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熵减文学 > 历史 > 锦衣长安 > 第五百九十五回 不眠之夜

锦衣长安 第五百九十五回 不眠之夜

作者:沐华五色 分类:历史 更新时间:2025-02-11 00:47:33 来源:平板电子书

他这股怒气在见到顾辰的一瞬间,就烟消云散了,他赶紧斟了一盏茶捧过去:“顾真人,辛苦了,辛苦了。”

顾辰抿了一口茶,脸色凝重,声音低沉:“侯爷,有些话,贫道不得不说了。”

安昌侯早被顾辰难看的脸色吓得哆嗦了,一颗心七上八下的,颤巍巍的问道:“顾,顾真人,这,这是有什么大祸要临头吗?”

“大祸不至于。”顾辰摇了摇头。

安昌侯长长的松了口气,但是这口气还没彻底松下来,就被顾辰的下一句话给吓得险些坐到地上。

“不过就是家宅不宁,多死几个人罢了。”顾辰漫不经心道。

“多,多,多死几个人!?”安昌侯张口结舌的惊呼一声。

多死几个人还不是大祸吗?

他望着顾辰,若不是碍于身份,他都要跪下来连磕几个头了:“顾真人,真人,本侯,本侯这满门上下,没干过什么伤天害理的缺德事啊,求求顾真人,救救我们吧。”

顾辰垂眸片刻,语焉不详了半句话:“也不是,不能化解。”

夜色深黑如水,长安城陷入一片静谧。

偶有打更人提着灯火微弱的灯笼走过,锣声清脆,悠远传开。

安昌侯府中一片漆黑,侯府里原本下人就不到,入夜后更是没什么人走动了。

柳姨娘作为得宠的妾室,又管着安昌侯府内院的一应事宜,理所应当的占据了内院里最好的一处院子。

那处院子原本是荣贞长公主的住处,荣贞长公主死了之后,这院子就空了下来,后来柳姨娘掌管了内院之事,便自作主张的搬了进来。

安昌侯知道此事后,竟然没有提出异议。

也正是因此,柳姨娘的锋芒也就更胜从前,在内院说一不二,嚣张跋扈,连荣贞长公主生的两个女儿都得退避三舍。

可偏偏,安昌侯就是喜欢这一款,连这次上玉华山避暑,都要带着她和她生的儿子,

谁让人家柳姨娘的肚皮争气,侯爷的长子次子和幼子都是她生的,现在肚子里还揣着一个。

快四十的年纪了,还在拼四胎,姨娘做到这个份儿上,勤勉的令人叹为观止。

房间里灯火明亮,小丫鬟跪在地上,托着柳姨娘的手,小心翼翼的往指甲上染着丹蔻。

柳姨娘垂眸看了看指甲上娇艳欲滴的颜色,漫不经心的问道:“姓顾的那个神棍,又来骗侯爷的银子了?”

旁边的婢女谨慎的应了一声是:“不知道那个姓顾的神棍跟侯爷说了什么,侯爷吩咐人去帮大姑娘收拾行李,说是要带她一起去玉华山避暑。”

听到这话,柳姨娘的脸色一沉,手动了一下,小丫鬟没有防备,丹蔻一下子便染出了指甲。

小丫鬟吓得魂飞魄散,“哐当”一声,盛了凤仙花汁的琉璃瓶子掉在地上,摔了个粉碎,她不停的磕头求饶,声音哽咽,但咬着牙忍着不敢落泪。

柳姨娘最讨厌身边的人哭哭啼啼的,本就是伺候人的玩意儿,装这幅委屈柔弱给谁看!

她慢悠悠的抬了抬下巴,一脸冷意的看了旁边的婢女一眼。

那婢女心领神会,挥了挥手,便有两个婆子把小丫鬟押了出去。

柳姨娘这才似笑非笑的讥讽一句:“就大姑娘那个病秧子样儿,避暑,也不怕在冻死在玉华山。”

婢女动了动唇角,这话柳姨娘敢说,她一个做下人的却不敢乱说,只陪着笑脸儿道:“姨娘说的是,不管侯爷带谁去玉华山,姨娘和三位公子都是头一份儿的,侯爷不是说了嘛,这次姨娘一定要在玉华山上生下小公子,也好沾沾王气。”她抿着嘴笑:“在侯爷心里,谁都比不上姨娘。”

柳姨娘不置可否的冷嗤一声,再得宠也是个妾,生的儿子也是庶子,她弹了弹指甲:“大姑娘的院子,有人盯着吗?”

婢女低声道:“姨娘放心。”

安昌侯府的后门紧邻着坊门,两个坊丁百无聊赖的靠着墙,看似懒散,实则警惕的望着左右。

“二哥,那三位大人在树上蹲着,会不会把压断了?”年纪轻点的坊丁抬头看了眼树冠,那树枝不停的晃动,渐渐有了将要折断的迹象,他心有余悸的问道。

年长的坊丁深深的笑了笑:“树是他们自己个儿上的,树断了也是他们压的,掉下来也怨不着你我。”

年轻坊丁显然极为信服年长坊丁,松了一口气:“二哥说的是,摔死了也赖不着咱们。”

年长坊丁听到这话,“扑哧”一下笑出了声,瞥了年轻坊丁一眼:“他们是内卫,本事大着呢,从树上掉下来就能摔死,你以为他们跟你一样草包啊!”

年轻坊丁有些窘迫,讪讪地笑了。

安昌侯府后门不远处种了几棵梧桐树,树冠高大茂盛,亭亭如盖。

暗夜里,梧桐树冠连成成片的暗影,树冠上蹲着三个人,巨大的树冠被压的枝丫倾斜晃动。

密密匝匝的树冠中传来压低的说话声。

“诶,老顾,你下去,这树都要被你压断了。”姚杳推了推顾辰。

顾辰如老僧入定一般纹丝不动,反倒踹了包骋一脚:“你胖,你下去。”

包骋猝不及防,紧紧抱住枝丫才没掉下树去,转头可怜兮兮的望着姚杳:“阿杳,我,打架我打不过,追人我追不上。我下去没用啊。”

顾辰讥讽一笑:“那你能干啥?”

“......”包骋梗着脖颈,瞪着顾辰,不服气道:“我能跟你一起装神棍。”

“......”顾辰哽住了,竟无言以对。

姚杳无语半晌,她也不打算下去,狡黠长叹:“那就都在树上呆着吧,压塌了算!”

静了片刻,顾辰嘿嘿一笑:“阿杳,你说她们会有动静吗?”

姚杳微微挑眉:“没动静,咱们岂不是白熬着了?”

夜色深邃,坊墙层层叠叠,影影幢幢。

“诶,诶,你们看,你们看是什么?”包骋突然低低叫了一声,手指着安昌侯府的方向,抖的厉害。

姚杳和顾辰齐齐望过去。

不知何时,高高的坊墙上蓦然多了一对绿幽幽的亮光,那亮光不过铜钱大小,绿意森然,闪着令人不寒而栗的冷光。

那一对亮光在墙头飞快的飘动,发出窸窣的低声。

“那,那不是鬼吧,鬼眼!”包骋哆哆嗦嗦的叫道。

“什么鬼眼,那是猫眼!”姚杳嗤的冷笑一声,眼看着那双森绿的光点已经越过了安昌侯府的外院墙,一个飞跃,径直往坊墙奔驰而去。

姚杳心神一动,飞身跃起,踩得树冠哗啦作响,重重摇晃,地上树影婆娑。

她丢下一句话:“老顾,你们继续盯着,我去追。”

长安城已经宵禁了,四处没有人走动,但平康坊里却是灯火辉煌,热闹喧天,香气四溢。

出了人命案子被封了许久的风荷苑修缮后重新开张迎客,老板娘又花了大手笔从江南道买进了几个千娇百媚的小娘子,那一嗓子吴侬软语,真叫人骨头都发酥,而这几个小娘子,也选了开张这日出阁。

这个消息一经放出,无数郎君们纷纷趋之若鹜,把个风荷苑挤了个水泄不通。

风荷苑自建成迎客那日起,还从未有过这等盛景。

看着人来人往,老板娘笑的嘴都合不拢了。

风荷苑三楼尽头的一间雅间门口,站着两个彪形大汉,腰挎弯刀,生就一副高鼻深目的异域模样。

两个身穿深黑斗篷的男子在雅间里相对而坐,面前的食案上搁着各色吃食和一壶美酒。

“代善王子,请,这风荷苑不止人美,酒更美,代善王子尝尝。”其中一个黑衣人端起酒盏,朝对面之人抬了抬手。

代善解开披风扔到一旁,大大咧咧的坐着,根本没有用酒盏,而是豪放至极的直接对着壶嘴儿灌了一口。

“怎么,黄内侍也有兴致来逛这烟花柳巷?”代善玩味的上下打量了对面的黑衣人几眼:“只怕黄内侍是有心无力吧。”

对面的黑衣人索性也就不再遮遮掩掩了,把黑漆漆的斗篷一掀,露出那张似笑非笑,面白无须的圆胖脸庞。

这个人,赫然正是此前出现在围剿青云寨现场的黄连云。

听到代善这嘲讽的话,黄连云并未生气,皮笑肉不笑道:“这世间的郎君有几个不爱平康坊,黄某也是俗人,自然不能免俗。”

代善冷哼一声,慢悠悠的灌了一口酒:“永安帝让本王子伴驾随行,前往玉华山避暑,不知,黄内侍,哦不,”他微微一顿:“黄内侍的主子有什么打算?”

黄连云淡薄的笑了笑,递过去一枚佩囊:“都在这里,王子一观便知。”

代善狐疑的打开佩囊,取出一页薄纸,一字一句的仔细看下来,戏谑一笑:“贵主打的一石二鸟的好盘算,只是,”他将那页薄纸置于烛火之上点燃,看着火苗转瞬吞噬了整张纸,眼看着就要烧到指尖了,他慢条斯理的将那团被火苗裹挟的灰烬扔进香炉中,嗤的一声冷笑:“只是本王子,又能得什么好处?”

黄连云淡淡道:“吐蕃的大位,吐谷浑的国土,不知王子,”他微微一顿,语气变得犀利:“可还满意?”

听到这话,代善精神一振,猛然抄起酒壶,对着壶嘴儿一饮而尽。

就在二人在雅间畅饮之时,屋顶的一片灰瓦被揭开了,一片昏黄的灯火从屋瓦缺损的地方漏了出去。

趴在屋顶上的那个人微微动了一下,缓解了一下发麻的腿,但是他的动作十分轻微,生怕半点声响,惊动了房中之人。

夜色渐深,汉王府里一片死寂,只有前厅燃了几盏灯烛,白墙上蜿蜒出许多道绰约人影,看起来,宽敞的前厅里似乎挤了许多人。

低低切切的说话声透窗而出,似乎还夹杂着几声低吼,这低吼声格外能振奋人心,前厅里一阵群情激昂。

不多时,一道道人影从里头鱼贯而出。

前厅一下子空了下来。

谢孟夏斜靠着坐在胡床里,漫不经心的抬眼看了面前之人一眼,屈指轻叩着食案:“已经先后去了三批人了,后日圣驾出行前,所有的人手都要放出去。”

那人低着头,沉沉应了声是:“公子,咱们都要启程前往玉华山,为何要把张娣留下,咱们留下的人手极少,万一没看住,她跑出去了怎么办?”

谢孟夏毫不在意的嗤的一笑,问道:“那你说说,她跑出去是为了什么?”

那人愣了一下,不明就里的应道:“自然是为了求助,报信,找人救命。”

谢孟夏微微挑眉,淡笑着点了点头:“这就是了,我就是要让她出去报信,找人救命。”

那人一脸茫然:“公子,属下还是不太明白。”

谢孟夏弯了弯唇,露出个冷漠残忍的笑:“那你猜猜看,张娣跑出去后,在张岩去了玉华山,后头又有人她追杀的情况下,她会最先找谁报信救命?”

那人更加茫然了:“公子,属下,猜不出。”

谢孟夏简直无语了,掀了下眼皮儿,恨铁不成钢的瞥了那人一眼:“蠢货。”

那人悻悻笑了笑,尴尬极了。

他要是不蠢,早就不是个无名小卒了。

谢孟夏无奈的长长叹气:“后有追兵,又在十六王宅里,她能去哪,她第一时间会想到哪,殿试放榜的次日,她哥哥不是来找过她一趟吗,不是偷偷告诉过她吗,秦王有意招揽他,秦王必定会找到机会把她救出去的,让她忍耐几日,等几日。”

他胸有成竹的望住那人,阴沉沉的一笑:“所以,你说,她跑出去会找谁?”

那人终于恍然大悟了:“对,正好秦王没有去玉华山,他一定会想法子帮她,强抢民女这么大的把柄,他怎么舍得让给别人。”

谢孟夏和那人相视一笑,阴恻恻道:“就是不知道那是别人的把柄,还是他自己的催命符了。”

今夜注定是个不眠之夜,大半夜的,汉王府里在商议着事情,秦王府里也没有闲着,甚至于比汉王府里的气氛更加肃然而紧张。

秦王谢晦明正襟危坐着,扫了面前的众多幕僚一眼,没什么情绪的开口:“圣人后日御驾启程前往玉华山,留下本王在京,诸位要提起精神,盯紧各处,万不可出任何差错。”

众多幕僚心神一凛,齐声称是。

这些人心里都十分清楚,这次永安帝上玉华山避暑,留下秦王谢晦明监国理政,这是一个大好良机,能否就此出人头地,就看着几个月了。

其中一人越众而出,打着胆子苦口婆心的劝说谢晦明:“殿下,圣人去玉华山避暑,单单留下殿下监国理政,这是圣人对殿下的看重,也是殿下的良机,殿下何不趁这几个月的功夫,”他欲言又止,做了个杀的动作。

秦王冷飕飕的盯了那人一眼,又转眸依次盯过其他几人,语露威胁:“圣人虽然离京,可京里的事情没有丝毫能瞒得住圣人的眼睛,你我必须比圣人在京时更加谨言慎行,不能出错。”他顿了一顿,言辞冷然:“没有本王的令,谁都不许擅自做主,别坏了主意。”

那人明白秦王是在敲打自己,也很清楚秦王的意思,并不只是说说罢了,而是真的不许他们擅动,他不禁有点着急。

圣人年近半百了,眼看着就没有多少春秋了,而圣人膝下子嗣繁多,光是十四岁以上的皇子就有七位之多,虽然秦王的生母的身份最为显赫,但是秦王并不是永安帝最喜欢的儿子。

夺嫡之路荆棘密布,圣宠稀薄,胜算也就小了许多。

这回永安帝前往玉华山避暑,留下秦王在京监国理政,这是他们千载难逢的良机,借这个机会提拔一些人,贬黜一些人,不着痕迹的让朝中的风向变一变,局势定然会对他们这一方越来越有利,皇贵妃再适时吹吹枕边风,那储位也就唾手可得了。

想到这里,他心里一阵剧烈的激荡,只觉着无限大好的前程就在他的眼前招手,他盯着秦王要杀人的阴沉目光,不由自主的又开口道:“殿下,这大好的机会若是放过了,以后就不会再有了,还望殿下三思。”

“此事不必再议,你们都退下。”谢晦明不容置疑的沉沉开口,打发了这些惯会摆弄人心,让人不顾一切的往前冲的幕僚。

谢晦明的心里一片清明,他博的不是一个人的前程,是一群人的前程,博的也不是他一个人的性命,是一群人的性命。

如履薄冰这么多年,他不敢行差踏错半步,自然将轻重缓急看的格外分明。

该搏一搏的时候自然是要博的,可是不该博的时候,就要服软示弱,就该循规蹈矩的。

这次圣人上玉华山避暑,留下他监国理政,其实是一把双刃剑,既是他的机会,也是他的桎梏。

他困于长安,自然不能什么事都不做,但也不能不管不问的什么都做。

兰苕也听了半晌议事,给谢晦明端了一碗燕窝,轻声细语的低声道:“殿下,明日还有政事要忙,殿下用了燕窝,就早些安置吧。”

谢晦明没有应声,用手撑着额角,一脸的苦恼之色,抬眼看了看兰苕:“汉王府这两日出来了三批人?”

兰苕点头:“是,前前后后有四十多人,都是往玉华山方向去的,属下等不敢跟得太近。”

谢晦明有些疑惑不解,即便谢孟夏耽于享乐,身边服侍的人多,那也不可能有这么多,这么多人提前去玉华山准备,这件事怎么看怎么透着诡异。

他的目光一闪:“盯紧了汉王府,看一直到圣驾出行,他们一共会派出去多少人。”

兰苕应声称是:“属下等一直盯着那府里。”

天边微明,两个坊丁打开坊门,早就候在坊门门口的百姓纷纷涌出坊门,各自谋各自的营生去了。

内卫司的廨房里,顾辰一边打着哈欠,一边收拾随身之物。

包骋在旁边帮忙,时不时的觑一眼顾辰的脸色。

顾辰镇定自若道:“安昌侯府里的事情你都清楚,一会儿你去司使大人跟前回话,我还另有差事,这就得出京了。”

包骋有些不敢见韩长暮,也不敢跟他回话,心下忐忑不安。

昨夜他们在安昌侯府外守了一整夜,一无所获也就算了,姚杳追一只猫竟然还追丢了。

这让他怎么敢去韩长暮跟前触霉头。

顾辰看着包骋七上八下的模样,忍笑道:“怕什么,你在司使大人跟前回话也不是头一回了,一回生二回熟,脸皮还没练得厚一点吗?”

包骋哑然,这不是脸皮厚不厚的问题,这是办砸了差事的问题!

他心虚的干笑两声:“顾总旗,昨夜咱们空手而归,你怎么还能这么沉得住气啊,你见过司使大人惩罚人吗,吓不吓人?”

顾辰放下叠的整整齐齐的短褐,叹了口气:“有什么吓人的,办砸了差事,挨罚是理所应当的,我与阿杳相交数年,还从没见过她跟丢过人,昨夜竟然连只猫都跟丢了,她肯定要想法子把面子找回来。”他转头一笑:“你放心,有她盯着安昌侯府,安昌侯府以后没好日子过了。”

包骋还是越想越怕:“那,司使大人会不会责怪阿杳?”

顾辰瞟了包骋一眼,笑的鬼祟狭促:“你猜。”

包骋顿时觉得自己问了个愚蠢之极的问题。

他鼓了鼓腮帮子,换了个听起来不那么蠢的问题:“顾总器,那安锦月怎么这么沉得住气,咱们都当着她的面离开了安昌侯府,她都耐得住性子,没有任何举动。”

顾辰抿了抿嘴:“也未必就是沉得住气,也有可能是太过心虚,情况不明的时候不敢擅动,唯恐露出什么马脚来。”他转头看了看包骋,叮嘱道:“拿不准的事儿,就去问阿杳,她知道该怎么回话。”

“......”包骋突然觉得这内卫司里的人心眼儿都多,这顾辰跟姚杳一样,都是筛子成精,浑身上下全是心眼儿,他俨然就是是内卫司里最傻最天真的那个人。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