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熵减文学 > 历史 > 东厂 > 第二百三十七章 无耻之徒(五)

东厂 第二百三十七章 无耻之徒(五)

作者:傲骨铁心 分类:历史 更新时间:2025-02-13 02:11:10 来源:蚂蚁文学

东厂三档头刘应坤掌着尚宝监,李朝钦掌着兵仗局,已死的张文元是司礼随堂太监,孟忠则是司礼秉笔太监。

如果刘应坤要从三档头的位置爬到大档头,那就必须是司礼秉笔太监,因为这是东厂建厂两百年来的铁制。而他要想成为二档头,同样也必须首先成为司礼监的随堂,显然,以刘应坤现在尚宝监掌印太监的职位,要想成为司礼监的秉笔或者随堂,难度可不是一点两点的大,而是很大。大到刘应坤根本没有动过往上爬一爬的念头。

刘应坤没有晋升排名的希望,李朝钦更是没有,因为他的兵仗局在内廷十二监四司八局二十四衙门中排名垫底,没有入选司礼监的资格。

至于袁大海,除了他能学东方不败挥刀自宫,否则,也别想染指四大档头乃至东厂督公的宝座。

当然,他不能染指,并不代表他就会放弃争取。他要争取,至少,要争取新任的两个大档头符合自己的需要,而不是又来一个孟忠。

在忙着对杨涟他们追比的同时,袁大海一直在私下活动着,他找过王体乾,和梁栋密谈过,和任敏也悄悄见过面,在亲信加女儿加女婿的“吹风”下,魏忠贤在五月十七日的时候,让王体乾以司礼监掌印太监的名义分布了东厂人事调动的命令。

梁栋以司礼秉笔太监职司兼掌东厂大档头;

周清以司礼随堂太监职司兼掌东厂二档头;

命令下来之事,之前一度曾是“热门”且呼声很高的李永贞气得关门喝了半天闷酒。

……………

周清万历三十三年进宫,三十五年入内书堂,三十八年在御用监当差,四十四年成为宫中最年轻的少监,万历四十八年,也就是万历皇帝驾崩那年,他被选入司礼监任随堂太监,起草圣旨和代秉笔太监批阅奏疏。

天启元年,王安倒台,周清果断攀上魏忠贤,其后一直在司礼监任随堂太监,魏忠贤曾私下与王体乾说过周清可用,将来可以补为秉笔太监。

投靠魏忠贤后,周清便一直唯魏马首是瞻,充任其传声筒,与东林堂斗争的几次宣旨,都是周清出面的。由此,他也成为东林党人争相痛骂的阉贼恶犬之一,其名声可以说和双手沾满东林党人鲜血的袁大海有的一拼。

不过,袁大海对周清却并不了解,也不相熟,只知道他是司礼监中最年轻的太监,今年好像才三十六岁,是内书堂出来“根正苗红”的大太监候选人,前途不可限量。

没有了解,袁大海自然不可能把周清推上东厂二档头的宝座,因为这是个利益攸关的要害位子,是他袁大海名义上的顶头上司,若是随便找个不认识不了解的人来压自己一头,谁保他不会成为孟忠第二?

大档头的位置肯定是梁栋的了,袁大海是狼,梁栋就是狈,二人早已勾搭成奸,追比杨涟等人时,二人的默契可以说已经达到“登峰造极”的地步,对袁大海而言,梁栋绝对是个可人儿,一个失去就不可再得的“可人儿”。

为了将这个“可人儿”推上东厂大档头的宝座,袁大海可是着实费了一般心思,光是王体乾那里就跑了三趟,尔后又跟未来老婆任敏好说歹说,最后把对杨涟等人的审讯之功都推到梁栋身上,以此来让魏忠贤认可梁栋的本事。

二档头的位置却是难办,因为这个二档头必须是司礼随堂太监,而一众司礼随堂太监,袁大海一个都不熟。梁栋倒说李炳元可用,不妨推他上来。

李炳元?

袁大海不置可否,通过几天的观察后,他便同意了梁栋的提议,推荐李炳元出任东厂二档头。因为这个李炳元贵在有自知之明,十分识趣,能够摆得清自己的位子。扶他上来,不怕给自己使绊子。

然而,就在袁大海准备去找王体乾商定最后人选时,有一个人却找到了他,这个人告诉袁大海,有一个人比李炳元更适合出任东厂二档头。

这个人是袁大海的结拜大哥内操总制守曹化淳。

曹化淳向袁大海推荐的二档头人选便是周清。

………

曹化淳对周清很了解,可以说,他与周清之间的关系可以用“生死之交”来形容,另外,他和周清有三个共同点。第一、他们都是万历三十三年进宫;二、他们都是武清人;三、他们都是王安提拨上来的,但却都在王安倒后台转向魏忠贤。

曹化淳劝说袁大海推荐周清的理由只有一句话,袁大海听后便欣然答应。

曹化淳说的是“周清是我的生死之交,我对他很了解,你若推荐了他,他必会对你感恩戴德,将来,四大档头中能力保于你的肯定就是他。”

就这样,在曹化淳的推荐和劝说下,袁大海向王体乾提出了东厂大档、二档的正式人选,即梁栋和周清。

出于打压李永贞的考虑,王体乾赞同了袁大海的提议,与袁大海、梁栋联手起来摆了李永贞一道,把个李永贞气得够呛。魏忠贤却是瞒在鼓子里,他啊,对王公和好女婿的眼光可是相信得很。

…………

曹化淳没有说错,周清确是个懂得报恩的人。所以,当魏广徽的密揭到他手中后,他便意识到魏的所请是袁大海最不愿意看到的。因此,他没有将这密揭送到乾清宫,而是大着胆子抄录了一份送到了东厂,送到了袁大海手中。

袁大海一看到这份密揭,顿时怒不可遏,大骂魏广徽无耻,说一套做一套,两面三刀,十足小人!

骂完之后,眼珠一转,派郭可纲连夜找来冯铨,拉着他便往东厂胡同求见魏忠贤,把魏广徽的密揭直接捅了出来。

“五日一追比的圣旨是咱家让顾秉谦拟写的,他魏广微不知道?怎么着,如今他倒上疏为杨涟鸣起不平来了,他要反了吗!”

如袁大海所料,魏忠贤在得知魏广徽密揭内容后,也是暴跳如雷,负手在书房里连连大骂,骂魏广徽是墙头草,出尔反尔。

魏忠贤骂得凶,袁大海就乐得凶,待魏骂得口干舌燥时,他不失时机的朝冯铨打了个眼色,冯铨见状,立即会意,上前一步小心翼翼说道:“千岁,魏阁老这密揭中说朝政日乱,下官以为这是在影射什么”(未完待续。如果您喜欢这部作品,欢迎您来起点投推荐票、月票,您的支持,就是我最大的动力。)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