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熵减文学 > 都市 > 玩转官场 > 第四百零八章 破裘(3)

玩转官场 第四百零八章 破裘(3)

作者:大示申 分类:都市 更新时间:2025-02-13 02:42:05 来源:蚂蚁文学

第四百零八章 破裘(3)

裘学敏六十多平米的办公室内的气氛马上紧张了起来。裘学敏说完后,没有一个人说话,刚才脸上盈溢的虚假的笑容也都收敛了起来,全部一脸严肃地将目光落在了王清华的身上。大家心里也许更想看到的并不是王清华会讲些什么内容,而是王清华会不会跟裘学敏站在同一条战线上。他们甚至希望能看到,王清华会跟关凤鸣一样,提出一个反面意见,并且跟裘学敏大吵一架。这样这个常委会开的才算过瘾,才算有意思。

根据过去的经验,王清华跟裘学敏是不可能站在统一立场上的。大家早就在心里把王清华跟兰沧海、关凤鸣划在了一起。而现在兰沧海已经被检察院隔离审查。关凤鸣又被裘学敏排除在了会议之外,就等于是王清华是在孤军奋战。这也难怪裘学敏会将今天的会议地点选在自己的办公室了,而且开会的时候就强调,这不算是市委常委会,只能算是小范围的通气。裘学敏为什么要这样说,就是因为少了一个关凤鸣。不能给关凤鸣抓住把柄。

召开市委常委会,不通知你关凤鸣当然不合规矩,但是市委书记小范围的通气会,叫不叫你关凤鸣就是另一回事了。叫你是信任你,不叫你是不信任你。就是你摆出一个大天来,也没有人会理你。如果你有什么意见,我可以告诉你,为什么每个人都通知了,就单单不通知你关凤鸣呢。你自己心里掂量去吧。就是你以后说到省委,人家也会认为是你关凤鸣本身有问题。

“王市长说说吧。现在你可是代表了咱们x市市政府啊。”裘学敏说着点了一根烟,狠狠地抽了一口,烟雾马上在屋子里缭绕开了。裘学敏今天没有抽他往常抽的雪茄,而是一支普通的软中华,一口抽过之后,软中华马上就留下了小半截的烟灰。

王清华顿了顿道:“我刚刚从首都回来,没有什么准备。我就从干部选拨任用这个角度简单说两句吧。”王清华说完在大家脸上看了一圈,有几个人准备了笔记本和笔,见王清华的目光看了过来,就装模作样的准备记录。当然了,常刚手中的笔是一刻也没有闲下来,一直在一旁做一些记录。

大家可能更多的是关心起了,王清华为什么不用班子调整这个词汇,而是用上了干部选拔任命。虽然只是叫法上不同,但已经有了非常微妙的区别。班子调整并不是一个正规用语,带有很明显的潜规则成分在里面,而干部的选拨与任命,是一个系统的考核任命过程。此间的区别是不言而喻的。王清华的话一出口,大家就知道裘学敏精心策划的铺垫,可能在王清华这里遇到一个很大的麻烦。

“关于干部的选拔任命,我强调两点:第一,我们一定要本着公平、公开、公正的原则,严格按照国家关于干部选拔任命的相关规定执行,真正在我们的干部队伍中形成一种能者上、愚者下的良好风气,把真正能为经济发展做贡献的人选拔上来,把真正能为老百姓谋福利的人选拔上来,把真正品行端正、有奉献精神的人选拔上来。第二,我们一定要坚持走民主路线。我觉得所谓的民主不是少数人的民主,更不是某些人的民主,而应该是大多数人的民主。要走民主路线一是要发挥党的民主,二是要发挥人代会的民主,只有把这两个民主充分融合在一起,才能做到真正的民主。因此我建议:市委在这次干部选拔任命之前,首先成立一个专门的干部选拔小组,制定一套具体的、切实可行的、符合我市实际的干部选拔方案,对预选干部进行考试、政绩考核、民主测评、党内评议等方面,层层把关,严格筛选。我的话说完了。”

王清华说完后,没有看任何一个人。即便是不看,王清华也能猜出这些人的表情。在x市以往的干部选拔大会,其实就是一次分赃大会,市委书记提名几位,市长提名几位,分管副书记提名几位,再给组织部长放一两个名额,大家在一起商量商量,觉得分的还算公平,基本就定下来了。如果觉得分的不公平,就开始做小动作,小动作不成,就搞大动作,直到干倒一方,最终达到平衡为止。这那里是选拨干部,说白就是权利平衡。

而王清华的提法,是借鉴了国家公务员选拨的方法,这种方法用在公务员考试还可以,用在县处级干部的调整上就有些麻烦了。因为它本身是一种准绝对的公平,参与人员多了,谁都没有操作权了,也就失去了权利平衡的作用了,等于无形中剥夺了本不该属于,却实际上属于的某些人的特权。比如在座的这些市委常委,虽然还可以提名某某某为某县县委书记或者县长,但是却没有了决定权。而这正是王清华想要达到的目的。

王清华说完,会场里变得一片沉寂,王清华的讲话好像把大家的烟瘾一下子都勾上来了,从口袋里摸出各自的烟盒,掏出一支,有些再给身边的人一支,开始大口大口地吞云吐雾。裘学敏的办公室虽然面积很大,但也经不起这么多人同时防毒,一会的功夫,就有些受不了了。裘学敏不得不给常刚使了个眼色,让常刚把窗户打开。

“清华同志的提法很好,很有创意,也是我们时代发展的需求。我完全赞同清华同志的建议。一直以来,我们的干部调整都非常混乱,好像成了搞权力平衡,该走的程序,变成了走形式,走过程,这都是我们过去留下来的陋习,应该改,而且应该下大力气改。班子调整关乎一个经济区域今后五年,乃至更长一段时间的发展。调整好了,能带动当地经济的发展,调整出了问题,还有可能成为当地经济发展的障碍。”

裘学敏说着端起茶杯喝了两口,将手放在桌子上开始敲动,接着道:“当然了,每个地方都有每个地方的实际情况。就拿民主建设这一块来说,还非常不完备,有很多需要改进的地方。我最近在网上看了一个帖子,虽然有些激进,但也讲出了一定的道理。帖子的名字叫‘人大代表究竟代表了谁’,把某省的人大代表名单罗列了一遍,说那个那个阶层的人有多少,那个那个阶层的人又有多少,最后质问某某阶层的人在哪里。这个帖子中所说的内容当然跟实际情况出入是很大的,但也说明一个问题,我们的人大这一块还是有些问题的。所以,我们要充分发挥人大的民主,就我们目前的情况来看,还是一段距离的路要走的。”

“至于考试、民主测评等方面的事情,我不想说什么。本身都是好的。清华同志的提法也非常有见地,道出了我们目前班子调整、干部选拔任命的弊病所在。不过,让人痛心的是,我们现在的干部素质还有些令人担忧。虽然经过这么多年的教育发展,干部的文化素质也上去了,但是干部的整体素质依然不高,小团伙、小帮派、小集体的观念依然非常的严重。如果我们要真正地发扬民主,这些观念无疑会成为一个非常大的障碍,我们选拨出来的干部会成为某些小团伙、小帮派、小集体的代言人。这是非常危险的。不仅会影响到一个区域经济的发展,还有可能伤害到党在区域经济中的执政地位。”

王清华听完后,冷笑了一声,也没有说什么。裘学敏的观点,说白了,还是要搞调整,不搞选拔。似乎不容置疑的理由,已经摆在那里了。而且王清华相信,裘学敏的理由肯定会得到大多数市委常委的支持。因为下面的班子调整,毕竟是他们手中的一颗非常重要的棋子。

散会后,王清华去了一下闫红学的办公室。他想找闫红学商量商量,当然了,这个时候,两个人都不便于暴露自己的身份,只能用打哑谜的方式来解决目前最棘手的问题了。

“坐吧。”闫红学对王清华显得并不一定有多么的客气,或许这就是闫红学一贯的作风,对谁都是不冷不热的,这才能让他在市委常委、第一副书记的位置上待这么长时间,成为x市市委常委中的一颗常青树。

“闫书记今天在会上的话,让我受益匪浅啊。”王清华坐下来,闫红学的秘书送来一杯茶水,放在王清华面前的茶几上。闫红学做了一个请的动作,并没有说什么,面无表情地看着王清华,好像并不明白王清华指的是哪一方面。

“场面上的话,还是要讲的吗。具体工作要看具体情况来定。正如樊书记所言,市里能有目前这种局面来之不易,我们应该弥足珍惜,再不能出任何差错了。”闫红学的话像是接了王清华的话,又像是在随便扯谈,说完了又问王清华:“李市长最近的情况怎么样了?这次去首都有没有看看?”

这次去首都,王清华的确去看了一下李高瞩。王清华能看出来,李高瞩已经完全康复了,只是还躺在医院里,好像是在故意回避。王清华也没有说市里的情况,只代表市委市政府问候了一下。临走的时候,李高瞩握住王清华的手,捏了好长时间,意味深长。

“李市长基本康复了,不过还并没有完全康复,估计还需要疗养一段时间才能回来工作。真希望李市长能尽快回来。我肩上的担子也能放一放了。”

“裘书记也非常关系李市长的身体状况,几次跟我谈起。”

两个人就这样你一句,我一句,拉扯着一些不着边际的话,其实心里都清楚对方心里藏的是什么内容。只是用李高瞩作为一个共同的契合点。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