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熵减文学 > 历史 > 锦衣长安 > 第一卷 故人归 第四章 岁月是把刀

锦衣长安 第一卷 故人归 第四章 岁月是把刀

作者:沐华五色 分类:历史 更新时间:2025-02-11 00:47:33 来源:平板电子书

谢孟夏暗自腹诽了一句,顶着被御史弹劾的风险逛了回平康坊,没尽兴也就算了,还遇上了刺客,真是晦气。

干脆下回让孤竹馆把人送到东宫,好好演一场,虽少了些气氛,但胜在安稳。

他吓的腿软,手撑着胡床,撑了几下也没站起来,只好兴致寥寥的挥了挥手:“孤腿软,走不了了。”

能把胆若鼷鼠说的这般理直气壮,也是本事,要不人能在太子位上屹立不倒呢。

瘦高男子无言,蹲下身来。

谢孟夏嫌弃的推开他,柔弱弱的开口:“孤要抱,公主抱。”

众人一片倒仰欲呕。

韩长暮送走了矫揉造作的太子,把半死不活的胡姬扔给孟岁隔。

他原是得了消息,孤竹馆内有前朝判臣作乱,特来探查一番,不想却遇上了胡姬刺杀太子。

到底是运气好到逆天,还是有人推了个功夫平平的胡姬出来做炮灰呢。

他在孤竹馆门前驻足了会儿,抬腿进了隔壁的风荷苑。

一进门,浓郁的脂粉味儿扑面而至,熏得他心神一震。

入夜后,平康坊北曲“风荷苑”里的一个妓子卷着金银细软,趁着苑中郎君最多,最热闹的时候跑了,与她一起失踪的,还有个跑堂。

妓子跑路并不是稀罕事,大都是和酸腐读书人一起跑的,和穷跑堂一起跑的,还是头一遭。

夜半时分,两个更夫在靖安坊内结伴而行,空旷的夜里传来几声乌鸦叫。其中一个更夫眉心一跳,旋即紧紧捂住肚子,嚷嚷自己肚子疼,抛下同伴跑肚拉稀,就再也没有回来。

五更二点,晨鼓声声,坊门刚开,布政坊东门就摆了一溜朝食摊子,有氤氲着药香热气的阿婆茶和二陈汤,有炸得焦黄酥脆的酥琼叶和环饼,还有各种馅料的馒头烧饼,可唯独在此处卖云英面的半大小子没有出摊,有老叟老妪摇头,还是年轻人吃不得苦,懈怠了。

天色微白,平康坊北曲风荷苑里的脂粉味儿还没散尽,上了年纪的老妪便忙着捅开灶火,准备朝食,年岁不大的小子穿着短裳,一溜小跑倒夜壶,打扫庭院,守夜的精壮汉子则哈欠连连,换班儿睡觉去了。

韩长暮迷迷糊糊的醒过来,他睡得有些懵,宿醉后的身子软绵的厉害,微微欠身,望了四围一圈儿。

这屋里香粉味儿浓得熏人,家具摆设屏风窗棂皆精巧,不是凡品,单单一只花囊,就足足十两银子,还真是奢靡的很呐。

寂静里,韩长暮听到了另一个人的呼吸声,转头正瞧见边上躺着个年轻姑娘,他狠狠一怔,自己什么时候添了个酒后乱性的毛病。

他掀开被角一看,自己虽只穿了一身月白中衣,但却齐整利落,没有半点不妥,不觉一怔。

仙人跳?不对啊,这天都亮了,怎么也没人来踹门敲诈勒索。

揉了揉隐隐生痛的额角,韩长暮还记得来风荷苑的事由,可唯独不记得自己是怎么喝多了躺下了,自己素日里酒量并不差,怎么几盏酒就躺下了,看来,还大意着了人家的道了。

就在此时,年轻姑娘缓缓醒来,正好与韩长暮来了个四目相对,四目相对,电石火光。

她杏眸瞪得极大,面露惊恐裹着被子坐起来,惨叫声堵在嗓子眼儿里,将喊未喊:“你是谁,你,你你是什么人,你怎么躺在我的床上。”

韩长暮枕着手臂,反正自己什么都没做,打定了主意不认账,遂神情淡漠道:“这话应该某问你吧,你是什么人,怎么会在某的房间里。”

姑娘一脸疑惑,松了松被角,瞧见自己中衣齐整,微微蹙眉,莫非自己在风荷苑里喝多了花酒,半醉半醒的时候走错房间,就只睡了一觉,什么也没干。

她定睛看了看韩长暮,眉宇间风姿疏落,眼尾细长上挑,有着寻常行首所没有的清贵气,不禁啧了啧嘴,自己几时有了这么好的定力,面对如此好的皮相,是怎么忍得住的呢,罢了罢了,既然这俊俏公子是风荷苑里的行首,那就不用担心事后他找自己负责任,只不过虽说什么都没干,但花酒钱还是要给的。

想明白了这点,姑娘忙起身穿衣裳,收拾利落,反手丢了二两银子过去,有点肉痛道:“你放心,花酒钱该多少就是多少,本姑娘不会赖账的。”

韩长暮被银子砸的头发蒙,瞧着姑娘面不改色心不跳的穿鞋,穿衣,开门,施施然离去,半晌才回过味儿来,敢情自己被当成了风荷苑里的行首,被人睡了不说,还挣了二两银子,唇角挑出冷笑,有意思,有点意思。

门突然又被人推开,那姑娘去而复返,在门口探进半个脑袋,在韩长暮身上巡弋片刻,杏眸微弯,笑眯眯道:“诶,你花名叫什么,下回喝花酒,我还找你。”

“......”

风荷苑中人声渐起,韩长暮想不出是谁设了这么个套儿,又是为什么设这个套儿。他神情漠然的,静静躺了片刻,摩挲着起身穿衣,却摸到了块冷硬的牌子。

韩长暮拿起来一看,这牌子触手光滑,有淡淡的铁腥气,是玄铁所制,正面刻着“京兆府”三个大纂,背面刻着“参军姚杳”四个小纂,笔笔锋利,刻痕极深,的确是官府之物无疑。

他挑了挑眉,看来方才那姑娘是京兆府的人,没有穿官袍前来,应当是私事,他微微蹙眉,一个姑娘,来这种地方能有什么私事。

呃,喝花酒睡行首,是个不落俗套的。

门再度被人推开,孟岁隔躬身道:“大人。”

韩长暮系好腰带,神情淡漠道:“走,去五味酒肆。”

立秋,满长安城的树叶子,好像一夜之间就黄了边儿,街面儿上的秋菊,一阵秋风里就绽开了花苞。

晨光里,姚杳将马拴在长安县衙外头,接过何登楼手上的酥琼叶,边走边吃。

今日这琼叶削的厚薄均匀,蜜烤的香脆微甜,吃起来满口生香,嚼做雪花声。

“姚老大,你今儿可有点迟了,这朝食都快成午食了。”何登楼边走边说,还不忘把黏糊糊的手在缰绳上抹了两把。

俊俏公子像是一阵清朗的风,在姚杳脑中一晃而过,她三口两口吃完了酥琼叶,打着哈欠道:“起猛了,我得醒醒神儿,人都到齐了么。”

何登楼点头:“都在长寿坊西门了。”

姚杳握了握腰间的剑,长眉一挑:“你去西门,我去丰邑坊东门,廷尉府一会儿押送囚车过来,可不能出乱子。”

长寿坊和丰邑坊中间的刑场上旌旗飘扬,已被人群团团围住,最内层是衙役,而外头则是翘首观望的百姓。

前几日,廷尉府和刑部一同,将秋决的名单复核了几遍,呈给了圣人,圣人大笔一挥,选在了立秋这一日统统砍了。

姚杳瞟了一眼法场,秋决每年都有,每年看得人都不少,死囚掉脑袋,都是推到长寿坊外的刑场上,方便城中百姓围观,刀起头落地,起个震慑的意思。

可到底能不能吓住人未可知,倒是看热闹的人一年比一年多,这血呼啦次的,真不知有什么可看的。

她眉头紧锁,今年的秋决格外不同,昨日文书送到京兆府,她瞄了一眼,不止砍得人比往年多上一成,竟还有女眷,看来这圣人过了知天命的岁数后,一年比一年放飞自我,内心暴躁的小宇宙彻底爆发了,太吓人了。

是哪本书上说的来着,脾气大的人都短命,看来圣人想要万岁,还得修修性子。

这些话大逆不道,可姚杳却没有身为臣子的觉悟,自己这身浅绿官袍就像初秋的叶子,长安城中遍地都是,没人在意,她也不在意,端人碗砸人锅,砸的十分开心。

都说岁月是把杀猪刀,刀刀催人老,往事却历历在目。

自永安元年,圣人登基,到如今已是十五年的光阴。

十五年间,京城从金陵城迁到了长安城。

十五年间,死去的人不再被提起,活着的人都已有各自的新生。

流光似水,永安元年,圣人刚登基为帝的那一年,二十几岁的姚杳从现代莫名其妙的穿越到这里,变成了个只有五岁的小姑娘。

一晃十五年过去了,在廷尉府大牢里,对自己有半块烧饼之恩的少年郎,凑银子打点内官,送自己到掖庭里活命的陈家娘子,都音讯全无了,再没有见过了,只怕是凶多吉少。

初入掖庭,她随着规矩改姓了姚,接受并习惯了姚杳这个名字,被迫忘记陈杳杳这个身份,忘记那个再也回不去的前世。

这十五年里,姚杳搞明白了自己身在何处,是个史书上没有记载过的靖朝,看长安城的建制,倒有几分大唐盛世的意思,可圣人不是那个圣人,名臣也不是那个名臣,跟大唐没有半点相似之处。

起初她还心存幻想,想着哪一日睡醒了,一睁眼就在前世了,可做了这么多年梦,梦醒之后她还是姚杳。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