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熵减文学 > 历史 > 锦衣长安 > 第三百八十五回 空手而归

锦衣长安 第三百八十五回 空手而归

作者:沐华五色 分类:历史 更新时间:2025-02-11 00:47:33 来源:平板电子书

韩长暮点头:“正是如此。”

姚杳站在不远处插了一句嘴:“这些年佛家兴盛道家势微,长安城中的道观多半都落败落了,道士原本便所剩无几了,会炼丹的就更不多了,想找到绿矾油的来源应当不难。”

孙英也跟着抬头,盯着包骋,阴恻恻道:“你不就是道士吗?”

包骋梗着脖颈:“我是奇门,不是道士。”

孙英嘁了一声,语气颇为不虞:“那不都一样吗,你就算是不会炼丹,也该知道谁会炼丹吧。”

“......”包骋无语了。

韩长暮淡淡的补了一句:“不知道也无妨,奇门与道门是相通的,你留心查一下长安城中,都有谁能够炼丹,能够得到绿矾油。”

“......”包骋哀嚎了一声,苦着脸垂死挣扎:“卑职明儿就要下场了。”他越说越是悲从心中来,几乎都要将自己说哭了:“要连考九日,我太难了。”

姚杳重重的拍了几下包骋的肩头,笑的眉眼微弯,一脸的幸灾乐祸:“对你的不幸遭遇,我报以深切的同情。”

说着,她哈哈哈哈的笑出了声儿。

包骋涨红了脸,凶神恶煞的狠狠剜了姚杳一眼:“我看你高兴得很。”

韩长暮看着二人轻松自在的插科打诨,亦是莞尔,只是几个人都对一具红衣蹁跹的尸身发笑,怎么看怎么诡异。

韩长暮敛了笑意,淡淡道:“省试为重,若你想起什么,记下来交给我便是,自有内卫去查。”

包骋愁眉苦脸的应了一声是,真是人在矮檐下,不得不低头啊。

韩长暮弯了弯唇,转头去看姚杳:“姚参军轻功极好,又善于隐藏,对长安城也极为熟悉,这几日,你带着丁支内卫查访城里何处种有龟甲竹。”

姚杳完全没有意见,道了声是。

暮鼓声悠悠扬扬,传遍了长安城的上空,最后一声暮鼓落下时,天色已经安全暗了下来。

落地的石灯次第亮起,映照着青砖地。

一行人从阴冷无比的验房走出来,刚走到廨房门口,迎面便碰上了急匆匆赶来的孟岁隔。

自打回京后,他升任了内卫司丙支总旗,他本就是韩长暮的贴身侍卫,入了内卫司后更是得用,平日里基本都是寸步不离韩长暮。

他急匆匆的走到近前,行礼道:“大人,卑职在土地庙没有等到来人。”

韩长暮神情一肃,推门而入的手微微一顿,转头间声音冷厉:“没有人来?”

孟岁隔点头:“是,卑职带着人赶到时,天还大亮着,土地庙的神龛上的确放着一个佩囊,里头有二十两银子,卑职将襁褓搁在神龛上,拿走了银子,一直在暗处躲着,始终没有人来。”

韩长暮不疾不徐的走进廨房,屈指轻叩书案:“接头之人一直没有出现,或者是有人发现了你们的行踪,或者便是那胡人在说谎。”他的脸色不虞,声音愈发的幽冷:“盛老四呢,可抓到了?”

孟岁隔低下了头:“

(本章未完,请翻页)

尚未,内卫带人去了盛老四的家和他常去的几处赌坊,但都扑了个空,现在还在搜捕。”

韩长暮的脸色沉了沉,瞥了孟岁隔一眼,冷厉道:“把胡人带到内卫司监牢,再审。”

料理完了这些事情,韩长暮抬头,对包骋道:“你先回去,明日还要下场。”

此时八十一声暮鼓响毕,城中已经宵禁了,但是包骋如今是内卫司的人了,身上已经带了内卫司的腰牌,出入方便,倒也不怕犯夜。

听到韩长暮这话,包骋如蒙大赦,赶忙应了一声,抬腿便要走,转头又看到姚杳,他试探着问:“那个,阿杳,一起啊?”

未待姚杳说话,韩长暮便冷冷道:“姚参军还有事。”

姚杳张了张嘴,哼了一声:“你先回吧,明日下场,预祝你考的全会,蒙的全对哦。”

包骋嘿嘿一笑:“我只盼着自己别在考号睡着了,把口水弄在卷子上就行。”

孙英听到这话,扑哧一下笑出了声。

韩长暮亦是莞尔,挥了挥手:“去吧。”

夜色汹涌袭来,渐渐笼罩住了整座长安城的上空,里坊中亮起灯火,正是用暮食的时候,曲巷中满是温馨自然的市井烟火气。

夜深宵禁,坊门已关,但坊里还有路人往来,皆是行色匆匆。坊里还有一个个小食摊子,几条长椅几张食案围在墙根,淡白的雾气在夜色中氤氲开来。

晚归的人围坐在食案旁,熟识的或是不熟识的,都能借着饭菜的这点热乎劲儿,搭几句讪,说几句家长里短。

绕过这条烟火气十足的曲巷,后头那条曲巷便格外的偏僻少人了,整条曲巷狭窄而深幽,两侧的梧桐树修剪的雅致秀丽。

窄巷的地上铺了大小一致的齐整青砖,看起来是经常修缮维护,青砖上没有一丝裂纹,两侧的墙面上也粉成了白色,这种颜色的墙面白日里看着没什么,但是入了夜,四下里漆黑一片之时,但凡有人从墙下走过,暗影便会绰绰约约的映在墙上,无处遁形。

这条窄巷虽然僻静,但巷子里的宅子却多为三四进院落的宅邸,丹楹刻桷,门楣高悬,一看便是底蕴深厚的世家大宅。

巷子的尽头,两盏高悬的灯笼在夜风中摇曳,灯火绰约,照亮门楣上浑厚高古的“李府”二字。

李家的宅邸是个三进院落,在这条曲巷里算是小的了,但却无人敢小瞧了李家,只因这家的二郎年纪轻轻的,便在吏部任了个五品的郎中,着实是前途无量。

李家祖上是江南世家,因着家里的三个郎君都在京为官,近年才迁来长安城定居,斥巨资买下这么个三进院子。

这宅子买下来时已经破败不堪了,李家一琢磨,与其翻新修缮,不如推倒重建了,便将原本破屋全部拆掉,建成了如今的粉墙黛瓦的宅邸。

府里的景致也都按照江南风光建造,竹影婆娑,奇石迤逦,一步一景皆精致婉约。

这些景致白日里看来雅致妩媚,可深夜里灯火燃的不多时,偶有几丝光亮落在太

(本章未完,请翻页)

湖石上,暗影诡谲,平添了些许阴沉沉的气息,便有些瘆人了。

一个婢女提着灯在前头引路,后头一个婢女提着两个鸡翅木三层八角食盒,穿过重重庭院,往宅邸深处走去。

“梅儿姐,二娘子下个月就该生了吧?”端着食盒走在后头的婢女俏生生的问。

前头的婢女轻轻笑了笑:“是啊,二娘子这次怀的是双胎,这是大喜事呢。”

后头的婢女吃力的提着两个沉甸甸的食盒,笑的眯起了眼睛:“那下个月咱们是不是就要有赏银了。”

前头的婢女脚步顿了顿,语焉不详的嘟囔了一句:“那也得生的下来才是。”

后头的婢女没有听清楚,皱着眉头问:“梅儿姐,你说什么?”

“没什么。”前头的婢女愣了一下,脚步轻快的往前走去。

后宅中是几座两层的楼阁,李家老爷没有闺女,只有三个郎君,都已经娶妻,这几座两层楼阁,便是三个郎君的住处。

两个婢女走到其中一座楼阁前,将食盒交给门前等着的婢女。

那叫梅儿的婢女含笑道:“兰香姐,这是二娘子的暮食和汤药。”

门口叫兰香的婢女道了声谢,给梅儿递了个佩囊,笑眯眯道:“辛苦二位妹妹了。”

后头的婢女顿时喜笑颜开,忙着道谢:“谢谢兰香姐姐,兰香姐姐出手就是大方。”

兰香抿着嘴笑了笑,提着食盒走到楼中。

每一座小楼都独立成院,院子里也布了小巧的景致,一层是待客用的正厅,二层是主人的起居之处,而楼后头有一排倒座房,供下人居住。

兰香提着食盒上楼,叫踩在木质的楼梯上,一阵咯吱咯吱的轻响。

楼里燃了灯,昏黄的光透过雕花扶手木质的台阶上婆娑生姿。

兰香踩着那细细碎碎的光影上了楼,将食盒交给楼梯口的一个老妪。

老妪将食盒里的饭菜搁在食案上,随后端过白瓷扩口药碗,走到胡床旁,嗓子沙哑的对床上的女子道:“二娘子,该吃药了。”

那女子仰面躺着,脸色蜡黄,厚厚的锦被盖在身上,勾勒出瘦骨嶙峋的身形,唯独肚子高高的隆起,整个人形成一个诡异的弧度。

听到老妪沙哑的声音,那女子扶着腰坐了起来,捧着药碗一口气喝了,有些深褐色的药汁挂在唇边,她捏着帕子擦了擦,温婉的笑了:“戚妈妈,您这要着实是好,我这才喝了两副,身上就觉得没那么乏力了。”

老妪一笑,脸上的皱纹纵横交错,一双手枯瘦如同老树皮一样,但精神头却是十足,沙哑着嗓子道:“二娘子养好了身子,有了力气,下个月生产才能顺顺当当的。”

女子缓了口气,颇为吃力的下了胡床,扶着腰走到食案旁坐下:“是啊,我要多吃一些,毕竟肚子里两个孩子呢。”

老妪的目光落在女子高耸的肚子上,目光中像是生了钩子,带着贪婪的欲望,眯了眯眼:“二娘子多吃一些,娃娃就长得好一些。”

(本章完)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