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熵减文学 > 历史 > 锦衣长安 > 第三百九十八回 月黑风高夜

锦衣长安 第三百九十八回 月黑风高夜

作者:沐华五色 分类:历史 更新时间:2025-02-11 00:47:33 来源:平板电子书

他想的很明白,对自己的处境也十分的清楚,他能无功无过的将这差事办利落,便是万幸了。

王敬宗听出了蒋绅的话中之意,明白了他甩包袱的态度,心里不禁有些失望,脸上便露出了些许担忧,望了阮平安一眼,身形一动,便要开口说些什么。

阮平安赶忙不动声色的拉住了王敬宗的衣袖,微微摇了摇头。

王敬宗只得偃旗息鼓,脸色不那么好看。

扔出去了个烫手的山芋,蒋绅心情大好,转头对沐荣曻道:“暮食让灶房加个菜。”

沐荣曻笑道:“是,下官这就去办,定让阁老尽兴。”他笑眯眯的转身,走到无人可见之处,他满脸清朗的笑容慢慢凝固了,双眼中露出若有所思的微光。

就在沐荣曻走进渐渐偏西的阳光中后,明远楼三楼的一扇窗户轻轻的关上了,没有发出半点声响。

明远楼中的窗户上镶的都是整块的玻璃,这东西可是个稀罕物件儿,寻常的工坊烧制不出来,只有官造工坊才有这般手艺,烧制出如此晶莹剔透的宝贝。

寻常人家花重金得那么一小块儿,都要精心打磨了,镶嵌在首饰上用以点缀。

唯有宫里和钟鸣鼎食的人家,才会将这样重金难求的东西,嵌在窗户上。

如火如荼的阳光散发着西沉前的灼热和明亮,从通透的玻璃斜入房间,那玻璃上呈现出湛蓝色的光华。

贡院里无花无树,三月春日里,只有墙根底下钻出来碧莹莹的绿草。

站在高高的明远楼三楼,整个贡院一览无余,可以望见守卫森严的印坊,望见鸦雀无声的东西号舍,望见炊烟袅袅的灶房,望见在刚岗楼来回走动的兵卒,腰间的刀剑在阳光下闪着粼粼寒光。

孟岁隔站在窗户下,目送沐荣曻消失在通往灶房的那条路上,才收回目光,头也不回的感慨万千:“他到底是惦记那里的吃的,还是惦记那里的人呢?”

姚杳倏然抬头:“他又去灶房了?”

孟岁隔回身点头:“嗯,他饿的也太快了。”

姚杳抿唇,和韩长暮对视了一眼,皆从对方的眼中看出了一丝诧异。

韩长暮眯了眯眼,转头望住了滴答滴答的更漏,声音幽冷:“这个时辰,外头要送肉菜进来。”

不待韩长暮吩咐什么,孟岁隔便倏然起身,急促道:“卑职去抓他。”

“站住。”韩长暮厉声喝道:“无凭无据的,你怎么抓。”

孟岁隔脚步一顿,满脸颓然的停了下来,摸了摸后脑喃喃道:“是卑职莽撞了。”

“灶房那有何振福守着,他一向心细,不会出纰漏的。”韩长暮没有责怪孟岁隔的意思,从包骋拿出那几份考题,到从号舍抓到那几名夹带的士子,再到在仓房中发现了有人擅入的痕迹,这一切看似毫无关系,却又像冥冥之中有所关联。

现在贡院关着,没有人能走出去,消息自然也不会泄露出去,一切都还在可控的范围之内。

但明日考完第一场,士子们就要离开贡院,待后日再入场,一切就不好控制了。

而二十日后呢,参与此次省试的诸位官员也都要离开贡院了,他们可并非都长了同一条舌头,他们的嘴也并非都是严严实实的。

贡院里发生的事情一旦泄漏到市井中,就像一滴水落进滚烫的油锅里,定然会激起无穷无尽的猜测和流言。

若朝廷未能在短时间内查清楚这件事的始末,流言四起,累及省试,引发世人怀疑省试是否公允,发榜是否真实。

想到这些,韩长暮顿时心中一凛,脸色大变。

姚杳看出了韩长暮的脸色不对,她也想到了这件事情无法善后引发的后果,生出一丝不祥之感,喃喃道:“泄题之人不在乎题目真假,只是为了搅浑省试的水。”

韩长暮深深盯了姚杳一眼,淡薄道:“若幕后之人的确是如此图谋的,那么,四位主考官便能排除在外了。”

姚杳皱了皱眉:“为何?”

“蒋绅乃文官之首,虽然固执古板,又十分清高,但入朝为官以来,他兢兢业业,为大靖鞠躬尽瘁,绝不会在即将致仕时,做这种晚节不保的事情。”韩长暮微微一顿,继续道:“沐荣曻有野心,自从内阁中空出来一个位子后,他到处钻营,上蹿下跳,只为入阁,此时做有损省试之事,于己不利,他大可以利用省试大肆招揽门生,没有必要做这种损人不利己的事情。至于王敬宗和阮平安,就更不可能做这种事情了,王敬宗乃天子近臣,深得圣心,虽然品阶不高但身份清贵,为人也很中直,阮平安是个做实事的,从不屑于朝堂倾轧,除了跟与他同科之人有所来往之外,并未见与谁特别交好,更重要的是,王敬宗和阮平安二人都出身寒门,身后没有家族可依仗,朝中也没有前辈相提携,是圣人这些年来刻意扶持起来的孤臣,一心忠于圣人,不会也不敢做这种背叛之事,他二人心里都十分明白,一旦背叛了圣人,不仅断绝了仕途,更是灭顶之灾。”

韩长暮虽然入京不足一年,但对朝堂之事却格外捻熟,说起这些朝臣来更是细致入微,显然之前他虽远在剑南道,但一直时刻关注着朝堂云涌。

姚杳若有所思的望了韩长暮一眼,思忖道:“如此说来,就只剩明远楼二楼的那些人了?”

韩长暮摇头:“还有北衙禁军,内卫。”

姚杳哀嚎一声:“这可足足有六七百人啊。”

孟岁隔听着都觉得头疼,查问百十来人,还算容易,可要从六七百人之中抽丝剥茧,找出可疑之人来,这无异于是大海捞针,更何况现在情形不明,连线索都不清晰。

他抖了抖手上的一沓子供词和名单:“要不,咱们先从这些人里头开始查?”

姚杳抿了抿嘴:“这也有一百来号呢,而且各个都有疑点,各个都不干净。”

孟岁隔发愁道:“可是流言就是从这些人中间传出来的,仔细查问下来,总会有所收获的。”

“太慢了。”韩长暮静了片刻,摇头道:“一个人一个人的查问太

(本章未完,请翻页)

慢了。”

他望着姚杳和孟岁隔,淡声道:“还是按之前商议的,今晚动手。”

姚杳和孟岁隔神情一肃,凛然称是。

昼长夜短,天黑的越来越晚,用罢暮食后,天还有些蒙蒙亮光,一弯淡薄的弯月悬在西墙上,月光毛毛的,像是笼了一层暗沉沉的纱。

春日里,谢良觌容易春困,胃口总是不太好,但今日厨子做的春饼倒是很合他的口味,连着用了三个,才搁下竹箸,在花影重重间走着,消起食来。

阿庸急匆匆的穿过回廊门洞,走到谢良觌的跟前,身上一股子浓重的菜味儿,熏得他皱了皱眉,嫌弃的瞥了阿庸一眼:“去换了衣裳再来回话。”

阿庸嘿嘿笑了两声,转身走了。

片刻过后,他换了一身不打眼的靛蓝长衫,头发也重新梳洗过,还湿哒哒的滴着水,但是浑身的菜味儿的确消散了许多,又刻意用香熏了熏,将那异味掩盖的十分淡薄。

他跟在谢良觌的身后,绕着碎石曲径一圈圈的缓慢走着,低声道:“公子,查清楚了,祭品就在韩府。”

谢良觌脚步一收:“韩长暮可在府中?”

阿庸摇头:“不在,打听出来的消息说是他进宫了,这两日都在宫里留宿。”

谢良觌微微蹙眉:“没听说宫里出了什么事,他怎么会留宿宫中呢?”他疑心大起:“这消息属实吗?”

阿庸重重点头:“属实的,咱们的人亲眼看到的。”

谢良觌的疑心打消了几分,思忖片刻道:“可查清楚了祭品的情况?”

阿庸道:“查清楚了,祭品就在韩府的外院,应当是韩长暮并没有察觉到祭品的身份和用处,所以没有刻意留人守着,只有两个乳母陪着,守卫并不严密。”

谢良觌眯了眯眼:“那就今夜动手吧,祭品放在旁人手里,总是不那么稳妥的。”

阿庸应声称是。

谢良觌缓步走到一丛牡丹旁,碧叶凝萃,如同被清水涤荡过。

这个园子里奇花异草葱郁摇曳,怪石迤逦诡谲,虽然景致是极好的,但朦胧的月色照下来,总有那么几分阴恻恻的味道。

谢良觌露出赏心悦目的笑,漫不经心的问道:“贡院里有消息了吗?”

阿庸摇头:“还没有。”

谢良觌闻言,神情一冷:“怎么回事?”

阿庸抖了一下,声音低沉了下来:“今日送菜的车查的格外严,卑职没有寻到机会。”

谢良觌巡弋了阿庸一眼,突然阴晴不定的笑了:“没有消息便是好消息,你怕什么?”

阿庸又抖了抖,低着头不敢说话。

他当然怕了,自打自家公子离开了四圣宗,藏身在了京城之后,性子便更加的喜怒无常,阴晴不定了。

有时候脸上明明是笑着的,可张口便是要取人性命。

有时候脸上的怒意明明吓得人肝胆俱裂,可却又莫名的赏了银子。

他实在是弄不懂了,但他清楚的知道,不能以公子脸上的喜怒来揣测公子的心情。

公子让他干什么,他就干什么。

看着阿庸吓得魂飞魄散,谢良觌也顿觉无趣,摆了摆手,不耐烦道:“去吧,安排祭品的事情去吧。”

阿庸如蒙大赦,一溜小跑的出了园子。

暮色渐渐深了,四下里亮起了灯,蒙蒙灯影被夜风吹得摇摇晃晃,星星点点的灯火十分的暗淡,只照亮灯下的方寸之间,照不到更远一点的地方。

东西号舍里灯火通明,唰唰之声此起彼伏。

明日巳正,贡院开门,士子们便要将第一场的考卷交上来,离开贡院。

不管这一场作答的如何,考卷交到提调官手中,第一场的本经便是尘埃落定了。

士子们都趁着最后这一晚,点灯熬油的作答,希望能够尽善尽美。

子时刚过,明远楼里闪出来一个灵巧的身影,借着夜色的掩护,在贡院中起伏纵跃,往明远楼后头的印坊而去。

号舍中的大部分都已经熬不住了,熄了灯火,蜷缩在窄小简陋的榻上,不甚安稳的睡着。

西侧号舍中只有寥寥十几个号舍还亮着灯,有个脸白如玉的士子就着一豆灯火,一手托腮,一手执笔,蹙眉凝神,苦苦思量。

压在胳膊下的那几张考卷上,字迹干净整洁,虽不知道都作答的如何,但好歹算是写满了一整张考卷。

这士子掩口打了个哈欠,面露倦色,伸了个懒腰,小心翼翼的吹干了墨迹,将考卷收到挂在墙上的考袋中,收起面前的笔墨纸砚和木板,朝外低低喊了一声想要如厕。

不多时,便有兵卒哗啦哗啦的走动过来,瞪了这士子一眼,才让他出去。

走出去几步,士子狠狠啐了兵卒一口,匆匆往巷道尽头的茅厕跑去。

子时的长安城一片寂静,层层叠叠的坊墙屋脊在暗夜中起伏蜿蜒。

几道黑影在韩府的外院高墙上一个纵跃,翻身跃入院中,借着廊柱树干掩映身形,渐渐逼近了外院里的一处客房。

那客房里的人早已经睡下了,只留了窗下一盏如豆灯火,映照着窗纸阑珊。

这几道黑影身形如风,逼到客房的窗下,其中一个人拿着细长的竹筒,捅开了窗纸。

那人对着竹筒轻轻吹了几下,一股白烟飘进了房间,在窗纸后头飞旋出淡淡的岚影。

吹完了白烟,那人收起竹筒,偏着头贴在窗纸上,听到房间里的人呼吸沉重,知道那白烟起了效果,他果断抬手,低喝一声:“进。”

守在门口的四个人的手握在了刀柄上,月色落在刀身上,猝不及防的冷光刺痛人的眼眸。

其中一人用刀刃挑开了门闩,木头门闩掉在地上,闷闷的一声轻响。

四个人鱼贯而入,两人守在门内,两人适应了一下黑黢黢的房间,摸着黑绕过食案胡床,走到床前。

厚重的帐幔垂在地上,将床榻笼的密不透风。

夜风从大开的门吹进房间,帐幔被吹得摇曳不止,发

(本章未完,请翻页)

出窸窸窣窣的轻响。

床上的人似乎睡得极沉,显然是方才吹进房间的白烟起了作用。

这四个人的口中都含了避毒药,并不惧怕弥漫了整个房间的白烟。

走到床前的两个人,一人缓缓抽出了长剑,铮铮声压得极低,在房间里冷冷盘旋。

另一个人伸手慢慢挑开帐幔,看到床上有两床隆起的被褥,而被褥的中间,搁着一个襁褓。

那人伸手去抱襁褓,不意帐幔深处闪过一缕冷光,不知什么东西洞穿了他的手背,他凄厉的哀嚎一声。

旁边执剑警戒之人脸色大变,厉声喊道:“快走,中计了,有埋伏,快走。”

守在窗下的为首黑衣人大呼了一声:“坏了,快走。”

话音未落,他便向院中跑去。

而守在门口的两个黑衣人也争先恐后的挤了出来。

与此同时,静谧的深夜里响起簌簌声,像是风吹叶片,又像是雨打芭蕉。

这声音并不震耳欲聋,但却极为密集,让人心头一悸。

为首的黑衣人抬头一看,高墙上和房顶上,赫然多了许多弓弩手。

他脸色一变,接连向后退了几步。

被洞穿了手的男子已经脸色惨白,却咬着牙将哀嚎声闷在喉咙里,伸手将洞穿了手背,把他钉在床上的箭矢给拔了出来。

弩箭抽离了他的手掌,带出一串凄厉的血珠子。

他闷哼了一声,反手将箭矢钉在墙上,跟着执剑男子往外跑去。

血从他手上的血洞源源不绝的流出来,哩哩啦啦的落了满地,他的脸色越发惨白,腿也跟着发软,步子踉跄着,有些无力奔跑了。

执剑男子察觉到了不对,伸手拽住他的胳膊,将他拖到门口。

此时,掩盖了月色的浮云被风吹散了,清冷的月色洒落在弩箭上,看起来冷冽逼人。

为首之人胆寒不已,万没想到自己竟然还会有这样的待遇,居然能用得上弩箭围剿。

他大喝了一声:“退,快退,退回到房间里。”

一阵凌乱踉跄的脚步声响过,五个闯进韩府的黑衣人都被困在了房间中,他们背靠着背,形成掎角之势,手上的刀剑寒光颤抖。

为首的黑衣人沉声道:“我引开弩箭,老三老四断后,老二老五往外冲。”

受了伤的男子忍痛拒绝道:“大哥,我,我引开弩箭,你们先走。”

为首的黑衣人看了一眼他不断落血的手,阴沉了脸色:“快走,趁着他们想抓活口,还能搏条生路,能跑一个是一个,跑不了的。”他微微一顿,只觉满口都是苦涩,吐出了淬满了血腥的四个字:“自行了断。”

言罢,他不等这些人的拒绝,长剑在手中一抖,一脚踹开了门,找准了一个最容易突破的方向,飞身而去。

墙头上的护院训练有素的拉开弩箭,一阵窸窣乱响,可这些护院似乎手上没有个准头,箭矢却擦着为首黑衣人的身子,射了个空,纷纷扎在了院子中。

为首的黑衣人大喜,手上的长剑挥的风驰电掣,残影不断,硬是在墙头上破开了一道口子,转头大喝:“快走,快。”

院子里的四个人紧追而至,眼看着为首的黑衣人已经跃下了墙头,四人大喜,聚起一口气,追了过去。

原以为就此便可以逃出生天了,谁想到刚刚破开的口子,却又被护院飞快的堵上了。

犀利的箭矢簌簌如风,这下子护院手上可算是有了个准头,箭箭都例无虚发,穿透了这四个人的手足。

而与此同时,四个人周身倏然炸开几团暗紫色的烟雾,这烟雾无孔不入,四个人脑子骤然昏昏沉沉,身子重重的砸在了院子中,浑身软绵无力,连咬破口中毒牙的力气都没有了。

为首的黑衣人踉跄着跑到曲巷中,身后没有传来脚步声,他回头一看,黑漆漆的夜色中看不到半个人影。

他的心顿时往下一沉,悲痛欲绝的定定望了韩府一眼,眼中狠毒之色一闪而过,聚起一口气,没命的疯狂掠过夜色,纵过坊墙。

他的脸色发白,心神蹦的极紧,全神贯注的躲避满城巡查的骑卒和暗哨,却没有留意到有一道若有似无的黑影,始终不远不近的跟着他的脚步。

他穿过蒙蒙的夜色,赶回了居德坊的宅邸,他白着脸仰头望着门匾,胆战心惊的吁了口气。

原以为是一桩手到擒来的差事,却不想竟然办砸了,还折进去了四个兄弟。

四个兄弟若是都死了,倒也一了百了了,可若是有一两个活口,是万万扛不住内卫司的手段的。

若是骨头软,说了不能说的隐秘之事,他,和他身后其他的兄弟,都难逃罪责。

他踟蹰片刻,还是伸手敲了敲门。

吱呀一声,角门拉开一道窄窄的缝隙,他毫不迟疑的闪身进去。

跟在他身后的那道黑影趴在坊墙上,见到角门关上,再无人出来,他才趁着夜色掩映,几个纵跃起落,折返而回。

韩府中闹腾了半夜,贡院里也没有安静多久。

就在那个灵巧的身影刚刚摸到印坊的院墙时,西侧号舍里响起了一声惊天动地的凄厉嚎叫声:“杀人了,杀人了。”

话音震得贡院外头的树冠哗哗作响,歇在树冠里的宿鸟受了惊吓,扑簌簌的冲天飞走了。

四角岗楼里的兵卒被吓得探出头来,印坊外的北衙禁军扑通扑通的往外跑。

那灵巧的身影吓了个踉跄,扶着院墙才站稳了身子,眼看着北衙禁军都被惊动了,自己算是没有机会摸到印坊里了,百般郁结的叹了口气,垂着头猫着腰往回走。

一边走还一边碎碎念叨。

也不知道是谁的嗓门这么大,都快吓死人了。

杀人了有什么可怕的,谁还没见过个把死人啊。

杀人了,杀人了,那人陡然清醒了过来,这是贡院啊,贡院里有人被杀了,这是要把天都捅个窟窿啊。

那人不敢念叨什么了,飞快的掠过暗夜,往西侧号舍跑去。

(本章完)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