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熵减文学 > 历史 > 东厂 > 第三十三章 四大档头

东厂 第三十三章 四大档头

作者:傲骨铁心 分类:历史 更新时间:2025-02-13 02:11:10 来源:蚂蚁文学

一声“再生父母”让袁大海对冯铨油然心生“敬意”。抱拳笑道:“冯大人不必如此,我袁大海生性好打抱不平,尤受不得那欺凌弱小之辈,所谓路见不平尚能拔刀相助,今大人遭遇,实是在下生平未所闻也,义愤填膺自不当言。我之为大人向魏公公引见,只为能助大人出得心中这口恶气,教训那帮无耻之徒便是!…大人且在家休养,在下这便去为大人求见厂公。”

闻言,冯铨一阵激动,忙深深作了一辑:“多谢袁司房!”

“好说,好说。”袁大海忙也还了一礼,告辞道:“如此,在下先告辞,待有准信下来,在下便使人来告知大人一声。”

“有劳袁司房费心了!”

能否得魏忠贤召见,可全着落在袁大海身上,冯铨不敢怠慢,不顾屁股疼痛,强忍着便要送袁大海。袁大海见他那幅难受样,好笑不已,坚持不要冯铨送,冯铨无奈,这才叫来老仆送他们出府。

出了冯家后,袁大海一刻也不耽搁,直奔东厂而去,替冯铨向魏忠贤引见固然重要,但是找杜老五帮忙查汪文言更重要。

…………

自到魏忠贤私宅值守,已有半月未回过东厂,前脚刚踏进东厂大门,袁大海便觉厂内气氛与往常不同。从大门直通衙门大堂的校场之上竟然一个人也没有,只有那几十杆挂有“东缉事厂”、“提督东厂掌印”、“朝廷心腹”的大旗随风飘荡,呼拉啦的响个不停。

“人呢?”

张德喜东张西望一会,确信除了那些旗杆外就再也没有一人,不禁有些奇怪。现在这点既不是吃饭的时辰,也不是放班,昨就连人影都见不到了呢?

大门处的一个与袁大海往日关系不错的番子陈奎见他们愣在那里,便上前低声告诉他们:“别看了,人都在大堂候着呢,三档头和四档头来了。”

来个两个大档头?袁大海心中一突,忙问陈奎:“有说什么事吗?”

“不知道。”陈奎朝里面瞄了一眼,摇了摇头:“你们既然来了,就去大堂看看吧,说不得有什么好事呢。”说完便不理会已经升为司房的袁大海,自顾自的继续去大门值守去了。

“司房,咱们要不要进去?”

钱恩有些打鼓,他对那几个太监着实有些怕,尤其是大档头孟忠,大白天的站在那,活脱脱的就跟个死人一样,看着就渗得慌,更别提听他训话了。三档头和四档头虽没有孟大档头那么吓人,但一个个也是厉害角色,钱恩是真心不想看见他们。

郭可纲和李庆他们也不想去大堂,一个个面露苦色的望着袁大海。

袁大海知道,东厂的这四个大档头其实就是宫里的四个太监,分别是司礼秉笔太监孟忠、司礼随堂太监张文元、尚宝监掌印太监刘应坤、兵仗局掌印太监李朝钦。这四人中,孟忠和李朝钦袁大海是见过的。

孟忠年纪可能比魏忠贤还要大,一脸的老人斑,说话就好像接不上气般,说两句就要停下歇上一会,而且奇瘦,用骨瘦如柴来形容最是恰当不过。有时候,袁大海也纳闷,不知道这样一个马上就要见阎王的老太监何以成了东厂四大档头之首的,而且还是司礼秉笔!如此地位,怕在内廷之中也只有李永贞能与他抗衡了。

不过人不可貌相的道理袁大海还是懂的,孟忠一把年纪却能担此高位,肯定有其过人之处,因此袁大海从来不敢小看这个老太监。

最近一次见李朝钦是去年十月份,此人年纪比孟忠小得多,刚至中年,四十岁出头的样子,掌着兵仗局。兵仗局和御马监一样,是内廷的两个武装衙门,只不过前者是专管兵器盔甲,而后者却是直接统兵。

对李朝钦,袁大海说不出什么印象,因为这人看起来实在是太普通,放在人群中也是那种一眼就找不到的主。张文元和刘应坤二人,袁大海却都是只听过名字,没有见过真人。前者便是杜老五的后台,后者则管着尚宝监,东厂这边几乎不来,如果说四大档头中谁最名不符实,恐怕便是这刘应坤刘公公了。

手下们的心思袁大海如何不知道,但难得四大档头来了两个,还有一个是自己没见过的,他便不想错过这个机会,总是要亲眼眼见见这些档头的真面目才是。当下便不顾手下们的苦脸,把手一挥,喝道:“既然档头们来了,那咱们更应该去拜见才是。都别拉着脸了,走吧!”

东厂的大堂衙门很大,比起六部都大,袁大海他们到的时候,里面已是黑压压一片人,大小番子把正堂挤了个水泄不通,但人这么多,却是一点声音也没有,静得让人窒息。

人太多,自己又是个小角色,袁大海当然不好往里硬挤,便领着钱恩他们站在外面,踮着脚尖朝里望去,可惜,人太多了,根本看不清里面的状况,无奈,只能站在那听着。

前面的人注意到了新来的袁大海他们,但只是看了一眼,便扭过头去不再理会。

被人轻视惯了,袁大海早已经淡然,郭可纲和张德喜他们却是不岔,好歹袁大海现在也是司房了,你们这些番子昨眼里还没有袁司房呢,当真没有规矩了是吧!

郭可纲急性子,心中不岔便要拉一把前面那番子,还好袁大海拉了他一把,瞪了他一眼,才没搞出动静来。

大堂里面似乎正在清点名册,不时听到百户、司房掌班们的答应声,就这么过了片刻,一声尖利的嗓音响了起来:

“蓝国安何在?”

听见叫自己,一个领班忙出列大声应道:“属下蓝国安见过刘李二位公公!”

说话的是三档头、尚宝监掌印刘应坤,扫了一眼这个叫蓝国安的领班后,他微微点了点头,缓缓说道:“昨天内阁接到四川总兵官李维新,佥事监军刘可训的捷报,他们二人在捷报上说已擒获奢崇明妻、弟及叛军大学士、经略、丞相、总督等文官武将多人,贼首奢崇明父子俱受伤而逃,官军大获全胜。”

一听官军大获全胜,堂中一众大小番子不禁人人脸有喜色,那蓝国安更是心中狂喜。

袁大海在外听了,也点了点头,里面说的事情他知道,应该是指奢安之乱。奢安是指两个人,前者为奢崇明,系四川永宁宣抚使、后者则为安邦彦,系贵州宣慰司同知。

天启元年,明朝调水西及永宁兵赴辽东作战,结果却激起奢安二人反抗。战争从天启元年至崇祯十年,前后持续17年,波及川黔云桂四省,死伤百余万,大规模交战持续9年。战乱中,四川巡抚徐可求死难,贵州巡抚王三善死难,西南大将之冠的总理鲁钦兵败自刎,贵州总兵阵亡于贵阳城下。最后被四川巡抚朱燮元、石柱总兵秦良玉、四川总兵杜文焕、贵州巡抚王三善等平定。

刚才里面那太监说奢崇明父子已经负伤逃走,官军大获全胜,这话未免言之过早了,这场仗一直到崇祯十年才结束,离最终平定还有十三年时间。想到这里,袁大海摇了摇头,又寻思这奢安之乱跟东厂有什么关系,何以那太监要说这事呢?

正想着,就听里面那太监又道:“监军刘可训的奏子里特意提到了你蓝国安,说你剌探有功,对军情助益甚大,故咱家禀明厂公后,特提你为掌刑百户一职!”

此言一出,人人羡慕,袁大海也是恍然大悟,是了,东厂全名东缉事厂,这缉事二字可不单是剌探朝廷官员,也是要剌探军情的,想必这蓝国安就是被派在四川的东厂番子,此番官军初胜,他便跟着沾光了。

“属下多谢二位公公!”

一下提为百户,蓝国安自然是兴奋不已,慌忙就磕了几个响头。

“谢我们做什么,我东厂上下,但凡有功皆赏,有错皆罚,此谓赏罚分明。咱家与李公公既受九千岁信任,担了这东厂档头一职,自然是要公正严明,嗯,你好生当差,往后再立新功,到时咱家和李公公还来赏你!”说到这里,刘应坤侧脸看了一眼李朝钦,二人目光所到,都是会意,遂扭头对蓝国安挥了挥手:“退下吧。”

“是,公公!”

蓝国安一脸喜色刚退到班位上,却见刘应坤突然冷下脸来,从眼前大小番子脸上一一扫过,嘴里说道:“咱家听说最近有人在外面和东林党的人勾结,想害九千岁与咱们东厂,却不知有没有这回事?”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