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熵减文学网 > 青春校园 > 猎人——硬核危机 > 短篇《倒计时》(中)

猎人——硬核危机 短篇《倒计时》(中)

作者:易蝉.QD 分类:青春校园 更新时间:2025-05-30 19:16:45 来源:平板电子书

“那么请问石教授,您对这件事持什么态度?”女主持人问。

大腹便便的中年人坐在扶手椅中,有些谢顶,戴着金框眼镜,屏幕下方的介绍是“知名外星生命研究专家”。

“首先一点可以确定,这绝不是人类干的,世界上没有任何一个国家有这个科技实力。”石教授说,“那么只可能是外星文明的杰作……外界很多人非常兴奋,认为这是人类历史上的里程碑……但我个人认为他们过于乐观了。”

“请问您有什么根据呢?”

“可以从两点推断出来……第一个是它们给人类的讯息,这个信息非常显眼,全世界的人都能看见……是月亮上的数字,如果它们有意与人类世界沟通,为了避免引起恐慌及不必要的敌意,那必然是首先联系政府高层,但它们却把信息以最通俗易懂的方式发给了全世界……这是什么?这是警告!只有警告才会向所有人公布以求最大效应。美国宇航局意识到了这一点,所以他们很慌张……他们刚刚宣布要在一个星期内登上月球,这大概是人类历史上最仓促的航天计划,因为他们知道没有时间了。”

女主持人点点头深以为然。

“前几天是30,今晚是25……任何人都能看出这是倒计时。”石教授接着说,“什么东西才有倒计时?我认为最糟糕的设想是定时炸弹……外星文明为了毁灭人类设下的炸弹。”

“如果外星人拥有远超人类的科技,那么它们为什么不直接入侵地球呢?”

“关于这一点,我有两个假设。”石教授有些艰难地直起身子,“第一,月球本身就是炸弹……在过去漫长的四十六亿年历史中被外星文明改造成了巨型炸弹,如今到了要爆炸的时候,所以开始倒计时,我记得以前曾有阴谋论称月球是中空的……如今看来也不能完全否定。”

“那么第二个呢?”

“第二个是外星人正在来地球的路上,倒计时是预示它们到达的时间。任何一个文明能发展到这种程度都必须具备相应的社会道德,否则就会毁灭文明本身……它们由于生存所迫不得不占据地球作为栖息地,但生存本能与道德相冲突,它们不愿把同为智慧生物的人类赶尽杀绝……所以留出一个月的时间供人类逃亡……”

杨远关掉电视,偏头望向窗外。这几天几乎所有新闻媒体都在大肆宣传诸如“外星人入侵地球”此类耸人听闻的文字。杨远是射电天文学研究生,在这方面不算外行,他并不盲目跟风随大流……但铁一般的事实证明了地外文明的存在,因为人类无法在月球上刻下如此庞大的数字。

杨远没心思反驳媒体上完全站不住脚的荒谬言论,这个时候真正有能力的人不会有时间在电视上抛头露面。

手机在手边震动,来电显示号码很熟悉,杨远接听。

“小远?”

“爸……是我。”

“你……你还好吧?能回家不?”

杨远沉默许久,父母是这一代典型的中国父母,他们都是老实巴交的农民,在田间耕作面朝黄土背朝天,他们没读过多少书,不知道所谓“外星人入侵地球”是什么意思,但他们的感觉纵然迟钝,对儿子的安危却无比敏锐。

杨远记得那年自己考上大学,在那个信息闭塞的小山村里,他作为家族乃至村里唯一一个大学生代表着全村的希望,父母把卖猪换来准备用作给母亲治腿医药费的两千块钱塞到他手里让他在路上买些吃的。他们那么高兴以为这一代能摆脱黄土飞上云端,杨远甚至都不忍心告诉他们如今大学生到处泛滥一文不值。

“不能……爸,这个月我都要加班。”杨远说的是实话,遇上这种突发状况,全国的天文台工作量都迅速增加,他望向窗外,装甲车满载荷枪实弹的武警从路上驶过……这里从昨天开始就已经被军队接管了。

“哦……哦那样……”电话对面的老人有些无所适从,“那你要当心,外面很乱。”

“没事的,爸。”杨远笑笑,“我这里还有兵给我站岗呢。”

“那就好那就好……”

父亲和儿子之间好像向来就没有共同语言,更遑论近乎文盲的老农民和中科院的年轻研究生,两代人之间的距离远到就像隔着整个世界……但老人还在搜肠刮肚地找话说。

“爸,你听我说,接下来一个月少出门。”杨远轻声说,“多买些盐放在家里,把家里的水缸打满,晚上记得把门锁好。”

杨远几乎能预见灾难的来临,但他能做的只有告诫老人注意安全,甚至不能回去见他们一面。

“好好……我听你的。”

“爸……从今晚开始实行信息管制。”杨远说,“接下来一个月我都不能和你打电话了。”

电话中一片沉默。

“那你要好好注意身体,我本来还想让你妈跟你说话,她刚刚到菜园里锄草去了。”老人说,“家里的冬瓜长得可好了,等你回家我让你妈做给你吃啊。”

“……好。”

电话挂断了,杨远感到心中有什么东西也跟着断了。

老院士站在运控大厅里,抬头望着墙上的液晶屏幕,年轻人们手持文件匆匆忙忙地与他擦肩而过,大厅中的气氛凝重到异乎寻常,耳边只有滋滋的电流杂音,没有人说话,沉重的呼吸声在寂静中被放大,老人记得这里上一次如此死寂是在试图唤醒月兔号巡视器的时候……当时所有人都盯着屏幕屏住呼吸,直到图像闪烁着出现在眼前。

长久的沉默之后是几乎掀翻天花板的欢呼,过程虽然惊险,但毕竟是喜剧结尾……但老人知道这一次运气可能不会像上次那样好。

巨幅的月球占据了老人所有的视野,他久久地凝望这颗地球唯一的卫星,老人在它身上花了一辈子精力,觉得世上不会有人比他更熟悉月亮了……但此时看着月面上的数字,他忽然惊觉自己其实从来就没有真正了解过它。

第一个打破寂静的声音是汇报数据。

“月球数字高程模型建立完毕。”

“多光谱图像也出来了……”

“3.0GHz微波辐射亮温数据分析完毕。”

“近月空间高能粒子和太阳风离子数据分析完毕。”

“情况如何?”

回答令人绝望。

“……没有任何异常。”

最令人担心的情况终于发生了……人类现有的所有检测手段都无法探明月球异常的起因。

不知道原因,就无从阻止。

神绕过人类的眼睛在月面上刻下倒计时,人类只能眼睁睁地看着数字归零。

总统从未想过自己会有幸在任期内入住夏延山,亲自坐镇北美防空司令部,这座位于科罗拉多州的庞然大物是全国安全系数最高的核掩体,冷战的剑拔弩张人心惶惶造就了这个近乎荒唐的工程……人们挖穿了五百米深的花岗岩在地下建起十五层高的大楼,用两米厚的钢筋混凝土大门杜绝一切可能的危机。

这本是为了应对古巴导弹危机而生的工事,冷战阴云消散近三十年的今天,这座早已刻进历史的地下核掩体又开始发挥起它最原始的功能……用密不透风的岩石钢铁混凝土构成最古老的防御方式。

国防部中情局等机构也已经在昨天全部转入国家预备指挥中心,美国政府自苏联解体之后从未如此紧张过,但他们如今面对的敌人可能远超苏联。

“这太荒唐了。”总统合上文件夹勃然大怒,“你们每年有数百亿的预算,使用的却还是五十年前的飞船?”

查尔斯低着头沉默,他刚刚给总统带来一个噩耗……登月失败了,土星五号火箭在升空三分钟后解体,碎片散落在大西洋上。

土星五号是人类有史以来建造的最庞大的运载工具,它曾经造就了人类历史上最伟大的创举,美国宇航局为了保证绝对的成功,重现了阿波罗计划。

但成功并非绝对。

“总统先生……这不是技术问题。”查尔斯说,“载人航天这种高危事业任何时候失败都不奇怪。”

“但我们没有多余的时间!”总统伸手指着背后墙上挂着的电子钟,红色液晶显示器上只有一个数字“20”,这让它看起来更像定时炸弹的计时器,但谁也不会知道这数字归零时爆炸的会是什么。

“我只给你有三天时间!”总统伸手揪住局长的衣领,“再登一次月!”

“总统先生……这不现实。”查尔斯摇摇头摊开手,“三天之内登月超出了我们的能力范畴。”

“那就让全世界联合起来。”总统松开局长,转身抬头看着墙面上刺眼的深红数字,“我来给莫斯科,北京和布鲁塞尔打电话。”

倒计时过去三分之一,人类除了认识到自己的能力极限和绝望之外什么都没做到。由于政府的不作为,恐慌情绪开始如野火般大面积蔓延,社会体系临近崩溃,通货膨胀完全超出市场的调节范畴,物价飞涨中人们开始疯狂抢购生活必需品,政府以及银行的信用沦为一纸空文,紧邻而来的是纸币的全面贬值,世界各地掀起兑换黄金等硬货币的热潮,面对几乎疯狂的人群,各国政府不得不紧急关闭兑换渠道。

以全民的恐慌情绪为温床滋生的诸多末世论开始大行其道,甚至不少官方媒体都承认人类的末日已经临近。梵蒂冈的教皇宣布要亲自做一场盛大的弥撒,以祈求上帝的宽恕延后审判日的到来。

一场全世界基督徒的朝圣运动轰轰烈烈地展开,浩浩荡荡的基督徒大军从世界各地向意大利聚集,这大概是人类历史上有史以来最浩大的宗教运动,规模远超中世纪十字军东征和伊斯兰教的朝圣。

意大利由此人口严重超载,治安混乱到警察根本无能为力。弥撒当天万人空巷,甚至有狂热分子身上绑着炸弹试图在会场引爆,以此作为献祭祈求上帝或者魔鬼的原谅,幸亏这个荒唐的计划被国家安全部门提前察觉,弥撒正式开始之前派出特种部队剿灭了这个极端组织,才预防了一次可能的恐怖袭击。

但弥撒最终并非以完满结局,由于人数太多,会场当天发生了大规模踩踏事件,场面混乱惨不忍睹伤亡惨重,这场人类历史上规模最大的宗教活动除了造成两千多名忠实信徒无辜惨死之外并没有让月面上的数字停滞哪怕半秒钟。

人们被神抛弃了,宗教界遭到的打击前所未有,从此一蹶不振。

但人类的精英们还在努力寻找办法,以美国宇航局牵头的终极航天计划正在如火如荼地展开。

整个世界第一次被时间追赶,在这场可能关乎人类文明存亡的竞争上,人类开始发挥出全部潜力试图与月面上的数字拉开距离,科技的发展第一次不是被人类推动而是被逼前行,六十五亿人构成的庞大机器开足马力,只求一线生机。

这个时候任何敝帚自珍都是极其愚蠢的,美国和俄罗斯拿出了令人吃惊的技术储备,这两个老牌航天强国相持长达半个世纪的航天竞赛留下了极其雄厚的遗产。

随着全世界资金的涌入,曾经萎靡不振穷困潦倒挣扎在生死存亡边缘的俄罗斯航天工业迅速焕发出惊人的生机。

各国专家以从未有过的高效率达成共识,决定建造一共十二艘登月飞船,八艘载人,另外四艘为货运飞船,每一艘的有效载荷重量都达到不可思议的一百九十吨。

人们决定把能搬的检测观察仪器都搬上去,把整座大型实验室搬上月球,这是史无前例的浩大工程,相当于建造四座国际空间站……一座国际空间站耗费了人类数十年的时间,但他们现在身负四倍的工作量却只有三天时间。在前所未有的危机面前,人们疯狂到不计代价。

整个欧洲负责组装这些庞大的化学动力火箭,接下来这些复杂机械会被空运到世界各地的发射场。

中国负责整个计划的信号检测。

“欧阳老师,你觉得世界会毁灭么?”杨远坐在草地上,射电望远镜庞大的抛物面天线投下被建筑物切割的不规则影子。

老人站在影子里,悠悠抬头望着天线。

“小远……你看这望远镜。”

杨远抬起头,圆形天线在他的头顶上,在这样近的距离上人们才能感受到这庞大到震撼人心的钢架结构中所蕴含的力量和美感,仿佛擎天的巨人。

“古人说,厚德载物。”老院士笑笑,“你看这望远镜不也是如此么……承载着中华民族千年的飞天梦想,背得这么重,站得却这么稳……这就是德。”

老人在年轻人身边蹲下,“我们老祖宗的智慧,几千年都不会过时。有德则能负,你看我们脚下的大地,它又承载着多少重量?”

杨远默默地低着头。

“欧阳老师……今天火箭就要发射了吧?”

“是啊……酒泉西昌文昌都要发射。”老院士点头,伸手指望远镜,“到时候负责接收信号的就是我们和它。”

“我们会成功么?”杨远抬起头,面容憔悴。随着倒计时一步步归零,他也越来越焦虑,这不是杨远一个人的反应,整座天文台里的所有年轻人普遍都是如此……焦虑失眠心理失衡的症状正在人群中扩散。

领导尝试请过心理医生,但在这个堪称国内与月球距离最近的地方,心理医生自身难保,那个可怜的中年人受到凝重紧张的气氛感染,也开始焦虑不安。

“会不会成功其实没有多大区别。”老人摇摇头,他轻轻点了点脚尖,杨远眯起眼睛,他脚边是一株低矮的狗尾草,草根旁是细小的洞穴,蚂蚁三三两两地进出,这是一个蚂蚁窝。

“你看这蚁窝……”老人轻声说,“我们和这些蚂蚁有什么区别?”

“人类是智慧生物,怎么能和蚂蚁这种低等的节肢动物相比?”

“那是因为我们站在了地球生态圈的顶端。”老人摇摇头,“如果银河系也有生态圈……那么在那些位于银河系生态圈顶端的文明看来,我们和蚂蚁一样,不过都是地球上的低等物种而已。你觉得这些蚂蚁会知道地球正面临大麻烦么?”

杨远怔怔地看着地上的蚂蚁,一只黑蚂蚁正从洞口中探出头来,它或许才刚刚出生,第一次踏出洞穴得见天日,沉浸在初次拥抱这个浩大宽广的世界的喜悦中。

“在某些方面人类和蚂蚁是非常相似的。”老人说,“高度的社会性和纪律性能增加物种在灾难中生存的几率,但代价是牺牲个体……蚂蚁是富有牺牲精神的生物,当你融入这个庞大集体时,集体之命即个人之命。当年我们也是靠这样的精神创立了新中国……这就是蚁命,是流淌在每个中国人血液中的东西。”

“蚁命……”杨远喃喃。

“每个人都必须拥有在灾难中前行的勇气。”老人拍了拍杨远的后背,“我们无从得知最终的结果,但必须竭尽全力。人类的力量很有限,我们集全球之力也只能造出这十二艘飞船。既然已经尽了全力,结果如何又有什么重要?”

老人的豁达让杨远敬服,他第一次意识到这个世界上其实还有这样一群人,他们不慌乱也不疯狂,不会病急乱投医也不会寄希望于虚无缥缈的上帝真主,纵然面临末日,他们也只会安静地守在自己的岗位前默默地望着数字的变化。

“对于一个已入耄耋之年的人来说……”老人笑笑,“死亡或许才是他唯一没有经历过的事。”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