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熵减文学 > 历史 > 锦衣长安 > 第三百三十九回 找到人了

锦衣长安 第三百三十九回 找到人了

作者:沐华五色 分类:历史 更新时间:2025-02-11 00:47:33 来源:平板电子书

只可惜,最终一无所获。

韩长暮面无表情的负手而立,并没有因为一无所获而流露出颓败的神情,只是目光冷然的审视起这间大堂。

姚杳觉得腿酸,捡了张干净的胡床坐下,托腮望着虚空,目光有些涣散,不知道在看何处。

太累了,她是重伤未愈之人啊,是个重伤未愈的姑娘家,怎么就没人怜香惜玉呢?

冷临江拖着一张胡床,拖到姚杳身旁坐下,笑眯眯的问:“累了?”

姚杳捶腿,嗯了一声。

冷临江递了个佩囊过去,抬了抬下巴。

姚杳打开一看,险些雀跃的跳了起来。

那佩囊里装的是一颗颗琉球糖,甜香的气息扑面而至。

她拈了一颗塞进嘴里,甜丝丝的味道沁人心脾,什么疲倦劳累都烟消云散了。

她眯着眼笑,笑的像一只偷吃了粮食的鼠儿。

常吃甜食能提升人的幸福感,果然是有道理的。

她又拈了一颗,塞进冷临江的口中,才将那佩囊重新挂到他的腰上。

冷临江嘴里含着琉球糖,看着姚杳笑,也跟着嘿嘿傻乐。

韩长暮回头,正好看到这二人鼓着腮帮子,相视傻笑的模样,脸色一沉,不由自主的就皱了眉头。

因心绪不佳,他的声音也冷厉了下来:“姚参军,过来。”

姚杳愣了一下,下意识的诶了一声,不明就里的走了过去,仰着头问道:“大人,何事?”

韩长暮抿了抿唇,重重哼了一声却没说话,黑着脸转头望向了柜台的方向。

姚杳挑了挑眉,暗自腹诽真是个喜怒无常的阎王,好端端的,这是谁又戳了他的肺管子,哪来这么大的气性。

她无所谓的拖过一张胡床坐下,抬眼看了一眼韩长暮,看他始终没有回头,定定望着柜台的方向,她心生好奇,顺着他的目光望了过去。

柜台上已经收拾一空了,就连后头搁酒的架子上都空空如也。

这是一幅提前跑路的打算啊。

韩长暮今日虽然没有跟着迎亲的队伍一同过来,但是却派了暗卫过来盯着。

这些暗卫与内卫司的暗桩,圣人身边的死卫有相同之处,都是专门训练出来的一记后手,只是暗桩和死卫都是圣人手里的一把刀,而那些暗卫却是韩长暮在军中有了一席之地后,精心挑选培养出来的,人数和身份都是秘密的,只听命于他一人,连韩王都使唤不动。

或者说,除了他的心腹,并没有人知道这些暗卫的存在。

据暗卫回禀的消息来看,当时迎亲的队伍接了沈娘子走后,酒肆里唯一的一个跑堂丫头却没有跟着过去,而是留在了酒肆中。

韩长暮摩挲着衣袖,他查过的,跑堂丫头和沈娘子都是住在酒肆里的,而现在,跑堂丫头也不见了,不知道是被沈娘子给带走了,还是索性灭了口。

是什么样的人,竟然能够瞒得过暗卫的眼睛,带走那酒肆的跑堂丫头。

他揉了揉眉心,这一场借由

婚事谋划的金蝉脱壳之计,绝非一个人能够办得到的。

若此事真的是周无痕相助做下的,那么周无痕是听命于谢良觌的,也就是说,这件事,谢良觌定是插手了。

他幽幽的叹了口气,目光上移,落在了挂在柜台上方的一个个枯黄色的小木牌。

那些木牌大小一样,每一块巴掌大小的木牌上都用墨写了一种菜名,最下面还勾勒了那道菜的图样,虽然没有填色,只是一个粗略的轮廓,但绘制的十分惟妙惟肖。

每一个木牌下头,还系了一枚拇指大小的铜铃,这铃铛许是年头久了,光泽并不耀眼,铃铛上雕着个古朴的沈字,最下面坠了一枚天青色的络子。

络子的形状各异,下头的流苏微微摇曳。

连点菜用的木牌都做的这样精致,足见这沈娘子的技巧心思。

韩长暮伸手拨弄了一下那木牌,那铜铃发出一声轻灵脆响。

姚杳听到铃铛的响声,抬头看着那些木牌,她久居长安,还是头一回看到菜牌底下挂铃铛的。

她仰起头看着菜牌,沈家酒肆里足足有三十几道菜,而这三十几道菜里,她尝过七八道。

贵是贵了些,可那滋味的确令人回味无穷。

她啧了啧舌,突然站起来,拎起那菜牌仔细看着。

看着看着,她就觉得馋得很,这些菜名,一看就很好吃的样子。

她记得沈娘子就是这沈家酒肆的厨娘,所有的饭菜都是出自她一人之手。

沈娘子,是个心灵手巧的貌美小娘子。

她突然玩心大起,手依次拨弄过菜牌底下垂着的铜铃。

一阵叮铃当啷的声音脆生生的响了起来,原本在仔细搜查各处的暗卫顿时被惊动了,纷纷将目光投向柜台。

被这么多目光盯着,姚杳脸皮再厚,还是有点尴尬的,她讪讪笑着缩回了手,抬头望着那余音袅袅的铜铃。

居德坊,谢府。

谢良觌气定神闲的席地而坐,素白如雪的白狐皮拥着他,更显得他整个人艳丽无匹。

他摩挲着手里的那张皮子,媚眼如丝的笑了:“送出去了?”

阿庸在面前束手而立,沉声道:“是,公子,属下亲眼看着她们进了泾阳县才回来的。”他微微一顿,疑惑不解的问:“公子真的要放她们离开吗?”

谢良觌撩了下眼皮儿:“那依你之见呢?”

阿庸道:“这秘密,只有死人不会泄露。”

谢良觌珍爱无比的轻抚皮子,笑容残忍:“我原以为她是小妹,查到最后她竟然是陈家的幼女。”他凉凉的叹气:“陈家人都死了十几年了,本公子也不忍心看她们骨肉分离,罢了罢了,就送她们团聚吧。”

阿庸犹豫道:“公子,那么,这几日便动手吗?”

谢良觌摇了摇头:“不,京城人多眼杂,一下子死四个人,必定会引来京兆府的注意。”他的笑冷若冰霜:“还记得我给她们的路引和户籍吗?去吧,那是我为她们选的埋骨之地,去做吧。”

阿庸神情不变,似乎已经见惯了这种事,也做惯了这种事,应了声是,躬身退下了。

静了片刻,李胜从暗影中走了出来,掠了一眼那泛黄的皮子,淡声问:“公子打算如何办。”

谢良觌揉着额角道:“春闱要到了,京城里该热闹起来了,我们若是不添些进去,显得多么不合时宜啊。”他抬眼,笑望着李胜:“李叔儿,这事儿,就交给你了,我们筹谋多年,成败,在此一举。”

李胜抿了抿唇:“放心,找东西而已。“

他说的轻松,可话中的血腥之气却萦绕不绝,这件事,绝非找几个东西那么简单。

沈家酒肆里灯火通明,幸而此时夜深人静,没有人看到这一幕,否则天一亮,那个热闹传遍长安城,在加上夜里沈家酒肆里的动静,肯定会掀起轩然大波的。

这酒肆看着不大,但是犄角旮旯的地方着实不少,暗卫们还在四下里搜查,头上身上沾了不少灰尘,个个都灰头土脸的。

姚杳看了看趴在食案上呼呼大睡的冷临江,口水淌到了鲜红色的布上,洇开一大片深深浅浅的水渍。

她又看了看韩长暮背手而立的身影,苦笑着摇头,想不通他怎么这么能有这么好的精神头,一宿不睡熬到这会儿,居然还站得住,还精神百倍。

就在此时,后院传来一阵急促的脚步声,孟岁隔满脑门子薄寒,一头闯进了大堂,急切低呼:“公子,找到了。”

韩长暮猛然转身,看了眼四围,原本那几分疾言厉色转瞬便按了下来,勉力平静的吐出一个字:“说。”

孟岁隔疾行几步,低声道:“公子,她们一行人歇在了泾阳县的村里。”

韩长暮脸色微变:“属实吗?”

孟岁隔重重点头:“属实,”他微微一顿:“属下特意去问了村里的里正,这四个女子是刚入夜的时候进的村,因临近春闱了,这一阵子村里总有生人投宿,里长特意交代了,每家每户都要仔细查验投宿之人的路引文书,属下过去的时候,里长刚刚从这四人投宿的人家里查验回来,记忆还十分的深刻准确。”

韩长暮听着,心沉了下去,淡声道:“那四人......”

孟岁隔犹豫了一下,还是笃定点头:“是,那四女子中,两个年岁稍长,一个三十七八,烧伤严重,已经病入膏肓了,而另一个三十四五,脸上有伤痕,是被毁了容的样子。”他抿了一下干干的唇,继续沉声道:“而另外两个,一个二十八九岁,一个十八九岁,都是面容清秀的样子。她们四人的户籍上,都写的是敦煌,属下留了一队人盯着她们了,看她们最终去往何处。”

此言一出,还有什么不明白的。

韩长暮闭了闭眼,他是极聪明的人,早已猜到了事实真相是怎样的,但是聪明的人自欺欺人起来,也是很可怕的。

孟岁隔这一番话,算是揭开了韩长暮自欺欺人的盔甲。

静默了片刻,他终于沙哑着嗓子,仍旧心存侥幸的问道:“十八九岁的那个姑娘,就是清浅吗?”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