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熵减文学 > 都市 > 黄金耳 > 第312章 斗茶

黄金耳 第312章 斗茶

作者:雅玩居士 分类:都市 更新时间:2025-02-19 17:54:27 来源:平板电子书

“宋瓷的青瓷系和磁州系、钧瓷类是日本人历来所喜爱的。qiuyelou宋金的磁州加彩碗,红花间绿草叶,我们呼此种加红彩瓷为“宋赤绘”。至于明代和清早期的青花,也是推祟备至,对明末万历五彩更是情有独钟,爱之若狂。”

“中国的明末外销青花瓷对日本影响巨大,署“五良大甫吴祥瑞造”之茶具极受推崇,系求学中国的日本人将中国的青花技术传入日本,制瓷业奉若神明。中国的明五彩影响日本而产生了伊万里、九谷等名瓷。”

“明末瓷器多有口沿磨蚀现象,中国人视为伤残,我们日本人对此却不以为缺憾,甚至昵称“虫哈”。一件明末出口瓷上略有一点“虫哈”绝不影响价格,犹如女神断臂、美女生痣,反而更具魅力。日本人唯独对于清中期的青花和粉彩器较为冷淡,不喜欢那种炫人眼目的浓艳和过分修饰。”

“对鼻烟壶和玉器杂项,日本人谈不上特别喜爱,尤其是玉器,懂的人很少。文房四宝,日本是中国历史上重要的出口市场,尤其是各大博物馆和商号中的古砚,被许多日本人视为“文房宠物”。”

“东京永青文库是最顶级的文房老品牌,不过因为国内最近十几年市场很乱,比如鸡血石本来非常昂贵,但由于巴林石及人工染色者鱼目混珠,使许多日本人望而却步。所以现在市场不好,没有形成品牌效应。”

吴天缘用心记下来,这些都是宝贵经验之谈,家有一老,如有一宝!有了坂本五郎这个指路明灯在,以后天缘堂能少走很多弯路。qiuyelou

“下一步我要全力复兴仿古瓷,重点就是宋代瓷器,你们各自准备整合渠道和人脉,等我下个月的第一批成果,然后开始慢慢开拓日本市场!”

吴天缘突然接到安田电话,说那边有重大消息,请他过去面谈。吴天缘来到安田家,见到一脸兴奋的他。

“成了!”安田兴冲冲道:“不愧是天缘君,就连安田家族也很重视,不但同意深度合作,还让我全面负责所有事宜!”

吴天缘笑道:“早就说过没问题,这对安田家族百利无一害,以后还要请安田君多多关照喽!”

两个人哈哈大笑,一边喝酒一边计划下一步,商量如何利用各种渠道,提升品牌价值和影响力。

安排好日本后,吴天缘回到京城,马上联系老唐,让他继续招兵买马,网罗身边所有人才和资源,尽快扩大流水线,提高产量。

明清仿古瓷老唐已经很成熟,现在有更高端的渠道销售,价格最少翻十倍。龙泉青瓷也研究成功,剩下就是不断完善工艺。下一步就是全力仿制建窑和定窑,一个月内要出成果。

耿老听说后,亲自去景德镇长住,帮着唐天明一起研究配方。他还专门邀请了几个高手,组团重现老祖宗失传工艺。有了吴天缘的秘方,进度很快。

“宋代赵匡胤自己嗜好饮茶,在宫廷中设立茶事机关,宫廷用茶已分等级。茶仪成为礼制,赐茶已成皇帝笼络大臣、眷怀亲族甚至向国外使节表示友好的重要手段。至于民间,茶文化更是生机盎然,有人迁徒搬家,邻里要“献茶”、有客来,要敬“元宝茶”,定婚时要“下茶”,结婚时要“定茶”,同房时要“合茶”,亲友聚会更是离不开茶会。”

几个人一边吃饭,一边聊天道:“宋人通常以“点茶”作为茶事的基本形式,所谓“客至点茶,送客点汤”。点茶法程序为炙茶、碾罗、烘盏、候汤、击拂、烹试,其关键在候汤和击拂。”

“点茶主要特点是,先将饼茶烤炙,再敲碎碾成细末,用茶罗将茶末筛细。“罗细则茶浮,罗粗则末浮。”“钞茶一钱匙,先注汤调令极度匀。又添注入,环回击拂,汤上盏可四分则止。神其面色鲜白,着盏无水痕为佳。”即将筛过的茶末放入茶盏中,注入少量开水,搅拌得很均匀,再注入开水,用一种竹制的茶筅反复击打,使之产生泡沫,达到茶盏边壁不留水痕者为最佳。”

老唐感叹道:“宋代最高级的饮茶艺术是“斗茶”,斗茶集中体现了宋人品茶的所有技艺。斗茶又称茗战,是以竞赛的形态品评茶质优劣的一种风俗。对用料、器具及烹试方法都有严格的要求,以茶面汤花的色泽和均匀程度、盏的内沿与汤花相接处有没有水的痕迹来衡量斗茶的效果。”

“要想斗茶夺魁,还在于於操作,徽宗时宫廷斗茶,实即比试点茶技巧,茶品佳好,水品亦然,自是前提。斗茶所较,仍是盏面乳花,“咬盏”与否,便是斗茶的胜负规则。”

“判断斗茶胜负的标准是,视其面色鲜白,着盏无水痕为绝佳;建安斗试,以水痕先者为负,耐久者为胜。也就是说,一看茶色,二看水痕。二家相斗,往往不止一次,比如斗三次有两次先见水痕者即为负,所以“较胜负之说曰:相去一水,两水。”斗茶还包括品茶汤,因此,只有色、香、味三者俱佳者,才能取得最后的胜利。”

耿老笑道:“当年斗茶后产生的茶中的胜者,其时便又常作为极品茶的别称。极品茶的价格极其昂贵,比如龙凤团,八饼一斤,每饼二两,造价为黄金二两,而公侯将相犹感叹“黄金易得,龙团难求!”

“蔡襄创制的“小龙团”面世以后,龙凤团竞降为三流货色。熙宁时,“密云龙”出现,小龙团又得退居二档。后来用银丝水芽制造的“龙团胜雪”,每饼重约一钱五,其造价有人说是“三十千”,有人说是四万。”

“以三十千计,可买粮一百石。其中专供皇室御用的“贡茶”中的极品“白芽”、“龙团胜雪”,每年全国所造不过二、三斤,世人根本就看不到。产量稍多一点的“小龙团”、“密云龙”,也只是在朝廷举行祭祀大典时,少数近臣才有幸“共赐一饼”。欧阳修说他在朝二十年,只得到宋仁宗赐给的一饼“小龙团”。他珍藏数年,只有亲朋聚会时,才偶尔拿出来传视一番。”(未完待续。)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