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熵减文学 > 都市 > 玩转官场 > 第四百四十章 菊园故事

玩转官场 第四百四十章 菊园故事

作者:大示申 分类:都市 更新时间:2025-02-13 02:42:05 来源:蚂蚁文学

第四百四十章 菊园故事

王清华也真拿这个廉根奇没办法,还不如说点自己关心的事情,就问道:“廉总,你们菊园名字叫菊园,为什么种的全是玫瑰呢。怎么不种菊花呢?”

这是王清华第一次正面问廉根奇一个问题,廉根奇马上如太监得宠一般,殷勤地走到王清华前面靠右的地方,一脸正色道:“王书记有所不知。这事还得从张检之同志任市委书记的时候说起。当时全国上下都在搞省花、市花。张书记是个爱花的人,也想搞一个市花。就征集各方面的意见,还在报纸上发了公告。结果各方面的意见来一大堆,不过大家的一致看法,还是觉得把玫瑰花作为市花比较合理。”

王清华问:“为什么呢?”

廉根奇道:“因为在y市这块土地上,也许是土质的问题,什么花都没有玫瑰开的茂盛,长的鲜艳。有人说,y市的玫瑰就像y市的美女一样,开起来,多的你看也看不过来。”廉根奇说着,觉得自己提到了美女,在王清华的脸上看了一眼,想从王清华的脸上搜寻什么信号。

王清华却面无表情,只是略微点了点头。

廉根奇只好接着道:“可是意见一到张检之书记那里就出了问题。张检之拿着下面人提出来的意见,在开常委会的时候摔在桌子上,大声骂人,说,都是些没文化的人搞的名堂,玫瑰花怎么能作为市花呢。这不是闹笑话吗。玫瑰代表什么,代表爱情,爱情是什么,怎么能把这种情调带进主流文化呢,哪儿能登大雅之堂呢。一下子就把这个意见给完全否决了。”

王清华也不看廉根奇,似乎是在自言自语地说了一句:“玫瑰花也很妖艳嘛。”

廉根奇就连连点头道:“王书记说的太对了,y市人从古至今就以玫瑰为荣,想不到到了张检之书记这里,就变成了不入流的腐化情调。张检之书记既然不同意,那么就必须重新搞,可他也没有给下面人一个明确的指使。下面也只能瞎搞。你张检之不是说投票送建议的人都没有文化吗,那就给你来点有文化的。当时的市委秘书长杨峰就专门召开了一次全市知名教授、文化人的座谈会,又从省城、首都请来各方面的专家。可是这些专家一到y市就马上对y市的玫瑰着迷了,会还没有开,就形成了一致意见,认为玫瑰花作为y市的市花再适合不过了。杨峰秘书长只好给大家暗示,这个方案已经被市委书记否了。弄上去肯定不行。有专家就有意见了,当然他们不是y市人,对张检之也没有什么忌讳,马上说,既然你们市委书记把玫瑰花否了,那就让他自己提出来一个吧,何必把我们这些人叫过来呢?”

王清华听着,颔首而笑,也不说话,心里却想,这种话估计也只有那些儒酸教授能说出来,敢说出来了。

廉根奇以为王清华要说什么,就停下来看着王清华,见王清华只是笑而不言,也只好作罢,继续道:“杨峰也没有办法,也不敢把专家们的意见说给张检之,整日郁郁寡欢,纠结了好一阵子,竟然一病不起,到哪家医院也检查不出是什么病。大家就有人认为杨峰秘书长这是在合理避祸,受不了张检之那份洋罪了,干脆装病。”

王清华问:“后来那个杨秘书长呢,怎么样了?”

廉根奇叹了一口气道:“起初大家这么说,后来连张检之也这么认为了,亲自去医院看了一次杨秘书长,就再没有去过。还在市委常委扩大会议上说,咱们有些干部为了逃避工作责任竟然装病不起。明显是在说杨峰。张检之这话说了之后,没有几天杨秘书长竟然真的一命归西了。上下一片哗然,有人说是杨峰是被张检之逼死的,有人说杨峰是自杀的,也有人说杨峰是气死的。总之各种说法五花八门,都是替杨峰鸣冤的。张检之也觉得市花的事儿,如果再不收场,恐怕会越来越麻烦,又不愿意推翻自己刚开始定下的调子,就是不能把玫瑰花作为市花的决定。给那些专家们发了一些补贴,打发走了,再开了几次常委会,就把菊花定成了y市的市花。”

廉根奇说着好像还有几分惋惜的意思,接着道:“自从把菊花定为y市的市花以后,为了响应市委的号召,就开始在y市的市府所在地沂南市大量种植菊花,一时间大街小巷打到处都是各式各样的菊花,走进沂南就会感觉自己走进了菊花的海洋一样。张检之一高兴,就把原先的y市宾馆,也更名成了菊园,还亲手提了名。现在大门外面的菊园两个字就是张检之的墨宝。渐渐地大家也把杨峰的事情给淡忘了。可是没有几天的时间,怪事就发生了,先是市政办在市委院里摆放的菊花开始凋谢枯萎,接着蔓延到整个沂南市大街小巷的菊花都开始凋谢枯萎,有些甚至连根都烂掉了。原来菊花的海洋,一下变成了死亡的海洋。”

这倒是王清华头一次听说,就奇怪地问道:“这是怎么回事呢。是不是菊花染上了什么传染病?”

廉根奇道:“起初大家也是这么认为的,请来各路花木专家进行会诊,直到把首都的专家都请来了,也是无能为力,找不到任何的症结所在。这一下就乱套了,民间就开始传说是杨峰的冤魂在作祟,下一步还不知道要闹出什么动静呢。其实不止是民间,就是市委也有人开始相信了这种说法,开始悄悄地去杨峰的坟上祭拜,以避免惹祸上身。此事传到张检之耳朵里,张检之马上大发雷霆,说我们的干部竟然开始搞迷信,简直是信仰危机,也不能明着阻止,就让人暗地里监督,一旦发现有人去杨峰坟上祭拜,马上勒令纪检委找该人谈话。你也知道现在的干部……”

廉根奇说到这里突然停了下来,看着王清华的眼色。王清华往一边走,一边含糊道:“你说吧。”也不说让廉根奇说什么,其实也知道廉根奇要说什么。

廉根奇自然会意,胆子就大起来了道:“现在的干部没有几个能真正没有问题,只要跟长字沾个边,都可能存在各方面的的问题,纪检委一查一个准。有些进行了勉励谈话,当然勉励谈话的内容不会是祭拜杨峰的事情。有些做了党纪处分,有些免了职。不知情的人,还以为市里刮起了廉政风。市委变得人心惶惶,人人自危,也不知道究竟是哪儿出了问题,见面都不大说话了,也不敢随便讨论,只用眼睛看看对方,就算是打了招呼。”

廉根奇说的神神叨叨的,未免有些夸张,王清华忍不住有些可笑道:“你说的这不成了道路以目了吗?”

廉根奇马上接过王清华的话道:“王书记就是有水平,出口成章。其实就是道路以目。后来这事不知道怎么就让省委领导知道了,过了一段时间,就把张检之调到省委任秘书长去了。大家都说张检之闹了一处闹剧,反倒升了。让我说,省委秘书长虽然是副省级,级别是升了,但是张检之也没有什么权力了,等于明升暗降。省委的处理办法,还是非常妥当的。”

王清华也不想知道张检之是明升暗降了,还是明降暗升了,只问廉根奇:“那些菊花后来怎么样了呢?”

廉根奇一下子来了精神道:“现在这些事儿也怪,请来首都的苗木专家都解决不了的问题,后来竟然被一个老农民给解决了。那位老农民是进城看儿子的,见满街都是东倒西歪的菊花,可能是处于农民种地的职业习惯,也可能本来这位老农就爱花,就凑过去看了两眼,又舞弄了半天,嘟囔了一句话神经病,转身就走。可巧这时候,市委一个领导刚好路过,听了老农的话,就把老农叫住了,问了老农半天,才恍然大悟,原来y市的土质和气候根本就不适合栽植菊花,大量从别的地方移植过来的菊花,刚开始还有在别的地方储存的养分,过一段时间,养分完了,菊花自然就开始干枯了。”

王清华好奇地问:“那位老农是怎么看出来的?”

廉根奇道:“土的颜色不一样吗。再就是老农还有一门独门绝技,用嘴尝一尝土,就知道土是不是本地的土,适合种植什么作物。”

王清华也觉得这位老农的确了不起,哦哦哦地应了两声。

廉根奇接着道:“民间本来就对把菊花定为市花有意见,老农的话一传到民间,引起的反响就特别的强烈。一夜之间,满大街的菊花都被扎了个稀巴烂。张检之书记当时已经走了,调来的新书记自然不会过问这些乱七八糟的事情,当然也不愿意再选什么市花了。张检之虽然调走了,却还是省委秘书长,也不便把菊园的牌子摘掉。新书记也只能吩咐市政办的人,把市委院里的那些乌七八糟的菊花搬走,重新摆上了鲜艳夺目的玫瑰花,菊园自然也种上了玫瑰花。这事本来到这儿也就该结束了,可是并没有完。关键问题是老百姓对玫瑰情有独钟,平白无故不让种玫瑰花了,情绪自然就非常大,也无处泄愤,最后就把目标对准了那些专家,还编了个顺口溜损那些专家:国家花钱养专家,办公室里把财发,y市满街飞菊花,专家如同大呆瓜,幸有老农不自大,张嘴尝出土渣渣……后面还很长,我记性不好,都记不得了,反正话说的很难听,把那些专家骂的一文不值。”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