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熵减文学 > 历史 > 锦衣长安 > 第四百五十二回 古怪的茶棚

锦衣长安 第四百五十二回 古怪的茶棚

作者:沐华五色 分类:历史 更新时间:2025-02-11 00:47:33 来源:平板电子书

银锭也是长长的吁了一口气,眉眼弯起,笑的格外舒心:“可不是嘛,天天盯着,也不嫌累得慌。”

韩长云转过头,问银锭:“这一路上,有多少波人盯着咱们,从功夫路数上,能看出都是什么人吗?”

银锭垂着眼帘,掰着手指头道:“七爷可招人喜欢了,从益州出来后,跟着七爷的总有七八拨人了,有一波看起来像是禁军的路数,一波像是芸微书院的人,一波是秦王的人,而今天这一波是咱们韩家军的路数,旁的,恕属下眼拙,就看不出来了。”

韩长云闭上眼睛,愁容满面:“这以后可怎么过啊。”他重重捶打着床,只打雷不下雨的干嚎:“小爷我这是送上门去让人家收拾啊。”

银锭生的细眉细眼,光亮的额头几乎可以照出人影来,他扑哧一下笑出了声,笑的眉眼弯弯:“京里不是还有世子呢吗,不会让人欺负了七爷去的。”

“别跟小爷我提那根木头,”韩长云横眉冷对,翻着眼皮儿,绝望的哀嚎了一声:“提他小爷我就睡不着!!”

话音方落,元宝正好端了安神汤过来,轻声道:“七爷,睡不着就喝点安神汤吧,能睡得安稳些。”

韩长云满脸悲催的推开元宝的手,指着自己乌黑的眼圈,一脸嫌弃:“小爷我都熬成这个熊样了,还用得着安神汤吗,小爷绝对是沾枕头就着。”

银锭笑眯眯的伺候韩长云躺下,突然低声道:“七爷,方才那个陈阿远的姑娘去灶房拿暮食,可跟厨子好一同打听啊,恨不能把您的祖宗十八代都刨出来问一问了。”

韩长云枕着手臂,诧异的轻咦了一声:“是吗,这么有本事,可打听出什么来?”

银锭摇头,笑的神秘兮兮:“怎么能打听不出来呢,咱们又没刻意瞒着她们什么,她打听出七爷您是西南商贾,这次是进京做生意开花楼的,这么一打听,可把她吓了一跳。”

韩长云盯着绣了流云暗纹的帐子顶,若有所思的一笑:“看来是个谨慎人,行事如此谨慎,想来真正的身份并不像户籍文书上写的那么简单,进京的目的,也未必同她们说的那样单纯。”

银锭问道:“那七爷,要不要安排人盯着她们?”

“盯她们,用不着,她们要是真有本事,还能被人砍得浑身是血?”韩长云转过头,目光灼灼望着跳跃的烛火,若有所思道:“明天给她们送几身儿衣裳,跟其他的姑娘一样的,那几个丑的,用面纱遮一下,免得吓着人。”

银锭笑了,应声称是。

元宝灭了几盏灯烛,转头问道:“七爷,那咱们明日一早启程,还要到梁州城再歇息一晚吗?”

韩长云毫不犹豫的大笑起来:“歇啊,当然得歇了,听说梁州城里花楼多,花娘也漂亮,怎么着都得多歇上两日,好好的逛一逛。”

元宝摇头苦笑:“七爷,您这六品的总旗还没走马上任呢,弹劾您奢靡荒诞的折子就已经满天飞了,您这样进了京,还不得把太极宫前

头的金砖都给跪烂了啊。”

“小爷我这是奢靡荒诞吗,明明是真名士自风流。”韩长云毫不在意的笑道:“在益州的时候,祠堂小爷跪的还少吗,跪金砖地有什么可害怕的。”

一夜无话,次日天明,碧蓝晴空上云意缭绕,是个极好的春日。

利州馆驿中一阵人仰马翻的忙碌,临近晌午,韩长云一行人才迤逦起长长的队伍,慢慢悠悠的出了利州城的北城门,迎着渐渐高悬的艳阳,往梁州城方向浩浩荡荡的行去。

而在长安通往梁州城的官道上,一人一马绝尘而去,在极远的后头,也是一人一马紧追不舍,一边追一边狂喊:“阿杳,阿杳,你个死妮子,你等等我啊,你窜这么快干什么??”

那喊声混合着暖风尘土,送出去极远。

前头的姚杳勒马而立,为了方便办差,她特意扮了男装,一身暗青色胡服,长发用同色发带紧紧束在头顶,从背影看当真是个清朗少年。

她转身大声的讥讽笑道:“姓包的,是你自己要跟来的,你就得凭本事跟上,跟不上你趁早回去吧。”

言罢,她一夹马腹,重重一甩马鞭,啪啪两声鞭响直冲云霄,姚杳这一人一马转瞬便冲入了茫茫的官道深处。

包骋一脸苦笑,狂甩马鞭紧追不舍,却只能眼睁睁的看着前头的姚杳渐渐化作一个小黑点。

这条官道素日里往来繁忙,商队行旅皆是匆匆而来,匆匆而去,看到这一前一后绝尘而去的两人两马,纷纷侧目,惊诧不已。

跑马跑成了一阵风,还险些将人掀翻在地,这么嚣张跋扈的行径,只有那种目高于顶的大户人家的豪奴才干得出。

这些人这样看着,这样想着,便面露鄙夷之色,鄙视的目送二人远去。

艳阳高照,纵马疾驰了很长一段路后,便有些人困马乏,姚杳口渴的厉害,她在马背上直起身子,极目远眺,看到了掩映在巨大的榕树树荫之下的茶棚。

长安到梁州城的这条官道素来繁忙,养活了沿途的许多个村镇中的村民,百姓傍路而生,各色时鲜蔬果和茶水点心源源不绝的送到官道沿途叫卖,沿途的茶棚也鳞次栉比,一间挨着一间。

茶棚多了,竞争也就激烈了,各家茶棚招数尽出,这条官道也就更加的热闹兴旺了。

可是今日的情形却有些奇怪,姚杳发现这一路行来,十之八九的茶棚都是空的,没有煮茶,更没有人喝茶。

姚杳勒马立在树荫下,看到极远之处的那座茶棚,隐隐约约有炊烟升起。

她咽了两口口水,催马一路急行。

那处茶棚的位置不太好,位于深入官道四十里的地方,平时人并不十分多,虽然经营了十来年,但始终半死不活。

姚杳赶到近处,看到炊烟从茅草棚顶逸出来,在半空中袅袅散开。

几根手臂粗的暗黄色斑驳竹竿撑起了歪歪斜斜的棚子。

道旁植了四棵榕树,巨大的树冠连成了片,

凝翠碧叶密密匝匝的,挡住了直直洒落的炙热阳光,投下巨大的树荫,正好将三张残破的食案和条凳笼罩其中。

姚杳还是两年前来过一次这个茶棚,现下一看,两年来,这些破烂的家伙什儿,一点都没有变。

不过破旧是破旧了些,但是收拾的干净利索,她两年前途经此地时,食案上还摆了清洗干净的空酒瓶,酒瓶里斜倚一枝烂漫山花。

但是这次过来,茅草顶子和斑驳竹竿仍是摇摇欲坠,而食案条凳还是一如往昔的破旧,而食案上的空酒瓶中的山花却不见踪影。

姚杳挑眉,这个时节,山里正是花开正艳的时候,大丫和二丫怎么会不采花呢?

她满腹狐疑的在茶棚前头翻身下马,将缰绳拴在树干上,一眼望过去,三张食案旁空无一人。

她皱了皱眉,随便找了个空地儿坐下,扬声道:“婆婆,来一壶桂枝水。”

清凌凌的声音落下不久,便有个七八岁的稚嫩小姑娘,梳着两个揪揪,提着一只提梁铜壶,艰难的搁在了食案上。

姚杳笑着拽了一下小姑娘的小揪揪,从佩囊里拿出一颗琉球糖,放在她的手心里:“二丫,怎么是你送水出来啊,大丫呢?”

二丫嘴里含着琉球糖,说话有些不大清楚,嘟嘟囔囔的:“婆婆,婆婆说,大丫,嫁人了。”

姚杳愣了一下,左右一看,既没有看到大丫,也没有看到婆婆,正要继续再问些什么,却见包骋气喘吁吁的赶了过来,整个人在马背上晃动的厉害,几乎要一头栽到地上。

她赶忙迎上去,将包骋扶下来,把缰绳也拴在了树上,两匹马头碰头的伸到了草丛里,一下一下的啃起草来。

她扶着包骋坐下,哼了一声:“看你那点儿出息。”

包骋哎哟哎哟的揉着腰:“颠死我了,你就不能慢点吗?”

姚杳喝了一口桂枝水:“慢点?耽误了差事,回去你替我跪着吗?”

包骋一想到韩长暮的冷酷,顿时闭紧了嘴,跪着事儿小,挨打事儿大。

两个人坐在树荫下,对着喝了几杯桂枝水,缓过一口气,姚杳才觉得今日这茶棚安静的有些诡异。

她正要起身,谁料一阵凌乱而急促的马蹄声从梁州方向传了过来。

她抬头一看,只见漫天尘土中,一行八九个人纵马而来,马匹嘶鸣着在茶棚外停了下来,为首之人是个蓄了长髯的中年男子,身着麻灰色圆领袍衫,一派文雅书生的打扮,后头跟随的个个都是短打扮,腰间挎着各式各样的刀剑。

一行人翻身下马,有两人把马匹赶到树荫下拴好。

为首的书生环顾了茶棚一圈,目光落在姚杳和包骋身上时,他微微一顿,转瞬移开双眼,招呼着身后之人道:“都坐吧。”

打扮各异的众人咋咋呼呼的纷纷围着食案坐下,没有叫人过来招呼,也不见茶棚里有人主动出来招呼,他们反倒捻熟的自己走进茶棚,自己提了滚烫的热水出来。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