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熵减文学 > 历史 > 东厂 > 第一百八十七章 大幕拉开(三)

东厂 第一百八十七章 大幕拉开(三)

作者:傲骨铁心 分类:历史 更新时间:2025-02-13 02:11:10 来源:蚂蚁文学

“熊廷弼倒是有几分本事,说起来,咱家对他可是印象深刻啊。他这几年起起伏伏,咱家可都是看在眼里的。万历四十七年萨尔浒之战,杨镐指挥的十二万大军惨败,从此我大明在辽东失去优势,不得不转为防御。此战过后,经廷议,擢升熊廷弼为兵部右侍郎兼右佥都御史,接替杨镐为辽东经略。

开原、铁岭相继失陷,沈阳军民纷纷逃奔。熊廷弼到任后,逮捕了准备逃跑的知州李尚皓、斩杀逃将刘遇节等,以求稳定军心。另外他在任期间督造军器,修缮城堡,调兵遣将扼守各冲要地点,互为应援,守备大固。听说他还亲巡沈阳、抚顺,相度形势,召置流移,安定民心。

熊廷弼在辽东的策略是以守为主,反对浪战,咱家记得天启元年朝廷再次起用他时,皇上当廷问他平辽有何对策,他说了三条。若咱家没记错,他说的第一条便是在广宁厚集步骑以牵制后金主力;第二条则是在天津与登、莱各设巡抚,置舟师,乘机入辽南;第三条则是在东面联合朝鲜从后方打击后金,并在山海关设经略,节制三方。现在看来,他这平辽三策倒也可堪大用,用得好了,辽东平定也只是时日问题。只可惜这人性格太过偏激,以致最后替东林党背了黑锅,可惜啊…”

王体乾对熊廷弼的评价倒是客观,万历四十六年时,王时为司礼秉笔太监,因此对战事进展及熊廷弼起伏过程十分了解。言语之中对熊的遭遇亦是十分的惋惜。与之相比,魏忠贤对熊的了解却是差了许多,因为他那时还是个无名小卒,跟王体乾比起来,无论地位还是身份都差得老远。若不是泰昌早崩,天启登基,只怕他现在还是宫里那个人人可欺的老魏,绝不是什么厂臣九千岁!

说完对熊廷弼的一番评价后,王体乾无奈的摇了摇头,叹惜道:“用熊廷弼接替孙承宗是可,不过丧地失民可是大罪,毕竟这事通了天,轻易可抹不掉,怕是不好弄他出来。”

魏忠贤却是笑了笑:“放熊廷弼出来不是难事,这个咱家自认能办到。但是让朝廷重新起用他,怕是不太可能。”

李永贞想了想,上前说道:“若熊廷弼真如袁大海所言可用,重新起用他也不是难事,任由着孙老头在边上虎视眈眈,对咱们可不是什么好事。”

梁栋也卖弄道:“千岁,朝廷上下其实都知道,熊廷弼是替东林党背了黑锅,往深里说,他是替叶向高背的黑锅,如果王化贞不是叶向高的弟子,只怕这事便扯不到熊廷弼身上。既然有这些个弯弯绕绕,咱们不妨好好利用下,说不得会有大好处。”

梁栋的话让魏忠贤眼前一亮,道:“梁栋这么一说,咱家倒是有了主意,嗯,莫不如把罪名全推给王化贞,顺带着敲一敲叶老头,你们看如何?”

王体乾赞同道:“千岁这个法子甚好,叶向高若知趣,咱们便放过他,他若不知趣,咱们就借着王化贞整倒他!”

李永贞也同意把辽东战败的罪名全部推到王化贞身上,办法是梁栋出的,见众人都同意,自然是暗自高兴:总算是在千岁面前露了把脸!

王化贞其实倒也不是罪该万死,不过他是东林党人,又是叶向高的门生,把罪名全推给他,袁大海自然没有心理负担,眼见魏忠贤已经同意放熊廷弼出来,心下也是庆幸连连,总算是在辽东安了个大钉子,这以后可得靠老熊好好一场了。将来老熊在外掌兵权,自己在内掌厂卫,两相呼应,即便天启一如继往死去,崇祯上台,老魏完蛋,自己也可以游刃有余,掌控局势。

司礼监们都意识到必须拿下孙承宗的重要性,一致同意放出熊廷弼,魏忠贤当下便毫不犹豫吩咐袁大海:“你与熊廷弼说,咱家愿意保他出来,但是不是让皇上重新起用他,可就看他自个了。若他自己不识时务,那咱家就当什么都没说。”

袁大海忙不迭应下:“千岁放心,这事包在属下身上!”手往怀中一摸,便要将《东林点将录》呈上,再立一功,不想外面却来了小太监说内阁的顾秉谦和魏广徽、淮扬巡抚崔呈秀、兵部侍郎霍维华等人求见,说是有要事与千岁商量。魏忠贤一听,忙叫他们进来。见状,袁大海便按下“献宝”心思,心道还是等天启圣旨下来拿人时再献给魏忠贤。

这边王体乾见没什么事了,便叫袁大海先回东厂,等候千岁的下一步指示。

袁大海便向魏忠贤告辞,转身退了出去,出来后,正好遇见崔呈秀他们,顾秉谦见到他,一脸笑容的朝他点了点头,很是亲热的叫了声“袁千户!”,袁大海不敢怠慢,忙躬身施了一礼。魏广徽却对他冷冷淡淡,目光从他身上一扫而过便抬脚进了司礼监。崔呈秀则是百般滋味的朝他看了又看,嘴巴一张一张的,好像有什么话要对他说,但可能是碍于场合,终是忍住没有吱声,随着魏广徽一起进了司礼监。

霍维华对袁大海是依旧的憎恶,憎恶到根本不理会此人现在在魏忠贤面前有多么的得宠,从他身边经过时,袁大海清楚的听到从对方鼻孔里发出来的不屑声。

对此,袁大海一脸无辜,他想不通自己什么时候得罪了这位霍大人,以致于他对自己如此不待见。

在那无语的看着霍维华进去后,讪讪的摇了摇头,往宫门而去。

………………

外面,朝会中所发生的一切早就闹得沸沸腾腾,皇帝在大殿说得那些话更是成为人们嘴中的谈资,都在猜测着皇帝为什么要这么说,也都为杨涟感到不平!

出宫后,杨涟心灰意懒,甚至都没有回都察院,而是直接上轿回到自己的府中。一到家,仆人便递上一封信,信是不辞而别的黄尊素写来的。

打开信纸后,赫然便见上首写着“答堂翁杨大洪问去留书”几个大字,信中,黄尊素语重心长的说道,君子可以不顾生死,却不可以不考虑成败。如性命与名望都能得到保全,那是最理想的结果;而身死名存者次之。如今魏阉大权在握势不可犯,就大洪尊下而言,唯有一去!难道非要等到被削职才肯甘心?…

黄尊素的这封信归纳起来便是一句话,那就是希望杨涟尽快请辞,以牺牲自己一人而保全东林上下。

说起来,黄尊素完全是好心,因为他预见到杨涟必有杀身之祸,因此希望杨涟能通过自退的方式保全性命,进而保全京师东林全体同僚。但让他万万没有想到的是,他这封信却让本已心灰意懒,绝望的杨大洪怒不可遏,随即斗志再起,“咔”的一下便将这封信捏成了一团,尔后随手扔到门边,看也不看,怒气冲冲的转身便往都察院而去。

待他远去后,却有府前一乞丐“吱溜”一下窜到那门边,从地上捡起那纸团,四周看了一眼后便揣进袖中,尔后迅速消失在茫茫人流之中。

……………

当日无事。

次日,宫中却传天启谕旨,要内阁再次廷推总宪。

内阁值班的是次辅韩,首辅叶向高自昨日从宫中回去后,便紧闭府门谢绝任何人探访。对此,韩心知肚明,知道叶向高是在收拾东西,准备走人。

接到皇帝要求再次廷推总宪人先的旨意后,韩便琢磨开了,既然杨涟已经被皇帝否决,那都察院中可任总宪的人选只有左副都御史高攀龙了。

高攀龙在东林之中影响可与当年的顾宪成相比,人称“高顾”,而他又是星的门生,论人望和资历,他实际并不在杨涟之下。只不过杨涟这几年风头太劲,而且年纪不过四十,高攀龙却是年近花甲,与杨涟相比,自然是少了杨涟那份冲劲,所以表现不如杨涟扎眼,这几年并不怎么为人注意。但其稳重却是胜杨涟许多,现在杨涟已不能出掌左都御史,那由高攀龙接任也是再合适不过的了。

拿定主意后,韩也不和在家收拾东西的叶向高打招呼,更不会和顾秉谦、魏广徽这两个阉党走狗商量什么,他直接派人找到高攀龙,将自己有意推选他为总宪说了。原以为在这个东林正处于风雨飘摇的节骨眼上,高攀龙一定会毫不犹豫答应出任,不想高攀龙却是拒绝道:“不行,皇上现在对我东林结党十分不满,而我恩师却是星大人,如果由我出任总宪,易被阉党攻击为门户朋党,再说,哪有恩师身陷囹圄,学生却在外升官晋爵的?”

自七月以来,更新稳定且十分努力,诚请诸位看官能够订阅支持,不胜感激!订阅实乃骨头全家老小衣食父母也,君忍见骨头每日著作码字,却无回报吗?(未完待续。如果您喜欢这部作品,欢迎您来起点投推荐票、月票,您的支持,就是我最大的动力。)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