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熵减文学网 > 青春校园 > 我在封建王朝逆袭重生 > 妙解物资困局2

我在封建王朝逆袭重生 妙解物资困局2

作者:会笑的鱼 分类:青春校园 更新时间:2025-05-29 21:30:57 来源:平板电子书

陶轩的呼吸在听见更鼓声时骤然变轻,指尖还捻着密函边角。

这密函,不知藏着怎样的秘密,与那神秘的阴谋又有着怎样的关联。

我故意翻了个身,锦被摩擦声惊得他慌忙将信纸塞回枕下,装睡时睫毛颤得能抖落窗棂上的月光。

月光洒在他脸上,为这场暗潮涌动的戏码添了几分神秘。

我盯着他后颈新结的痂,想起三日前狼牙山剿匪时那支贴着耳畔飞过的冷箭。

那冷箭,仿佛是阴谋的前奏,预示着接下来的种种波折。

"世子妃,刘将军说粮草车陷在泥里了。"春杏捧着铜盆进来时,我正咬着绒花簪在舆图上勾画。

舆图上的线条,好似一条条错综复杂的线索,等待着被理清。

晨雾裹着校场操练声撞进窗扉,陶轩那柄玄铁剑还挂在昨晚画灯笼的檀木架上,剑穗缠着半片带红土的枯叶。

这红土,说不定就来自狼牙山,与那剿匪之事和如今的阴谋有着千丝万缕的联系。

陶轩从演武堂回来时斗篷结着霜,腰间虎符随着他疾步走动不断磕在佩剑上。

虎符,象征着权力,也不知在这场阴谋中会起到怎样的作用。

我伸手替他解大氅,摸到内侧暗袋鼓鼓囊囊的账本——封皮沾着城隍庙特有的香灰。

城隍庙,这神秘的地方,似乎是阴谋的一个关键节点,香灰或许就是线索的痕迹。

"他们说战马吃了霉变的草料。"他灌下半盏冷茶,喉结滚动时带着北疆沙砾似的哑,"王大人举荐的粮草官,倒是个会看天时的。"

我笑着往他掌心放了两颗糖渍梅子,转身吩咐春杏把西跨院的红泥小炉搬到军营伙房。

路过马厩时特意驻足,看那几匹被毒苜蓿放倒的汗血宝马正嚼着我今晨特调的甘草饼——陶轩的赤兔马撒娇般蹭我袖口,金铃铛里藏的银针早被我换成驱虫的艾草。

校场点兵那日飘着细雪,我裹着狐裘站在瞭望台,看刘将军的副将故意把令旗插反。

这反常的举动,定是阴谋的一部分。

陶轩握着长枪的手指节发白,面上仍挂着那副漫不经心的笑,倒是把前来监军的苏御史看得直捋胡子。

"末将麾下儿郎突发时疫。"刘将军抱拳时甲胄叮当响,露出内衬绣着的五毒纹——针脚与赵师爷当掉的香囊如出一辙。

五毒纹,这诡异的图案,背后肯定隐藏着不可告人的秘密。

他身后几个参将跟着咳嗽,此起彼伏的动静惊飞了栖在辕门旗杆上的乌鸦。

我扶着春杏的手走下石阶,新裁的胭脂红裙裾扫过未化的积雪:"诸位将军劳苦功高,今夜不妨来尝尝江南的蟹酿橙?"

戌时的军营飘起桂花酿的甜香,我特意让人在帅帐四周挂满走马灯。

旋转的光影里,刘将军第三次摸向藏着短刃的靴筒时,我正笑吟吟给他续上第七杯梨花白。

"听说北疆的雪能埋人。"我夹了块蟹膏放进陶轩碗里,状似无意地敲了敲盛汤的珐琅彩瓷盆,"去年王尚书家的小公子贪玩,埋在雪里的蹴鞠开春时竟变成了金球。"

正在剔鱼骨的苏御史突然呛了口酒。

我望着帐外被灯笼映红的落雪,想起昨日在刘将军别院见到的西戎商人——那人发辫上缠的五色丝绦,与赵师爷当铺里流出的玉佩络子正相配。

陶轩忽然用靴尖碰了碰我的裙摆。

顺着他的视线望去,赵师爷的灰鼠皮大氅正掠过东南角的岗哨,雪地上歪歪扭扭的脚印连成个残缺的狼头图案。

"世子妃这绒花簪倒是别致。"喝得面红耳赤的李参将大着舌头凑近,酒气混着汗味扑面而来。

春杏适时捧上醒酒汤,鎏金碗沿沾着星点朱砂——和灯笼上未干的兵法阵图同色。

我扶正被碰歪的木槿花簪,东珠在烛火下流转着诡异的光:"这是狼牙山猎户送的定亲礼,说是能驱邪避祸。"帐外忽有战马嘶鸣,刘将军的汤匙"当啷"砸在瓷盘上,泼出的热汤在虎皮地毯烫出个焦黑的洞。

子时散席前,我从弥漫着桂花酿甜香和欢声笑语的帅帐中走出,夜风冷冽,吹得我清醒了几分,想到马厩中或许藏着重要线索,脚步不自觉地迈向马厩,那里只有马匹咀嚼草料的声音在寂静中回荡。

赤兔马亲昵地舔我掌心时,春杏正蹲在草料堆旁捡拾散落的五铢钱——铜绿间缠着城隍庙功德箱特有的红绳。

回到主帐时陶轩正在煮茶,沸水冲开碧螺春的瞬间,我瞥见他袖口新沾的狼牙山红土。

看到这红土,我心中思绪万千,想到之前种种线索,意识到赵师爷功德箱里的铜钱或许是揭开阴谋的关键,于是说道:"还是备些笔墨吧。"我摘下那支藏着东珠的木槿花簪,发丝散落的刹那,春杏捧着描金漆盘的身影恰好掠过帐外,"毕竟赵师爷功德箱里的铜钱...也该晒晒太阳了。"

(正文续)

春杏捧来的漆盘里躺着三枚油纸包,浸透香灰的账本正巧能对上刘将军甲胄里的五毒纹。

我将木槿花簪的东珠旋开,银针蘸着酒水在宣纸上洇开暗红纹路——正是赵师爷书房暗格里拓印的西戎密文。

"江南的蟹膏鲜不鲜,得看养蟹人舍不舍得喂虾苗。"我用银箸拨弄着炭盆里未燃尽的五色丝绦,火光映着李参将瞬间惨白的脸,"就像战马能不能跑,得看喂草人舍不舍得放砒霜。"

陶轩突然将虎符拍在案几上,玄铁与黄梨木相撞的声响惊得苏御史的玉笏差点脱手。

我顺势抖开那卷沾着红土的城隍庙功德簿,朱砂勾画的数字正与刘将军别院的地契重叠成狼头形状。

"诸位可认得这个?"春杏适时掀开帐帘,两个亲兵押着浑身酒气的西戎商人踉跄而入。

那人腰间的羊皮袋散落出半块双鱼玉佩,与赵师爷当铺流出的络子严丝合缝。

刘将军的护腕突然崩开,藏在夹层里的密信被炭火烘烤后显出暗纹。

陶轩用剑尖挑起信笺时,我注意到他握剑的姿势与狼牙山剿匪那夜如出一辙——剑穗缠着三根艾草,恰是我今晨系上去的。

"末将糊涂!"李参将突然扑倒在地,额头将虎皮地毯的焦洞叩得更大。

他怀里的五铢钱叮叮当当滚出来,裹挟的香灰在雪地上画出一道蜿蜒的红线,直指东南角正在消融的狼头脚印。

我扶起老泪纵横的苏御史,将温好的桂花酿倒进他颤抖的酒杯:"大人可还记得三年前户部亏空的十万石军粮?"春杏捧上的描金漆盘里,静静躺着王大人私宅的地契——墨迹未干处还沾着城隍庙的香灰。

阴谋被揭露后,众人陷入短暂的沉默,我望着陶轩,心中五味杂陈,想起我们一路走来的种种,那些未曾言说的情感在这一刻涌上心头。

陶轩突然握住我的手,他掌心的薄茧硌得我指尖发烫。

我假装去拢耳畔碎发,却被他攥得更紧。

烛火将他睫毛的阴影投在脖颈新结的痂上,恍若狼牙山那支冷箭留下的印记。

"末将愿誓死追随世子!"校场突如其来的吼声震落帐顶积雪。

我透过晃动的帘隙望去,先前插反的令旗已端正立在点将台,陶轩的玄铁剑不知何时悬在了帅旗顶端,剑穗上的艾草正随风指向北疆。

春杏替我披大氅时,袖口掉落的甘草渣引来赤兔马亲昵的舔舐。

我望着远处正在重整的骑兵方阵,突然想起昨夜陶轩煮茶时袖口的红土——那分明是狼牙山特有的朱砂土,而赵师爷别院的墙根正泛着同样的猩红。

"夫人看这雪像什么?"陶轩不知何时站在身后,将暖手炉塞进我冻僵的掌心。

他指腹擦过我腕间旧疤时,我闻到他衣襟上沾染的碧螺春香里混着丝铁锈味——像极了我们大婚那夜合卺酒里的血腥气。

我故意踩了踩雪地上残留的狼头图案:"像不像王尚书家变成金球的蹴鞠?"话音未落,东南角岗哨突然传来战马惊嘶。

陶轩揽着我旋身避开飞溅的雪块时,我瞥见春杏弯腰捡起的碎石上沾着陌生纹样的青苔——那是江南水匪最爱在船舷雕刻的浪花纹。

回主帐的路上,陶轩突然将我抵在挂着玄铁剑的檀木架前。

剑穗扫过耳垂的瞬间,我听见他喉间压抑的喘息比狼牙山的山风更灼热:"穆瑶,你究竟在我枕下藏了多少秘密?"

"不如世子猜猜..."我笑着扯开他腰间虎符的系带,金镶玉的棱角硌得掌心发疼,"城隍庙功德箱里,够不够装下赵师爷的项上人头?"

夜半雪霁时,我听着陶轩绵长的呼吸声数更漏。

春杏悄悄塞进我掌心的纸条还带着马厩的甘草味,上面歪歪扭扭画着个浪花纹——与岗哨碎石的痕迹如出一辙。

赤兔马突然在窗外打了个响鼻,惊飞的信鸽翅膀上沾着我没见过的墨绿色尾羽。

我摩挲着枕下那柄镶东珠的匕首,突然想起陶轩白日里攥着我手时的力道。

他虎口新添的伤口结着暗红血痂,像极了前世我咽气时窗外那轮被乌云蚕食的血月。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