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熵减文学 > 历史 > 锦衣长安 > 第一卷 故人归 第一百零八回 重画图谱

锦衣长安 第一卷 故人归 第一百零八回 重画图谱

作者:沐华五色 分类:历史 更新时间:2025-02-11 00:47:33 来源:平板电子书

随后,她用匕首鸡毛坚硬的端面削成斜尖,蘸了浓墨,在布块上稳稳落笔,写写画画起来。

她下笔如有神,画得十分飞快。

韩长暮大奇,仔细看了看,不禁一愣。

姚杳笔下画的正是王五带出来的车弩制造图谱,只不过是画在布块上的,比画在纸上的缩小了很多,每张图不过只有巴掌大小,在布块上排列的整整齐齐。

他紧紧蹙眉,拿着另一块空白的布块在身上比划了一下,疑惑不解:“你这是,要缝进衣裳里吗?”

姚杳没有抬头,低低应了一声:“是啊,那么一厚摞子图谱,若是落到别人手里,就是祸端,不如缝进衣裳里,随身带着多稳妥。”

韩长暮拿起一根鸡毛,摸了摸扎手的尖端,挑眉笑了:“你稀奇古怪的法子还真多,怎么会想到用鸡毛来画,还用匕首削尖了,竟能画的这样小。”

他暗自赞叹,有了这么好的法子,以后就能把密信做的更加精巧了,或许还能因为这个,找出更加隐秘稳妥的传信方式呢。

姚杳画的极为专心致志,没过脑子的脱口而出:“这是罗马人发明的。”

“罗马人。”韩长暮愣住了,他在脑子里过了一遍,确定自己从来没有听说过这个人,他自问自己也算是博学广识了,不禁蹙眉问道:“我怎么没听说过罗马人。”

姚杳脸色一变,这才反应过来自己说漏了嘴,支支吾吾的掩饰了一句:“就是,那个,罗马人嘛,是个西域小国,好像百年前就灭国了。”她嘿嘿直笑:“公子没听说过,也是正常的。”

韩长暮深深望了姚杳一眼,对她素来一本正经的胡说八道,早已经习以为常了,他没有戳穿,却转身回房,抱了一摞子图谱和两件质地差不多的中衣过来,放在上书案上,淡淡道:“画两套吧。”

姚杳哽了一下,郁闷的长长叹了一口气。

法西斯还是黄世仁啊这是。

这口气还没叹完,韩长暮又继续吓唬姚杳:“画完了,也给我缝到衣裳里。”

姚杳愣住了。

她一脸懵的问:“公子,您要缝到哪件衣服里啊。”

韩长暮晃了晃那件带夹层的中衣,似笑非笑:“就这件吧,可以缝到夹层里,更稳妥一些。”

姚杳彻底无语了:“公子,这是中衣啊,贴身穿的,我一个姑娘家,给您缝这个不太合适吧。”

韩长暮继续似笑非笑:“咱们这些人里,只有你一个会针线的姑娘,就凑合凑合吧,我不嫌弃你的手艺差。”

姚杳哼了一声,嘟嘟囔囔道:“可是我嫌弃你啊。”

韩长暮笑了:“你说什么?”

姚杳忙抿紧了嘴,飞快的摇头。

她不是个土生土长的正经古代人,披着古代人的皮囊,内里还是一颗现代人的心。

男女大防在她这里,并没有那么不可触碰。

不就是缝一件中衣吗,中衣在她看来,就是前世的秋衣,又不是缝前世的内裤,怕什么。

她眯着眼睛,戏谑一笑:“只要您敢穿,我就敢缝。”

韩长暮难得的厚着脸皮哈哈大笑:“只要你敢缝,我就敢穿。”

姚杳撇了撇嘴,暗自肺腑。

她一定要在中衣里留几根针,扎死他。

韩长暮不知想到了什么,笑容渐渐凝固,一脸沉重:“阿杳,你对图谱过目不忘这件事情,除了我以外,千万不可让第三人知道。”

姚杳神色一正,点点头:“我知道,怀璧其罪的道理,我懂。”

韩长暮恢复了淡然,像是刚才厚脸皮,软磨硬泡逼着姑娘给他做中衣的那个人不是他。

他微微颔首:“你把门拴好,我去徐翔理那,打探一下有没有杨幼梓那一行人的情况,若一切顺利,咱们后日就该启程了。”

姚杳手上的针线顿了一下。

进入莫贺延碛,她要再做一些准备才好了。

夜色深沉,街巷中静谧无声,风刮得满地树叶翻滚。

天越发的冷得很了,怕冷的人家也顾不上吝惜柴火了,纷纷烧起了火炕,烧的屋里暖意融融的。

敦煌城甜水巷的三进院子里黑漆漆的,屋里灯火如豆,胡奴守在门房里,新罗婢则留在正房伺候。

房间里的大炕烧的暖融融的,婆娑坐在炕沿儿,手上纫着一只雪白足衣,那天青色的祥云纹已经初见端倪了。

沐春步履沉沉的走进来,看到灯影下的婆娑,满目温柔,不觉一怔,下意识的挑亮了灯芯,有多燃了几盏灯烛,端着一脸平静:“夜深了,多点几盏灯,仔细伤眼睛。”

婆娑抬头,跳下大炕,斟了茶递给沐春,温温柔柔的一笑:“爷回来啦,可用过饭了,奴在灶上还热着汤水,爷要喝一碗吗?”

沐春牵着婆娑的手,眸光闪了闪,说了个“好”字。

婆娑忙吩咐新罗婢:“去把灶上的汤热一热,我跟爷有话说,没有招呼,你别过来。”

新罗婢低低应了一声,垂着头退了出去。

婆娑轻轻柔柔的伺候着沐春换衣裳,低语道:“爷有什么事要吩咐奴?”

沐春抬眼,目光在婆娑脸上打了个转儿,原本他与婆娑只是逢场作戏,可数月相处下来,这逢场作戏就变成了真心喜爱。

他不想伤害她,想跟她长相厮守。

他拉着她在炕上坐下,平静道:“第五烽被突厥人袭击,我觉得此事背后另有图谋,王聪似乎知道些什么,但他不会对我说。”

婆娑想了想,温柔道:“奴明白了,奴会去打听这件事的。”

沐春平静道:“安全为重,无需强求。”

婆娑碧色的双眸闪了闪,感念一笑:“爷放心,奴会小心行事的。”

晨起,天光大亮,阳光穿过枯槁扭曲的胡杨树,微微生凉。

第五烽前的泥泞已经干透了,黄沙尘土里透着一丝丝黑紫色的血迹,远处布满大片的焦黑,沾着黑黢黢的毛发。

经过了雨水的刷,大战后的痕迹深入地面,没有半点消减的迹象,看着还是那么的触目惊心,不忍直视。

康姓萨宝那一行人已经休息过来了,经了这一番变故,都颇有些胆战心惊,不敢随意离开第五烽,只能暂时歇在酒肆中,焦躁不安的熬日子。

哑女和那个老汉,果然全然没有了踪迹,始终再没出现过,就像是从来没有出现过一样。

康姓萨宝老爷虽然也起了疑心,但是自家的性命显然更重要一些,他并没有追问什么。

或许是因为康老爷和赫连文渊一样,都是异族人,他对赫连文渊似乎有天然的亲近之感,解毒的这两日,赫连文渊进进出出的照应他们,两个人处的十分熟悉了。

大战后的早晨,平静来的难得而又珍贵,酒肆里的一行人把朝食挪到了院子里,都捧着比脸还大的海碗,大口大口的吃着热腾腾的羊肉汤饼。

这羊本来是圈养在后院儿,准备过年的时候宰杀的。

可经了这一场大战,酒肆的店主人还是杀了羊,煮了羊肉汤饼,给这些人和自家的儿女压惊。

康老爷心不在焉的吃着汤饼,愁了这些日子了,都愁的食不下咽了,短短几日功夫,胖乎乎光溜溜的脸上,都平添了好多根纵横的皱纹,一张嘴就是长吁短叹,胖乎乎的手拍了拍赫连文渊的肩头:“赫连老弟,你说这突厥人该走远了吧。”

赫连文渊也是心有余悸,突厥人围困这两日,他都以为自己要命丧于此了,都在后悔接了这次的活计,他脸色发青,满口苦涩:“应该,走了吧,听着外头也没什么动静了。”他顿了顿:“这要是没走,咱们可要被困死在这了。”

看到戍军走进来,康老爷忙叫住一名看起来面善的戍军,客客气气的询问了一句:“这位军爷,不知道外头的突厥人是不是都走干净了。”

那戍军有点不耐烦,抄起一壶酒就走,一脸晦气的扔下了两个字:“走了。”

康老爷大喜过望,草草吃了几口汤饼,满脸愁绪的一叹:“赫连老弟,你们什么时候启程啊。”

赫连文渊摇头:“这得看公子的。”

康老爷凑到赫连文渊跟前,神秘兮兮的低语:“那位韩公子究竟是个什么来头啊,我以前以为他们和你一样,都是练家子,可这次突厥人袭击,他们都出去迎战了,我看着他们倒像是行伍之人。”

赫连文渊现在哪敢说韩长暮的是非,躲还来不及呢。

他也原以为韩长暮也就是哪家的纨绔子弟,有点钱有点功夫,在长安城里呆腻了,出来松快松快罢了。

可经了此事,他才明白过来,谁家当金疙瘩养大的纨绔子弟会真刀真枪的上战场,会纸上谈兵都能被恭维一句国之栋梁了。

这些人绝对不是他起初以为的那样简单,他们的是非,还是莫听莫问保平安。

他慢慢摇头:“我就是个向导,公子出银子雇了我,我就跟他们走一遭,别的,我也没多问。”

康老爷也并不是真的想打听韩长暮的来历,他就是想多套套话,看能不能见缝插针,跟着他们一起保个平安。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