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熵减文学 > 都市 > 黄金耳 > 第72章 考考我?

黄金耳 第72章 考考我?

作者:雅玩居士 分类:都市 更新时间:2025-02-19 17:54:27 来源:平板电子书

“今天是我们中原瑰宝的复赛,四位专家从上百件藏品中选出十件重器,一起来角逐最后的瑰宝荣誉,我们先用热烈的掌声有请四位专家登场。”

吴天缘四个人在现场观众的掌声中入场,依次坐下后,由主持人逐一介绍身份。

“我们的老朋友,省博物馆瓷器鉴定专家,胡老师!”

“省博物馆鉴定专家刘老师!”

“青铜玉器资深鉴定专家,贾老师!”

主持人走到吴天缘面前,特别介绍:“这位年轻人是新面孔,大家一定很好奇二十多岁难道也是专家?我隆重的介绍吴天缘,中正拍卖行的金牌鉴定师,本身也是大藏家,连续几次上拍千万级别的重器,是古玩行的新秀!”

吴天缘没想到赵导演如此捧自己,看来是宋老交代过,看着观众们热情好奇的态度,笑着站起来打招呼。

“下面我们有请第一位选手登场!”

海选晋级的十位选手按照预先排好的顺序登场,专家手里也有一份资料,上次过完藏品又经过一轮鉴定,确认后才能参加今天的复赛录制。

吴天缘看了看手里的资料,很详细,什么出处,什么来历,大致的存世量,还有市场价格一目了然。节目组做功课很不错,也不用他们四个专家,随便找几个人都能干。

前两年鉴宝节目很是火爆,每个电视台都有一档这样的寻宝栏目,一时间真是全民淘国宝!谁家里的旧货都希望是价值连城的珍品,一卖就是几百万。

这两年市场冷却下来,经过无数次的打眼上当后,人们终于知道古玩行门槛很高,没个十几年专业学习根本就是瞎胡闹。现在留下来的都是铁杆粉丝和资深藏家,这类节目也少了很多。

中原瑰宝算是最早的鉴宝节目,中原是文化大省,瓷器玉器青铜都是发源地。民间有不少宝贝,大前年还真通过节目选出一件国宝级的青铜器,最后由省博物馆收藏。

“有请第五位选手登场!”主持人看着一个中年汉子兴冲冲的上来,手里拿着一条鱼?

“这位选手,您手里拿着是一条鱼?”

汉子笑道:“这是我家传的一条瓷鱼,传了好几辈,听说是乾隆年间的宝贝,今天来让专家给看看。”

老胡微笑的接过这条惟妙惟肖的瓷鱼,对着摄像机介绍道:“瓷器发展到清三代是一个巅峰,不但有康熙和雍正的仿古,还有乾隆的创新。这条鱼大家看着奇怪吗?其实它有个专业名词,我们行话叫做仿生瓷!”

主持人一看大家好奇心都调动起来,赶紧追问道:“仿生瓷?难道那时候就有仿生学?”

“仿生学不至于,但仿生瓷很是出名。”老胡解释着:“仿生瓷是中国清代模仿禽、兽、虫、鱼、植物等形象造型的瓷器,名字出清代朱琰《陶说》。清代乾隆年间有很生动的象生瓷,多为色调齐全的粉彩瓷。”

“象生瓷所模仿的生物种类有:一禽鸟类。如鸡、鸭、鹤、鹌鹑等。二海螺类。三果品类,如瓜果盘,盘内盛有瓜、石榴、樱桃、栗子、花生及螃蟹等。四草虫类。如蝈蝈、蝉、螳螂等。惟妙惟肖,生动传神。象生瓷在乾隆年间最为盛行,除瓷塑外,还有仿青铜器、漆器、大理石纹盒、木纹盒、织金锦、锦皮书函等,均可达到乱真程度。”

“这位选手的这条鱼就是乾隆仿生瓷的精品,大家看多象!”

摄像机把特写镜头放在大屏幕上,果然是惟妙惟肖,观众纷纷鼓掌。

“我今天就想问一下专家的价格问题?”

吴天缘看又该自己上场,接话道:“仿生瓷相对来说比较少见,去年匡氏秋拍过一个早生贵子的官窑果盘,最后八十六万成交。”

“您这个是民窑,不过寓意吉祥,取自年年有余。我最保守估价十万到二十万之间,要是上拍,二十五万都有可能。”

汉子高兴道:“不卖不卖,留着做传家宝,子子孙孙传下去!”

看着选手满意的离开,现场气氛达到**,观众还是喜欢看这种有趣味的藏品,或是真正的重器。外行看热闹,内行看门道。

“一条民窑的鱼能卖二十万?真是开玩笑!”

中场休息的时候,吴天缘刚喝了口水,就听见一旁的贾大兵阴阳怪气道。

“怎么?你羡慕?”吴天缘不屑道:“你要是有一样的,我出二十万收如何?”

“你?”贾大兵被吴天缘一句话顶的上不了气!原本想着好歹自己也是资深专家,故意倚老卖老的刺刺年轻人,没想到吴天缘也是个硬头,比他还厉害。

吴天缘已经确定贾大兵是针对自己,虽然不知道原因,但自己就不怕别人挑衅,自己正愁没人打脸!

“不要倚老卖老,这个行当不是年龄大就一定行!”吴天缘故意反击道:“我上拍的顾景舟石瓢壶,吴昌硕印章套装,对了,还有张大千不是靠活了一把年纪就能弄来的!”

“你说什么?”

贾大兵脸色一变,猛地站起身,突然看见吴天缘不屑的眼神,想到对方不是一般的年轻后辈,实打实的资深藏家。忍住怒火,冷哼一声,转身离开。

吴天缘淡淡一笑,继续喝水养神,很讨厌这个什么贾专家,为老不尊,真是丢行里人的脸。

“我们有请第八位选手,您带来的是一个玉器?”

老者拿出一个古玉佩,小心的放在贾大兵面前,让他给看看价值。

“难得的明代古玉,包浆厚实,沁色自然,唯一的缺点就是有些残缺,否则最少也是百万级别的重器。”

说到这里贾大兵突然从口袋里掏出一个玉蝉,放在摄像机前道:“我这里有一个汉代玉蝉,也就是俗话说的汉八刀,大家可以比照一下。”

赵导演一愣,这个本子上没有,贾大兵是什么意思?

大屏幕上特写玉蝉很是晶莹剔透,寥寥几刀就把玉蝉的高洁之美刻画的淋漓尽致。观众一比较,高下立辨。

“我想问一下吴专家,不知道我这个汉代玉蝉要是上拍能值多少钱?”

这下子连主持人都楞住,这是什么意思?说好了是专家鉴定选手的藏品,现在这么专家之间较起劲了?

吴天缘淡淡一笑,拿起桌子上的玉蝉,扫了一眼道:“看来这是老前辈要考考我这个后辈的眼力啊!”

观众哈哈大笑起来,以为这是节目组事先安排好的桥段,就是为了搞笑。

“请问贾老师,您这个玉蝉是自己收藏?”

“这?”贾大兵眼睛一转,委婉道:“一个朋友之物,托我来问问价。”

“那就好,我就说堂堂省博物馆玉器专家贾大兵不会拿个民国高仿来这里开玩笑吧?”

所有人一听,面面相觑,什么?民国高仿?

主持人赶紧追问道:“吴老师,您说这个不是汉八刀?”

吴天缘轻描淡写道:“是不是你要问主人贾老师吧?”

“好!果然不愧是中正金牌鉴定师,老弟的眼力我佩服!”

贾大兵看见摄像机对着自己,强压下心里的震惊,饕餮天衣无缝的余仿竟然被那小子一眼看破?这个时候只能顺水推舟,否则丢人的就是自己。

“看来是专家给我们开了一个玩笑,目的就是让大家提高警惕!”

主持人灵机一动,赶紧把话题岔开,继续让最后两个选手上场。节目结束,那个乾隆瓷器最后夺冠,这次中原瑰宝全部录制完成。

“贾老师,你刚才是?”

赵导演怒气冲冲的跑上来,正准备质问贾大兵是什么意思?都是老熟人,为什么不按照台本进行?

“哼!”贾大兵脸色一白,也不知道如何解释,干脆转身离开。

“不好意思导演,贾大兵可能不舒服,我们也先离开,再联系。”

剩下两个专家略有深意的看了看吴天缘,打个圆场也纷纷离开。留下赵导演一脸迷惑,吴天缘暗笑道:“先考我?早了一百年!”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