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熵减文学 > 武侠 > 朱雀亭 > 正文 第七章 拜访

朱雀亭 正文 第七章 拜访

作者:沙马 分类:武侠 更新时间:2025-02-11 00:47:15 来源:平板电子书

虞山双杰策马扬鞭,一路南下,很快到了景州境内的一座小镇里,此时见暮色已降,他们随便找了一间客栈住下。第二天,他们继续赶路,一直来到了故城,虞天苗才问道:“师哥,过了故城便是山东境内了,我们要不要直接赶往乐安?”

虞天竹道:“师妹,我们不必急着赶去乐安,先到故城拜会我们的老友乾坤门妙一真人。”

虞天苗面露愧色道:“虞山六年,我真的把这些江湖朋友给忘了,惭愧惭愧。”

一路上他们说说笑笑,既谈往事,又说将来,卿卿我我,好不闲情。

他们来到了一座小镇,买了一些干粮,然后继续向故城灵界山赶去。赶了半天的路程,方才到了灵界山时,但已是黄昏。他们沿着灵界山的一条山路向上盘旋,差不多在半山腰的时候,远远传来一阵敲钵的咚咚声,越往上走,声音越清晰,很快便看到了一条长长的石台阶。

虞天竹笑道:“到了。”

他们纷纷下马,把黑白双马绑在台阶一侧的树上。然后走上台阶。

“师兄,为何妙一真人不把台阶修道山下,反而在半山腰?这样一旦遇到雨天,下山岂不麻烦?”虞天苗问。

虞天竹应道:“师妹有所不知,出家人喜欢清静,不想外界有任何叨扰,山下不修台阶也是让普通香客知难而退。真正想上山的一般都是朋友,既是朋友来访,就是再困难也要上去,但也不能刁难来访的朋友,故才在半山腰修这条台阶。”

虞天苗点点头道:“原来如此。”

台阶的尽头便是一座道观,与虞山的道观想必,这座道观显得更加雄伟,而且年代更加久远,外面看去蒙上了一层历史积淀下来的沧桑之感。虞山双杰走到朱漆大门前,虞天竹本想拍打大门上的铜环,但他想让妙一真人知道来者是自己,伸出右掌紧贴大门,然后运作内力,往里面一荡,却是什么声息也没有。虞天竹收掌回来,瞧着虞天苗微微一笑,虞天苗也含情脉脉的看着他,两人会心一笑,煞是恩爱。

过了一会儿,沉重的大门吱的一声打开了一半,一位身穿道袍,头戴小圆帽的小道士探出了半个身子,见到一男一女站在门口,便问:“你们可是金陵来的访客?”

虞天竹点头道:“正是。”

小道士施礼道:“两位客人请进来。”

虞山双杰一前一后直接走了进去。小道士重关大门,然后说道:“两位客人请跟我来。”

小道士将他们带到了一间写着养心阁的房间前,小道士轻轻推开门,然后施礼道:“两位请进,师父正在里面等候你们。”虞山双杰点点头,表示感谢,然后走入养心阁。

一入养心阁便闻到了一股浓浓的麝香味,虞天竹笑道:“这么多年了,妙一真人的品味依然没变。”

“多年不见,两位老友突然到访,令老道欣喜不已啊。”有人屏风后传出声来。说罢便从屏风后面走出来一位胡子斑白,一副仙风鹤骨的老道长。

虞山双杰纷纷施礼。

妙一还礼道:“有朋自远方来,不亦乐乎。两位不必客气,请到那边就坐。”

三人纷纷坐下,这时小道士也给他们准备了三盏茶,然后小心翼翼的退了出去。妙一道:“这时今年开春从灵界山的山顶上采摘下来的新茶叶,你们品尝一下。”

虞山双杰点头感谢妙一盛情。纷纷拿起茶盅,饮了几口,果然是满嘴茶香。虞天竹道:“果然难得的好茶。”

虞天苗也是赞不绝口。

妙一笑道:“好茶也是需要好水来泡,灵界山有个苏玉泉,水质甘甜可口,终年都有泉水冒出,只是泉眼较小,出水不大,是我的大徒弟用特殊器皿,足足用了一个时辰方才盛了一瓦罐。”

虞天竹道:“新摘的茶叶本来略带涩味,可是当茶水入口时,完全感觉不到,反而有一股清凉之感,真要多谢道长盛情款待。”

妙一摆摆手道:“两位老友不必客气,你刚才所用的内息传声大法浑厚有力,足见你的内力又上了台阶。我听说你们因为修炼紫虹剑法,因为心法不对,导致走火。后来你们拜入虞山水月洞的虞灵峰门下,从而修炼虞灵峰的内功心法,没想到几年过去,你的内力增进了不少。”

虞天竹道:“惭愧惭愧,若不是我和师妹急于求成,也不至于要去麻烦虞老前辈,如今我俩已经拜入虞前辈门下,虞前辈要我们改名换姓,从此江湖再也没有金陵双剑,而是虞山双杰。我改名叫虞天竹,师妹叫虞天苗。”

妙一闻言,默默的点点头,轻声道:“这个虞老头生性迂腐,连一个名号都要顾忌,真是拿他没办法。”

虞天竹道:“虞前辈注重名号也是没错,他把上层内功传授给我们,怎么说我们也是他座下弟子,改名换姓也是对虞前辈的尊重,无妨,无妨。”

妙一爽朗一笑道:“难得难得,大丈夫胸襟开阔,才能容纳百川,学有所成。”

虞天竹笑道:“真人过奖了。”

彼此静默一阵,品了几口茶后,妙一续道:“据我所知,你们从上山拜师到现在足有六年时间,照理说,你们应该是学成了虞老头所有绝技吧?”

虞天竹笑道:“真人说笑了,虞前辈的武功深不可测,别说是六年想学遍他的武功绝技,就算是再加一倍时间,也未必能够学个六七成。”

妙一闻言,不由疑惑,问道:“既是如此,你们为何急着下山,不在虞山多待一些时日,好好修炼武艺?”

虞天竹轻叹了口气道:“此事说来话长。不知道真人有没有听说过临安金刀会?”

妙一捋了一下胡须,轻轻点头道:“金刀会在江湖上也算是小有名气的门派,据江湖传闻,金刀会的沈堂主因为勾结白莲教,所以被官家正法,至而惨遭灭门。”

虞天苗本来不想插话,一听江湖传闻纯属胡说八道,气不打一处来,猛然站起来骂道:“简直是胡说八道。”

虞天竹随即安抚虞天苗的情绪道:“师妹,真人面前,莫要无礼。”

虞天苗随即意识到自己莽撞,急忙拱手表示歉意道:“真是失礼,请真人莫要见怪。”

妙一哈哈大笑,摇手说道:“段女侠莫要见外,见你等听了江湖传言,竟如此恼怒,难道江湖传闻也有不实?”

虞天苗道:“何止不实,简直是颠倒是非。”

妙一一愣道:“那我倒想听听实情。”

虞天苗看了虞天竹一眼,虞天竹知道她想自己讲述事情的经过,便点头示允。

虞天苗道:“真人可知金刀会灭门惨案的主谋是谁?”

妙一摇摇头。

虞天苗续道:“黄龙帮的龙天门。”

妙一闻言,微微一怔道:“是他。”

虞天苗应道:“正是他。六年前,此人受朱高煦的指使,在金刀会堂主沈发金盆洗手之日,故意上门挑事,当着沈堂主邀请的各路朋友面前,污蔑他勾结白莲教教徒连笑昆,意图谋反。其实他的目的是想逼沈堂主交出《朱雀亭》一书。”

妙一咦的一声,问道:“难道江湖上关于《朱雀亭》的传闻是真的?”

虞天苗点头应道:“据说《朱雀亭》在洪武三年便落在金刀会老堂主的手中,一直被奉为金刀会的至宝。但此书到底是什么东西,小女并不清楚。”

妙一道:“《朱雀亭》我倒是有所耳闻。在元末群雄并起之时,福建武夷山居住着一位叫漳浦一的术士,此人擅长奇门遁甲之术,排兵布阵非常了得。元末群雄割据,各大势力为了壮大自己的实力,四处招兵买马,对人才是求才若渴。太祖皇帝有刘基、朱升,李善长等谋士为他出谋划策。陈友谅手下悍将赵普胜也曾经四处求贤,后经人引见找到了漳浦一。漳浦一本来傲世轻物,之所以隐居在武夷山,也是为了避开世间繁杂。漳浦一起初拒绝了赵普胜的邀请,但赵普胜却不厌其烦的频频光顾漳浦一的住处,并把元末天下比称东汉末年,唯一不同的是,如今是驱除鞑虏,恢复汉人江山。赵普胜甚至把漳浦一比作东汉末年的诸葛孔明,可谓是马屁拍尽,最后漳浦一也渐渐被说动了。漳浦一答应跟随赵普胜下山,但必须答应他一个条件,便是不能限制他的人身自由。赵普胜能够请动他,已经是欣喜不已,别说是一个要求,就是十个要求他都应允。

漳浦一下山后,跟随赵普胜到了汉阳,此时陈友谅杀死了倪文俊,并其部众,自称宣慰使,可谓是意气风发,傲睨自若,对漳浦一并不待见,只是给了他一个都尉的官职。漳浦一本来就是心高气傲,踌躇满志 ,见陈友谅小人得志,自以为是,并非他值得辅佐之人,便趁夜乘船离开汉阳。赵普胜得知漳浦一连夜离开的消息,以为是陈友谅怠慢于他,便派船追赶。果然在独月崖的地方追到了漳浦一的船,赵普胜请求他回去,并保证此番回去,定会得到陈友谅的重任。漳浦一对辅佐陈友谅之心已死,自然拒绝了赵普胜。但赵普胜求才若渴,千方百计想留住漳浦一,盛情邀请漳浦一先上岸,到独月崖的朱雀亭一叙。漳浦一见赵普胜盛意拳拳,也就不好再拒绝了。俩人一同上岸,走到了朱雀亭,面向江面,只见江面上波光粼粼,十分静谧。赵普胜借着江面美景,吟唱了一首诗:江中月明夜,同在明月下,与君廖数语,愿君与挽留。漳浦一见赵普胜待他确实是真情实意,甚为感动。但他深知陈友谅气度小,猜忌心重,且野心勃勃,终究是成不了气候,辅佐于他等同于逆天行事。最后,漳浦一还是婉拒了赵普胜的好意,赵普胜也不好再勉强,毕竟他曾经答应过漳浦一不能限制他的人身自由。漳浦一临走前,劝告赵普胜远离陈友谅,但赵普胜对陈友谅忠心耿耿,自然是听不下劝告。作为知遇之恩,漳浦一送给赵普胜一本自己撰写了将近十年的无名书。漳浦一告诉赵普胜此书是他阅读天下典籍后,根据自己的心得体会撰写出来的一本书籍,关键时候或许对赵普胜有所帮助。说罢,便拜别了赵普胜,赵普胜也只能怏怏而归。果然不久后,陈友谅中了太祖的反间计,最后将赵普胜诱至雁水义,以图谋不轨为由杀害了赵普胜。赵普胜拿到此书之后,也是翻阅了其中不少内容,身受吸引,却因为当时战事频繁,赵普胜也没有多余的时间去细读此书。但此书终归要有个名字,既然是漳浦一在朱雀亭相赠,就命名《朱雀亭》。赵普胜死后,听说此书被赵普胜的一位家奴拿走了,这位家奴为了保命,带着这本书从此在江湖上销声匿迹。至于此书写得是什么内容,也是众说纷纭。贪财之人认为《朱雀亭》记载着元朝左丞相哈麻的宝藏,好武之人认为《朱雀亭》记载着绝世武功,从戎之人认为《朱雀亭》是一本堪称《武穆遗书》的兵法。”

听完妙一真人的讲述,虞天竹说道:“看来朱高煦是把《朱雀亭》当成一本排兵布阵的兵法了。”

妙一道:“朱高煦这人野心勃勃,多次敷衍成祖皇帝的戍边封王的旨意,因为靖难之役时,朱高煦作战勇猛,功劳甚大,成祖皇帝对他也是睁着眼闭着眼,若不是因为在燕京募军三千,终日放鹰逐犬,恣意妄为,抓杀指挥使徐野驴,夺嫡之心昭然若揭,成祖皇帝也不会将他发配乐安。如今朱高煦虽在乐安,却仍不死心,笼络江湖各种门派充当鹰犬,为他所用。甚至连西域长生寺的魔陀长老座下大弟子,人称黑翼王瓦剌灰也成为他的手下。朱高煦定然是听信谗言,认为《朱雀亭》是一本绝世兵书,所以才四处寻其下落。”

虞天竹眉头微皱道:“《朱雀亭》在洪武三年便落入金刀会老堂主之手,为何这么多年来都是相安无事,直到现在才有人打起它的主意?”

妙一思忖片刻后说道:“这一点老道也是不知,或许是大明天下初定,百姓休养生息,无心思变,既是天下太平,又有谁会去注意《朱雀亭》一书呢,久而久之自然也被世人所遗忘。之所以有人重新打起此书的注意,也是朱高煦意图谋反所故。”

虞天竹点点头,叹了口气道:“看来是人心有邪,必生祸乱。”

妙一“嗯”了一声,不再言语。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