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熵减文学 > 都市 > 黄金耳 > 第309章 天缘堂

黄金耳 第309章 天缘堂

作者:雅玩居士 分类:都市 更新时间:2025-02-19 17:54:27 来源:平板电子书

“堂号就是天缘堂!第一步仿制龙泉青瓷!”

吴天缘有了决定,虽然他有异能,但也要按部就班,一上来就仿五大名窑不现实。qiuyelou还是从青瓷开始,日本人最喜欢龙泉青瓷,是高端茶道具的首选,市场巨大。

“然后是建窑,也是小日本追捧的对象。一个是单色釉,考验釉色的稳定和发色。一个是窑变,对温度和时间要求严格,正好让老唐练练手。”

唐天明一直仿制明清官窑,主要是青花和五彩,水平已经很成熟,不过青花五彩日本人不喜欢,主要是出口给欧洲,销量也不算很大。

虽然青瓷看着简单,但越简单越考验基本功,吴天缘想先试试老唐的水平,要是不行只能去龙泉本地再找一个人合作,比较麻烦。

清末民初,日本、德国、美国先后有人来龙泉搜罗古青瓷,继而国内大批古董商纷至沓来。由此一方面引发了龙泉挖掘古窑址和盗掘古墓之风;另一方面民间制瓷艺人开始研制仿造古青瓷。

现代的龙泉青瓷在继承和仿古的基础上,更有新的突破,研究成功紫铜色釉、高温黑色釉、虎斑色釉、赫色釉、茶叶末色釉、乌金釉和天青釉等。不过因为还是没有统一品牌,大量出口到日本以后,价格很低,连日用瓷都比不上。

在龙泉有一百三十多家青瓷企业,从业人员三千多人,还涌现出了一些国家级工艺美术大师,可年产值才两亿多元人民币!一年下来连一个顶级明清官窑都不如,让吴天缘唏嘘不已。

这次他就是要用最好的原料和技术,重新打造天缘堂青瓷品牌,再利用柳华生茶道在日本的影响力,直接打进高端市场。qiuyelou

“越窑青瓷最高拍卖过六千多万,等我天缘堂仿制成功,一件最少也要五十万美金!”

一开始吴天缘就要走最高端路线,低端日用瓷和工业瓷涉及太广,日本欧洲人家研究几十年,技术很成熟,自己没有任何竞争力。

只有艺术瓷有更大发展前途,手里有失传已久秘方,有异能寻找优质矿藏,加上百年传承手艺,一定能重现顶级瓷器辉煌。

按照吴天缘的想法,唐天明是耿老几十年老伙计,知根知底,最好由他统一管理。毕竟手里秘方很重要,是核心机密,知道人越少越好。

吴天缘又一次找到老唐,带着最新开采出来的高岭土和自己整理的越窑青瓷秘方。

“这是?”老唐惊讶的看着秘方,突然激动起来,大叫道:“原来如此!竟然是石英石和铝粉比例不对?还要加上锰和铁?”

他痴迷的对比着自己和吴天缘的秘方,好一会才冷静下来道:“老板,这个秘方太重要了!和我家传的九成相同,但有一些不一样,我需要马上开窑试验!”

“这是最新的高岭土,你用它试试!”

老唐看完手里最顶级的瓷土,终于知道吴天缘为什么能有如此成就,上次还有些不信任,现在又有优质原料,还有失传秘方,加上自己的手艺,绝对有信心重现龙泉青瓷!

接下来十几天吴天缘跟着老唐一起研究青瓷,每天都试验几十次,有大资金支持,窑厂也换了最新设备,效率高了一倍。

每次遇见问题,吴天缘就偷偷拿出随身带的越窑真品询问,大致都能找到明确方向,让老唐茅塞顿开。

“成了!”

两个人痴迷的看着最新仿制的龙泉青瓷梅子青釉,青翠如玉的釉色,薄如纸的透亮,明如镜子的光泽,敲击起来铃铛般清脆悦耳,完全符合“青如玉、明如镜、薄如纸、声如磬。”

“祖先再上,我唐天明终于重现越窑青瓷了!”

老唐激动的老泪纵横,几十年呕心沥血终于有了成果,成功仿制失传千年的顶级青瓷!

“东西我拿去让耿老他们看看,提提意见,秘方你再改良一下,看如何再次提升品质。”

吴天缘嘱咐道:“成本不用考虑,只要质量高!秘方一定保密,除了咱们两个,谁也不能外传!”

“老板,这个你放心!”

老唐自然知道,唐家百年传承下来很多不传之秘,自然有一套方法保护秘方。这只是第一批成品,还有极大提升空间,有吴天缘的资金和技术支持,他肯定要放手大干一场。

“这是仿古青瓷?”耿老一脸震撼研究半天,直到看见天缘堂底款才意识到这是仿制品。

“太漂亮了,简直和故宫展出的越窑青瓷一模一样!”

故宫几个瓷器专家议论纷纷,如果不看底款,绝对分辨不清这是仿古瓷,简直仿的天衣无缝。

吴天缘听到这个结果才松了口气,这是他庞大计划的第一步,一旦成功是极大的鼓舞,证明他的梦想有实现的可能。

“天缘堂,这是你的新堂号?”

耿老爱不释手的把玩着青瓷,激动道:“我一辈子见过无数件仿古瓷,这件青瓷绝对是最以假乱真的作品。不只是釉色,就连质感都毫无破绽!你要是连底款都仿制上,我都要打眼!”

“有您这句话,我和老唐就没白干!”吴天缘如释重负道:“这只是第一批,我就是来让各位多提建议,集思广益再次提升水平。”

耿老点头道:“咱们都来说说,不要顾及面子,这是民族品牌的第一步,也是最重要一步,来!”

吴天缘用心纪录着各种优点和缺点,反馈给老唐,让他再次改良配方,提升质量。

送走几位专家,吴天缘终于松了口气,十几天下来他亲力亲为,彻底摸清整个瓷器烧造流程,感慨良多。三个字,不容易!

就算是有最新设备帮助,工人也很辛苦,特别是高端瓷,从选瓷土、配方、拉胚、上釉、刻花、入窑、看窑十几道工序。每一道都要小心翼翼,一个不小心就能前功尽弃。

现在引入各种高科技,但还是不能替代经验,比如这批青瓷,一共入窑八十多件,最后成品只有三十多件,最好的不到十件,其他的都是失败品,全部销毁。

吴天缘才真正体会到当年唐英烧造官窑的艰辛,按照唐家传来下的笔记,有一次帮雍正烧造柠檬黄单色釉,唐英整整熬了三个多月,整天守在窑边,最后十窑才出来十几个成品,挑剔的雍正才满意。

“哎,顶级官窑贵也是有道理,今天才真正体会它们的来之不易!”(未完待续。)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