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熵减文学 > 历史 > 锦衣长安 > 第三百一十一回 当年旧事

锦衣长安 第三百一十一回 当年旧事

作者:沐华五色 分类:历史 更新时间:2025-02-11 00:47:33 来源:平板电子书

门帘儿一动,冷临江散着头发打帘儿进来,沐浴后的水气很清新,冲散了些许苦不堪言的药味,看到包骋正在给姚杳喂药,他疾步过来接药碗,冷冰冰道:“你走开,我来喂。”

包骋愣住了,察觉到姚杳又捏了一下他的手,他顿时会意,把药碗抓的紧紧的,配了个笑脸儿:“还是在下来喂吧,有劳少尹大人去小厨房看看刘嫂的糖水煮好了没,若是煮好了,正好端过来,喂完药给阿杳清口。”

冷临江不疑有他,点点头,瞪了包骋一眼,恶声恶气道:“那你好好喂,喂撒了,老子打断你的手。”

包骋缩了一下脖颈,目送冷临江离去,直到听不到那脚步声了,他才压低了声音道:“他可真凶。”他忍俊不禁的继续道:“不过他对你可真好。”

姚杳几乎没有力气睁开眼睛,气若游丝的苦涩一笑:“把,药,倒了。”她喘了口气,抬手指着腰间:“腰带里,有个,墨玉瓶,倒一丸药,给我。”

包骋赶忙搁下药碗,摸出墨玉瓶,倒了一丸药塞进姚杳口中,随后看了一圈,只有窗下那只插花的花囊最合适,便飞快的将碗里的药倒了进去。

刚做完这些,外头又响起了脚步声。

包骋一个箭步冲到床前,做出刚喂完药,正扶着姚杳,给她擦嘴的动作。

姚杳仍旧紧闭双眼,低声问了一句:“什么,时辰了?”

包骋看了窗外灰蒙蒙的天色,恍若蒙了一层天青色的薄纱,压低了声音道:“寅正二刻了。”

门帘一动,冷临江端着糖水进来,看到姚杳的衣裳干干净净,没有溅上半点汤药,点点头,语气也好了一些:“不错,没有撒出来。”

包骋低着头撇撇嘴,转瞬神情如常的端过白瓷碗,赔笑道:“还是在下来喂吧。”

冷临江这回没跟包骋争了,他知道自己不是伺候人的人,自问做不到包骋这么好,喂药丁点儿不撒。

他看着包骋把糖水给姚杳灌了下去,仍旧是一点没撒,看包骋就更加顺眼了,点头道:“你是包家的老二?行,回头我把赏赐送你府上。”

包骋觉得自己赚了,赶忙道谢:“少尹大人还是将赏赐直接给在下吧,不用送到包家。”

开玩笑,赏赐送到府里,那就是充了公,包家上下单是主子就是几十口子,再多的赏赐分一分,到他手里也就剩下渣渣了。

冷临江素来是一个人过日子,但也知道宅门里的弯弯绕绕,挑唇一笑:“行,你好好照看阿杳,我不会亏了你的。”

包骋都快笑出声来了,紧紧抿着嘴,把那笑憋了回去,给姚杳盖上被子,十分稳重自持的又道了一声谢:“少尹大人一宿没睡吧,这里有在下,少尹大人回去补个觉吧。”

他怕冷临江拒绝,想起了坊间的传闻,偏着头看了冷临江几眼,大着胆子道:“少尹大人都有黑眼圈儿了。”

冷临江顿时脸黑如锅底,赶忙抄起高几上的菱花镜,仔细照了照。

果然,他的眼下那两道青灰色格外显眼,脸色也蜡黄蜡黄的,难看到了极点,像极了纵欲过度后的谢孟夏。

实在有损他京城第一美的名声。

他啪嗒一声,把菱花镜扣在高几上,又叮嘱了包骋几句,便急匆匆的出去了。

他要回去补觉,要睡姚杳天天喊着的美容觉,天塌下来也不要叫他。

他情愿被天砸死,也不要丑死。

刘氏进门,正撞上冷临江急匆匆出门的脚步,不觉诧异的回头:“少尹大人这是怎么了?”

包骋一本正经道:“少尹大人累了,要先回府休息。”

刘氏点头:“少尹大人熬了一夜,确实辛苦了,包公子,您也去歇息吧,这里有婢子守着。”

包骋察觉到姚杳又捏了一下他的手,心知她还有话要交代,便道:“府中事忙,刘嫂还要照看饭食,阿杳这里就由我照看吧,刘嫂去忙吧,反正我闲着也是闲着,总不好吃白饭吧。”

刘氏犹豫了片刻,虽然韩长暮有令,但她也的确不能将所有的精力都放在照看姚杳上,府中人多事杂,若有一处照应不到,便会酿成大祸。

现下包骋愿意分担,她又何乐而不为呢?

刘氏感激的一笑:“婢子多谢包公子,那就辛苦包公子了。”

包骋不以为意的挥挥手:“小事一桩,刘嫂多给我做些好吃的就是了,不必言谢。”

刘氏笑着称是,打帘儿出去,一线极微弱的光亮落进房间里,轻尘翩跹游弋,天终于亮了。

包骋紧紧关上了门,趴在门上听了半晌,又贴着窗纸向外望去,的确没有人守在外头,这才长长松了口气,在床沿儿坐下,百感交集的叹了口气:“你这伤,这又是何苦呢?”

姚杳仍旧闭目,她实在没有力气睁开眼睛,只说一句缓一口气:“无妨,只是,看起来,严重,其实,要不了命。”她歇了半晌,问道:“我,让你,准备的东西,弄好了吗?”

包骋赶忙把佩囊塞到姚杳手里:“弄好了,不说一模一样吧,但也差不多。”

姚杳隔着锦缎摸了摸里头几块坚硬的东西,虽然闭着眼睛,看不到那东西究竟是什么样的,但大小倒是没什么问题,便安心了,吁了口气:“药,如常煎,都倒了。”

包骋道:“我知道。”他伸手掖了掖被角:“睡一会吧,现在你这个样子,什么也做不了,还不如多睡会儿觉呢。”

姚杳牵了牵唇角,一抹苦笑荡漾而出,将佩囊收入袖子中,头往边上歪了歪,渐渐入睡。

天色大亮,鸟雀落在窗下,叽叽喳喳的叫个不停,这是韩府里最难得的热闹时刻,整个韩府规矩严明,不论是走动还是说话,都极讲规矩,唯独这鸟雀的叫声,不受管束。

韩长暮拉开门,脸色难看的从房间走出来,回头看了一眼跪趴在床榻上,面无人色的顾大郎,咬着牙朝金玉道:“告诉李二娘,顾大郎的病反复了,要挪到更稳妥的地方医治,然后把他关到密室去,不准他再见李二娘。”

金玉听出了韩长暮话中的冷意和杀气,心中一凛,赶忙安排去了。

韩长暮独自走在晨光里,潋滟晴光落在周身,他的背影却萧索苍冷。

他将门窗紧闭,放下了厚重遮光的深色帐幔,将自己与光明隔开。

“小人不叫顾大郎,小人叫顾荣。”

“小人是元武七年生人,今年四十一岁。”

“小人是先帝身边的云卫,元武三十一年,小人窥探了宫中隐秘,入宫为内侍自保,李二娘是小人入宫为内侍前留下的女儿。”

“五年前,小人发现掖庭里有人与宫外勾结,修通了连接长安城暗渠的密道,小人的身份不慎泄露,才杀了顾大郎,冒用了他的身份,逃出宫禁。”

“小人将密道舆图绘制了出来,藏于宫中,只是这些年一直没有机会取出来,小人可以将藏图之地写给公子。”

“姚参军?,姚参军并不知小人的身份,只因当年真正的顾大郎救过一次姚参军的性命,姚参军才一直护佑着顾大郎,但姚参军没有看到他的脸,也就没有认出小人是假冒的,顾大郎的生母并不知他已经身亡,小人骗她是顾大郎的忘年交,受他之托照顾她。”

韩长暮的耳畔耳畔不停的盘旋着那沧桑孤寂的冷声,他这是知道了怎样一段过往,颠覆了自己从前所知的一切。

“小人愿意将所知一切旧事告知,只求公子保二娘一命。”

“元武三十年,吐蕃进犯边境,先帝命云卫跟随户部的粮草辎重一同倾巢而出,随后在剑南道斜谷设伏,趁着韩家军大败吐蕃,兵力折损严重之际,将韩家军围歼于斜谷之内,此一战,韩侯重伤,韩家军十之八九被绞杀。”

“元武三十一年,先帝病重之际命云卫血洗韩侯府,斩草除根,趁机收归剑南道兵权,但云卫刚刚离京,先帝便驾崩了,出京的云卫随即被不知名的杀手追杀灭口,未留下一个活口,小人当时并未与奉命血洗韩侯府的云卫一同出京,而是留在太极宫护卫先帝,才保住了性命,随即换了个身份,净身成为内侍。”

“证据?先帝留下的皆是口谕,小人哪里有什么证据,不过,当年云卫的活口并非只留下了小人一人,还有掖庭的少监王贵。”

韩长暮一直以为,先帝对韩家有知遇之恩,韩家对先帝有拥立之功,君君臣臣,永不相负。

韩长暮一直以为,先帝铁血手腕又不乏温情敦厚,韩家军镇守剑南道又不拥兵自重,史书上所言的君臣相和,莫过于此。

可原来,这一切都只是飞鸟尽良弓藏的铺垫。

当年的斜谷围歼,两个十几岁的少年,只活下来了一个。

活下来的那个,从此把一半的魂魄埋在了尸山血海的斜谷里。

韩长暮闭上眼,蓦然喷出一口血,浓重的血腥气,是阳光都找不到的心底阴霾。

良久,他在昏暗的光里落下两行泪,喃喃的吐出两个字:“同璧。”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