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熵减文学 > 历史 > 锦衣长安 > 第一卷 故人归 第一百四十七回 终于出现了

他恨恨道:“久朝,你是属扫帚的吧,怎么走到哪,哪倒霉。”

韩长暮挑眉:“小倌馆又不是我开的,狼又不是我养的。”

“......”

孟岁隔几个人都无语憋笑,低着头当鹌鹑,身子无声的抖得厉害。

堂堂汉王殿下,被卖到了小倌馆,还差点混成了个头牌。

这说出去丢人现眼不是最重要的,重要的是压根没人信。

陈珪已经在盘算着,回去怎么把这件事情好好的艺术再加工一下,编成戏本卖给戏班子唱一唱,保不齐就一夜走红,成了长安城里最抢手的文士。

一连几日,谢孟夏都不敢出门,在宅子里憋得发慌,没头苍蝇一般不停的打转,上火上的利害,嘴里都起了口疮,一说话滋啦滋啦的疼的钻心。

韩长暮除了那一夜有点情难自禁,做出了些超乎寻常的举动,但最终还是发乎于情,止乎于礼了。

姚杳在面对韩长暮时,也就自如了许多,两个人相处起来,竟有了渐入佳境之势,十分默契。

谢孟夏笑的更加意味深长了,已经在暗戳戳的盘算着,回京后要给韩长暮准备什么样的成婚贺礼了。

唯独顾辰有些奇怪,说笑少了,脾气大了,张嘴就是怒怼,能把人怼的八丈远。

孟岁隔几个人被顾辰怼的莫名其妙,摸着额头,不跟他多做计较。

第四日,刚刚用罢朝食不久,几个人都集中在谢孟夏的房间里,陪着说话,阿九就急匆匆的进来回禀:“世子,兑银子的人出现了。”

韩长暮猛然抬起头,急急道:“他们兑了多少银子,跟上去了吗?”

阿九躬身道:“八十万两,全部兑出来了,阿风和阿宇已经跟上去了。”

韩长暮微微蹙眉,手把书册卷成卷儿,轻轻在掌心中磕着。

所有人都坐不住了,焦急的齐齐看着韩长暮,等着他的吩咐。

追查了这么久,这是唯一一条与饷银有直接关系的线索了。

总算没有白忙活一场。

静了片刻,韩长暮镇定的做了安排:“孟岁隔顾辰,你们俩跟着阿九,去把阿风和阿宇换回来,盯着兑换银子的人,若他们出了城,一人跟上去,另外一人回来回禀。”

孟岁隔顾辰齐齐称是,转身就走。

韩长暮又道:“王显陈珪,等阿风和阿宇回来后,你们四个人一起去城里准备启程的行装,天冷了,路不好走,御寒的东西要多准备一些,咱们要随时启程了。”

王显陈珪也应声称是,各自准备去了。

韩长暮转头望着姚杳:“阿杳,你准备药材,尤其是刀伤药和软筋散,这两种药,你应该都是有药方的吧。”

姚杳叹了口气,她是被这几日韩长暮的糖衣炮弹给腐蚀了,怎么就忘了他其实是个随时随地套话的内卫。

她点了点头,伸出手去。

韩长暮愣了一下:“什么。”

姚杳弯唇一笑:“银子。”

韩长暮无奈的摸了下姚杳的脸颊,牵着她的手,进房间拿银子去了。

此地瞬间就剩下谢孟夏一个人了,他孤零零的站着,大喊了一声:“那,久朝,你看我能干点什么啊。”

韩长暮挥了挥手:“你别再被卖到小倌馆就行了。”

“......”

安排好了这些事情,众人都分头忙活去了。

晌午的时候,顾辰便赶回来传了消息。

“八十万两银子,全部都用的是高昌国的辎重车,我打听过了,这辎重车是去往龟兹国拉取锻造好的兵器的。这些辎重车队都已经准备好了,看样子最迟明日一早,就会起程了。”顾辰微微欠身,态度十分的恭敬。

韩长暮凝神:“从前龟兹国锻造的精良兵器,都是只能供给突厥的,怎么如今连高昌国都能够染指了。”

顾辰摇了摇头:“时间太紧了,一时半刻打听不出来。”

韩长暮点了点头:“你去吧,把孟岁隔换回来,免得引起他们的怀疑。”

顾辰应声称是,顿了一顿,继续道:“我们还发现,另外有一波人,也在盯着这批辎重车,就是在莫贺延碛里,我们甩掉的那四圣教的哑女圣使。”

韩长暮微微一笑,神色如常道:“那你们就要格外小心,莫要惊动那两个人,看他们怎么行事,必要的时候,可以相助一二。”

黄昏时分,姚杳拎着几大包粉碎过后的药材回来,小心翼翼的分成合适的分量,灌到一个个颜色各异的小瓷瓶里。

谢孟夏趴在炕上,看着姚杳忙活,好奇的看看这个,闻闻那个,终于开口问道:“阿杳,这么多药瓶子,你都系在腰带里,不嫌硌得慌吗?”

姚杳愣住了,看了看谢孟夏:“你怎么知道我的药都藏在腰带里的。”

谢孟夏看出了姚杳的脸色不善,哆嗦了一下,忙伸手指着韩长暮,十分利索的把他供了出来:“是他,是他趁着你昏迷不醒,占你便宜来着,才发现的。”

姚杳转头望向韩长暮。

韩长暮捏着一本书,脸色连变都没变一下,一本正经道:“阿杳,一个是连通房都没有,一个是在小倌馆都能混成头牌,你说谁更可信一点。”

姚杳飞快的转过头,双眼一眯,作势要打谢孟夏,言语间阴恻恻的:“殿下,陈珪已经在打算写个戏本了,你想不想过一把主角的隐。”

谢孟夏一个激灵跳下大炕,逃到韩长暮身边,恨声道:“久朝,你诬陷我。”

韩长暮一脸无辜的摊了摊手:“我又没说是你占阿杳的便宜啊,是她不信你说的话罢了。”

姚杳回过味儿来了,一边往小瓷瓶里灌着药粉,一边念念叨叨的:“这个可以拉肚子,多放点,这个可以做恶梦,再多放点,这个可以七窍流血还死不了,也放点。”

韩长暮扑哧一笑,撂下书卷,坐到炕上,握住姚杳的手:“我那是为了找药救你,知道你带的东西全,又不知道你藏哪了。”

姚杳嘁了一声。

韩长暮挑眉:“不生气了,那这药,就别给我准备了吧。”

姚杳笑道:“这本来就不是给公子准备的啊,是给殿下准备的。”

“......”谢孟夏缩了缩脖颈,他这才是躺着也中刀。

几个人分头行动,虽然时间紧迫,但也将需要的东西准备了七七八八,打包装箱,已经是后半夜了。

黎明时分,天还没有亮,顾辰便回来报信,辎重队准备出发了。

为了防止引起人的怀疑,换了孟岁隔前去跟着,沿途留下标记,直到辎重队出城一个时辰之后,韩长暮等人才浩浩荡荡的离开了高昌城。

一轮红日缓缓升出了地平线,这条西行之路,越发的苦寒荒芜,杳无人烟起来。

从高昌城出来,向西走上一百余里,便是沙碛边缘的一处绝壁,悬崖高达数丈,有潺潺的泉水从崖壁间自上而下的流出。

这崖壁上的泉水名叫阿父师泉,十分奇特,若有旅人商队经过取水,这泉水便始终取之不尽,用之不竭,可若是没有人取水,这泉水只是冒出些许微弱的气泡水珠,浸湿崖壁而已。

姚杳知道这处泉水,也知道这泉水的一个传说,是她前世时看的那本《大唐西域记》里所记载过的。

韩长暮这一行人追踪着孟岁隔留下的标记,疾行两日行到此地,取了水,便就地休息了。

姚杳还记得《大唐西域记》里有这样一句话:“焉耆国无纲纪,法不整肃。”

这个唐代时所谓的焉耆国,不知道此时还是否存在。

眼看着暮色降临,她试探着问了一句:“公子,咱们今夜在哪歇息。”

韩长暮目光温柔,轻轻问道:“累了?”

姚杳摇了摇头,笑道:“不是,只是对这里不甚熟悉,多问了一句。”

韩长暮摊开徐翔理给他绘制的舆图,点了点上头的一点,招呼众人过来看:“今夜咱们就在这泉水边休息,孟岁隔传来消息,辎重队已经在银山山脚下安营扎寨了,看样子是要翻越银山了。”

众人对这个安排丝毫没有异议。

谢孟夏偏着头,想了片刻,问道:“银山,就是到处都有银矿的那座山吗?”

韩长暮点了点头。

谢孟夏大喜:“那我们挖一点。”

韩长暮像看怪物一样看着谢孟夏,挑眉笑道:“好啊,那殿下慢慢挖,我们办完事再来接殿下。”

谢孟夏笑眯眯的过去拉韩长暮的衣袖:“久朝,咱们打个商量嘛。”

韩长暮都无语了。

放着八十万两饷银不追,打算要去银山挖银矿。

这是一国储君该做的事吗?

他上辈子是个矿奴吧!!!

姚杳仔细看着舆图,并没有在舆图上发现焉耆国这个国家,反倒是山河绘制的格外清楚,与记忆中的《大唐西域记》相差无几。

看来历史还是在悄无声息中发生了变化,只是这种变化不为人知,都引以为常罢了。

夜里非常寒冷,每个人都围着明亮灼热的篝火躺着,穿着羊裘,钻进睡袋里,外头还裹了厚厚的毡毯,但仍觉得寒风一阵阵的吹过,把骨头缝都吹透了。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