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熵减文学 > 历史 > 东厂 > 第二百一十一章 大佬总是先行一步

东厂 第二百一十一章 大佬总是先行一步

作者:傲骨铁心 分类:历史 更新时间:2025-02-13 02:11:10 来源:蚂蚁文学

王体乾一听,欣然赞同道:“皇上最恨大臣结党滋事,前几日才斥过东林结党,对那魏大中也不待见,咱们把朱国祯说成魏大中一党,这事八成便行了。”

袁大海轻声一笑,眼睛瞧着王体乾道:“那就有劳王公了!明日皇上问起朱国祯这奏疏,王公就如此奏对就是了。他们东林党人不是以结党为荣嘛,咱们这回就以其人之道还治其身,看他们还敢党同伐异了!只要皇上下旨早斥,只怕朱国祯就难以自安了。属下再叫人搜集些朱国祯的罪状,这回定叫他吃不了兜着走!”

“前番走了叶向高,罢了孙慎行,如今再整走这朱国祯,东林党的那帮重臣们可是一个接一个的滚蛋,嘿嘿,这话怎么说,噢,对,这叫出头的橼子烂得快!”王体乾很是高兴的说道。

袁大海听后,微微一笑,没有说话,他心里的潜台词是:大佬嘛,总是先走一步的。

果然,王体乾到乾清宫按袁大海说的这个“党救同类”的法子与天启一说,天启立时就冷了脸,怒道:“朋谋结党淆乱国事,朕已提醒过他们,他们还是不知收敛,此番会推山西巡抚,乃朝廷大员任事,岂能叫他们如此胡来!他们一个个结党营私,不顾国家利益,不顾朕的再三警告,竟相以私党而举,这是误国!王体乾,你马上拟旨,给朕好好的骂他们一番!”

“奴婢领旨!”

皇上这么配合,王体乾自然是欢喜万分,连忙回了司礼监,不一会,以天启名义斥责魏大中、夏嘉遇、朱国祯结党营私的上谕便出炉了,大印盖上后,便叫周清给发到内阁去了。天启的原意只是叫王体乾怒斥朱国祯他们,并没有说罢他们的官,因此王体乾也没敢私自加上几句,罢三级驱逐出京之类的话。反正袁大海这边已经安排下去,叫东厂搜集朱国祯等人的黑材料了,只要材料凑齐,朱国祯的滚蛋是迟早的事,不急这一刻。

袁大海刚准备叫人去搜集朱国祯的黑状,这边朱国祯自己却冲动了一把,结果省了袁大海再费事。

自己上疏辩白,却换来皇上如此怒骂,说自己“党救同类”,朱国祯自然不服,盛怒之下,竟然学从前杨涟使的那招“以退为进”的法子,以“年老有病”为由请求辞官。

魏广徽听说朱国祯要请辞后,高兴得请袁大海喝了一夜酒,为了彻底贯彻任敏的老婆大人指示,又为了给魏广徽出口气,好让他能够接受冯铨,不要给冯铨穿小鞋,袁大海又卖了个人情给魏广徽,特意进宫求王体乾到天启面前,替魏广微讨个拟旨回复朱国祯的差事。

王体乾去的时候,天启和奉圣夫人还有御马监的掌印涂文辅正忙着搞一架马车,正干得不亦乐呼。王体乾才说没几句,天启便不耐烦的挥手叫他自去办。王体乾这才回了司礼监,派人叫来魏广徽,叫他代皇上拟一份回复朱国祯请辞的上谕。

一听让自己拟回复,魏广徽乐开了花,马上挥墨写了起来,他在御旨中先是挖苦朱国祯,说“御史陈九畴刚一上疏,卿如果能不偏不倚,何至形成三人互相攻击的结果?卿自己不公正,被人蒙蔽,身为吏部堂官,又怎能澄清吏治?”

最后才归到正文,说“既然年老带病,准予回籍调理。”

短短几字,便是准了朱国祯请辞,一点余地也没有。就跟当年天启回复杨涟请辞一样,语气坚决得连商量余地都没有。

偷鸡不成赊把米,原是为了剪除星的羽翼而阻扰郭尚友出任山西巡抚,现下倒好,把自己都给绕进去了。

圣旨白纸黑字,宣旨太监读得再清楚不过,朱国祯无奈,只能悔不该当初私心作崇,结果搬起石头砸自己脚,凄然一笑,便吩咐家人收拾东西准备回原籍。

家人收拾时,朱国祯就一脸垂头丧气的坐在堂中,失落的望着满院春花,一句话也不说。那刻,他想起三十年前,正逢“癸巳”京察,自己时任吏部考功司郎中,因为得罪了阁臣王锡爵,结果被神宗皇帝以“吏部专权结党”的罪名罢官,这一回则是被神宗皇帝的孙子天启皇帝以“党救同类,居心叵测”的罪名给训斥,二者之间当真是那么的相似……所不同的是,爷爷是直接将自己给罢了,孙子却是同意自己滚蛋

…………

天启准许朱国祯请辞的消息传开后,朝野一片轰动,高攀龙又急又气,第一时间便来探望这个老朋友,准备送他一程。

见朱国祯很是神伤,人也好像老了很多,高攀龙不禁心生同感,有些难过道:“如今皇上是非不分,小人道长,君子道消,我这左都御史做得也是十分的没有趣味,早就无心再做下去,此刻,只想与你一同告退。”

一听高攀龙也想走,朱国祯忙阻止道:“千万不可!存之,你身为总宪,位列九卿,有最高的检查、弹劾之权,有你在,那些阉党及乱臣贼子多少有所畏忌。若你一走,大洪又逆在圣心,这都察院何人可为首?眼下我吏部只怕已经不保,若你都察院再有失,我东林上下还有立身之地吗?眼下我走,尚不致有性命之危,那是因为咱们东林还在,若东林不在,试问以魏阉的狠辣,他会放过我们吗?”

闻言,高攀龙沉默片刻,点了点头,有些忧心道:“我想魏忠贤下一步会拿大洪开刀的,我们现在处处被动,真不知该如何是好。唉,大洪上疏原打算剜去毒疮,反而催发其毒,说来也是太急了点,这铲除权阉怎可全靠笔墨口舌?现在倒好,咱们东林这棵大树主干虽在,枝节却是不存了。”

对杨涟的轻举妄动,朱国祯也是十分的不满,但回想起来,杨涟所为怕也是无奈之举吧。摇头叹道:“树欲静而风不止,即使你我还有大洪不出来抗争,魏忠贤一伙早晚也会搞到我们头上的,自古邪正不两立嘛,谁让我们都是君子,心系百姓和社稷的呢!若我们不抗争,又有谁来抗争呢?大洪上疏是正义之举,这点不容疑问,只不过大洪上疏天时欠缺,还是早了些,再加上他心机不沉,走漏风声,使得魏阉能够寻出对策,不然的话,大洪或许会再造我东林,重演众正盈朝之盛举也不定。”

“或许吧。”高攀龙也是轻叹一声,对杨涟的失败他很是惋惜。可惜这世上没有后悔药吃,若是知道杨涟上疏没有效果,反而让皇上对东林不满,魏阉越发嚣张,他是无论如何也要阻止的。

“存之,叶阁老走了,孙大人也走了,如今轮到我了,往后这东林上下的重担可是全落在你一人身上了,任重而道远,你要多加小心!” 朱国祯不忘叮嘱高攀龙凡事多加小心,以免重蹈自己覆辙。

高攀龙心下感激,点头道:“纵使不能除奸,也唯鞠躬尽瘁,死而后已,放心好了,我这把年纪别的本事没有,这稳重二字却是别人不及的。其实现在我们和魏阉是平手之局,比的只不过是谁出错而已,只要我不出事,都察院便不会有事,都察院不出事,朝野舆论还是掌控在咱们手中的!历来清议最重,我不信他魏忠贤能够受得了天下人的唾沫星子!”

“你能这样想最好!”朱国祯有些欣慰,真要遇上大事,还是这些东林元老靠得住,杨涟他们毕竟太年轻,冲动了些,凡事都不动脑子,只图一时痛快,每每都将全党利益绑在他一人身上,还偏偏占着道德制高点,让人好不着恼!

陪朱国祯又说了些话后,高攀龙想到一事,不由眉头一皱,层层不平道:“如今有件怪事,皇上的圣旨多不通过内阁拟票,而是由宫中直接发出,那中旨到底是真的还是假的,当真叫人无法分辩。前番便有任命东厂千户袁大海为锦衣卫指挥使的中旨,也不知这究竟是皇上的本意,还是魏阉矫诏!”

朱国祯听后,也是大动肝火,一拍桌子道:“祖宗二百年之制,皇帝阅过大臣奏章后,都会退回内阁拟旨,如今没有了这道程序,似乎司礼监人人都有权拟旨,至于皇上知道不知道,只有天晓得?就拿申斥老夫的这道圣旨,从口气上看,明明就是那魏阉走狗魏广微的笔法,摆明就是公报私仇,偏偏还是写在圣旨上的,老夫是气也气不得,争也争不得,只能乖乖受他们摆布,当真是窝囊透顶!”

见朱国祯情绪有些激动,高攀龙忙安慰他道:“消消气,消消气!若真是魏阉假传圣旨,这事总有一天会水落石出,到时皇上定会为你主持公道,你就放心吧,朝中还有我们这些党内同僚,大伙总不会眼睁睁的看你回籍,总是要借机问问皇上的。”

朱国祯苦笑一声:“唉,还有什么可问的,我看你们也不要再为我的事操心了,我反正年纪大了,退了就退了吧,要紧的是保住咱东林的根基,只要你们还在,魏阉总不能一手遮天的。”顿了顿,有些疲倦的挥了挥手:“我有些累了,存之请回吧,明日也不必来送了,留待将来再见吧。”(未完待续。如果您喜欢这部作品,欢迎您来起点投推荐票、月票,您的支持,就是我最大的动力。)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