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熵减文学 > 历史 > 锦衣长安 > 第三百六十八回 风起时

锦衣长安 第三百六十八回 风起时

作者:沐华五色 分类:历史 更新时间:2025-02-11 00:47:33 来源:平板电子书

张娣从坊门走到曲巷,那招呼声便没断过,她笑的脸都僵了,连垂在身后的大辫子,都恹恹的没有精神摆动了。

这条曲巷极为幽静,两边都是深宅院落,这些宅院都是同一户人家的,宅子里的房舍都被隔成了不同大小的房间,专门用来赁给进京赶考的举子们。

这些举子们来了又走,走了又来,见到的只有宅子里的二管事,从来没有见过主家。

起初张岩兄妹二人是图个便宜清净,才赁了这里的房子,搬进来后才知道,这整条曲巷里住的都是读书人,有的已经在这里住了十年之久,只是为了金榜题名的那一日。

曲巷里很安静,两旁的梧桐树在春光里枝繁叶茂,阳光穿过翠绿的叶片,筛了满地斑驳的影。

树影婆娑,春日绵长。

张娣心情大好,不由自主的哼起了敦煌的小调。

刚走到宅院门口,张娣还没来得及让驴车停下来,从宅子里便冲出来个男子,险些一头撞上驴车。

张娣吓了一跳,赶忙停下车跳了下来,跑到男子近前,担忧的问:“先生,先生,怎么样,可撞到哪了吗?”

男子却连头都不肯抬,一只手捂着半张脸,鲜红的血从指缝间渗了出来。

张娣吓得“哎呀”一声,手足无措道:“先生,你受伤了,我带你去看郎中吧。”

男子还是没有抬头,只是瞥了张娣一眼,没说话,却急匆匆的跑开了,像极了落荒而逃。

张娣觉得奇怪极了,这才留意到那人的衣裳皱皱巴巴的,头发也散了下来,脸上流着血,像是,刚刚挨过一顿打。

她疑惑不解的摇摇头,将驴车从角门赶进宅子。

正在忙活着收拾车上的东西时,那李大娘鬼鬼祟祟的从角落里钻了出来,凑到张娣跟前,低声道:“阿娣,回来了?”

张娣吓了一跳,回头道:“嗯,大娘,回来了。”

这李大娘是京郊的庄户人家,家里薄有田产,吃喝不愁,就缺一个读书人,她是陪着小儿子进的京,已经在京里考了场春闱了,今年是第二场了。

她环顾四围,见左右无人,便凑到张娣耳畔,神秘兮兮的问:“阿娣啊,想不想让你哥哥一举高中?”

张娣点头:“想啊。”

李大娘压低了声音道:“大娘这里有法子让你哥哥高中。”

张娣意外极了,她虽然是出身小门小户,但也知道春闱有多难,她退了一步,打量了李大娘一番:“大娘别逗阿娣了,若有法子,您肯定是先给李大哥用了。”

她话没说完,但言下之意就是,有法子不先紧着自己,反倒给别人先用,那这法子,也未必是啥好法子。

李大娘脸色一沉,哼了一声,不虞道:“小丫头家家的,脾气还挺大,不信拉倒。”

她甩了下袖子,扭着水桶粗的腰,转身进了房间。

张娣低头一笑,端着收拾好的馎饦和胡麻饼,进了张岩的房间。

一进屋,她便看到了碎在了地上

的砚台,她哎呀一声:“哥,这,这砚台打了,你,你怎么下场啊。”

张岩坐在书案后头,神情有些晦暗不明,双眸中还隐藏着极深的怒色,看到张娣进来,他的神情骤然一松,淡笑道:“没事儿,碎了就碎了,再买一块就是了。”

张娣叹了口气,也只能是如此了,她拿起墙角的扫帚,将碎掉的砚台清理了起来。

那砚台原本是青灰色的,边角上似乎沾了墨色,深深浅浅的有些发暗。

张娣没做多想,回头道:“哥,我去做暮食,你再温温书。”

张岩点了下头,空洞的目光却没落在纸页上,飘忽不定的不知在看什么。

李大娘赁了两间大屋,一间她的儿子李四郎住着,平日甚少出来见人,而另外一间她自己住着,还揽了打扫这处宅院的伙计,不用付房租,每月还能挣一两银子,足够他们母子二人的花销了。

他们母子俩,已经三四年没有回过家了,家里几番来信催促,若李四郎今年仍是落第,只怕在京城是要待不下去了。

她在张娣那里碰了一鼻子灰,怒气冲冲的进了房,往胡床里一砸,埋怨了起来:“那张家兄妹俩,一看就是个呆的傻的,你非要让我去跟他们套近乎。”

书案后头坐着个瘦伶伶的男子,说一句皮包骨都是抬举他了,瘦的只剩一副骨头架子了,细长的脖颈上托着个大脑袋,略一点头摇头,就让人胆战心惊的,唯恐那纤细的脖颈不堪重负的折断了。

男子常年不见阳光,脸白的毫无血色,一笑恍若地狱里的游魂:“阿娘,呆傻才好拿捏,又是那么远的地方来的,死了也没人追究。”

李大娘透了口气:“话是这么说的,可人家不接我的话茬,我能怎么办?”

男子愣了一下:“她竟没有答应?也半点都不好奇?”

李大娘点头:“可不是么,这么大的饵,她居然不上钩。”

男子眯着眼笑了,脸上挂着的那层皮起了层层叠叠的褶子,像是顷刻间便要剥落下来,笑声也阴沉沉的,让人发寒:“没事,还有一日,阿娘晚间再去。”

李大娘想了片刻,点头道:“好,我就不信那小蹄子不应承。”

暮色飞卷,层云浮动,天暗沉了下来。

暮色里刮起些许细细的微风,带着不易察觉的湿气。

道边的梧桐树被风吹动,发出窸窸窣窣的声音。

暮鼓一声声的响彻长安城的上空,行人的脚步也跟着急促了起来。

张娣做好了暮食,端到食案上,递给张岩一双干净的竹箸,笑道:“哥哥快吃,吃完去温书。”

张岩有几分魂不守舍,飞快的划拉了几口馎饦,便撂下竹箸,抹了嘴道:“我饱了,出去转转,你早点回房睡。”

张娣“啊”了一声,并没有察觉到张岩有什么不对劲,追着他的背影道:“哥,这都快宵禁了,你去哪啊?”

张岩头也不回道:“我不出去,就在坊里转转。”

风急促的吹过树

冠,激起一阵哗啦啦的巨响,窗纸也被风吹的扑簌簌的响个不停。

张娣又喊了起来:“哥,起风了,怕是要下雨了,你就别出去了吧。”

张岩脚步一顿,却拿起了竖在门边上的伞,夹在腋窝下头:“我带着伞。”

张娣叹了口气,怔怔望着张岩离开的方向,有些懊恼。

是不是她总是催着哥哥温书,才会逼得他离家出走的。

暮鼓响过最后一声,热闹的街巷陡然间杳无人声了,只有里坊中的一条条曲巷,还有极少的人在走动,但也都是行色匆匆的。

天完全黑了下来,四处亮起灯盏,入了夜的长安城,最热闹的地方莫过于平康坊了。

教坊使薛禄站在教坊的门口,看到两个人一前一后的进了门,走进同一间雅间。

那两个男子,一个生的艳丽无匹,比教坊中的花娘更撩人。

而另一个则生的健壮,下盘极稳,一双眼虽然不大,但精光四射,手上满是老茧,一看便是常年习武之人。

薛禄望着这二人的背影,双眼微微一眯,叫过最机灵的那个跑堂吩咐了几句,看着跑堂的上了楼,随后自己套了车,拿着牌子叫开了坊门,一路往皇城的方向赶去。

不多时,内卫司里窜出来两人两马,毫无顾忌的在长街上纵马疾驰,掠过夜色泛起暗沉沉的涟漪。

这二人径直赶到了教坊门口,将缰绳抛给门口迎客的小厮,提着衣摆轻轻巧巧的上了楼,几乎是毫无声响的走进一间雅间。

一人拿出一只小巧的竹筒,轻轻的扣在了墙壁上,耳朵贴在竹筒上,屏息静气的听了起来。

宜阳坊包府曾经也是个大户人家,但渐渐的落魄了,如今的家主包老爷虽然没什么大的本事,但是能生孩子,育有六子六女,除了一对双胞胎嫡子外,其他的四子六女都出自不同的小妾。

入了夜后,包府里便很少有人走动了,毕竟宅子太大,总有些没有光亮的地方,走到黑暗之处,心里难免会有怕,久而久之,天一黑,不到万不得已,姑娘们便极少出门了。

包骋的院子在包府里最僻静的角落,只有一个伺候的小厮,今日还被包骋打发的远远的了。

房间里没有燃灯,今夜又没什么月色,便更加伸手不见五指了。

包骋伸手在眼前晃了晃,低声问:“阿杳,阿杳,你看得见我吗?”

姚杳弯起亮晶晶的杏眼,笑了笑:“看得见你的白牙。”

包骋嘁了一声:“包驰肯定早就把东西烧了,还能等着你去偷?你这回肯定要无功而返了。”

姚杳挑眉:“我无功而返,对你有什么好处?听起来你很高兴的样子。”

包骋托腮想了片刻:“好处大约就是到时候抄家灭门,抄不出什么实证。抄不出实证,也就定不了罪,那我也就不用委身内卫司了。”

姚杳看着黑暗里包骋那双亮若星辰的眼睛,被他的天真彻底给逗笑了,讥讽道:“你听说过内卫司是靠证据办差的吗?”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