眸光微寒,定定望住前头那几间房舍。

人语渐渐逼近,三道巨大的暗影落在马厩外。

有个洪亮粗犷的男子声音响起:“就这吧,马厩都塌了,就把骆驼拴在这吧。阿岚,你带着英弟去前头歇着,我捡些柴。”

韩长暮和姚杳飞快的对视一眼,不约而同的握住了腰间的剑。

这把声音耳熟,正是白马戍驿站里,失踪的那店主人。

白马戍里的戍军到底死于谁手尚不可知,但这店主人绝对不容小觑。

韩长暮听着外头窸窸窣窣的声音,心神紧紧的绷了起来。

或许是店主人嫌马厩里的枯枝都被雨水泡了个湿透,不那么容易引燃,他没有去动那些摞起来的枯枝,走到屋檐下,捡了一大捆半干的枯枝,抱进前头的房舍中。

透过枯枝的缝隙,韩长暮看到房舍里的火堆,燃烧的正旺,火苗跳跃,他暗自唏嘘,只觉得身上更冷了。

马厩和房舍离的很近,又不知那店主人的深浅,韩长暮二人不敢交谈,只小心翼翼的打着手势,连大气儿都不敢喘,实在憋闷的厉害。

店主人的声音洪亮,声声清晰:“阿岚,累了吧,快把湿衣裳烤烤,别伤了风,我把胡麻饼和羊肉汤热一热。”

没有听到孟岚的声音,反倒是孟英笑道:“赫连哥哥做的羊肉汤可是一绝呢。”

韩长暮双眼微眯,原来店主人姓赫连,姓赫连的多半是白兰羌人,数十年前,青海湖被吐蕃人夺了去,不愿为人奴隶的白兰羌人被迫离开故土,迁徙到了河西一带,从逐水草而居,变成了依山居之,垒石为室,或从军或从商,或走马或耕农。

一阵窸窣,孟岚低低的笑声传来,那声音轻松温柔,与驿站中截然不同,仿佛完全不是同一个人,她笑着开口:“四年不见,阿英已经长大了,姐姐差点没有认出你来。”

孟英的笑像极了孩子,没有忧愁:“可是我一眼就认出了姐姐,姐姐一点都没变呢。”

孟岚静了片刻,四年光阴,怎么能没有变化呢,她的容颜变了,心性变了,她淡淡的笑了笑:“阿英,姐姐和你赫连哥哥要去很远的地方,这一路很难走,很辛苦,你,还是回家吧。”

孟英跳了起来,急切的摇头:“不,我要跟着姐姐,我不怕辛苦,姐姐去哪,我就去哪。”

听到这些话,韩长暮想到白马戍那些吊起来的戍军,吊在驿站门口的都是汉人,而吊在驻地门口的,却是胡人,他隐约觉得奇怪。

若说歹人是趁着换岗之际下的手,为何会将胡人汉人分开。

毕竟站岗戍军中,向来都是胡汉皆有,并不会按照胡人汉人分开。

为什么歹人要了戍军的性命后,要将胡人和汉人分开悬挂。

到底有什么深意。

赫连和孟岚又要去什么地方,听起来极远极艰难,莫非是要出玉门关,往西域去。

他转头望了望姚杳,正她的神情从茫然转瞬清明,复又惊诧,显然是想到了什么要紧之事,他愣了下,未及深想,就听到赫连的声音传来。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