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熵减文学 > 武侠 > 一个盗贼的自我修养 > 第22章 普渡寺

一个盗贼的自我修养 第22章 普渡寺

作者:红尾鸠 分类:武侠 更新时间:2025-02-11 00:47:16 来源:平板电子书

在知府大宅外头徘徊了三天,张三最终愣是连爬墙的机会都没得着,四面墙,十二个时辰都有人。

白天还能来回看看,夜里城中有宵禁,出来晃就会被抓,连宅子都很难靠近。

知府的女儿,这困难确实不小,出门之前张三还有些沾沾自喜,现在却发现不容易,师傅给自己定这个出师任务,难度是不是有点高了?

盗门有个比较迷信的事,就是开张第一把的大小,决定了以后的运势,要是第一次随意了,以后也好不哪去,所以出师这一次都比较慎重。

以知府的女儿开局,那绝对是上等了,也不知道吴良是真觉得他行,还是在坑他。

思来想去,张三决定换个方式,探听这小姐是否会出门,外面下手总是方便些。

泰南城最大的客栈就是悦来客栈,由于多年前在这里发生过一件震动江湖的大案,导致这悦来客栈比泰南城还有名。

张三就住在悦来客栈,上房一两银子一晚,绝对的高价,不过师兄说了,到哪都要住最好的客栈,越是这样发生了案子越不容易被怀疑,官府抓人往往都是从小客栈开始入手的。

住在悦来客栈,吃饭要在聚宾楼,聚宾楼在很多大城里都有门店,菜价不高,以大闻名,最是鱼龙混杂之地,也是打探消息的好去处。

张三在聚宾楼混了两天,终于得到了一点有用的消息。

泰南知府吕州,三个月前到任的,原来是京官,最早是淮阳县令,颇有政绩,一路升迁之督察院御史,今年外放的泰南知府,是典型的一个文官。

以往的皇朝多数重武抑文,到了太武大帝这,吸取了以往皇朝败落经验,开始文武并重,毕竟钱谷赋税,刑名诉讼这些东西,文官往往比武官擅长得多。

吕知府膝下无儿,只有三女,大女儿吕清招了一个赘婿,二女儿吕静已经定了亲,三女吕婉还待字闺中。

张三的目标就是这三女儿吕婉。

要说这三女儿,很少人见过,面貌也不详,平素基本是不出门,唯一的一次是刚来时陪着姐姐和老娘去普渡寺求子,之后外间再无音讯。

苍蝇也叮不得无缝的蛋,张三现在感觉真是猪啃刺猬,无从下手了。

总不能明目张胆杀进去吧,就脑海里那几把剑,远远不够,而且那是匪徒行径,盗门只是盗,不是匪。

月末是立夏节气,普渡寺将会有一场大的法事,庆祝万物生长,这在泰南城里也是大事,知府家人很可能也会去。

不过只是可能,还没有消息传出来,但是这可能性极大,因为吕夫人年近五旬,不得一子,而大女儿吕清完婚三年,尚无所出,普渡寺那么有名,怎能不去?

于是张三把目标瞄准了普渡寺。

普渡寺是泰南城西远近闻名的一个大寺,还是大元皇朝时所建,香火非常旺盛,出名的不是别的佛祖,而是送子观音常常显灵,不少邻府隔县的人甚至远道过来进香朝拜,期望得个一儿半女。

张三不太爱去寺庙,每次和师傅进去之后,和尚一碗清茶奉上,接着不是要谈重修庙宇就是给佛像再塑金身,至不济也得交上点香油钱,你要一毛不拔,脸登时就落下来。

背后骂不骂不知道,好话是准没有的,盗门偷点钱容易么,还真不如当和尚,往那一坐,钱就来了。

而偏有哪些愚昧的人,自家度日都艰难,到了寺庙却是大把洒银钱,不知道是不是猪油蒙了心。

不过这普渡寺和大多寺庙不一样,殿宇楼阁不少,却从不开口向人募捐化缘,只凭心意,因此远近人士都十分敬重,觉得这寺里的是好和尚,施舍的反而倒比那些主动化缘的多。

距离立夏还有十天,张三开始在普渡寺外盘桓,想办法入寺,能见那吕婉小姐一面便好,要真是实在不得机会,伺机拿了颈上项链也可以回去复命了。

普渡寺在泰南城西二十里一处矮山之上,山门广阔,气势恢宏,来往香客络绎不绝。

张三以进香的名义进去了,但是从进去开始,就有两个和尚一直跟着,能活动的就是几个供佛的宝殿,供的是常见的降龙伏虎罗汉,只有一尊欢喜大佛造的格外高大,金光闪闪,欢喜佛旁边便是送子观音,观音手持净瓶,脚踏莲花,被百十个小孩团团围着,看上去格外喜庆。

香客都是三五成群,至不济也是丈夫陪着妻子,像张三这样单身一个的翩翩少年是独一份,所以受到了格外关注,被人盯着啥事也干不了,张三捐了点香火钱之后怏怏退走。

他的目的是潜入寺庙,静待夏至,不过观察一圈下来他发现这也难。

寺庙里僧众众多,而且个个体型精壮,看得出很多都是练家子,单就功夫而言,张三能拿得出手的就是田伯光教的快刀,有那么一两成火候,打几个流氓混混可以,真对上高手还是白扯。

这些和尚,看起来就不是好惹的,刚才他问寺庙里收不收挂单的行者和尚时,人家就两个字“不收!”,语气很不友善,而且眼神还充满了警惕,让张三有些奇怪。

这寺里的柴火米蔬杂物都有和尚专门出去采买,寺庙的后院外人根本进不得,唯一能进出的就是个挑粪的老头。

老头是哑巴,耳朵还不好使,张三说啥他也听不懂,想打探点消息等于痴人说梦。

放弃了潜入普渡寺的念头,张三又回到了城里,每日在聚宾楼厮混,静待音讯。

天助张三,就在夏至的前三日,城主府里终于传出消息,夏至当日,吕夫人将会带着三个女儿去普渡寺上香。

这机会不能错过了,不然这个出师任务又白搭了,回去吴良不说什么,别人也定是百般耻笑,最重要的是没出师就学不了神行百变。

这几天普渡寺的香客都是在日渐增多,夏至那天必定也是人山人海,就以知府家的排场,丫鬟侍卫加起来不说上千也是成百,跟进寺里也无由靠近。

最佳的办法依然是混进寺庙,防守都是外面严,到了寺庙里面就松了,用斋饭啊,解手啊,总有落单人少的时候,到时潜伏在香客的必经之路上,一旦看见吕小姐,和和气气的把项链一取,回去向吴良复命,小姐无恙,他出师,皆大欢喜。

到了夏至前一天的午后,张三集市上悄悄买了僧衣僧袍,还挑了两个新的大木桶,去找那老哑巴。

哑巴住在泰南城外和普渡寺之间的一个小村子里,这村子相距两边都是十里左右距离,哑巴住村西头,离别的农房都比较远。

张三一走近就知道为什么了,味道不好。

老哑巴正在收拾他的驴车,准备出门,看到挑着木桶的张三,眼睛露出迷惘的神色。

张三把新木桶往他眼前一放,自己往木桶里一坐,指了指普渡寺的方向,同时伸手递上一个小银锭,约有五两。

哑巴看了看银锭,看了看张三,又往普渡寺方向看了看,没有接银子,犹豫的摇了摇头,张三立刻又拿出了一锭,加一起便是十两,哑巴眼热了,一把接过。

随后拿了桶盖往装了张三的那个桶上一盖,一哈腰就把木桶端到了驴车之上,就跟平时端粪一样的熟练。

张三在木桶里,眼前一片漆黑,呼吸也不畅,悄悄把木桶盖掀了一个小缝,就着亮光在木桶里脱了旧衣,窸窸窣窣的换了僧袍。

哑巴鞭子一挥,驴车出发了,这一路都是山路,好一顿颠簸,在感觉身子快要散架的时候,驴车速度慢了下来,渐渐停住,张三把木桶盖在里面推好。

似乎是哑巴下了车,驴车又缓慢走了几步,接着听到了有人说话和脚步声,估计是进了寺庙,张三心里略有点紧张,艺高人胆大,艺不够高胆子自然就小些。

装着张三的木桶被放了下来,接着张三开始闻到臭味,就听一人说道:“老哑巴你轻点,有劲没处使啦,搅的这个味儿!”

随着话语声还有脚步声似在往远走。

应该是老哑巴开始干活了,张三把木桶盖掀开,仰着头眯着眼睛张望,只看到一个光秃秃的后脑勺,离这还有个十几步距离。

机不可失,张三快速从木桶钻出,只见老哑巴正在使劲挥舞一个粪叉在粪池里搅和,十几步外是一个和尚,站在上风背对着这里。

地下一排十来个木桶,左手边是一趟的青砖茅房,茅房前后还种了不少花草,颇为雅致,一颗开花的老槐树在茅房背后,树下刚好适合躲藏,张三一个箭步窜了过去,猫在树后。

老哑巴弄了半天,一个桶一个桶的装,掀开装张三的那个桶时手上放缓了些,待打开看到无人之时,脸上如释重负,接下来的速度也快了许多。

哑巴走后,张三也没敢乱动,这寺庙里和尚足有一百多,不时的有人过来。

张三躲在茅房的青砖背后,看不见人来人往,就听得里面不时稀稀拉拉的声音。

方便的时候咸有人交谈,但也有例外,日将黄昏的时候,张三听得里面有两个和尚聊了起来,这一听,张三立时把耳朵竖了起来,紧贴墙根。

“昨晚甄家那个小娘子还真是够劲,外表看起来那么文静,不成想一晚上放倒了咱四个兄弟!”一个浑厚声音说道。

“那甄娘子表明文静,其实就是一骚货,我还是怀念王员外家的那个媳妇儿,可惜来了一次就不再来了。”这个声音有点尖细。

“嘿嘿!还想着哪!”先前说话的和尚听声音是一笑,接着又说道:“你也是贱,人家肩膀都给你咬下一块肉来,偏是念念不忘。”

“那是你不知道上去的感觉!是真好。”尖细声音道。

“草,人矬还偏爱骑烈马呢!”先前和尚取笑道。

接着半响无话,起了稀稀拉拉的声,估计是谁释放了出来。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