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熵减文学 > 都市 > 黄金耳 > 第288章 70亿的展览?(月票加更)

黄金耳 第288章 70亿的展览?(月票加更)

作者:雅玩居士 分类:都市 更新时间:2025-02-19 17:54:27 来源:平板电子书

“王哥,干什么气冲冲的?”

中午王建森气冲冲的来到博物馆,找吴天缘吃饭,一脸不忿道:“真是败兴!原本今天心情很好,就是因为看了一场垃圾展览,哎……”

“垃圾展览?”吴天缘突然想起什么,笑道:“今天不是毕加索在京城的最大规模展览?听说有89幅作品,空前绝后啊!”

“狗屁!”

王建森气不打一处来,大声道:“什么毕加索?都是些假画!”

吴天缘一听,面色凝重道:“不会吧?这个是公开展览,很多人去看,能有假?”

“我原本也是这么想,你也知道我一直收集毕加索,听说竟然有如此高规格的展览,自然很是期待。qiuyelou结果一去看,竟然有假画,还是一眼假!”

“今天我早早到达那个私人美术馆,就等着看大师之作。其实这种虚张声势、名不符实的商业大师特展这几年在上海已经上演过N多次。只不过与京城一惯的作派――好排场、讲气势、追求明星效应相比,那里要相对低调。因此对待差不多同样性质的展览,由于宣传诱导产生的联想与实际展览品质之间的落差,让我很是接受不了!”

王建森感叹道:“此次“毕加索走进中国”展览所暴露出来的问题,只是众多艺术展览乱象中的冰山一角。其背后所深藏的根本性问题是,中国优质展览资源的匮乏。”

“近年来一方面由于国家的重视;另一方面社会物质财富已经积累到了一定阶段,因此美术馆兴建的热潮方兴未艾,并有愈演愈烈之势。投资数千万甚至十多亿元建造一座地方美术馆或者民营美术馆的现象已经屡见不鲜,业已成为一种常态。全国正以平均每年100座的速度在兴建新的美术馆,仅2011年,该数字就达到了惊人的386座,相当于平均每天就有一座新的美术馆诞生。qiuyelou”

吴天缘点点头,这个他自然知道,国家对私人博物馆门槛很高,毕竟要牵涉文物展示。但美术馆要求不太严格,因为大部分都是近现代艺术品,甚至都是现代艺术品,历史价值不高,所以很多人利用这个空子,建立美术馆。

“国内美术馆的建设模式先盖房,再想着如何办展,与西方美术馆先有藏品再有场馆的理念完全不同。让很多投资经营者始料不及的是,硬件的投入是有限的,建成之后,美术馆的运营和发展才是真正烧钱!”

“一种是结合自己的藏品,通过专业人员的系统梳理和深入研究所做的展览,比如说最近几年正在兴起的文献展和研究展,比如咱们天缘的特色展厅。另一种是依靠资金实力,向国内或国外同行,基金会引进的特展,比如贾科梅蒂回顾展、埃利亚松的“无相万象”展,或是刘一谦那种大资金运作。”

“最后一种就是结合美术馆的定位和发展方向,邀请策展人量身定制的品牌性展览,比如说双年展、三年展等等。或是学术主题展,这类展览具有一定的问题针对性,对当下艺术发展中存在的一些现象作了学术性思考和总结的展览。”

“特展是一种成本投入高、程序复杂、对承办场馆专业要求特别高的一种展览,目前全国很多美术馆其实并不具备这些硬件或软件的条件。今天那个所谓北京某私人美术馆举办这种低品质的大师特展,也是出于商业方面的考虑。”

“高品质就意味着高投入,不想高投入,却想获得高回报,只能靠商业营销、华而不实的宣传攻势、或者名人站台背书。当然还要有资金实力的保障,包括馆长本人的长袖善舞。”

吴天缘没想到王建森对博物馆运营有如此见地?不愧是大商人,触类旁通,感叹道:“2015年苏州博物馆曾经主办了“十洲高会――吴门画派之仇英特展”,赢得了社会各界的一致好评。其实此次仇英特展,苏博本身自己没有一幅藏品,31件展品全部来自海内外12家文博机构的大力支持。这就说明依靠品牌优势,一个准确的定位,一个好的创意,也许一件作品,甚至于自己没有一件藏品,也足以举办一个特别精彩的展览。”

“那也是因为苏州博物馆名气大,底蕴深厚才可以!私人的能有几个?除了天缘,全国就数上马为都的观复,还有刘一谦的龙美术馆。”

“这次主办方某知名房地产商,宣称83幅毕加索原作来自5个国家的8位著名收藏家,覆盖其早、中、晚全部创作周期,艺术形式横跨油画、版画、素描、手稿、雕刻、陶瓷五大艺术领域。”

“从差不多4月初媒体就在宣传招商,到4月8日新闻发布会,到5月28日开幕,调动数百家媒体轮番轰炸,全国铺开宣传,就连京城电视台,央视某某频道均给予了报道或专栏,比如环球某报也刊登上了整版广告,宣传不可谓空前也是绝对到位。”

“主办方更采取了明星+文艺圈知名人士倒计时邀请宣传方式,刺激着大伙的肾上腺素。盛大开幕现场,现场某央视知名主持人、国家一级演员担当主持,另有知名明星助阵,现场火爆,中国国家博物馆某副馆长、中方策展人现场致辞……”

“知名大学学者,据说是本次展览的中方策展人,面对媒体采访时表示“对老百姓来讲,本次展览是一个特别大的福利。”就连意大利使馆参赞和西班牙使馆驻华大使也纷纷赶来捧场。”

王建森深有感触道:“别的不说,以后咱们也要学习人家这种全方位手法,绝对震撼。”

“然后呢?”

看着吴天缘好奇的表情,王建森继续道:“面对此情此景,还等什么!我说时迟那时快,火速冲入展览现场,怀着激动的心情看了一下作品!结果却瞬间犹如掉落谷底,心中一万只草泥马飞奔而过......”

“宣传中显示共83件“真迹”,价值10亿欧元,10亿欧元是多少钱吗?73.7亿人民币!”

王建森自信道:“别的不敢保证,但毕加索我老王也玩了十几年,全世界大博物馆都参观很多次。手里也有十几张真迹,眼光还是有的。第一张《两个裸体男人》1897年,布面油画,私人收藏,为未完成作品且无毕加索签名。据传是他16岁的作品,假设这件作品真是他的,那个时候他刚进入马德里的皇家圣费南多美术学院就读,此作为其在上学期间的习作,就像我们今天美院大一课程时画的裸体习作而已,并且在没画完的状态下没舍得换布,在旁边又画了一个裸男。它没有出现在任何专业文献记载里、市场、公开场合和关于毕加索的外部出版物、资料中,或许有,但截止到目前我还没找到。”

“这样的画还有五幅,均标明私人收藏,其中油画作品《火枪手》很是诡异,宣传标签上标明1964年作品,现代艺术博物馆朗嘉左拉普雷收藏,为什么旁边的墙上却写着珍藏于某私人藏家之手?”

“墙上还生动地写着,诠释了根据十九世纪大仲马的小说《三个火枪手》改编的舞台人物。但据记载毕加索创作火枪手系列作品的灵感,是他在1965年住院做手术期间,阅读大仲马的小说《三个火枪手》的过程中产生的。难不成火枪手也玩穿越?”

“接下来是总共36件版画作品,瓜斯塔拉现代艺术工作室米兰,提供15件。艺术公司,佩萨罗,提供21件。其实这两家公司就相当于租赁公司,他们有很多艺术家作品,你想做谁的展览,可以从他们那里租,就是这么简单!”(未完待续。)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