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熵减文学 > 历史 > 东厂 > 第五十七章 黑旗进京(中)

东厂 第五十七章 黑旗进京(中)

作者:傲骨铁心 分类:历史 更新时间:2025-02-13 02:11:10 来源:蚂蚁文学

请读者能够前往三江频道投《东厂》一张三江票,现在名次不高,万谢!三江投票方法:点击进入页面左上方的三江频道就可以。

………

东缉事厂,校场内,旌旗飞舞,众番林立。

司礼秉笔、钦命提督东厂太监魏忠贤一身红袍,坐于校场中央高台之上,一脸傲然之色。

两侧,内廷外朝爪牙负手恭立。

内廷中来了司礼掌印太监王体乾、司礼秉笔太监李永贞、梁栋、许秉彝、王国泰,除提督南海子太监石元雅及司礼秉笔、掌御马监大印并兼乾清宫管事,同时还提督太仓银库和节慎库的涂文辅未到外,司礼大佬无一缺席,全部到场!

除这些人外,东厂四大档头孟忠、张文元、刘应坤、李朝钦也都候在台下,不时探头翘望一番,刘应坤脸上更是有急色。

除内廷东厂太监外,依附于魏忠贤的外朝官员也来了不少,内阁大学士顾秉谦、魏广徽列在文官班首,二人一个满脸喜色,一个则是一脸忧色,一喜一忧,叫人看了不知为何。

刑部尚书张瑞图、兵部侍郎霍维华、都察院左副都御史、淮扬巡抚崔呈秀、御史石三畏、太仆寺少卿鲁生等二十余名外朝官员与内廷诸公并排而立,但人人都自觉持恭礼,除那两位内阁大学士,众人均是不敢直视对面的内廷大太监们。

锦衣卫的人也来了不少,从左至右分别是经历司指挥使田尔耕、指挥使许显纯、指挥使孙云鹤、千户崔应元、杨寰。五人未与内廷诸公及外朝诸官同立,而是各按手中绣春刀,环立于魏忠贤身后。

打天启元年接掌东厂,四年间魏忠贤总共就来了东厂三次,一是接任之时,二是天启二年被御史弹劾盗宝案时,三是去年七月,一时兴起来看看,逛了一圈便走。似这等大场面,内廷外朝的心腹全部到来,可谓是古往今来头一遭。

番子们不知道厂公今儿个这么大阵仗来东场是为了什么,百户以上的却都得到通知了,知道九千岁他老人家如此兴致勃勃的来东厂,可不是为了校阅东厂的番子,而是为了校阅即将进京的黑旗箭队。

羡慕,人人羡慕那新任黑旗箭队统领袁大海,也不知这小子走了什么狗屎运,竟然能平步青云,飞黄直入九千岁法眼。

羡慕之余却是后悔,肠子都悔青了,早知道如此,当日自己就应该先站出来旗帜鲜明的保护公公,而不是让这小子得了先机。

东厂这几日新进番子着实不少,各档头、百户司房们抓住机遇,满京城的收人,短短三日,竟然一下扩了六千多名番子,而且听上面几位大档头的意思,人还不够!

为了完成扩编的任务,档头百户们只好继续进人,以致于良劣掺半,一夜之间京城地面上的地痞无赖子全不见了,倒叫顺天府和五城兵马司乐坏了。

人一下多了这么多,番子们的袍服也来不及做,只好从兵仗局调了一批绣春刀来,给那些有袍服且长得高大些的,而长得不顺眼的则全部列在后头,如此从远处一看,也是有模有样。

…………

时辰还早,见魏公公脸有急色,枯瘦无比、脸如死人般没有血色的东厂大档头孟忠出列说道:“九千岁莫急,纪用已遣人来报,黑旗箭队正在路上,午时前定能赶到!”

“咱家怎能不急?”

魏忠贤轻抬了抬屁股,呵呵笑道:“百年来历任督主都未尝能将黑旗重建,今咱家冒天下之大不韪,力排众议重建这黑箭,可是顶着不少压力的。倘若是这黑旗能如当年一般厉害,那咱家在皇上那边倒也好说,若是碌碌无为,与寻常人一般,咱家这张脸可就是没处搁喽。”

“九千岁放心,据纪用说,那黑旗统领袁大海颇有才干,以鸣镝之法练那黑旗,已练得六百精锐之士,呆会九千岁亲自一阅便知!”

袁大海这人,孟大档头可没见过,不过既然刘应坤和李朝钦均说此子可用,再加上南苑传来此子搏杀猛虎一只,以及纪用对他的密报,心下自然是不疑的。

“如果真是,那咱家可就放下心来了。那袁大海确是可用,咱家也是一心想重用他的,若是他真为咱家练出了这东厂精锐,咱家也不会亏待于他。”

说到这里,魏忠贤起身朝前走了几步,看了一眼伺立于高台下的一众心腹,再一扫远处列得密密麻麻的番子,顿时意气大发,雄心壮志,恨不能与那内操之时一般,骑马持箭在这众手下面前亮一亮身手。但今儿来可是为了看那黑旗箭队的,可不能本末倒置。瞥眼看到霍维华,不由想起阮大铖那事,笑着问道:“对了,士达,阮大铖那折子你们是怎么应对的?”

听到魏公公点了自己,霍维华忙出列说道:“下官已经令咱们的御史、科员们集体上折子弹劾左光斗与汪文言了,东林党那边也动了,高攀龙、黄尊素等人连名上了折子,不过他们倒是知趣,知道那阮大铖不是我们的人,这矛头没法冲咱们来,所以全都盯着了那阮大铖。咱们也不需多做,只要不停的上折子弹劾汪左二人便是,总叫他们顾此失彼,脱不了身。”

魏忠贤闻言,轻拍一掌,笑道:“阮大铖这折子上得好,上得好啊,可解了咱家的燃眉之急!”稍顿,有些可惜道:“只可惜他不是咱家的人,要不然,咱家定要好生谢他一番才是!”

扭头看向司礼掌印太监王体乾:“王公,内阁保周士朴补吏科都给事中的折子,可曾驳回?”

王体乾微一欠身:“折子一到司礼监,我就让人给退了回去。”

王体乾是北直隶顺天府昌平州人,入宫的时间很早,万历六年张居正还在的时候就进来了,先在杭州织造太监孙隆的名下。万历二十八年,王体乾到司礼监文书房任职。泰昌元年,他升了典玺局掌印太监,成了二十四衙门的头儿之一,一个月后,又升司礼监太监兼御马监,成为内廷里显赫的大人物。

移宫案发生后,李选侍倒台,魏忠贤得客氏相助,在天启面前十分受宠。而王体乾在资历和位置上要比魏忠贤高得多,但他却一眼看出魏忠贤前途无量,因此便屈尊投靠魏忠贤。

天启元年,王安死后,司礼掌印空出,因魏忠贤不识字,所以不便出任司礼监掌印太监,因此便由王体乾出任,当然这也是魏忠贤抱有“枪打出头鸟”的念头,想推出王体乾来吸引外朝的目光,不过事与愿违,不管是内廷还是外朝,都清楚知道王体乾不过是他的传声筒,内廷的真正主宰还是他魏忠贤!

司礼掌印需要有很高的文化,不然奏疏都读不下来,在司礼监的几位大员中,给魏忠贤拿主意的,就是王体乾和李永贞。碰上需要天启亲笔改动内阁票拟的时候,就由王体乾一个人面奏,告诉皇上怎么改为好。通常这个时候,魏忠贤是不露面的,因为他看不懂内阁的票拟,万一天启问起来,反倒是尴尬。

王体乾对魏忠贤始终忠心不二,在司礼监的文书上,年月之下,是他和魏忠贤的名字并列第一排,第二排才是其他人。因此相对于李永贞、梁栋他们而言,王体乾才是魏忠贤在内廷的谋主。

因这层关系,所以魏忠贤从不直呼王体乾的大名,而是称他为“王公”,如此待遇放眼内廷,可是绝无仅有的。

“嗯,这周士朴不是好东西,去年就骂过咱们,这人无论如何不能让他升了。”魏忠贤肚量很大,很能容人,不然也不会有这么多三党中人前来投靠他,但他却是最容不下外朝攻击内廷,尤其是这去年指桑骂愧针对过自己的周士朴。

王体乾重一点头:“九千岁放心,司礼监知道怎么做。”

魏忠贤笑了笑,说了句:“如果吏部改了人选,传下话去,除了阮大铖,别的人咱家一个都不答应!”

“是!”王体乾轻声应下。

见魏忠贤心情不错,刚认了魏当爹,被中旨保下继续当他的淮扬巡抚的崔呈秀,满脸堆笑的出来想对阿爹说说汪文言在诏狱的事,不想还没等他开口,就听东厂大门外有番子高声叫了起来:“黑旗箭队来了,黑旗箭队来了!”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