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熵减文学 > 历史 > 东厂 > 第二百一十六章 改换门面

东厂 第二百一十六章 改换门面

作者:傲骨铁心 分类:历史 更新时间:2025-02-13 02:11:10 来源:蚂蚁文学

裸的恐吓是陈大人为官四十年来头一次遇见的,望着对方咄咄逼人的气焰,陈于廷敢怒不敢言,心中的愤怒已近极点,堂堂吏部左侍郎竟然被东厂的番子如此威逼轻贱,实让他难以忍受。

但是对方说要杀人,看他样子,不似虚张声势,想到此人接连做出残杀朝廷命官的恶行,陈于廷心下一个寒颤,他不能不为自己和家人考虑,谁知道自己会不会真的成为这个鹰犬刀下的冤魂。

人就是这么回事,一向高高在上惯了,冷不丁碰上一群无法无天的亡命徒,这心里总是虚的。所谓光脚的不怕穿鞋的便是这个道理。

家大业大,顾虑便颇多,陈于廷宦海一生,本就是个官场老油条,好汉不吃眼前亏的道理他比任何人都明白。几经思虑之后,为了不做东厂刀下的枉死之鬼,他选择屈服。但是他同时也提出:

“要本官答应也可,但是袁大人却须也答应本官一个条件!否则,本官宁死也不从!”

屈服于袁大海淫威的同时,陈于廷也提出了一个条件,神情明显在告诉袁大海,若他不答应,那这事便没法谈,你要杀就尽管杀好了。

将坏事变成好事,是陈于廷的拿手好戏,靠着这本事,为官四十年来,当真是一路坦途,波澜不惊。其实说白了,这便是投机取巧,说得难听些,就是根墙头草。王体乾说得不错,陈于廷这人是个可以争取的人物,谁能保证他的利益最大化,他便会果断的投向谁。所谓君子气节,正人风骨在他身上,实实在在是层皮,不过说到虚伪,陈于廷却不认为自己能够在东林党内排上名号,在他看来,比他虚伪的人多的是,只不过一直以来没有人戳破他们而已。一旦有人去扒他们这层皮,那一幕幕丑陋的画面便跃然而出了。

自己舍了吏部尚书的肥缺,又被敲了五万两银子,再加上个很可能被江南士绅痛骂的征税附议,陈于廷明白,这一回自己可是亏大发了。因此,他无论如何也要想办法弥补自己的损失,而这损失显然最好的办法便是从魏忠贤那里得到。

“陈大人请说!”

袁大海暗自高兴,陈于廷肯答应就好,他现在就是提出自己到街上裸跑一圈,这条件也是不皱眉头的便答应了。

“你先出去。”

陈于廷没有急着将自己的条件说出来,而是要管事陈五先出去,然后朝袁大海身后的番子们看了一眼。

袁大海明白他的意思,知道他是不想太多人知道,便挥手示意郭可纲他们下去。

等屋内就剩他们二人后,陈于廷才缓缓的说道:“久闻魏公有上古贤翁之风,不知袁大人可否为本官引见一番?”

“嗯?”

陈于廷的这个要求让袁大海眼睛一亮,暗道此人果然上道,竟然在这么短的时间内就想到利用自己为他搭上魏忠贤了。

皇帝对东林党的态度,星、左光斗、汪文言等人的入狱,叶向高、孙慎行、朱国祯、高攀龙等人的离去,这些都让陈于廷对东林党的未来感到忧心。他比任何人都清楚,魏忠贤这人,只要天启皇帝在位一天,他必红火一天,除非新君即位,否则绝无崩塌可能。而魏不能倒,东林党就要陷入危局,慢慢吞下苦果。

其实对魏忠贤,陈于廷可不像杨涟、左光斗、星他们一样对之深恶痛绝,早在天启元年魏出任司礼秉笔、提督东厂时,他就和星说过,魏在内廷根基尚浅,王安余党尚众,若能得我党支持,则魏必感恩涕零,两方合作与当初王安在时一样,何乐而不为?

无奈星脱口便拒绝,其后杨涟他们像是吃错药似的愣是把一心要攀东林党的魏忠贤给生生的逼到死敌的对立面,这才有了今日东林党的步步为艰。

可以说陈于廷是魏忠贤崛起的见证人,他也早有心想和魏忠贤搭上线,然而自己是老牌东林党人,与魏忠贤又素昧平生,从无交道,再加上一直以为魏也是屡屡险象环生,好几次差点载在杨涟他们手中,所以他便也抱着再看看的念头。

但现在,他意识到自己必须做一个决择了,否则,纵使能够全身而退,但偌大家业只怕会有所损及。

…………

“此事好办,只不过…”

袁大海也没急着就答应陈于廷,而是对他先卖了个关子,轻声一笑道:“我家督公一直知你是东林党人,若此番我冒然替你引见,怕督公会起疑…不过,这世上没有翻不过的火焰山?却是要看陈大人自己了,嘿嘿。”话说了一半,留了一半,脸上的怪笑却是明白无误得很只要有好处,这事便不难办。

陈于廷听出袁大海的弦外之音,明白他是在索要好处。已经亏大发了,还在乎这小小的好处,当下便许诺说:“只要袁大人能相助此事,事后本官必有重谢!” 说完便朝外面的陈五叫了声:

“把那件釉里红赶珠龙纹碗取来!另外,再到帐房取五万两银票来!”

“老爷,这…”陈五舌头一吐,好家伙,这回老爷可是亏大了。

陈于廷朝他一瞪:“这什么这,还不快去!”

“是,老爷!”

陈五不敢再说,忙赶紧去取东西,郭可纲一挥手,两个番子后脚便跟着他一起去了。

东西取来后,陈于廷先是把那龙纹碗递到袁大海面前的桌上,说道:

“这是件永乐年间的官窑瓷器,虽说不是什么价值连城的宝物,但也值得几千两银子,还请袁大人笑纳!”尔后将一叠银票又放到桌上:“此是汇通银号的五万两现银票号,也请袁大人一同收下!”

“啊,好好,陈大人如此急公好义,倒是让本官有些惭愧了。本官谨代表我东厂上下谢过陈大人这番好意!”袁大海说着,便将银票揣进怀中,那碗也是交到了郭可纲手中。

笑嘻嘻收下了礼物后,袁大海又装模作样的仔细端详了一番陈于廷,然后大声赞道:“呀!没想到陈大人还是一幅好骨相,嗯,此乃人中极品之相,照这面相来观,陈大人怕是有拜相之望!”

“承袁大人吉言了。”陈于廷才不会把这话当真,他轻咳一声,便迫不及待的问袁大海:“不知袁大人何时替我引见魏公公?”

“好说!”

袁大海胸有成竹的一拍胸脯,道:“这事你就宽一百个心吧。魏公公明日就回京师了,等晚间我便领你去见。我预先给你垫个话儿,这便算是给你打了前站。另外,嗯,我再教你个主意,魏公公喜欢宝马,若是大人家中有宝马的话,不妨献出一匹,如此,只怕魏公公那边就更好说了。”

“多谢袁大人提点!”

魏忠贤喜欢宝马?陈于廷豁然开朗,忙向袁大海道谢。

“不知大人何时上疏推让?”袁大海不忘问正事。

陈于廷低头想了想,抬首道:“明白我便上疏,袁大人放心,本官既已答应你,便不会反悔。”

“如此,我就多谢陈大人了,督公那边,也请陈大人放心,我家督公绝对不会亏待大人的。时候不早了,就不打扰大人了,本官这就告辞!”

陈于廷点头道:“慢走,不送!”

待袁大海领着番子们前脚刚走,陈于廷便带着家人直奔了骡马市,功夫不大,他便选中了一匹叫“玉面龙驹”的骏马,马主人要价一万两,陈于廷二话没说,扔下张银票牵着马就走了。回来后,又在自己心爱的宝贝中挑出一条夔龙脂玉带和一件五色倭缎蟒衣,叫下人包好后,便回书房写了封辞让吏部尚书的奏疏,尔后便只等着袁大海派人来传话。

东厂的人闯了吏部侍郎、东林大财翁的府上,这事自然不可能瞒得住,恭子厂那么多权贵家,东林官员的宅子也不少,事情很快便传开了。

最先闻讯赶到的是陈于廷的同僚吏部右侍郎蒋旭,此人是前尚书星的铁杆亲信,听闻陈家被东厂的人给围了后,他便急坏了,亲自跑到兵部求尚书赵彦快派人去救。

赵彦是兵部尚书不假,可他没有调兵权,京城三大营的禁兵他不可能调得动,再说谁也不知道东厂的人到陈家是干什么,冒冒然调兵去救人,反而是下策。斟酌一番后,赵彦叫蒋旭到内阁请韩手书,命令五城兵马司派人一查。

这一来一回时间便耽误了,等蒋旭领着五城兵部司的人赶到陈家时,东厂的人早就走了。问陈于廷出什么事了,陈于廷也不说,只说有些小误会,没有什么大事。

对此,蒋旭自然不信,但陈于廷不说,他又无从得知,还好,人没事就行,问多了也不好,便也打道回府了。

稍后又有东林党官员前来陈府打探消息,得到的也是和蒋旭差不多的说法,没人知道东厂大张旗鼓的到陈家是干什么,有心人隐约察觉此事应该和内阁推荐陈于廷接任吏部尚书有关,但东厂来得快,去得也快,陈家并没有出事,故此虽有疑心,但没有实证,谁也无法上疏攻击东厂什么。(未完待续。如果您喜欢这部作品,欢迎您来起点投推荐票、月票,您的支持,就是我最大的动力。)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